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00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00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佛门讲究去发出家,不娶亲不生子,有悖人伦大道,在他眼中简直是大不孝。

    且佛僧不事生产、不纳税、不服役,对官府没有任何贡献,反倒还因广占良田而大大削弱了国家力量。

    总之,知晓佛教几大隐患后,尹纬也开始主张灭佛。

    不然根本不用河西军东出,光是一大帮尚足以将后秦拖垮。

    可惜他完全低估了佛教在姚兴心中地位,无论他怎么劝,姚兴始终不为所动。

    最后姚兴脸微微一沉,颇为不耐道:“爱卿可知,佛教可是有明君之称的前朝汉明帝所求。”

    “寡人愿意遵从有位之君脚步,感受佛祖的荣光。”

    “再者,假若佛门真如尹卿说得那样十恶不赦,为何能在短短数百年间遍及华夏呢?”

    “可见佛门绝不是什么歪门邪教,其中真正蕴含有大智慧、大机缘。”

    尹纬忍不住腹议道:“佛教大兴,还不是尔等胡虏君主宣扬所致?”

    正在此时,一直冷眼旁观的鸠摩罗什也站出来支持姚兴。

    “大王所言甚是,以贫僧之见,王朝治乱、民众善恶不在于佛教是否兴隆、寺院是否广建。”

    “而在于官府是否教民心合道,民心一旦合‘道’,则天下安定、国家大治。”

    “而教民心合道恰好符合佛陀之本心,也正是佛法精神之所在。”

    鸠摩罗什此言一出引起姚兴等一众赞扬,唯有尹纬冷笑视之。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大和尚能将姚兴忽悠的晕头转向,口才果然了得。

第359章 北魏犹豫() 
p

    关中佛教大兴,引发了后秦一系列政治危机。

    先是尹纬、狄伯支等儒家文臣对姚兴大失所望,朝中再不复之前君臣上下一心、奋发有为之气象。

    而以姚懿、姚弼等宗室皇子,又见姚兴怠于政事,而太子姚泓本身体弱且无治理国家之才能,渐渐萌生争储念头。

    正当关中上下风起云涌之际,河西也渐渐拉开了西征序幕。

    即便王买德献上了就食于敌之策,每天依然有大量器械、粮草云集玉门关、敦煌一带。

    另外,为保障顺利实施奔袭计划,卫朔行文河套、河湟两大牧场,从中征调数万匹马配给远征军使用。

    不过为了不影响休养生息大计,联勤司只征调了凉州一地储粮,其余地方丝毫未因柔然入侵而受影响。

    然而,目前关注西域战事者不仅仅是河西上下,连拓跋珪也获悉了柔然正入侵沙州之消息。

    ……

    北魏王宫内,在朝重臣和武将济济一堂。

    其中既有元老级人物燕凤、许谦,又有汉族文臣代表张兖,还有拓跋烈、奚斤、安同、叔孙建等胡族俊彦。

    魏王拓跋珪端坐于台上,脸上笑意怎么也遮掩不住。

    其他人看着魏王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纷纷不明所以。

    咳!拓跋珪轻咳一声,将众人注意力吸引过来,语气中明显带着调侃。

    “今日寡人召集众位卿家,是想与大家分享一件大喜事。同时呢,也想征询一下诸位意见。”

    “诸位有所不知,寡人刚刚接到密报,漠北柔然人忽然大举进兵西域。”

    “那个卫朔为了保住西域根基,急忙遣数万大军西征。”

    魏王话音刚落,满朝文武猛然精神一振,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魏王一直笑容满面,原来是老对手倒霉了。

    同时不少人也意识到,眼下对北魏而言或许是个千载难逢之机会。

    果然,只见拓跋珪神采奕奕地站起来,意气风发道:“卫朔入主河西以来,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先后与我大魏、后秦、西秦、南凉、仇池、西燕、南燕等国交战。”

    “然西北一向贫瘠,人口土地就那么多。”

    “且河西又刚刚结束并州大战,可以说目前正是河西最为虚弱之时。”

    拓跋珪此言一出,让在场一些人蠢蠢欲动。

    特别是跟河西有杀兄之仇的拓跋烈,脑袋中忍不住幻想,难不成大王准备征讨对河西?”

    不光是拓跋烈想到这一点,殿内其余重臣也不由想到这个可能。

    顿时在场众人心中忽然莫名地惊叹、振奋、紧张、害怕起来,一时之间,五味杂陈。

    “按照惯例,河西取得并州后,当会全力休养生息。”

    “不过柔然入侵,显然打乱了河西原有计划,让卫朔被迫大举增兵西域。”

    “然西域深远,沿途又有黄沙阻路,物资转运极为艰难。”

    “而柔然骑兵又十分强大,内外因素叠加,定会加大河西平叛难度。”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河西军将难以兼顾东方,如此正该我大魏大展拳脚。”

    “不管是与柔然联手夹击河西,还是趁着河西自顾不暇,南下河北,寡人尚难以决断。”

    “到底该如何用兵?又用在何处?还请众卿家各抒己见,替寡人谋断。”

    “王兄,臣弟请命出征河套。”拓跋烈迫不及待地表达了自己意见。

    可惜像这种只表达结果,却不细述缘由,难以得到拓跋珪认同。

    果不其然,拓跋珪对拓跋烈提议不置可否,只是扭头看向张兖。

    “不知张卿以为如何?”

    拓跋烈见状不由怒气横生,恶狠狠盯着张兖,其中警告之色不言自明。

    可惜张兖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稳稳心神,不急不缓地道:“大王,袭取河套不可取。”

    “很多人以为河西大举西征,以为河套空虚,实则不然。”

    “殊不知河套向来为河西边防重镇,驻防厢军数量从未少于四厢。”

    “且又有李暠这等成熟稳重的大将坐镇,再加上朔州府兵,朔州不好打。”

    “眼下河西如日中天,此时谋取河套,胜了固然好。”

    “万一不幸失败,将有可能招致河西全面报复。”

    “甚至不排除后燕落井下石,届时面对河西与后燕联手,大魏恐有覆灭之忧啊。”

    “既然张卿不同意袭取河套,那我大魏用兵何处?总不能眼睁睁错过扩张的绝佳之机吧?”

    “回大王,以臣之见,眼下大魏应趁着河西无暇他顾,向东夺取辽东。”

    “幽州之战后,后燕与大魏再不复友好,已成死敌。”

    “以前不好动手,那是有河西虎视在侧。”

    “今日不取辽东,他日河西腾出手来,恐将掣肘之祸。”

    “更何况眼下后燕被大魏一分为二,实力严重削弱,更应一鼓作气趁机将其击灭,以免将来死灰复燃。”

    接下来朝堂仿佛变成了菜市场,众人围绕着取河套或者攻辽东展开激烈争论。

    拓跋珪其实中意张兖建议,甚至他还担心一旦魏军偷袭河套,很有可能引来后燕效仿,从而出兵偷袭幽州。

    只是不少宗室子弟早不满他偏袒张兖,他生怕若再支持张兖,恐引发不测之祸。

    想到这儿,拓跋珪将目光瞄向了老臣燕凤。

    “吸取河套之策断不可行!”燕凤斩钉截铁道。

    拓跋珪颇有些诧异,连忙问道:“老大人不是一直视河西为心腹之患么?往日里也时时惕励寡人,要寡人不要忘了河西威胁。怎么今日又极力不赞同攻打河套呢?”

    “须知河套驻军始终威胁盛乐安全,若灭河西,不正该从袭取河套开始?”

    “覆灭河西确实是老臣夙愿,可惜如今时机未至啊……”

    说完燕凤长长叹了口气,可见对于不能覆灭河西,心中有多么遗憾。

    从当年河西抢走朔方后,燕凤便立下志愿,定在有生之年助拓跋珪消灭河西,以报朔方被夺之仇。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河西却越来越强,燕凤也只能将夙愿深埋心底。

    “昔日朔方初丢,河西根基薄弱,正是争夺朔方、覆灭河西之最佳良机。”

    “然因当时大王急于推行改革、奖励农桑、澄清吏治,为的是持重稳健、积蓄财力,只能坐视良机流逝。”

    “后来河西南下陇右,彼时若秦魏联手,恐卫朔早成大王刀下亡魂。”

    “殊料,大王竟先起兵北征,等大军班师归来,河西已得陇右矣,不得已只好与秦联姻,以遏河西。”

    “今日柔然入侵,看似是个机会,其实不然。”

    “那柔然实乃远走漠北一丧家之犬,如何敌得过如狼似虎的河西军?”

    “若臣所料不错,快则一月,慢则三月,西域之争很快便见分晓。”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燕凤将赞同张兖提议时,不料他又提出了反对意见。

    “不过,臣也不赞同出兵辽东。”

    “争霸天下也好,魏燕之争也罢,皆不在于一时!”

    “今慕容垂虽然日渐衰弱,可虎虽老威犹在!”

    “其实时间拖得越久,反而对大魏越有利。”

    “与其冒险出兵,不如静观其变。”

    “更何况幽州人心未定,大王应趁此间隙,好好安抚一下幽州人心。”

    “等将来机会来临,再出兵一举荡平后燕。”

    在场众人都不傻,全听明白了燕凤话中暗含意思。

    燕凤对正面战胜慕容垂没有信心,决定采取拖字诀。

    这个办法看似很笨,却很有效。

    众人也没有嘲笑燕凤之意,毕竟眼下谁也不敢拍着胸脯表示有把握击败慕容垂。

    “尔等还有什么看法?”

    “臣等无异议。”

    “好,既如此便以燕长史之意,暂息兵戈,以待天时。”

第360章 大军出塞() 
p

    不得不说拓跋珪采纳拖延之策相当正确,因为后燕确实到了穷途末路边缘。

    由于近来形势急剧恶化,肩上压力也越来越大,且又上了年级,一向被誉为后燕擎天柱石的慕容垂终于挺不住了。

    只因担心后燕民心士气受重创,后燕上下严密封锁了此消息,故而外界尚未获悉丝毫。

    随着燕皇染病,加上太子慕容宝因易水之败威望大失,一时之间后燕内风起云涌。

    围绕着皇位继承权,赵王慕容麟、太子慕容宝双方已是水火不容。

    另外,西征失利、易水之败、南征不顺等等,短短不到一年,后燕连遭重创,至今尚未走出失败阴影。

    客观地说,慕容垂南征虽然取得大片领土,可因其不善治政,不仅未让后燕实力有显著提升,却又因幽州之败,让魏燕两国实力差进一步拉大。

    如今因为慕容垂卧病,使得以前隐藏在后燕朝廷背后的种种矛盾,慢慢凸显了出来。

    而太子慕容宝却无法像慕容垂那样,用能力和威望来消弭这些矛盾。

    总之,后燕这个曾经的北方第一强国,已经没落下去,地位渐渐被北魏、河西取代。

    不过,慕容垂显然不愿眼睁睁看着一手建立的帝国毁灭,故在养病期间,他任命范阳王慕容德为都督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豫州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镇守邺城。

    以辽西王慕容农为都督平州、雍州、益州、梁州、秦州、凉州六州诸军事,平州牧,镇守龙城。

    慕容垂将最能打的两位宗室分别派到邺城、龙城,正是为了防御河西与北魏。

    与此同时,慕容垂又自感时日无多,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身体好转,他将亲征北魏,准备在有生之年灭掉北魏。

    ……

    在北方各地形势风云变幻之际,王买德正统领骑兵沿着弱水北上居延泽。

    大军离开姑臧后,沿着东西大动脉一路挺向西北,抵达张掖后一分为二。

    段业作为疑兵,继续大张旗鼓向西挺进,目的地为玉门关;而王买德则迅速隐蔽北上。

    东西大动脉是河西收复凉州后修建的,起点是姑臧,向西一直延伸至延城,中间横穿整个河西走廊以及半个西域。

    这条水泥直道工程浩大,历时数年直到前年才堪堪完成主干道建设。

    而且随着陇右秦州被收复,使得主干道又向东延伸至上邽,让工程再次被延期。

    有了这条水泥直道,从姑臧出发,只需半月功夫,便可以抵达西域,非常方便快捷。

    大军上了直道,犹如上了康庄大道,一路策马疾驰。

    王买德一边策马,一边暗暗打量着在西北享有盛誉的水泥直道,越看越震憾。

    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粉末一样的水泥,竟能修出如此结实耐用的道路。

    整条水泥直道路面坚实,平整光滑,车马行驶在上面,不会感到丝毫颠簸。

    且道路宽阔,足以行驶数辆马车,也不会拥挤。

    沿途一辆接一辆的马车疾驰而过,乘人的、拉货的,不计其实。

    仿佛过江之鲫一般,来来往往,多不胜数。

    河西走廊原本便是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今有了水泥直道,便如虎添翼,各地奇珍异货便由这条直道东西运转。

    作为骑兵迂回战术的提出者与实施者,王买德感到压力重重。

    既希望效仿冠军侯霍去病那样一战成名,却又担心重蹈李陵之覆辙。

    当年李陵正是从居延泽北上,在浚稽山附近遭遇匈奴骑兵围攻,最终兵败投降。

    不过,王买德明知此行危险重重,却依旧勇于承担重任,正是对河西铁骑充满信心。

    由于河西征服了朔方、陇右,不仅有了战马产地,还拥有了优秀骑兵兵源。

    羌胡人、匈奴人、鲜卑人、氐人、羌人早已成河西骑兵最重要组成部分。

    诸胡族骑手不仅骑射本领高超,连在草原上的生存能力、忍耐力也相当高超。

    除此之外,河西对居延泽以北并非是两眼一抹黑,斥候早将来往数百里情况探查清楚。

    据悉,居延泽以北,过了鞮汗山便算正式进入柔然地盘。

    鞮汗山以北,以浚稽山为中心,向北深入兔园水(今图音河)和栗水源(今翁金河),方圆数百里全是柔然、高车部落牧场,共生活着柔然、高车等十几万部众。

    若再继续往北便是五河之地,也是柔然本部地盘了,那里有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