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01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01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再继续往北便是五河之地,也是柔然本部地盘了,那里有三十多万柔然本部部众。

    王买德目的十分明确,大军先北上横扫鞮汗山以北、浚稽山以南诸胡,以解决大军后勤补给问题。

    而后向西疾进,杀入金山与东天山之间草原(今三塘湖盆地)。

    ……

    大军继续向北,忽然前方出现一面硕大的镜子,赫然是美丽的居延泽。

    只见湖面波光潋滟,天水一色,浩浩荡荡,气象万千,辉映着弱水流沙千年的沧桑。

    越过居延泽,登上居延塞,王买德放眼一望,湖面景象尽收眼底,不由胸怀大畅。

    居延塞,是西汉武帝时强弩都尉路博德沿弱水(今黑河)兴筑,自东北向西南分布,全长数百里。

    由于历时数百年,大多数已被风沙淹没或被刮走。

    卫朔入主河西后,曾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整修要塞。

    现今在弱水沿岸以及绿洲地带有各种城、障、塞、隧等共计一百七十处,其中有城障十六座,烽燧一百五十余处。

    各个建筑皆因地制宜,有的用土板筑,有的用土坯垒砌,有的用石块或水泥垒砌。

    目前,居延塞已成为河西北部重要边防要塞,承担着阻击漠北胡虏南下,屏护张掖、敦煌一带安全之重担。

    “都督,想什么呢?”紧挨在王买德身侧的沮渠男成轻声问道。

    “没什么,本都督第一次见到居延泽风光,感觉十分神奇。”

    “哈哈哈,若是都督早点加入河西,还有机会参加数年前居延泽大演练。”

    “那一年,大都护亲率数万人马云集居延泽,演练阵法,检验大军训练成果,别提多热闹啦。”

    听着沮渠男成介绍居延泽大演兵场景,王买德不由露出一丝神往之色,如今已很少再有这样的机会。

    由于这是大军最后一个补给点,因此王买德下令在居延塞好好休整一番,待养精蓄锐之后再北上。

    休整期间,王买德抓紧时间与沮渠男成、秃发傉檀、叱干阿利等人商议军情。

    “柔然乃草原部族,喜欢逐水而居,又向来居无定所。”

    “眼下本都督最担心大军北上后,找不到柔然部落。”

    “届时大军粮草匮乏,不要说远击哈密,恐怕还会自身难保。”

    说完王买德抬头望向北方,目光中充满忧虑。

    沮渠男成安慰道:“都督过虑了,应该不会!”

    “此次柔然集中兵力西进,作为重要牧场之一,鞮汗山以北牧民难道不该为柔然可汗提供牛羊牲畜?!”

    “但愿如此!”

    很多人都说游牧民族打仗不需要补给,其实不完全对。

    游牧民族打仗一样依赖后勤,只是其后勤补给十分特殊——是一群随军行动的牧民。

    大战期间,这些牧民一边随大军行动,一边放牧,而所养之牲畜便是给大军提供粮草。

    正如沮渠男成所言,鞮汗山以北、浚稽山南北这片富饶草场,很有可能是柔然大军辎重所在地。

    王买德北上袭击的第一个目标便是那里,眼下他正焦急地等待斥候归来。

    翌日一早,斥候终于给王买德送回了他想要的军情。

    他当机立断,下令大军启行,一路往北,直抵鞮汗山南麓。

第361章 横扫草原() 
p

    草原上空旷无垠,让人心情舒畅。

    鞮汗山,今戈壁阿尔泰山一支,在居延海北一百八十里处。

    当年李陵与匈奴血战八天八夜,边打边撤,最终兵败鞮汗山以南。

    “得得!”

    忽然从北面传来一阵急骤的蹄声,打破了草原宁静,只见远处冒出十几个黑影。

    此刻,王买德与众人正躲在峡谷当中隐蔽待命。

    见状,他不由眉头一挑,暗道:“难道柔然人发现了大军行踪?”

    旁边沮渠男成、叱干阿利二将纷纷摘弓搭箭,准备射杀‘来敌’。

    然而,直到来人到了跟前,众人才发现不是柔然人,而是河西军斥候。

    只听斥候远远嚷道:“都督,都督,我们找到柔然人营地啦!”

    “什么?!真的?”王买德大喜过望。

    他上前一把拉住前来报信的斥候,连连问:“在哪里?有多少人?”

    “禀都督,柔然营地就在北边不远处,一眼望去全是帐篷,初步估计有上千顶之多。”

    旁边沮渠男成、叱干阿利等将一听发现了柔然踪迹,各个兴奋不已,纷纷请战。

    “按草原传统,一个帐篷中一般住有五人,有上千顶帐篷,说明前面至少有五千柔然人。”

    “如此说来,斥候还真找到了柔然随军牧民。”

    “恳请都督即刻发兵。”

    “是呀,都督赶紧发兵吧,再晚来不及啦。”

    王买德一摆手,止住众将,只见他虎目中闪着睿智之光,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

    “大家莫急,本都督自有谋划。”

    “柔然人既然来了,短时间肯定不会离开。”

    “眼下正值白天,一旦发起突袭,固然不影响胜败,却会造成更多伤亡。”

    “不如大家先饱餐一顿,好好休息一下。”

    “等天黑之后,大军悄悄抵近柔然营地,届时再冲进营去,杀他个落花流水。”

    “都督所言甚是,是得晚上动手。”

    叱干阿利很是赞同这想法,又补充道:“还可以将大军一分为四,从四个方向同时杀入,动作一定要快准狠,凡柔然人一个不留。”

    “没错,没错,只要动作够快,一个人也别想逃脱。”秃发傉檀也跟着附和道。

    “那好,就这么定了,大家先找个地方,睡到天黑。”王买德最后拍板。

    ……

    在浚稽山南坡,那里有一条由东南流向夫羊句山方向(鞮汗山以东)的河流,即龙勒水。

    汉时,如果匈奴单于本部真的想在秋高马肥之时,向南攻击河套地区。

    那么姑且水——龙勒水,将是他们南攻汉受降城及兴禄塞的必经之路。

    这里无遮无拦,且有丰富水源、草场,随军牧民多留在此地放牧,静候单于胜利归来。

    柔然人西征,这里依然成为其重要的后勤牧场之一,负责为大军提供战马、牲畜。

    其实河西斥候低估了柔然人数量,足足数千顶帐篷,将方圆数百里草场挤得满满当当。

    除了偶尔会有些躁动外,按照胡虏习惯,夜晚一般不会有人出帐幕活动,而是呆在帐幕里饮酒取乐。

    柔然牧民不像军队有严格的军规约束,他们跟那些匈奴、鲜卑这些前辈一样。

    每到一个宿营之地,将牛羊马牲畜弄好后,便开始喝酒唱歌,这是草原民族千年传承下来的习惯。

    整个营地十分散乱,竟然连个警戒哨都没有。

    三五成群的柔然牧民在帐篷中喝酒取乐,说着闲话。

    一个柔然人打着酒嗝,斜着一双醉眼,扯起嗓子喊道:“眼下大军势如破竹,用不了多久西域将归柔然所属。”

    又一个柔然人大拇指一竖,嘿嘿笑道:“听说昨日可汗又送回来一些漂亮女子。”

    之前那个柔然人,嘴里喷着酒气,不屑道:“瞧你那点儿出息?!漂亮女子哪有丝绸之路重要?”

    “听说那些河西人凭借丝绸之路,早赚了个盆满钵满。”

    “只要可汗打败河西人,占据西域,咱们便想要什么有什么,不用再受漠北酷寒之苦。”

    “可……可汗打得过河西人吗?”

    刚有人乍着胆子问了一句,立马遭到众人一致鄙视。

    百十年来,胡虏占上风,汉人明显处于劣势,汉人在胡虏印象中早已是懦弱无能的代名词。

    在柔然人眼中,从不认为将他们打得屁滚尿流的北魏是汉人,也不认为汉人会有拓跋鲜卑那样厉害。

    因此,所有柔然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河西人不可能是柔然对手,同样不会想到河西铁骑敢深入草原数百里搞偷袭。

    当柔然人沉浸在美酒歌声之中时,营地外忽然传来一阵闷响,只见黑压压一片河西骑兵正铺天盖地地杀奔过来。

    ……

    “都督,前面便是柔然人栖息地。”说完斥候指着远方若隐若现的星火。

    王买德骑在马上,眺望着北方,挺拔的身影,如山岳般厚重。

    众将环列左右,静静地等待攻击命令。

    “传本督将令:叱干阿利、秃发傉檀各统两厢骑兵,从两翼迂回包抄,其余人等随我一同杀向敌人。”

    “记住!凡所遇之柔然人立即斩杀,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扫平附近部落。”

    河西铁骑突袭时,正是柔然人喝完酒将要休息时,猝不及防之下,被杀了个人仰马翻。

    战马轰鸣声,乍然间响彻天地,在空寂无垠的草原上传出去很远。

    无数醉眼朦胧的鲜卑人疑惑地望向南方,但见周边烟尘滚滚而然,赫然有骑兵袭来。

    柔然人顿时脸色大变,立即吹响凄厉的号角声。

    哒哒……铁蹄踏踩地面发出的声音由远及近,渐渐逼近了柔然部落。

    一万八千命河西骑兵策马扬刀,在火光照耀下,带起一片片血花。

    此时无数柔然人吓得瑟瑟发抖,早忘了之前他们曾吹嘘,自己面对汉人如何英勇。

    当河西骑兵冲入柔然营地,纷纷用力挥着手中的横刀猛砍。

    这是永嘉以来来,汉军首次大规模出塞。

    河西人再次将汉人威名留在草原上,告诉那些试图南下劫掠的柔然人,汉人早已今非昔比。

    “是汉人!”

    “杀光汉人!”

    当柔然人反应过来后,立即开始着手反击,可惜已经晚了。

    当锋利的横刀将柔然人脑袋一颗接一颗的砍下来时,柔然人才晓得,眼前河西军明显与他们印象中汉人不一样。

    他们战斗力强悍,骑术精湛,一把横刀杀得柔然人哭爹喊娘。

    转瞬之间,上千颗人头在地上滚动,颗颗双眼瞪圆。

    他们至死也不信,百年未曾出现在大草原上的汉人,竟再次深入北地数百里。

    原本柔然人便是北魏手下败将,战斗力与河西军还差一截。

    而眼前这些人更是柔然普通牧民组成的后勤队伍,战斗力更加低下。

    战场上,王买德手上横刀一挥,一颗人头冲天飞起,鲜血迸发,溅了他一身。

    也来不及擦脸上血迹,只见横刀再次划过一道优美弧线,又带起冲天血渍。

    一个试图偷袭的柔然人,捂着喉咙,鲜血不断从指缝中间渗出。

    他用手指着王买德,满脸不甘地扬天倒下,鲜血瞬间染红了草地。

    随着一颗又一颗人头落地,王买德是越杀越兴奋,越杀热血越沸腾。

    到最后,他双眼充血,忍不住仰天一声咆哮:“杀!”

    “杀!”一众河西将士纷纷响应主将号召,奋勇杀敌。

    面对突袭,柔然人根本毫无还手之力,任由河西军宰割。

    连续数次冲杀后,浚稽山下、龙勒水岸边,负责放牧留守的柔然部落死伤殆尽。

    前后共有数千柔然人被杀,只有寥寥数人趁天黑逃过追杀。

    等战事结束时,整个营地里再没有一个活着的柔然人。

    鲜血来不及浸入土里,汇聚成一个个小小的血湖,在月光下,闪烁着红色的光芒……

    战后王买德缴获了大量牛羊马匹,暂时解决了后勤补给。

第362章 静观其变() 
p

    在王买德统领河西将士浴血厮杀时,卫朔正在府中设宴款待北归流民首领牛寿。

    牛寿出身陇西牛氏,汉代时,牛氏发展成陇西望族,族中名人辈出。

    晋末,关中大乱,大量流民迁徙汉中蜀地,其中便有牛氏族人。

    近来,随着河西陇右形势日益稳定,部分南迁家族开始筹谋北归故里。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牛寿带领数千流民离开汉中,重新回到了陇西家乡。

    今日不同往昔,按说以目前卫朔地位,不值得亲自宴请一个小小的流民头领。

    而他之所以厚待牛寿,是因为想了解一下蜀中内情。

    当下,随着河西收复并州,卫朔已将注意力放在了蜀地与关中。

    关中还好说,只差最后临门一脚,偏偏蜀地始终像隔着一层迷雾,让卫朔看不清虚实。

    宴席设在卫府内,不是正式会客,倒像是朋友般聚会,除了卫朔、牛寿外,尚有崔宏等心腹幕僚相陪。

    “哎呀,还是家乡好啊……”

    牛寿坐在位子上,喝着美酒,欣赏着舞女优美的舞姿,情不自禁地感叹起来。

    卫朔举着酒杯,状若无意问:“朔闻成都四季如春,又承平数十年,民间定富庶无比。”

    “哼!这只是表面现象罢了,其实蜀地早已危机四伏,早晚必有动乱发生。”

    卫朔面上不动声色地问:“哦?是吗?愿闻仁卿高见。”

    牛寿不疑有他,颇为感触道:“高见谈不上,一点儿浅陋之见罢了。”

    “既然大都护愿意听在下闲谈,我便勉为其难讲一讲自身感受。”

    “若讲得不好,还请大都护海涵。”

    “哈哈哈,先生只管讲来,我等权当闲聊。”

    “大都护说得极是,还请仁卿先生不要有顾虑,但讲无妨,我等洗耳恭听便是。”

    在众人不断恭维、敦请下,牛寿渐渐放开拘束,将蜀中数十年来恩怨一一挑明。

    也终让卫朔等人拨开眼前迷雾,对蜀地情况有了更深了解。

    “大都护久居西北,想必从未听说过僚人入蜀一事,这是近数十年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移民事件。”

    “僚人系百越一支,原本生活在西南地区,分布十分广泛。”

    “僚人虽然人员身材比较矮小,但强壮有力,喜好征战。”

    “自晋永嘉五年(即公元302年)始,蜀地南边的犍为郡、僰道县便有大批僚人入住。”

    “后来,由于牂牁、夜郎等郡成为成汉与东晋反复争夺与鏖战之地。”

    “在咸康年间(从公元338年开始),居住在牂牁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