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6章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6章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说服众人,杨翰不得不在太守府召开一次军政联席会议。

    卫朔作为掌管高昌府库的属官也有幸参与其中,而且他早已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也得说服杨翰。

    进来后卫朔便留神厅内与会者的神情,发现不少人面带忧虑之色,心中不由一定。来到这个世界已有个把月了,如果之前几次聚会卫朔和太守府同僚之间还有一种见外的感觉,这时他就已经觉得自己是这个团体中的一份子了。

    太守杨翰见众人到齐,遂向仓曹史卫朔问:“如今高昌存粮,尚有多少?”

    卫朔拱手道:“回大人,若按平常省吃俭用,也只能支三个月。大人应该清楚高昌本地产粮本就不多,大部分粮食都需从凉州以及西域各国购买。”

    杨翰又问:“若是打仗呢?”

    卫朔不禁皱起了眉头,好一会儿才:“若是打仗,敌人都不用打,只要围住高昌,不让一粒粮食进入高昌,不出一个月饿也把我们饿死了。”

    众人一听,脸上的担忧之色更深了。

    但杨翰却不管不顾道道:“若有敌人知道高昌虚实而定会这么做,那高昌的确危险。不过敌人未必就能对我们知己知彼!也未必就能像卫仓曹这样定下策略。”

    哼!卫朔冷冷哼了一声,道:“想必大人忘了,吕光可是国之名将,连在下这样毫无从军经历的人都能想到,更别说吕光、杜进、彭晃等世之骁将之辈。”

    杨翰不理卫朔的冷嘲热讽,只扭头转向旁边的户曹史问:“若从现在开始从市场上购买粮食,半月内可购得多少?”

    户曹史苦笑了起来:“回大人,最近外界盛传高昌即将打仗,粮价一个劲儿往上涨,即便将库房内所有钱财拿出去买粮,也未必够半个月的口粮,更何况现在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半个月?那,那岂不是说只要有人以优势兵力包围了高昌,我等便死路一条?”

    “可不就是死路一条!”

    卫朔在嘴里嘟嘟囔囔,别看他执掌仓曹才不到两个月时间,但已摸清了高昌虚实,每年当地所产谷物的根本不足以让全体军民填饱肚子,每年都得依靠凉州输入粮食,才能维持高昌上下运转。

    “也就是说若高昌拒绝归附大都督吕光,即便城池不破,我等也有可能被饿死。”

    听到饿死二字,卫朔心里忍不住一揪,他出生于物质大丰富的年代,所谓饿死人只是在书上看到过,却实在有些难以想象粮食缺乏到饿死人是什么样的场景。

    但现在他却要亲身面临这样的困境了,自己又该怎样面对?

    大厅内越来越多的人都低下了头,卫朔所无法想象的惨状,他们当中却有不少人亲身经历过的。在过去的百十年间,饥荒、战乱、瘟疫时时刻刻威胁着百姓生存,一不小心就会有人饿死。

    会议开到这个地步,即便再坚持开战的强硬派也不得不选择屈服。

    杨翰满心绝望,他知道此战绝对打不起来了,因为靠他一个人支撑不了一场战争。

    “今天会议就开到这里,尔等且先回去吧!请大家放心,老夫身为高昌太守,定然不会不顾大家利益做出冒然举动。另外,卫仓曹且先等等,老夫有话与你说。”

    在众人异样的眼神中,卫朔只得留在原地等候杨翰训示。一会儿功夫,众人消失地无影无踪,一下子让大厅显得空旷起来。

    卫朔抬头看了一眼面沉如水的杨翰,苦笑几声道:“若是大人心有怨气,不妨骂属下几句解解气。”

    “老夫哪敢啊?!你卫仓曹是何等人物,几番谋划连老夫这个堂堂一郡之守都不得不受制于人。卫仓曹,你很厉害啊!也不枉老夫如此看重你,提拔你。”

    “大人,属下冤枉啊!”

    “冤枉?你有什么冤枉的?你做的那些勾当,真当老夫不知道?自从姑臧归来,你先是拉拢老夫独子,让老夫不得不分心应付家人;随后又在城内大肆散播流言,老夫明明主战,你却偏偏告诉外界老夫举棋不定,再加上你上下串联,最终成功将高昌上下大半文武拉到你这一边。”

    “而在今日,你又故意夸大了高昌粮食危机,将仅剩的一点主战派打压掉,让老夫不得不放弃原有主张,进而做出屈身事贼、玷污老夫一生英明的决定。”

    扑通一声!卫朔跪倒在地,慷慨陈词道:“大人,朔这一番谋划虽有逼迫大人之意,但绝非是为了一己之私。高昌太弱了,弱的经不起任何动荡,若此次大人执意要打,那日后一旦西域有变,高昌拿什么去平叛!”

    “此战又和日后西域形势有何关系?”杨翰皱着眉头问。

    “大人请细想,吕光将军原本就是靠武力征服了西域,大军一旦离开,那些原本臣服的西域各国岂能不再次举兵叛乱?一旦此战高昌兵马损耗殆尽,而日后吕光重心又在凉州,西域岂非又要脱离中原控制?”

    “若此次高昌能避免与吕光大军交战,保留住有生力量,即便日后西域有变,凉州无暇西顾,高昌也有余力应付不是?”

    卫朔这一番话算是说到杨翰心坎儿上了,若只是以形势逼迫他向吕光投诚,杨翰虽明知事不可为,但心中还是不愿轻易低头。

    但眼下卫朔将此战得失与日后西域形势联系在一起,却让杨翰有了台阶下,心中那道坎儿终究迈了过去。

    如此一来杨翰话中语气便柔和了许多,他:“直元啊,我知道你年级虽小,可胸有丘壑,又足智多谋,但有些事情却不能靠妥协来解决,一些原则还是要坚持的。”

    “这一次老夫念在你是为了长远考虑便不责罚你了,但日后须谨记,对逆贼决不能屈服。”

    随着这一番话说下来,大厅内的气氛,似乎不再如刚才那样紧张了,卫朔、杨翰二人的心好像渐渐走到了一起,讨论还没到尾声,但结论似乎也快了。

    卫朔对未来的谋划,让杨翰心动了。

    最终他拉着卫朔的手语重心长道:“直元,你是个做大事的人,日后但请放手去做,老夫做你的后盾。另外,此次跟吕光部交涉一事全权交予你负责,希望你不要让老夫失望。”

    “请大人放心,属下定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不过在这之前,大人应尽快将高昌战备抓起来,只有我等有一战之力,敌人才会认真考虑和谈。”

    至此,卫朔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半,接下来就要看他能不能为高昌争取到较好的投诚条件。

第11章 全权特使() 
ps:新书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另,合同已经寄出,请大家放心收藏!

    在卫朔还在努力争取说服杨翰时,吕光大军主力顺利进抵焉耆,前锋游骑业已出现在高昌附近。

    吕光命大军暂时驻扎在焉耆,随后召集麾下文武商讨军情,众人围绕着如何进军展开了激烈争论。

    “诸位,我等不日将兵临高昌,当如何尽快拿下此要地,请大家畅所欲言。”

    “将军,不若大军连夜进击,打高昌一个措手不及?”大将彭晃建议道。

    将军康盛摇摇头道:“不可托大,万一梁熙在高昌屯有重兵,再加上杨翰绝非易于之辈,到时久攻不下大军困顿于坚城之下,将后患无穷啊。”

    “关键眼下我军既无后路,又无强援,经不起一场败仗,故万事都要小心谨慎。”

    吕光闻言微微颔首,赞同康盛的看法,如今大军孤悬在外,没有城池可为依托,虽然兵多将广,但众人一开始并不非是他心腹,只是朝廷突然崩溃,众人不得已依附在他麾下。

    在这种人心不稳的情况下,吕光深知大军只能不断取胜,没有任何打败仗的资本。

    众人正在商议时,外面侍卫来报:“高昌派使者卫朔求见。”

    吕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强抑住内心激动道:“请,快请进来!”

    左手边杜进亦满脸兴奋道:“都督,杨翰那老小子居然会派使者来,这可是咱们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啊!说不定事情有转机,我军有可能兵不血刃拿下高昌。”

    “杜将军的意思是说,杨翰有可能投降我军?”

    “我看十有八九会如此,不然以杨翰之忠心怎么可能派使者过来?派点儿兵马来倒还差不多。”

    彭晃笑道:“都督,杜将军,说不定杨翰老匹夫被咱们十万大军吓怕了!”

    吕光眉头一皱,呵斥道:“少胡言!杨翰此人忠勇豪迈,岂是轻易被吓怕之人?”

    此时杜进忍不住喃喃自语:“投降,投降……若高昌真不战而降,那可真是太好了。”

    “杜将军,待会儿使者进来某不开口,先隐于众人之间,一切交暂由将军处置。”

    “谨遵都督将令!”

    少倾,卫朔在众人注视下昂首走入大帐,其四下一瞧,发现两侧站满了人,唯中间主位上空着,暗道:“莫非吕光不在此间?”

    然待他仔细观察了一圈后才发现,在左侧人群中间有一人,四十多岁长得威武雄壮,隐隐为众人之首,他这才恍然,想来此人便是历史上后凉开创者——大名鼎鼎的吕光。

    想到这儿,卫朔也没有拆穿对方的意图,只是按照一般礼节行动。

    “在下卫朔,添为高昌仓曹史,此次奉杨太守之命为全权特使,特来求见都督大人。”

    杜进按照吕光之意,出言高声叫道:“贵使要求见我们大都督有什么企图?”

    卫朔发现吕光目光早已停留在自己身上,遂朗声笑道:“在下此来并无恶意,还请将军代为引导,求见都督大人。”

    见杜进低头不语,卫朔却笑了起来:“诸位,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家太守大人也有这份仁心,希望与贵部交好。”

    “交好?如何交好?杨太守可愿主动让出高昌城?”

    “哈哈哈!”

    “不错,不错,只要那姓杨的老匹夫让出高昌,你我双方便算交好。”

    “如若不然,我十万大军必将踏平高昌。”

    卫朔话音刚落,便引来吕军众将一阵嘲笑、讥讽,唯有吕光、杜进二人沉默不语,目光灼灼地盯着他,看他有何反应。

    “诸位此言差矣!双方交好绝非只靠我高昌一家示好便行,尔等也应有所表示。”

    面对众人嘲讽,卫朔不为所动,不紧不慢地诉说着:“若诸位只管倚强凌弱,那我高昌就只能血战到底!诸位虽人多势众,但毕竟刚刚结束与西域诸国的大战,又千里迢迢而来,想必早已是师老兵疲。”

    “高昌虽说兵微将寡,但毕竟坐拥城池之利。即便最终免不了城破人亡的结局,但想必战后尔等也未必能讨得了好。到那时就是不知诸位还有没有实力去争夺凉州,我想在姑臧城中不少人都希望看到你我双方打个两败俱伤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道理!诸位不会不懂吧?”

    这一番说辞顿时让嘈杂的大帐寂静下来,连吕光、杜进二人亦是面沉如水。说实话这正是吕光、杜进二人担忧所在,一个小小的高昌根本不足为虑,但是不管怎么说高昌也有近万兵马,真要激得高昌人同仇敌忾,将来受损的还是他们自己。

    吕光的野心在于夺得凉州,在达成此目的之前,他绝不会将自己的力量白白的浪费在其他地方。若能不战而得高昌,不光是减少了大军损失,还能有力的震慑凉州各势力,有利于他日后分化拉拢各地方势力。

    相反万一大军在高昌久战不下,很有可能让凉州各方势力看清大军虚实,进而联合在一起出兵,到那时大军可真就危矣。

    想到这儿,吕光以目光示意杜进,让他赶紧想法安抚众人。

    杜进微微点下头,顿了顿道:“贵使言之有理,你我双方的确不应大动干戈,只是你如何才能让我等相信你们没有从中使诈?要知道在此之前,杨太守可是一直叫嚣着要困死、饿死我等西征将士啊。”

    “这……这个确实是太守之前的想法,但后来考虑到,不管怎么说,你我双方皆是秦国官吏,尔等又刚刚立下泼天功劳归来!杨大人不忍有功将士蒙难,这才命在下前来与大都督接洽。”

    “按照我家太守大人的意思,高昌可以暂时作为大军驻扎之所,但是一旦诸位打下玉门关进入凉州境内,需尽快离开高昌,事后还需保证高昌利益不受侵犯。”

    “在此期间,高昌还可以为大军提供些许粮草,虽然不多,但也是我家大人一番心意。”

    卫朔的这一番话众人算是听明白了,说白了就是高昌上下无意牵扯到凉州之争当中,只要不改变高昌现状,大军就可畅通无阻通过高昌,同时还可暂时作为大军驻地。

    这下在场众人全都动心了,他们并不关心高昌死活,只在意凉州归属。在众人眼中,高昌跟之前的龟兹、焉耆等西域属国没啥区别,都属于可放弃的地盘,要不然众人为何千里迢迢从西域撤回?

    若真看重高昌一隅之地,远不如当初留在龟兹称霸西域好!

    如今对众人而言,最关键的是尽快拿下凉州才是正途。

    “如果诸位还是不放心的话,待都督大人应允之后,大可遣一上将,统数千将士作为大军前锋,随在下先行前往高昌,如此诸位便不用担心我家大人心怀歹意。”

    这条件一出,众人再也按捺不住,纷纷看向人群当中吕光。吕光眼见自身身份暴露,遂大方的站前来,走到中间主位上站定。

    “贵使所言本都督已知晓,杨太守之诚意在下也感受到了。但此事必将事关重大,我等需要商议一二。麻烦贵使且先去偏帐休息一二,待我等计议已定,再与贵使细说。”

    “既如此,在下就先告辞了!”

    等到卫朔身影离开了大帐,吕光这才把目光投向最倚重的大将——杜进。

    “杜将军觉得此次杨翰投诚是否有诈?”

    “据末将观察,这一次十有八九是真的!但为了以防万一,末将请命亲自带兵先行前往高昌。”

    “嗯,也罢,我们就相信杨翰一次。”

第12章 杜进的青睐() 
ps:新书求支持!求推荐!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