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5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5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观群雄争夺长安。而自己则可以虎踞凉州,寻找时机,称霸天下。

    主意已定,吕光开始为大军东归做准备了。他在西域各国征集了大量粮草,搜刮了大批金银珠宝以后,让上万峰骆驼驮着这些东西和各国的贡品出发了。

    公元385年,这支东归大军,人欢马叫,浩浩荡荡在浩瀚的沙漠里疾进。

    七月,就在吕光大军渐渐接近凉州时,各种各样的消息开始传来。

    其中既有好的,也有坏的。而最让吕光担忧者,非高昌太守杨翰。

    杨翰忠贞之士,且目光敏锐,据说其曾向刺史梁熙建议派大军占据高梧谷口和伊吾关两处要地,要将十数万东归大军饿死、渴死在沙漠之中。

    吕光得知此消息后日夜不眠,忧心忡忡,之前要东夺凉州以建霸业的雄心立时消散的无影无踪。

    幸好将军杜进足智多谋,看出了吕光内心的顾虑,遂入账详细分析了当前形势后,力主大军继续东进。

    “凉州刺史梁熙机灵不足,文雅有余,他不会采纳杨翰的建议,不值得忧虑。如今我军应当趁他们意见还没统一的时候,快速前进,夺取高昌,站稳脚跟以后再作打算。”

    “若最后进而不捷,我甘受过言之诛。”

    接受了杜进的良言,同时吕光也考虑到,前秦皇帝苻坚在淝水战役中失败,反秦政权纷涌而起,长安尚不知能否幸存下来,大军且不说能不能回到关中,就是真回到关中也没有用武之地,反而夺取凉州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

    在吕光日夜兼程回师凉州期间,凉州文武上下仍然没有拿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刺史梁熙既不想拱手让出凉州基业,又不愿听从杨翰的正确建议,最终杨翰满心失望的踏上了返回高昌的旅途。

    在回去的时候,太守杨翰满脸阴郁,独自闷坐在马车中不言不语。

    其余各护卫见状纷纷噤言,生怕不小心惹恼了太守大人。

    唯有卫朔对此不甚在意,常常躲在角落里与逃婚的尹夫人聊天解闷。

    说起尹夫人就不得不说前几日那场有惊无险的逃婚经历,在得到卫朔叮嘱后,尹夫人立即在尹父面前改变了态度,渐渐让其放松了警惕之心。

    数日后,就在婚礼举办的前一天,尹夫人以给亡夫上香为名,悄悄混进了西返高昌的杨太守马队,就这样尹夫人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凉州。

    刚过玉门关,尹夫人整个人变得神采飞扬,再也不愿一个人躲在马车当中。而今完全一副女骑士模样,跟在卫朔身边叽叽喳喳。

    “卫郎君,妾身从未像现在这样开心。”

    “你是开心了,连日来我可没少被大人责骂,说我不知轻重,差点儿闯下大祸。”

    “嘻嘻,杨太守不过责骂你几句而已,没什么大不了。不过,看来杨太守真的很重视卫郎君啊,若是换做他人,怕不是责骂几句就能过关了。”

    “那是,也不看看我是谁?”

    尹夫人嘴角一哂,颇为不忿卫朔的臭美样,揶揄道:“既如此,为何杨太守不听尔之劝?”

    卫朔身形一顿,不服道:“眼下太守刚刚在刺史面前吃亏,自然不会立即改弦更张,等日后回到高昌,某再以良言相劝,太守定会做出明智之举。”

    “明智之举?哼!不过是不敢举兵相抗的托词罢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是傻帽么?那吕光统领十数万大军,而整个高昌全部兵力加在一起也不到万余,如何是其对手?难不成真要玉石俱焚不成?若凉州上下能团结一心共同抗敌,在下自不会出此下策,定当协助太守抗敌。”

    “可如今上到刺史梁熙,下到郡府都尉,凉州上下除了杨太守一人有迎敌之心外,其余众人无不打着自家小盘算。”

    “在这种情况下,若太守执意举兵相抗,除了让高昌一城军民陪葬外,又有何意义?”

    听了卫朔这番说辞,尹夫人微微颔首,她非常赞同对方的判断。仅凭高昌一地无论如何也不是吕光大军的对手,投降是唯一出路。

    “卫仓曹,卫仓曹,大人叫你过去!”一名护卫远远过来招呼道。

    “知道啦,这就来!”

    卫朔冲来人挥挥手示意马上就来,又转身看向尹夫人道:“夫人,大人相招,某过去瞧瞧。”

    “卫郎君有事忙去吧,妾身正好想独自一人静静。”

    ……

    “不知大人叫属下过来有何贵干?”

    “直元,你且上车上来,某有话与你分说。”

    闻言卫朔下马爬上了杨翰座驾,却见马车内杨翰无精打采地蜷作一团。如此颓废倒将卫朔吓了一跳,生怕杨翰受不了打击病逝。眼下高昌绝对离不开杨翰,有杨翰在,尚有一线希望与吕光和谈,以此来保证高昌不受侵犯。

    若杨翰就此离世,那高昌再也找不出一个合格的领袖,到时在吕光大军的铁蹄下,整个高昌将会化为齑粉。

    “大人你没事吧?”

    “老夫无碍,只是心力散了!”

    闻言卫朔默然,之前杨翰心中一直提着口气,那就是整顿兵马与吕光决一死战,以保全凉州。可谁知他的满腔热血竟被顶头上司浇了一盆冷水,如何不让其气馁?

    “大人忠心可昭日月,然事不可为,当不可强求。”

    “忠心?在这个昏昏乱世中,光有忠心有何用啊?自永嘉以来,北地动乱百余年,原本翰以为苻坚为一代雄主,当结束这百年战乱。谁知淝水一朝失败,看似庞然大物的前秦帝国就这么轰然倒塌。”

第9章 力劝杨翰() 
ps:新书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

    “大人,说句不好听,整个凉州境内只有您一人有心杀敌,其余众人包括刺史梁熙在内无不得过且过,又有谁认真想过抗敌之策?”

    “早在上个月就盛传吕光大军已班师,而今已过月余时间,梁刺史可曾下令各地整军备战?各地兵马可曾有任何调动迹象?文武要员可曾同仇敌忾?”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说明了一点,面对来势汹汹的吕光大军,凉州上下毫无战心!”

    “就凭高昌那点儿老兵弱旅,您就算是把老命都拼上也无济于事。最重要的是,您倒是轰轰烈烈的表忠心去了,剩下满城百姓又该何去何从?”

    “万一吕光愤恨大人不识时务,将怒火全撒在高昌百姓身上,到时您于心何忍啊?”

    当听卫朔说到吕光有可能因他而屠城泄愤,杨翰脸色顿时涨得通红,忍不住反驳道:“莫非老夫所作所为皆是为了一己之私不成?”

    “这要看大人站在谁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若大人一意孤行仍然要为虚无缥缈的前秦尽忠效命,那对高昌一地的百姓而言,可不就是自私自利之徒?”

    “哼!即便如此,老夫也是为了朝廷考虑,乃大义!至于高昌一地之小利,老夫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嘿!我这暴脾气!卫朔嘴皮子都要磨破了,而杨翰仍然冥顽不灵,气得他差点儿忍不住要暴揍对方一顿。

    好不容易才压下火气,卫朔翻了翻白眼,继续劝道:“大人总说要为朝廷尽忠,那在下倒也问问这朝廷是何人的朝廷?是我汉人的朝廷吗?说白了不过是蛮夷政权罢了,趁我华夏衰落沐猴而冠。”

    “再者这个所谓的朝廷业已崩溃,连不少氐族将领都在谋求自立,那吕光还是前秦皇族同宗,眼下不也想着割据凉州?大人一介堂堂正正的炎黄苗裔,何苦非要为戎氐之辈尽忠?”

    “大胆!卫朔,莫非真以为老夫舍不得杀你不成?”

    见卫朔越说越大逆不道,杨翰怒火万丈,气得手指直哆嗦,指着卫朔训斥起来。

    卫朔也怕盛怒之下被杨翰冤死,遂立即俯身假意请罪。

    马车内激烈的争吵声引得外面的护卫频频侧目,连尹夫人都忍不住朝这边走来,生怕卫朔触怒杨翰,将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也不知过了多久,杨翰怒气渐消,看了一眼仍以头抢地的卫朔,忍不住扶额叹道:“说实话自遇到直元后,老夫从未见过像你这样有才华的年轻人。可也正是如此,老夫对你寄予厚望,为人当不可行阴谋、做小人,大道阳谋方是正途。”

    “多谢大人教诲,朔铭记在心。”

    “起来吧,老夫年事已高,颖儿非是大才,日后高昌还需多多仰仗直元你啊。”

    “大人言重了,朔惶恐!”

    “你还惶恐?你看看刚才说的话?那是胆小怕事之辈能讲得出来吗?若非老夫不忍朝廷失去栋梁之才,早将你明正典刑了。”

    “嘿嘿!属下也就是在老大人面前才敢放肆。”

    卫朔这才笑着起身,说实话尽管刚刚没能成功说服杨翰,但起码挑明了问题。有些话即便当下杨翰没有听进去,但等夜深人静的时候,定会引起对方深思,未来杨翰未必不会改变想法。

    尹娥看到卫朔从马车上下来,忙打马来到其身边问道:“刚刚你们在吵什么?搞得大家紧张兮兮?”

    “还能说什么,无非就是那点儿事!眼下我已将话挑明,至于将来何去何从就看杨太守作何抉择了。”

    “嗯,提前挑明比藏着掖着强,放心吧!杨太守绝非迂腐之人,定会做出明智选择。”

    ……

    当整个车队返回高昌时,明显感觉到气氛比凉州紧张多了,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流言在城内乱传,整座城市显得人心惶惶,不少商贾都在做撤离高昌的准备。

    杨翰看着人心浮动的高昌,面色愈发沉重,也加重了他肩上的担子。如今高昌真是到了外无援兵、内有隐患的绝境之地,难不成最终真得按照卫朔那小子所言去做?

    杨翰面色凝重,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吓得前来迎接各级官僚战战兢兢。不少人频频将目光投向卫朔,期望这个知情者给大家解惑。但眼下正是敏感时期,卫朔哪敢多言,他只能在众多幕僚责备的眼神中,狼狈地躲进杨府。

    至于尹夫人人家早就自行离去,作为行商西域的大商贾,尹夫人并不缺钱,这时早已安置妥当,可比当初卫朔来高昌时强多了。

    其他人无法从卫朔口中得到信息,偏偏杨翰独子杨颖却不在此例。

    卫朔刚回到住处,尚未来得及喝口茶水,杨颖便匆匆推门而入。

    当初杨颖向其父举荐卫朔,不过是不想让外界说他抢夺他人祖物,以免被杨翰得知而责罚他,可没想到卫朔进入太守府在短时间内就赢得了其父重用。

    以至于杨颖每次看到卫朔都很尴尬,生怕对方向他讨要打火机。而此次杨翰从姑臧归来后整个人心事重重,让他不得不前来打探一二,以便回去好向母亲禀报。

    “公子此来何事?”卫朔诧异地看着推门而入的杨颖。

    杨颖摸摸鼻子有些尴尬道:“卫兄别来无恙,这……这个,那个,上次在下拿了你的祖传之物,一直没给你钱财,等过两日我让人给你送钱过来。”

    “诶,公子此言差矣!那个打火机本就是在下送与公子的,我们两人之间早已两清,谁也不欠谁。所谓送钱一事万万不可再提,不然就是杨兄看不起在下。”

    那个打火机,杨颖看重!可在卫朔眼中根本不值一提,远没有杨颖给予他的帮助重要,如此他才大方的表示打火机已归对方。

    果然卫朔话音刚落,杨颖仿佛放下了千斤重担,同时脸上的笑容愈发亲切,忙上前亲热的拍拍卫朔肩膀,豪爽道:“卫兄果然爽快,日后你我就是兄弟,但有差遣,在下一定全力以赴。”

    “公子客气了,不知公子还有何事?”

    “瞧我这脑袋,光顾着跟卫兄寒暄,竟忘了正事。在姑臧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父亲归来后心事重重?母亲放心不下,特命在下前来请教。”

    听了杨颖之言,卫朔眼前一亮,之前他一直劝说杨翰,但收效甚微,若能说服杨颖包括杨夫人在内的杨家人站在他这边,日后说服杨翰不是手到擒来么?

    想到这儿,卫朔故意露出一副悲切之色道:“公子有所不知,太守大人他苦啊!”

    “家父苦?怎么个苦法?”杨颖急问。

    “公子在高昌可曾听到有关吕光东归的传言?”

    “听说了,如今此事已传遍整个高昌,几乎人人都知道。”

    “其实此次吕光不光是亲率大军东归,还欲夺取凉州自立。原本太守大人此去姑臧旨在说服刺史调兵增援高昌,然谁知刺史府上下根本无意增援高昌,只想让太守大人依靠高昌一地拖住吕光大军。”

    “什么?!这不是欺人太甚?我高昌一地才多少兵马?如何是吕光十万大军的对手?”

    “谁说不是呢?!刺史此举明显是险我高昌上下于死地!太守大人既不愿背弃内心忠义,又明知高昌不敌吕光,左右为难之下这才心事重重。”

    “其实以在下看来,既然刺史不仁,那我等也可不义,实在不行太守完全可以投靠吕光将军,如此不但可免去一番战火保高昌无虞,杨家还能继续执掌高昌。”

第10章 成功一半() 
ps:新书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吕光大军即将东归的消息,与此同时有关太守杨翰战和不定的流言,也在有心人的鼓动下传遍高昌。

    这件事引发高昌各方一片哗然,是战、是和,各方争执不下!

    但是大多数高昌人并不想打仗,他们深知一旦开启战端,高昌首当其冲之下,绝无幸免之理。然而太守力主迎战,让势力明显不占优势的主战派竟压制住了城内的主和派。

    不过,太守杨翰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原来当把事情原委全都摆到台面上后,他才愕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当中已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

    不但大多数文武不赞成开战,连家人、心腹幕僚以及颇为看重的年轻才俊等人全都在劝他放弃武力相抗的打算。

    为了说服众人,杨翰不得不在太守府召开一次军政联席会议。

    卫朔作为掌管高昌府库的属官也有幸参与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