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121章

红色脊梁-第121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证完成任务!”

    李连山和段煨相视一眼齐声回答,两人身后的副团长和营长们立即挺胸立正,眼里全是浓浓的战意。

    王虎臣继续说道:“二团将在上游八公里的小河口渡过南岸,提前运动到赣县东南二点五公里的龙岗与马鞍岭之间,全力阻击从赣州城开往赣县的敌人援兵。”

    “从赣县到赣州城的陆路里程仅为六公里,一团和三团必须在一个小时之内占领赣县,只有这样,才能迅速集中兵力,反客为主向赣州城发起进攻。”

    “老赵,有什么困难没有?”

    赵景庭想了想:“阻击赣州城援兵没有任何困难,说不定赣州城里的敌军就算接到求援,也不敢派兵出来援救赣县,如此一来,下一步攻打赣州城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一来嘛咱们兵力并不占优势,二来又缺少炮火配合,咱们二团如今只剩下二十二箱迫击炮弹,无法对赣州城内城外的敌军防御工事和火力点展开持续打击。”

    众弟兄听了频频点头。

    城池坚固、规模宏大的赣州城不同于赣县这座小城,驻守赣州的杨池生部三个团都是满编的主力团,官兵总人数不低于四千人,再加上两个月来不断扩编的三千保安团官兵,以及战时紧急征调的数千保甲壮丁,以教导师三个团四千余将士想要攻取赣州城,基本没有获胜的机会。

    王虎臣与郑毅相视一笑,王虎臣解释道:“师部要求各团占领赣县之后,集中兵力攻打赣州城,其目的并不是非要打下赣州这座坚城不可。。。。。。”

    “咱们教导师自成军以来,从没有打过这样的糊涂战!”

    “只要各团行动迅速,打得坚决果断,赣州城里的守敌就不敢出来迎战,咱们就能获得战场主动,赢得调动兵力的时间,至于到时候怎么打,只能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这样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哈哈!”赵景庭和身边的副手们闻言都不由松了口气,满堂弟兄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郑毅望向身边的李昭:“政委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李昭笑着摇摇头:“计划非常详细,我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有一点小小的要求:希望各团发扬风格,把攻打赣县的缴获分一半给参战的兴国和宁都两县赤卫大队,缴获的各种杂牌步枪和子弹,还有滇军普遍装备的帆布子弹带,各团各营就别藏着了,留下也没有,只能是负担。”

    众弟兄哈哈大笑,纷纷同意李昭的要求。

    战前会议自此结束,团营长们立即返回各部进行战前准备,郑毅、李昭和王虎臣继续商议留守部队的防务问题。

    **************

    ps:第三更到!

    小火已经很努力了,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谢谢您的厚爱!(。)

第二一〇章 攻占江口() 
兴国城南大圣寺大殿,教导师几位主要领导间的小会依然在继续。

    李昭向郑毅和王虎臣通报了宁都的情况:“宁都地方政府的工作已经走上正轨,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努力下,周围七个乡镇都成立了自己的农会、妇女会和赤卫队,土地改革运动开展得也很顺利。”

    “目前宁都赤卫总队的人数已经增加到了两千五百余人,但是武器装备十分缺乏,当下正在警卫二连的协助下展开训练。”

    “此次跟随我前来参战的是赤卫总队第一大队,三百赤卫队员基本装备了步枪和驳壳枪,至少半个月内,宁都的安全都不成为问题。”

    郑毅终于放下心来:“兴国这边的情况要比宁都好一点,接受两个月基础训练的赤卫大队五百官兵,将在明天上午八点开赴北面的老营盘,接替一团一营镇守北面屏障。”

    “万安的敌军独立第一旅还在不在?”李昭问道。

    王虎臣回答:“三天前离开了,其中一个团沿着赣江西岸行军,其余部队乘船北上,水陆呼应,缓缓前行,走得非常小心,没给咱们留下偷袭的机会。”

    李昭哈哈一笑:“吉安守敌情况如何?”

    郑毅颇为感慨地回答:“吉安的滇军守备师补充很快,仅一个月时间就恢复了建制,又从南昌获得一批武器装备进行补充。”

    “可惜啊,咱们的情报获取迟了点儿,否则定能把这批悄悄送到吉安的武器装备截下来。”

    “不过尽管如此,吉安远比赣州好打得多,看似重重关卡戒备森严,其实到处是漏洞,最为关键的是,咱们的情报员成功打入了吉安保安团。”

    “如果我军攻打吉安的话,完全可以在里应外合之下取得较大的战果,可是中央和湘赣边区特委不同意咱们打吉安,反而再三要求咱们立即攻占赣州,根本不考虑咱们教导师的战斗力如何,能不能攻下赣州。”

    李昭沉默了,他非常清楚教导师目前的实力如何,在教导团、第四、第五团尚未完成基本训练之前,教导师根本没有能力攻打赣州,但上级命令又不得不执行,因此他同样深感困惑。

    王虎臣同样满腹牢骚:“要不是师长制定出攻打赣县、威逼赣州作战计划,我绝不赞成攻打在这个时候攻打赣州。”

    李昭点点头:“打下赣县之后,对赣州进行合围还是撤回来?”

    “不能撤回来,否则难以向上级交代。”

    郑毅早已有了对策:“打下赣县之后,我打算让二团占领赣州城南两公里的几个制高点,隔着赣江对城中之敌展开日夜骚扰,让一团和三团运动到赣州城北两公里的杨梅渡,以南北夹击之势,逼迫城中之敌出来交战,至少坚持五天时间才能撤回来。”

    “如果能把驻守粤北的范小泉部或者驻扎南雄的粤军吸引过来,我们就可以趁机寻找到战机,利用运动战和袭击战消灭敌人,从而造成巨大的政治影响。。。。。。这样一来,就能向上级交代了。”

    李昭苦笑不已:“现有的弹药还够用吗?”

    “就是因为不够用,才不得不攻打赣县,目前驻扎赣县的是杨池生部第三团,以及赣县靖卫团一千二百团丁,这场仗打好了至少能暂时缓解弹药紧缺的问题,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除非打下赣州城或者吉安城。”王虎臣详细解释。

    郑毅无奈地说道:“原来我打算攻打瑞金的,只要打下瑞金,东面的汀州和南面的会昌就在我军兵锋之下,这两个县城都是易攻难守的富裕之地,打下来并不困难,只是。。。。。。上级不同意我的作战计划,只能放手一搏,攻打赣州了。”

    ……

    ……

    赣县东面十八公里的江口镇是东连于都、北连兴国的枢纽所在,水路和陆路交通便捷,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商贸和手工业也非常发达。

    一个多月前,共产党的军队击溃镇中的杨池生部之后迅速撤走,此后再也没有出现在江口镇方圆三十里之内。

    重新回到镇中驻防的杨池生部三团一个营官兵多次征发当地民夫,以强迫助饷、增加税种等方式,在镇北、镇东修筑大量防御工事,又从赣县调来一个连的保安部队协同防守,多次派遣侦查小队悄然北上,企图对兴国县城的共产党军队进行侦查和骚扰。

    可是除了第一次派遣的侦查队顺利抵达镇子北面三十二公里的龙口镇外围、并在遭遇战中全身而退之外,此后再也没有机会接近龙口镇十公里防卫之内。

    占据龙口镇的共产党军队一个团同样频繁派出小股部队,南下进行侦察,双方总共发生六次小规模交火。

    三月底最后一个夜晚,教导师的侦察部队潜入江口镇北面八公里的吉埠镇,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死负责警戒的三十余名保安部队团丁,将所有武器弹药和用于传递消息的三匹战马劫掠一空,然后悄然而退不再出现。

    此举对江口驻军产生巨大震慑,导致方圆数十里内人心惶惶,草木皆兵。

    心惊胆战的杨池生部再也不敢派遣军队驻扎吉埠镇,北面的共产党军队同样没有继续出现在吉埠镇及附近地区,于是,吉埠镇成为了两军默认的缓冲之地,进入四月份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冲突。

    清明过后,赣南地区逐渐回暖,多雨多雾,这样的季节容易使人困乏,时不时落下的小雨和泥泞的道路让人不愿外出。

    平静已久的江口驻军本就作风散漫,军纪松弛,吸食鴉片的官兵大有人在,每天除了设卡收税之外就是吃喝嫖赌,自然也就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于是在四月十二日深夜,设置在江口镇北和镇西的三个哨位被鬼魅般的教导师侦察兵尽数拿下,六名哨兵无一幸免。

    官兵人数已经增加到一千五百余人的教导师二团,兵分三路,悄然南下,一举包围了毫无防备的一个营守军。

    直属特务连三个突击分队如同地下冒出来的厉鬼,突然出现在守军营房之内,正在聚众赌博的十余名守军军官在三十多支花机关枪和柯尔特手枪的枪口下乖乖投降,没有半点反抗的机会。

    二团将士在特务连精锐的配合下,非常顺利地对守军进行缴械,控制了江口镇外所有路口、码头和船只。

    教导师一团和三团陆续开入镇中,郑毅的指挥部直接设立在镇南码头上的税务征稽所里。

    镇里镇外的茶楼酒肆,全部被敲开大门,多达五百余名厨子和店伙计惊恐万状地爬起来,为临时歇脚的教导师四千五百余将士做饭做菜,杀鸡宰羊。

    ***********

    ps:小火高烧不退,上午去医院打吊针去了,从医院回来才写的这一章,更新迟了,请谅解!

    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

第二一一章 谋赣县(求订阅)() 
龙口码头上篝火熊熊,一片忙碌,停靠在这儿的大小船只尽数被征用,船上船夫和码头上的店家、苦力通通被赶进宽阔的货栈,由参战的宁都赤卫大队三百队员集中进行看管。

    郑毅、李昭和王虎臣等人巡视完由教导师官兵控制的码头之后,回到灯光明亮的税务征稽所里享用丰盛的晚餐。

    “侦察分队有何消息?”

    捧着个大碗的郑毅边吃边问。

    拿着半个鸡腿的田安泰连忙咽下嘴里的鸡肉,“尚未有消息传来,估计差不多了。”

    王虎臣一边夹菜一边笑道:“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政委李昭吃得很快,第一个放下饭碗,拿出手绢擦擦嘴,走到悬挂的大幅赣州地图前,查看片刻,转身问道:

    “二团乘船顺流而下要经过赣县城外的大码头,会不会遭来城头上和码头上的敌人火力打击?”

    郑毅毫不在意地回答:“交给老赵和二团弟兄处理吧,这点事情要是还办不好,二团的团营长们都该撤职。”

    “老李,你就放心吧,只要动作够快,赣县之敌来不及反应,哪怕看到二团的船队经过眼皮子底下,至少也要五分钟时间才能做出反应,等敌人反应过来,船队已经越过城南开往下游了。”

    王虎臣这会儿也吃饱了,放下筷子走到地图前,向李昭详细讲解行动方案,根据赣江的流速,合理推测行船速度,最后低声提醒李昭:

    “赣县南面这段江面宽达两百米,船队完全可以紧靠南岸水道迅速通过,城头上和码头上的守敌没有探照灯,根本就无法发现两百米外顺流而下的船队,哪怕发现了也无法及时作出反应。”

    “所以啊,二团的行动完全不用我们担心,很容易就能越过赣县城头,顺利抵达西面的南岸码头,迅速登岸,并前进一公里,在龙岗与马鞍山之间构筑阻击阵地。”

    李昭终于放下心来:“这样一来,就看一团和三团的表现了。潜伏在赣县城中的三十余名弟兄只要配合得好,完全可以迅速拿下北门。”

    王虎臣指向地图上的赣县西北城墙:“这里的城墙外面有个二十多米长的缓坡,只需五米长的梯子就能登上城头,城墙西北角有一挺重机枪和圆木沙袋构筑的火力点,派几个尖兵摸到下面,扔几颗手榴弹就能解决。”

    “城中之敌的防御重点是东门和北门,军营则设在城中偏南的衙前街南面,战斗打响的时间是凌晨六点,从军营增援北门和东门至少需要五分钟时间,加上起床、集合的时间,能在十五分钟之内赶到北门和东门就算快的了。”

    “有这十五分钟时间缓冲,足够一团和三团攻破北门两侧城墙了。”

    李昭频频点头:“一团那两门特制的松木抛射炮不得了,只要有一个五公斤重的炸药包准确飞到北门上方,就能将城头上左右五十米内的守敌全部歼灭,即便不被炸死也会被炸晕。”

    “若在加上特务连的六门迫击炮和城中潜伏分队的配合,十分钟内破城而入毫无问题,两个团为此进行了长达一周的演习,我对他们的战斗力还是放心的。”

    菜足饭饱的师部参谋们纷纷到来,郑毅正在津津有味地享用最后一碟鲜美的红烧甲鱼:“有三年多没吃到这么美味的红烧甲鱼了。。。。。。记得最后一次吃甲鱼是北伐初期刚刚到长沙没几天,那时候老李还在北伐军总部的政治大队,没福气享用。”

    从广州开始追随郑毅的后勤参谋组长杜仲翔颇为感慨:“那餐饭估计所有的老兄弟一辈子都忘不了。。。。。。老孟领着炊事班的二十几名弟兄宰杀七十多只甲鱼,用三个大锅和大方铲炒了半个多小时,几百弟兄挤在边上看,几乎个个流口水,非常壮观啊!”

    笑声轰然响起,情报参谋这时候匆匆而至,向吃饭的郑毅大声报告:“侦察分队传回情报,沿岸敌军哨卡全部清除,赣县守敌毫无防备,北岸道路均是砂石路面,宽阔平坦,两侧积水不多,对夜晚行军影响不大。”

    郑毅终于放下筷子,站起来大声下令:“现在是十二点四十分刚过,通知各团,两个小时后按原定计划出发!”

    “是!”

    情报参谋匆匆离去,其余的各组参谋立刻忙碌起来。

    田安泰走到郑毅面前,低声说道:“我想带领特务二连提前出发,牵着战马走,先到赣县城下看看怎么爬上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