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327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327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得除了答应桓玄条件,我们别无选择?”刘道邻不甘道。

    闻言刘裕面色十分难看,徐州一向为北府旧地,他自然不想让外人插手,可如今也只能选择暂时屈服。

    想到这儿,他起身扫了众人一眼道:“某意已决,决定接受朝廷征召,将亲往徐州协助朝廷北伐。”

    众人得知刘裕要亲自北上,不由面色大变,纷纷劝阻。

    但刘裕却一摆手道:“徐州将迎来巨大考验,我若不亲自坐镇,恐让桓玄坏了大事。”

    “我离开后,东南军政交由承明、道邻、刘钟等人负责。”

第581章 釜底抽薪() 
p

    二月中旬,郑烨意外归来,让荥阳郑氏上下兴奋不已。

    而郑家之所以欢呼雀跃,不仅仅因为郑烨归来,更因为郑烨带来了雍王将重用家主郑温的好消息。

    想当初,郑温带着儿子踌躇满志西入关中,想要凭劝进平步青云。

    谁知雍王反应给了世家一记重击,让他不得不落魄地离开关中。

    哪怕儿子郑烨被雍王征召,也无法抚慰郑温失落的心。

    随着雍王入主关中、收复蜀地,天下形势日益明朗,河西一统之势已不可阻挡。

    郑家没兴趣做螳臂挡车,只想顺势而为,让家族借势崛起。

    如今终于守得云开雾散,等来了雍王向郑家释放善意。

    即便这个善意很微小,却也足以让郑家拼尽全力抓住。

    夜已经很深了,但郑家内依旧灯火通明。

    在郑家书房内,郑温正跟儿子郑烨商谈日后郑家出路。

    “这个司州学政之职为父很满意,虽然权势不大,却方便积累人脉。”

    “日后战事结束、天下太平,文事必将重新大兴,教育也会更加受重视。”

    郑温笑着对郑烨道:“接下来,中原的事交给老夫处理,而你明日便回长安去,不用操心家里。”

    郑烨连忙躬身道:“孩儿明白。”

    过了一会儿,郑烨忍不住低声问父亲道:“不知父亲打算怎么对付辛恭靖?”

    “呵呵呵,我郑家乃中原第一豪门,区区辛恭靖何足挂齿?!某自有对策。”

    郑温倒也不算说大话,原本荥阳郑氏虽是顶级世家,但在中原也算不上最有名望。

    直到永嘉之乱爆发,陈郡谢氏、颍川荀氏等一大批顶级豪门或陨落或南迁。

    唯有荥阳郑氏因一直坚守北地,渐渐取代了谢陈等家,成为中原顶级门户。

    ……

    过了几日,等儿子郑烨离开,郑温立即派人邀请辛恭靖与夏侯宗之前来赴宴。

    辛恭靖与夏侯宗之并未多想,可当他们来到郑家后才发现不对劲儿。

    整个郑家大厅内,十几名中原世家头面人物济济一堂,他们都是每个家族的代表。

    此时每个人表情都十分严肃,看向辛恭靖与夏侯宗之的目光中意味深长。

    与辛恭靖、夏侯宗之被蒙在鼓里不同,这些世家代表早心知肚明。

    他们十分明白此会议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原世家正式跟江东决裂。

    大堂上,郑温站在主位上,对众人侃侃而谈。

    “当年晋代魏起、司马氏上位,乃世家共同拥戴,而中原世家也出了不少力。”

    “原本我等以为有了维护世家利益的司马氏上位,我们便可以享受万世荣耀。”

    “但世事无常,大晋只维持了短短数十年,遂宣告崩溃。”

    “接下来诸胡轮流作乱中原,我世家大族也从高高在上的天生贵胄,沦为一文不值。”

    郑烨声音很低沉,又把每个人心底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一揭开。

    虽然五胡乱华已过去近百年,但给众人带来的伤痛与屈辱从未有一丝消减。

    郑温将目光逐一从众人脸上扫过,这些话已在他心中压抑多年,今日终于能一吐为快。

    “原本老夫觉得这辈子只能这样浑浑噩噩过一生,不顾廉耻继续给胡虏做牛做马。”

    “但上天终究眷顾我炎黄一脉,降下雍王这等绝世豪杰。”

    “事实证明,雍王乃天命所归,不管南朝晋室还是北地胡虏都在迅速衰落。”

    “哪怕看似如日中天的拓跋鲜卑,不也在邺城狠狠栽了个跟头?!”

    “眼下天下大势已渐渐明朗,所以又到了我们必须要抉择的时刻。”

    “老夫将大家请来,是要郑重告诉大家一句,从今日起荥阳郑氏将奉雍王旗号。”

    “我郑家要追随雍王左右,为建立一个崭新王朝出钱出力,尔等何去何从也不妨明言。”

    郑温话音刚落,现场立即变得群情激愤,众人纷纷表示愿追随郑家向雍王投诚。

    只有辛恭靖、夏侯宗之两人,坐在角落里呆若木鸡。

    他俩万万没想到,今日集会竟成了宣誓效忠河西的大会。

    辛恭靖、夏侯宗之虽然并不认同桓玄专权,却从未想过背叛晋室。

    可如今面对中原各大世家釜底抽薪之举,辛恭靖两人忽然感到一阵寒意传遍全身。

    这次聚会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除了辛恭靖、夏侯宗之外,所有世家豪强全都表态愿尊奉关中雍王。

    面对众人大逆不道之举,辛恭靖除了沉默以示不满外,并无其他任何办法。

    别看他是河南太守、洛阳守将,但却深知谁才是中原真正主人。

    辛恭靖心里很清楚,没有中原世家支持,他压根儿做不成任何事。

    ……

    回去途中,夏侯宗之有些不满地向辛恭靖抱怨道:“将军,刚刚您为何不制止郑温?”

    辛恭靖叹了口气,无奈道:“你也看见了众人态度了,你我反对不反对,有何分别?”

    “冒然表态,除了让中原世家视你我为仇寇外,还有什么用处?”

    “现在我们不表态,起码让你我有个回旋余地,不至于将退路堵死。”

    夏侯宗之也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真让他跟当地豪强闹翻,他也不敢。

    等辛恭靖解释过,他又问道:“江东情况如何?桓玄真将中原给了雍王?”

    辛恭靖冷笑一声道:“可笑那个桓玄还自以为占了大便宜,却不知他是天下最大蠢货。”

    “他光顾着为自家利益考虑,却忘了天下大势。”

    “河西、陇右、关中、蜀地、河东、朔方、南阳,再加上中原,可谓天下州郡三分,而雍王已有其二。”

    “日后一旦时机成熟,雍王必将取代晋室。”

    夏侯宗之叹了口气道:“唉,天下大势离我们太远,我只希望自家不受波及。”

    与夏侯宗之分开后,辛恭靖独自一人向自家走去。

    一路上他显得有点心事重重,未来前途感到茫然无措。

    其实哪怕没有今日这个聚会,辛恭靖也知道中原豪强跟河西之间早开始眉来眼去。

    但之前中原世家还对此遮遮掩掩,如今既然公开表态,那说明对方已再无顾忌。

    这次郑温将他与夏侯宗之叫去旁听,更像是一种无声地威胁。

    那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呢?是继续苦守孤城为晋室尽忠?还是……?

    辛恭靖暗暗叹了口气,自从孝武帝死后,原本看起来强盛无比的晋室竟一朝衰落。

    虽然朝廷面临的胡虏威胁远不如当年,但来自汉族内部势力的挑战却越来越大。

    以目前晋室而言,别说跟如日中天的河西比,哪怕桓玄、刘裕也多有不如。

    辛恭靖马车刚在府门前停下,却见管家迎了出来,来到他身边低声道:“郑家主来了。”

    嗯?!怎么郑温来了?辛恭靖不由一愣,既然已经示过威,郑温为何又跑来见他。

    尽管辛恭靖满头雾水,但也不敢怠慢,急忙下了马车向府内走去。

    大厅上,郑温正负手来回踱步。

    忽然外面传来一声轻咳,紧接着一个憨厚的声音响起。

    “在下有事路上耽搁了,让郑家主久等了。”

    “无妨无妨!参见辛将军。”

    辛恭靖一摆手道:“有事坐下说吧!”

    两人坐了下来,两名侍女给他们上了茶。

    辛恭靖喝了口茶问道:“不知郑家主连夜来访所为何事?”

    “回将军,在下是来给您送请帖的。”

    “请帖?什么请帖?”

    “因长安新城竣工,雍王将在大明宫设宴,以宴请四方豪客。”

    “原来如此!”

    “既然请帖将军已收下,那在下告辞。”

    “慢走不送!”

    当郑温走到门口时,忽然其又转身,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不知辛将军可曾听说?朝廷已下旨让雍王都督中原诸军事,并为今夏南郡公北伐做准备。”

    哐当一声!郑温刚转身离开,辛恭靖手中茶盏应声而落。

第582章 杯酒释权() 
p

    “这……这便是长安?”

    长安城下,两个男子正对着宏伟新城怔怔出神。

    当先一人面容刚毅,步伐沉稳有力,年约四十有余,正是洛阳守将辛恭靖。

    另一人面容消瘦,眼角略带阴冷之意,乃其副将夏侯宗之。

    当初,辛恭靖两人接到雍王邀请,特意赶来参加参加新城庆典。

    辛恭靖、夏侯宗之从洛阳出发,向西过潼关,历时数日终抵长安。

    刚到长安,两人就被新城规模之宏大给震惊了。

    再加上这一路所见所闻,让辛恭靖、夏侯宗之对河西实力有了更清晰认知。

    毫不客气地说,这一路走来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震惊当中。

    原本关中被收复还不到一年,但各地正在发生着惊人变化。

    随着均田制推行,曾经因为战乱而荒废的土地,再次重新焕发生机。

    各地民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而最让辛恭靖感到震惊的是遍及各地的学堂。

    在河西,上至世家豪族和权贵,下至平民百姓,所有年轻人都有机会进入学堂接受教育。

    普及教育与推行科举制,让普通百姓有了跟豪门权贵子弟一较高下的机会。

    哪怕这个机会并不十分公平,但也比魏晋以来完全阻断了寒门上升的九品中正制强。

    而今在河西乡间、州郡,世家豪族影响力在急速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各级官府。

    也因此使河西对基层的掌控力度远超前朝,从而迸发出强大实力。

    除此之外,进入关中之后,辛恭靖还发现各类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机械。

    正当辛恭靖、夏侯宗之神思不属时,忽然前面涌上一群人。

    夏侯宗之指着来人叫道:“将军,快看!有人来接我们啦。”

    辛恭靖举目一瞧,果见一风度翩翩的中年人正迎面走来。

    两人不敢怠慢,急忙下马迎了上去。

    宋繇走到辛恭靖、夏侯宗之两人面前,笑着拱手道:“在下宋繇,欢迎两位将军到长安做客!”

    得知眼前此人乃河西文臣之首宋繇,登时把夏侯宗之、辛恭靖吓了一跳。

    如今随着雍王威名传遍天下,四位辅佐其成就霸业的幕僚也随之名震四方。

    崔浩、王镇恶皆出身名门,背后都站了一位名重一时的父祖辈。

    而刘穆之虽然出身寒门,却因雍王三顾茅庐,从而名传天下。

    唯有宋繇,似乎并未有什么让人值得记住的大事。

    比出身家世,他不如崔浩、王镇恶;比经历传奇,他又赶不上刘穆之。

    可无论如何,谁也不敢小觑这位打雍王微末时便追随左右的幕僚、心腹。

    “哎呀,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宋仆射!在下惭愧,何敢劳烦仆射亲迎。”

    “哈哈哈,欢迎两位将军,繇恭候多时啦。”

    “走吧!两位将军先随在下入城休息,晚上还得参加庆典宴席。”

    “敢问两位将军,不知这一路走来,对河西有何感触?”宋繇边走边问。

    辛恭靖无奈地苦笑道:“说实话,进入关中,本将真是大开眼界!”

    “哈哈哈……”

    笑罢,见辛恭靖两人诚惶诚恐,宋繇也不以为然,热情地挽起两人胳膊。

    ……

    此时,卫朔已经得知辛恭靖、夏侯宗之抵达长安。

    不提夏侯宗之,他对辛恭靖保持足够尊敬。

    辛恭靖,原是陇西狄道人,年轻时才干、气量远超他人。

    历史上,他任河南太守期间,赶上姚兴举兵侵犯中原。

    辛恭靖带兵坚守洛阳一百多天,最终因为没有援兵而被攻陷。

    战后,他被押送到长安,姚兴有意招降辛恭靖,却被其严词拒绝。

    姚兴大怒,把辛恭靖囚禁在牢房中。

    如此过了三年,辛恭靖瞅准机会,骗过守卫,成功逃回江东。

    对于这样有气节,又有本事的人,卫朔一向敬重有加。

    “主公,您打算怎么安置辛恭靖、夏侯宗之?”崔浩问道。

    卫朔笑着回道:“今晚不是将举行宴会?你说孤来个杯酒释权如何?”

    “杯酒释权?”崔浩笑道:“殿下此计高明,若能成功,将不动刀兵拿下中原。”

    卫朔脸上露出浓浓笑容道,“为了保证杯酒释权成功,孤可是没少费心思。”

    “不光让郑家在中原闹腾,还故意让辛恭靖看到河西强大之处。”

    ……

    当天晚上,河西为长安新城竣工,举行了盛大宴席。

    大批宾客与河西文武沿着朱雀大街,正陆陆续续向大明宫走来。

    过了宫门,只见御道两侧站满侍卫,他们各个盔甲鲜亮、肃然而立,好不壮观。

    辛恭靖、夏侯宗之夹在人群当中,也向着大明宫缓缓走来。

    来到长安后,两人不仅没有被冷遇,反而受到河西上下热情招待。

    可不知为何,辛恭靖心中总是一阵心惊肉跳,总觉得此次宴席上将有大事发生。

    将至大殿时,夏侯宗之扫了辛恭靖一眼,撇嘴道:“俗话说:筵无好筵!也不知今天将发生些什么。”

    辛恭靖眉眼微挑,叹息道:“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顺其自然吧。”

    太极殿占地极大,哪怕殿内摆了上百张桌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