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奸臣 >

第42章

大汉奸臣-第42章

小说: 大汉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询问后,段增才得知,原来他们都是段颎从军中百里挑一选出来的,怪不得会有这等实力。

    与典韦交手过后,曹安等人一个个都对他的实力心服口服,接着来段增又考核了典韦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要说典韦的实力那自然是没得说的,不过他的缺点也很明显,第一个缺点就是他的箭术只是一般,甚至连段增都比不上。

    不过这一点的问题也不大,因为他擅长投掷小戟,历史上他曾经在与敌军交战时,“以戟掷敌,所投者无不应手而倒”,这一手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弥补了他“远程攻击”能力不足的问题。

    而典韦的第二个缺陷就在于他善于步战而不擅骑战,甚至连骑马的本领都只是一般。

    这一点也正常,毕竟像他们这样的小村子,连马都养不起,典韦又哪里有机会去学马术?

    不过典韦习惯用重型短兵器作战,也只有在步行的时候才能更好发挥出实力,所以这一点的问题其实也不大。

    此外,典韦如今的年龄也不大,现在开始学习马术也还来得及。

    除了武艺上还存在一些缺陷外,段增更担心的一点是,典韦完全不通兵法,甚至连识字都不多。

    历史的典韦除了作为先锋率领士卒冲锋陷阵以外,更多的还是担任护卫曹操的任务,对于排兵布阵却不在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缺陷。

    而对段增来说,像典韦这样一个忠心将领,若是只能担任一个护卫,未免有些太可惜了。

    若是让他稍微通一些兵法,自然是更好。

    “典兄,我看你非常喜欢使用短重兵器,等回到洛阳后,我便让人给专门你打造一对重短戟,你看如何?”充分了解了典韦的实力后,段增笑着对其说道。

    “多谢公子!”典韦大喜。

    他如今使用的兵器也是一对短戟,不过重量对他来说有些轻了,但要打造一对趁手的短戟,不仅需要找到合格的铁匠,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精铁,这笔费用他目前还出不起。

    而如今段增的提议正好解了他的眼前难题。

    犹豫了一下,典韦开口道:“公子,在下既然为公子效劳,那么上下有别,还请公子不要再称在下为典兄,直接叫我典韦就是。”

    段增听了心中一动,点了点头。

    的确,威权必须要从一开始就注意维护才行,否则很容易让手下人轻视。

    段增并不打算学刘备一般,将手下人都视为兄弟手足,毕竟像关羽、张飞、赵云那种忠义之人只是少数,即便视为手足,这些人也不会有不臣之心;但若是对那些寻常之人也如此的话,就很可能让手下人生出不该有的念头。

    此外,刘备的出身实在太低了,而且早年间还接连惨败于对手,被迫四处流浪,依附他人。

    为了保持内部的凝聚力,尽量笼络手下,刘备也不得不在兄弟情感上多做投入,以为羁绊。

    等到后来刘备在蜀中建立基业后,自然就开始注重自身的权威起来,对手下的赏赐等都很有节制。

    相比之下,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他们却非常注重自己的权威,尤其是曹操,更是在这方面极为重视,对手下人统御有方。

    段增如今的情况与刘备大为不同,典韦等人出身低微,而他却已有官位在身,身份地位上就比他们要高很多;其他方面,他与刘备面临的处境也有很大不同,所以所以没必要学习刘备。

    当然,维护自己权威也并不意味着就要将手下人视为走狗,必要的笼络还是需要的做的,只不过要把握一定的度才行。

    一番交谈后,段增最终决定让典韦暂时也担任自己的侍卫,等到以后再另作安排。

    这时候,宴席也已经准备好了,段增一行人立即开动宴席,把酒言欢,倒也畅快。

    等宴席过后,张氏一家便开始为迁移做准备,段增让曹安带两个侍卫留下来,到时候引导他们前往京兆。

    而段增等人则带着典韦继续赶路。

第八十章太平道() 
“嗯,刚刚得到的消息,张氏一家人如今已经平安到达雍丘,李二爷他们暂时还没有动静,想来应该尚未察觉;等他们过了雍丘之后,基本上就安全了。”

    山路上,段增将刚刚得到的消息对典韦说了,典韦顿时松了口气道:“多谢公子!”

    在离开村子后,段增一行人首先去了顾岚、顾景的家乡,很遗憾的是,当初他们的房屋基本都倒塌了,田产如今也处在荒芜状态,便是他们家的祖坟都杂草丛生。

    对此段增也只能尽力安慰他们,然后帮他们稍作收拾,除一除野草,清理一下废墟,让他们姐弟去祭拜一下祖先,之后便继续上路,在曹操派来的向导带领下去寻韩广。

    经过这几天的熟悉后,段增对典韦这人也算是熟悉了,知道他对张氏一家还很担心,所以特意安排人去打探消息,如今总算有了结果。

    安抚了典韦后,段增对曹老询问道:“还有多久才能到?”

    “公子,过了前面的山头,再走不远就是了。”曹老答道。

    “这韩广住这么偏远的地方,你家主人当初到底是怎么认识他的?”段增颇感兴趣的问道。

    “公子,您也知道我家主人的性子,他以前是个坐不住的人,经常到处游猎,有一次来到这里,与那韩广偶遇,一番交谈后对其大为赞赏,于是就有了交情,后来也经常往来过。”

    “原来如此。”段增点了点头,正要答话,便见到前方旷野里三四十个人正跪在地上,听从最前方一个身穿道袍者的号令,朝着四方天穹大礼磕头,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一股别样的神色,似乎正在进行一场盛大仪式一般。

    段增见了心中一动,顿时闪过一个词:“太平道!”

    眼前的场面一看就像是某种宗教仪式,而如今天下最为有名的除了太平道外,段增也想不到别的了。

    不过听说太平道早期的活动范围仅仅是河北,之后才逐渐扩大到其他地方,难道说太平道如今在陈留都有活动了吗?

    段增面色沉声,当即勒住马缰,示意众人停下来仔细观看。

    曹老见了连忙走过来劝说道:“公子,这些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咱们还是不要停留吧,免得惹出什么麻烦来。”

    “惹出麻烦?难道他们还敢和咱们动手不成?”段增皱眉道。

    曹老叹息道:“公子可别忘了,这里乃是荒郊野外的,就算遭到围攻,也没处说理去。”

    说到这里,他又靠近段增小声道:“公子,这些人行踪诡秘,最是忌讳别人围观,公子若是立即离开倒也罢了,但若是停下来,他们很可能会过来闹事!”

    段增心中一动,也更加确信了这些人的身份。

    虽说对太平道很好奇,不过他们这一行人来此的主要目的乃是劝说韩广,所以段增也不想与贸然与太平道发生冲突。

    更何况,对方的人数有三四十人,或许其中真正的太平道人不多,其他都只是被蛊惑的普通百姓,但正是因此,段增就越加不愿与他们起冲突,免得引发民众动乱,到时候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时,那群人祭拜仪式已经结束,那为首的道人从怀中拿出一叠符纸,开始分发给众人,那些得到符纸的人各个兴高采烈,顿首不跌。

    段增知道,太平道的人传播信仰,主要靠的就是用符水给人治病,所谓符水,其实就是将符纸焚烧成灰,用酒或水和合饮下,也就是所谓的吞符。

    那些乡野穷苦百姓原本就很迷信,再加上他们得了病后根本没钱治病,像张氏一家能买得起药的都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在生病后都只能硬撑,撑过去就能活命,撑不过去就玩完。

    如今太平道的人却“免费”帮他们治病,再加上又与宗教信仰挂上钩,自然让那些穷苦百姓趋之若鹜。

    见到眼前这些百姓脸上狂热的表情,段增心中叹了口气道:“走吧,这里也没什么好看的。”

    对于太平道,段增心中是没多少好感的。

    或许那些穷苦百姓值得同情,他们的反抗也是迫不得已,但用符水这种愚民的把戏来煽动百姓造反,这就令段增感到厌恶了。

    历史上的太平道固然沉重打击了世家势力,体现了百姓的反抗精神,但黄巾起义对天下百姓带去的却更多是灾难和杀戮,靠着太平道是没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

    一行人继续向前行走,这时吴坛突然道:“公子,我看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要不咱们去报官吧?”

    段增还没回答,曹看就连忙劝阻道:“别,千万别报官!”

    “为什么?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想要密谋造反?公子若是报上去,或许也是一份功劳呢?”

    段增听了苦笑一声:“曹老说得对,咱们还是当做没看见吧。这事情就算报官也未必会有功劳,就是真有功劳,我也未必承担得起。”

    见吴坛等人还有些疑惑,段增解释道:“若是我没猜错的话,这些人应该就是太平道的人吧?”

    “不错,公子果然见多识广!”曹老笑着称赞道。

    “这太平道最初只在河北传播,如今却已经发展到陈留来了,发展得这么快,朝廷却一直都没有什么动作,要说他们没有与朝中权贵勾结,谁肯相信?”

    其实段增早就知道,宦官一党与这些太平道人就有勾结,至少是收过他们的贿赂,所以太平道传播范围如此之广,却一直没有引起朝廷的警觉,直到快要起兵造反了,这才因为有人告密,朝廷开始搜捕太平道人。

    如今太平道人还没有起兵造反的迹象,他们不过是用符水治病的方式来传播信徒,段增就是去举报,朝廷也未必会警觉,甚至还会因此得罪那些充当太平道“保护伞”的权贵们。

    如此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段增自然不愿去做。

    就在这时,曹老突然脸色一变道:“不好,太平道人已经在这里传教了,说不定那韩广也会参加太平道!”

第八十一章面见韩广() 
韩广居然是太平道的人?这个结果不要说段增没有想到,就是向他推荐此人的曹操应该也没有想到。

    在得到曹老的提醒之后,段增一行人没过多久就抵达韩广的住处。

    还没派人去通报,就见到几个身穿道袍者从韩家走出来,其衣着打扮与之前见到的那个太平道人极为相似,这就进一步证实了韩广是太平道人的身份。

    “原本只以为此人仅仅是仇视朝廷,没想到他居然是太平道的人,这下事情就更加麻烦了。”

    段增面色阴沉,若是没必要的话,他还真不想与太平道的人来往,不过都已经到这里了,若是不进去见上一面,又岂能甘心。

    让曹老上前通报后,没过多久,里面就有人出来,将段增等人迎接入内。

    虽说这个村子极为偏远贫困,但韩家并非是穷苦人家,反而从其家宅的规模和内部陈设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乡间豪强地主之家。

    其实想想也是,能让曹操那般赞赏并与之热切交往的人,必然不是一般人,而这种人寻常穷苦人家很难培养出来,至少也要是衣食无忧的富贵人家才有可能培养出来。

    在韩家的下人引导下,段增只带着曹老和典韦二人进到里屋与韩广会面,其他人则留在外面等候。

    刚走进去,段增便见到一个身材高瘦,头发披散的中年人正盘膝坐在榻上,左手边放着一把长剑,身前桌案上则摆着酒壶,正在自饮自酢。

    见了段增等人后,这中年人不慌不忙的扫视了三人,最后将目光停在段增身上。

    “你就是曹孟德介绍过来的那个小家伙?听说你还担任了官职,难道你不知我这人最痛恨朝廷的人吗?若非你是曹孟德介绍过来的,我今日定要你出不来这个门!”

    段增愣了一下,他知道这人很难劝说,但没想到此人居然比他想的还要高傲,还要仇视朝廷。

    如今仅仅初见面,就已经这般无礼。

    他还没来得及回答,一旁的典韦便站出来,双目圆瞪,怒声喝道:“就凭你,也想将我家公子留住?只怕你还没这个本事!”

    段增心中微微一笑,典韦之言甚合他心意,若不先把韩广的气势压下去,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好谈了。

    韩广的目光这才看向典韦,他眯着眼睛盯了片刻后,这才饮了口酒,淡淡的道:“不过是个莽夫罢了!”

    典韦大怒,顿时就要发作,却被一旁的段增连忙拦住。

    开玩笑,他来此的目的是要劝韩广去行刺檀石槐的,又不是来寻仇的,所以闹一闹是可以的,但与其翻脸就没必要了。

    不过,这韩广刚一上来就如此强势,这可不行,必须将他气势压下去才行。

    拦住典韦后,段增微微一笑道:“不错,此人不过是个山野莽夫罢了,典韦你又何必与其计较?”

    这下轮到韩广皱眉了,他放下手中酒碗,沉声道:“你如此出言无状,若不说出个理由来,那就休怪某无情了!”

    如果说之前他的话只是故作姿态的话,那么此时他的话中就满是寒意,若是段增不给出合适理由,说不得他真要动手了。

    段增依旧不慌不忙,他看了看房屋里的环境,微微一笑道:“我等远来是客,你身为主人,非但不好生招待客人,反而一个人自饮自酢,完全不把我等放在眼中,或许也只有乡野莽夫才会如此待客吧!”

    韩广听了顿时眉头一皱,还不等他反驳,段增就接着道:“更何况,某乃朝廷官员,身负重任,你却在此出言威胁于我,也太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朝廷?嘿,就是某真将尔等都杀了又能如何?大不了某亡命天涯就是,这天下间犯了事的人数不胜数,也没见朝廷抓到几个!”韩广冷笑一声,将身旁长剑拔出,语气不善的道。

    一旁曹老见了顿时焦急不已,若不是段增依旧表现得不慌不忙,他只怕就要开口服软了。

    而典韦也将背负在身后的双戟掣在手中,厉声道:“某倒要见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