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163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63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你做到对骨肉有恩、对大臣有礼、对承诺有信、对百姓仁爱,朕便虽死无憾了。”

    姚兴强忍着哀痛,连连点头,将姚苌叮嘱一一记在心上。

    此时丞相姚晃再也忍不住,直接哭了出来,边哭边向姚苌请示今后国策。

    姚苌不由怒道:“东出大计早已定下,具体如何施展,有太子自行决断,何必多问?!”

    一言落地,双目圆睁,就此撒手而去,享年六十四岁。

    姚苌死后,落在姚兴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

    他不仅要应付河西威胁,还要防范后秦政权内部的各种反对势力。

    不过姚兴也不简单,他很快恢复了冷静。

    眼下他最担心河西会趁国丧期间攻打关中,遂紧急下令封锁消息,暂时先不对外发布姚苌死讯。

    与此同时,他又先后遣叔父姚硕德、姚绪统领大军镇守西陲,以防河西。

    另外,姚兴还趁机下令让兄弟姚崇统领禁军,戒严长安。

    姚绪动身前往雍城之前,向姚兴提议说:“王统等人皆出身前秦,与先帝同殿为臣。”

    “先帝在世时还能统御众人,眼下先帝不幸驾崩,假若他们趁机作乱,则后秦的江山社稷危矣!”

    “不如趁着消息还未走漏,早做打算,将他们杀掉以绝后患。”

    姚兴迟疑良久,最终点头同意。

    于是他命心腹姚方成出面,把王统、王广、苻胤、徐成、毛盛等原前秦降将全都诛杀。

    在尹纬、狄伯支等人协助下,姚兴很快稳定了后秦。

    不但解决了内忧外患,连朝局也没受到半分影响,稳定如昔。

    数日后,姚兴于长安即位称帝,并对外公布了姚苌死讯。

    同时为了向外界示威,他准备来年东出潼关,向中原发起进攻,以完成其父未竟事业。

第294章 新君姚兴() 
p

    公元393年冬,一代袅雄姚苌终于死了。

    尽管后秦内外对此早有心里准备,但他的死仍然造成很大震荡!

    无数人正以惊惧、疑惑、兴奋地目光眺望西边,等着河西大军东出陇山。

    对很多野心家而言,姚苌之死不但是河西东入关中机会,也是他们攫取好处的最大契机。

    故一时之间,关中内外各方蠢蠢欲动。

    无数人都在等着、盼着,看河西什么时候举兵东进。

    怀着这样心思的人,怀着这样心思的部落,在后秦境内不知有多少!

    所以姚兴即位后,第一件事便是筹谋东出,以借机达到震慑宵小、稳定内外之目的。

    此时后秦东征,声势自然不如与当年前秦东出。

    彼时前秦在王猛治理下,国势渐长,东出中原、河北是为了一统北方。

    而后秦举兵东征,是因后秦上下早已达成共识:一俟河西崛起,东入关中,则后秦危矣。

    有了这一共识之后,后秦下一步该考虑的便是:究竟是严防死守,试图负隅顽抗?

    还是应主动出击,趁着河西休养生息之时,东取中原、河东?

    在此问题上,后秦上下分成了两派。

    原本姚苌在世时,凭借其自身威望,强行推动了东进之策。

    可如今随着姚苌病逝,当初那些反对者又纷纷跳了出来。

    这些反对者多是投靠后秦的羌氐部落首领,众人部落皆位于西北一带,受河西威胁最大。

    赵曜、王钦卢、牛双、狄广等渠帅豪强非常清楚,后秦重心东移,势必减弱西线投入,他们的利益也会受损。

    万一河西趁着后秦主力东调时乘虚而入,肯定是他们首当其冲。

    因此,他们反对东进、提倡西守便不足为奇啦。

    趁着参加姚苌丧礼期间,赵曜等人纷纷向姚兴进言,试图阻止大军东出。

    “最近几年里,卫朔已得西北民心,兵民均愿为之效死。”

    “而其又视我诸胡为仇寇,不消灭我等誓不罢休。”

    “眼下河西兵强马壮,更兼有王镇恶、杜进、李暠等将为其爪牙。”

    “我大秦纵不惜倾国之力,恐怕也奈何不了河西。”

    “当此局面,陛下应当稳妥行事,死守陇山一线,以防河西侵扰关陇,实不应冒险远击中原、河东。”

    “万一陛下大举东出时,河西以重兵偷袭,我大秦岂不危矣?”

    “届时东出之举,势必变成引祸上身,葬送掉大秦基业。”

    对于赵曜等人所忧,主张主动出击的新君姚兴并非没有看到。

    相反,他在这一点上和赵曜等人看法几乎一样,但他却得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

    “赵将军既然业已知道河西势大,为何还要劝朕束手等死?”

    “继续困守关中,只是坐困等死而已。”

    “等将来河西腾出手,到时我们如何寻求自保?”

    “与其这样,还不如奋力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赵曜不以为然道:“陛下此言差矣,攻守之势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

    “用之以攻,大秦上下未必能敌河西众多名将中一人。”

    “反之,若用之以守,即便是大都护卫朔亲自统军前来,想要灭我大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闻言姚兴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对赵曜等人自大嗤之以鼻。

    “或许是不易,可尔等别忘了,河西实力远超大秦,双方若一直耗下去,大秦亡国也是迟早之事。”

    “陛下三思啊,固守下去或许还能苟延残喘,妄自出击,恐怕亡国就在眼前啦!”

    “是呀,陛下三思啊,千万不要冲动啊。”

    面对西部那些豪强、渠帅劝谏,姚兴不为所动。

    他看得分明,对后秦而言,除了东出放手一搏,再无其他出路。

    “朕宁可放手一博,也胜过坐以待毙!”

    “陛下壮哉!”姚兴雄心也让尹纬感到振奋,挺身而出表示支持新君。

    “众所周知,河西欲得关中,犹如司马昭之心。”

    “可谓是,其亡我后秦、得关陇之心不死!”

    “数年来,后秦何以稍安?实因有北魏在北,以牵河西之势。”

    “而今魏王拓跋珪被燕皇慕容垂逼迫甚深,隐隐有与河西和解之意。”

    “一旦秦魏联盟破裂,请问诸位首领,以关中一隅,能敌河西重重一击否?”

    面对尹纬质问,赵曜等各族豪强全都无言以对。

    “大都护卫朔志向远大,常常自比秦皇汉武,早有混一宇内之心”

    “据闻他曾对心腹有言:凡汉家铁骑所至,土地皆为汉家所有。”

    “由此可见,那卫朔野心勃勃,更视关中为囊中之物。”

    “今若不趁着河西忙于整顿内政之际,尽力东征以扩充实力。”

    “等日后河西军大举东出之日,便是长安陷落之时。”

    “若陛下不想效仿慕容暐,尔等不想死无葬身之地,则东出扩地,势在必行。”

    “只要东征顺利,拿下司州之地,后秦便平白多了百十万人口。”

    “即便将来河西军大举来攻,导致西线失守,你我还可退守中原与之周旋。”

    “好,尹卿之言,深得朕心。”

    “敢问尹卿,大军东出,具体该如何施为?”

    “回陛下,臣以为当先取河东为上。”

    “河东?”

    不得不说,尹纬此建议又大大出乎了姚兴预料。

    之前他一直盯着潼关东边的弘农、上洛两郡,根本没有关注过黄河北岸的河东郡。

    “为何不直接出潼关取弘农,反倒先攻取河东?那里可是西燕辖地,万一……”

    “陛下担心引来西燕人?”

    “不,不止是西燕,朕担心的是与西燕交好的河西。”

    “即使如此咱们也得冒一次险。”

    “哦,这是为何?”

    “陛下有所不知,河东战略位置太重要了。”

    “可以说后秦与河西,谁先占据河东,谁便能占据主动权。”

    “河西据有河东,就能从东边威胁后秦,彻底将后秦封锁在关中。”

    “相反一旦后秦抢先占据河东,不但提前抢占了要地,还能从北面南下弘农等地。”

    “尹卿担心河东落入河西手上?不能吧?没听说大都护有入三晋之意。”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河西频频插手西燕,臣总觉得大都护不怀好意,似乎早盯上了三晋之地。”

    “趁着眼下河东名义上归属西燕,咱们不妨先下手为强。”

    “再者,柳家才是河东真正主人,属于半独立状态。”

    “后秦出兵河东,即便柳氏家主柳恭向西燕求援,慕容永也未必会出兵。”

    “另外,臣之所以建议先攻取河东,还因为冯翊郡公薛强出身汾阴薛氏,对河东北边平阳郡有着巨大影响力。”

    “届时大军可以偷渡龙门,打河东柳恭一个措手不及。”

    “好,就依仆射之意,朕这就派兵偷袭龙门。”

    ……

    “啊呀呀,河西人得寸进尺,竟要寡人割让西河郡。”

    当回到长子的张腾,向慕容永汇报了河西要求后,登时将其气得哇哇叫。

    “诸位,你们都说说,这地咱们该不该割?”

    众人互相看了一眼,谁也不敢冒然开口。

    这次不比上次割让临水县,毕竟那只是西北处一片不受重视的偏远小县,割了也就割了,没啥大不了。

    西河郡不一样,虽然只是一个小郡,且境内各胡林立、民生凋敝,但位置却相当重要。

    有了西河在手,吕梁山就失去了原有屏障作用。

    若有需要,河西军可从西河北上太原,东入上党,南下平阳。

    张腾没有理会朝堂上争论,他正闭目养神,脑海中不断想着,该如何说服慕容永接受河西条件。

    正在此时,忽然一侍卫匆匆闯入,高声叫道:“大王,河东太守柳恭急报!”

    “后秦皇帝姚兴遣大将姚绪统兵三万偷袭龙门,眼下大军正逼向河东。”

第295章 驻军西河() 
p

    后秦忽然举兵来犯,让慕容永再也顾不上割地一事,急忙与众人商讨对策。

    尚书仆射屈遵眉头紧皱,手上举着急报,满脸不解之色。

    “大王,按说姚苌刚病逝,羌人应收敛羽翼、养精蓄锐才对,为何会无故犯我河东?”

    秘书监李先闻言哂笑道:“无他,反其道而行罢了!”

    “姚兴无非想通过对外战事,证明自己像姚苌一样英明神武,以此来震慑国内外宵小。”

    “可恶,真是弱肉强食啊。”

    “不但河西人逼寡人割地,连羌人也赶上来抢占地盘。”

    慕容永当然有理由恼火,最近也不知怎么啦,西燕霉运当头。

    先是被慕容垂摁在地上一顿爆捶,最终靠了河西、北魏拼力来救,才侥幸击退后燕入侵。

    接下来,一向被他视为贴心盟友的河西,竟也露出贪婪之心,逼着西燕割让整个西河郡。

    眼下割地一事还没摆平,后秦又大举入侵河东。

    “尔等且说说,如何应对秦兵西来?”

    “敢问大王,姚兴与慕容垂相比,谁威胁更甚?”

    “自然是慕容垂。”

    “正是如此,慕容垂实力雄厚,又常有吞晋之心,实乃我心腹之患。”

    “今姚兴渡河兴师,其意只在平阳、河东二郡,不会想着全取三晋之地。”

    “故臣以为目下还应以防备慕容垂为先,至于西边防务则交给地方官府处理即可。”

    听了李先之言,慕容永脸色十分难堪。

    他又不傻,自然听得出李先言外之意:只要姚兴不是真的要灭亡西燕,大可置之不理。

    所谓交给地方官府处理,不过是抛弃河东、平阳两郡的另一种冠冕堂皇的说法。

    “河东乃战略要地,而平阳又曾是威皇帝龙兴之地(慕容冲曾任平阳太守),怎能说抛弃就抛弃呢?”

    “大王此言,让臣诚惶诚恐。”

    “敢问大王,今西燕尚未答应河西割地要求,若此时调兵向西,万一慕容垂趁势偷袭,又该如何应对呢?”

    慕容永这才反应过来,是呀,旁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慕容垂没摆平。

    更别说此时西燕正因割地一事与河西闹矛盾,万一真如李先所言,那西燕危矣。

    “如此说来,这地必须割给河西啦?”

    “以臣之见,如此方能确保与河西联盟不散。”

    正当满朝上下为割地一事难过时,却见张腾忽然上前一步。

    “陛下,以及诸位同僚,其实将西河割给河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张卿此言何意?莫非在讽刺寡人不成?”慕容永阴沉着脸,盯着张腾目露凶光。

    “陛下误会臣啦,且听臣细言。”

    “如今西燕东西两面皆有强敌,仅靠自身显然无法应对。”

    “唯有引入河西为外援,方有望确保国祚安宁。”

    “而西河地处平阳以北,一旦河西军进驻,必会威胁到正在攻城夺地的秦军。”

    “届时姚兴除了应付河西军威胁,恐怕再没有闲心图谋我西燕了。”

    “俗话说: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等双方打个头破血流时,将来或许还有机会收复失地。”

    “也罢,寡人就答应了河西要求。”

    ……

    得知慕容永答应割让西河郡,卫朔迅速命已严阵以待大军南下。

    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河西军开始强势收复西河郡。

    西河郡各代所指不一,春秋时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在今浚县、滑县等地。

    战国初,魏取秦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

    汉时,西河郡由上郡析出,地在今黄河晋陕峡谷两岸。

    魏晋时期,西河郡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余晋西一小部分,治兹氏,即今山西省汾阳。

    西晋咸宁三年(277年),陈王司马斌改封西河王驻此,郡改为国,改玆氏为隰城。

    与昔日西汉时领三十六县、地域广大相比,今日西河仅仅下辖四县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