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120章

红色脊梁-第120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如此,凯文的话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郑萱微微惊讶过后,对凯文露出了亲切笑脸,爱屋及乌之下,郑萱忽略了凯文《泰晤士报》记者的身份,把凯文当成朋友看待,彼此间的态度和语气都发生了巧妙变化。

    郑萱是个性格爽朗的新时代知识女性,与世兄菡子旭的关系随着接触的增多而变得更为融洽,她当即打电话叫来一位祖籍南昌的实习记者,直接介绍给菡子旭和凯文认识:

    “这是我们时政新闻部的采访记者罗东源,他是赣省南昌人,毕业于赣省省立师范大学,性格沉稳勤奋努力,让他陪同你们到赣省能免去不少麻烦。”

    菡子旭和凯文双双站起,与相貌儒雅、一脸谦和的罗东源热情握手。

    罗东源客气了几句,转向郑萱,低声问道:“社长,报社就我一个去赣省吗?”

    罗东源是春节过后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入东方新闻社的,郑萱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更不知道这个看起来年轻老成、工作任劳任怨的下属,是自己弟弟派来的情报人员,而且还担任着沪海情报站副站长的重要职务。

    郑萱并不是才华横溢崇尚浪漫的才女型人物,因为家庭关系、成长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郑萱在商业和企业管理方面颇具天赋。

    外人看到的只是郑萱的美貌和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几个人知道,她不但拥有炽热的工作热情,还非常善于琢磨人心。

    郑萱和她那位心机深沉、狡猾如狐的老爹一样,对每一个下属的工作态度和日常表现非常在意,闲暇之余总喜欢翻阅下属人员的人事档案。

    因此,郑萱对话语不多、兢兢业业的罗东源非常欣赏,也非常了解,她从罗东源的短短一句询问中,听出了他的潜在意思,当即说道:

    “我们的报社刚刚搬过来不久,虽然规模和人员增加了两倍,但未来两个月内,文学艺术类的《读者文摘》和工商财经类的《商界》两本月刊需要出版创刊号,各部门的工作量将会成倍增加,所以这次只能派你一个人去赣省走一趟。。。。。。”

    “你是不是对此有什么想法?”

    罗东源颇为惊讶,点了点头如实说出心中所想:“看完最新一期的战地纪实之后,我感觉赣南地区很可能会成为国共双方长期交战的热点。。。。。。”

    “在此之前,国内各大报纸都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战地采访,我们报社刊登的这篇赣南战场纪实,风格新颖,生动详实,引人入胜,很可能引发军政两界和舆论界的强烈反响,值得我们继续追踪。”

    “但是,目前我只是个实习记者,没有独立采访的资格和权利,所以我想建议社长再派一位资深同行前往赣南,不管怎么说我们如今已是国内名列的新闻机构,不能落在国外同行的后面。”

    “你是不是想做一名战地记者?”郑萱含笑问道。

    罗东源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还没有这样的水平,但我还是想尝试一下。”

    郑萱非常高兴:“很好!我给你个实践的机会,你去领一部社里最新购买回来的莱卡相机,如果不会用,立刻找同事请教,从赣省回来之后,我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你的战地采访文稿和照片。”

    “如果被认可,我立即任命你为本社专职战地记者,给予你足够的活动资金和自由采访的权利,并给你配备助手。”

    罗东源欣喜不已,致谢之后立即告辞,赶往二楼的总务部领取照相机。

    *************

    ps:第一更送上!

    谢谢狠无奈盟主再次飘红五万金!小火无以为报,今天尝试三更以谢,但由于身体不适,不知道能否完成承诺,不过先把目标列出来,让大家看到小火的诚意!

    最后,小火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

第二〇八章 等(求订阅)() 
金神甫路,东方新闻社社长办公室。

    郑萱向目瞪口呆的菡子旭和凯文说了声抱歉,连续拨打三个电话,随后向菡子旭和凯文发出邀请:“子旭大哥,敬斋从香港回来了,想请你到家里聚一聚,如果凯文愿意的话,一起去吧。”

    “太好了,我也很想见见敬斋兄,晚上七点准时到达。”菡子旭拍拍凯文的肩膀,高兴地站起来告辞离去。

    送走了兴冲冲的凯文和菡子旭,刘瑜轻轻关上办公室大门,来到抚摸腹部的郑萱身边,关切地问道:

    “别撑着了,要是累了就赶紧回去休息吧,省得等会儿又要吐个天昏地暗。”

    “没事了,妊娠反应期已经过去,从昨天开始就不再呕吐了,唉!早不来迟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怀上了,误事啊!”

    郑萱嘴上似乎不情不愿,可脸上全都是幸福的笑容。

    刘瑜对郑萱的倔强很是无奈,叹了口气,就要到外间去帮郑萱审理各部门的报告和月表,可她刚走出几步就被郑萱叫住了:

    “下班之后你和我一起回家吧,估计今晚要和《泰晤士报》的记者凯文好好谈一谈,该是缓和关系的时候了。”

    “这段时间香港总督和不少名流去找我老爸,要求缓和两大新闻集团间剑拔弩张的关系,建立起紧密的合作,我老爸来信让我们适可而止,打算先让香港的亚洲新闻社与《泰晤士报》香港分社签订合作协议。”

    “《泰晤士报》背景深厚,影响巨大,我们再发展二十年也比不了,僵持下去很可能适得其反,各退一步吧。”

    “我哪里懂这些东西啊!不过这个凯文还不错,没想到四年前他就认识小毅哥了,真想跟他们到赣南去看一看,也许真能见到小毅哥。”

    刘瑜眼里满是浓浓的思念。

    郑萱苦笑道:“算了吧你,娇滴滴的一个大美人儿,到了天高皇帝远的赣南,说不定渣都不会剩下,我可不能让你冒这个险。”

    刘瑜再次回到郑萱身边:“萱姐,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见到小毅哥啊?”

    郑萱捏了捏刘瑜漂亮的瑶鼻:“等徐茂富回来我帮你问问,看能不能让小毅到香港走一趟,我老爸也很想见他一面,他撰写的那些企业发展规划基本都启动了,在具体实施上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地方,需要他帮忙拿个主意。”

    刘瑜兴奋不已:“我也要去香港,好吗,萱姐?”

    郑萱心里很不是滋味,沉思片刻严肃地说道:“丫头,我不赞成你的做法,这样的感情太苦,太折磨人了,哪怕你见到他,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唉!”

    “为了你的幸福,我建议你迅速忘了他,你们注定是无法生活在一起的,与其这样,不如早点了断,你也不小了,快二十一岁了。”

    刘瑜的眼泪夺眶而出:“谢谢萱姐,我不怕,我能等,哪怕等一辈子我也愿意。。。。。。”

    ……

    ……

    距离东方新闻社两个街口的甘士东路十七号别墅里,教导师沪海情报站站长赖定邦缓缓放下电话,默默登上顶层的阁楼,打开无线电台,向香港情报站发去最新情报。

    发报完毕,赖定邦关掉电台电源,再拉下镶嵌在阁楼入口内侧的电源闸刀,爱惜地擦拭启用不到半个月的无线电台,缓缓推进设置巧妙的立柜下方,关上柜门,沿着木梯走下阁楼,小心地盖上入口盖板,最后把折叠木梯收进过道另一侧的杂物间里。

    下午六点,赖定邦的贤淑夫人挺着个大肚子做好一桌饭菜,头戴宽沿礼帽、身穿呢子大衣的罗东源准时到来,从手提包里拿出专门购买的桂花糕送给赖定邦的夫人,便大咧咧地坐到镶嵌松纹大理石板的八仙桌旁:

    “好香啊!没想到竟然是我最爱吃的莲花血鸭,谢谢嫂子!”

    “自己弟兄家谢什么啊!自己盛饭去,我去把鱼头豆腐汤端过来。”赖定邦的夫人爽朗地笑道。

    罗东源看到赖定邦给自己斟酒,连忙伸出双手,虚扶一下精致的高脚酒杯:“竟然是法国白兰地,啧啧!大哥不是为我庆贺吧?”

    赖定邦瘪瘪嘴:“有什么值得庆贺的,今天是我生日,我原本不打算过的,你嫂子非要做一桌子菜,正好你打来电话,我这才去街口的俄国杂货铺买回这瓶酒。”

    “我记得你的实习期还有五个月吧,你们报社怎么会突然派你去赣南采访?”

    罗东源立即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赖定邦,最后兴奋地说道:“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够见到老大。”

    赖定邦微微点头:“我已经通知香港那边了,估计老大很快就会接到香港站的电报,至于老大是否允许你们前往兴国,接受你们三家报社的联合采访,我就不知道了。。。。。。”

    “这半个月来,上面没给我们任何指示,我这边也没有什么重大新闻需要呈报,弄得骨头都快生锈了,要不是你嫂子挺着个大肚子,我真不愿继续待在艺术大学里,整天跟随几个臭烘烘的法国佬练习油画技巧。。。。。。”

    “唉,其实哪怕去你们报社应聘个美术编辑也是挺好的,至少能及时了解到各地的新闻,日子不那么枯燥!”

    “这可不行,我们俩绝对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工作,这是原则问题,忍忍吧,等孩子出世就有的你忙了,哈哈!”

    罗东源哈哈一笑,端起酒杯敬赖定邦一杯。

    赖定邦仰头一干二净,端起酒瓶给罗东源倒酒:“查清楚中央的所在地了吗?”

    罗东源点了点头,微微靠到赖定邦的脑袋前,左右看看,这才压低声音道:“查到了两个地方,都在法租界,距离我们不远,但目前不能确认。”

    赖定邦想了想,微微摇头:“暂时不要惊动这两个地方的人,在老大下达明确命令之前,我们绝对不能主动与中央的同志联系,把地址记在心里就行了。”

    罗东源答应下来:“徐大哥什么时候能回来?”

    赖定邦摇摇头:“估计这会儿还在香港,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过来,等如果他到沪海来,估计会带来新的指示。”

    罗东源再次举起酒杯:“这就好!我争取半个月内回来,沪海这边就靠大哥你多担待了……”

    “要是这回我能见到老大,一定代你向他连敬三杯,哈哈!”

    *************

    ps:第二更到!

    看状态,今天应该能三更,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

第二〇九章 放手一搏(第三更,求订阅)() 
“三百万发德制七点九二步枪弹,一百五十万发七点六三毛瑟手枪弹,五十万发十一点四五柯尔特手枪弹,五千发八一迫击炮弹,两百副蔡司望远镜,五万双英国产军鞋,五十台缝纫机及配件。。。。。。”

    “所有这些都不难弄到,大部分香港这边都有现货,难就难在运输上面,看来我要跑一趟闽省莆田才行,也不知道上官咏那边弄得怎么样了?”

    身穿银白色缎面马甲、打着根深蓝色暗花领带的徐茂富放下电文,端起玻璃圆桌上热气茵茵的咖啡,整个人的气质越来越像个纵横商场的世家子弟。

    坐在一旁的办事处处长曹满成同样是西装革履的新潮打扮,原本的板寸头发已经变成了油光发亮的三七分长发,微微发福的四方脸膛白皙许多,举手投足之间已经看不到军旅生涯的痕迹:

    “看来确实需要你亲自跑一趟蒲田才行,这次你带一份专用的密码本过去,否则无法建立起及时有效的联系。”

    前去打开窗子的香港情报站副站长宋子卿快步回到座位上,按照电文罗列的采购清单,很快计算出采购金额:

    “总共需要二十六万大洋,运杂费另算,如果雇佣一艘五百吨外籍货船运到莆田,还要加上两万五千块大洋才行。”

    徐茂富点燃支小雪茄:“钱倒是不用担心,专项账户里尚有七万多英镑,保险柜里也还有五万多美元和十七万港币,至少年底之前我们不太需要为钱担忧。。。。。。”

    “当务之急是增加人手,老曹的办事处和我们这边的情报站目前总共只有四个人,还要保证贸易公司的正常经营,实在是捉襟见肘啊!”

    曹满成深有同感:“我那边的办事处实在抽不出人手来了,从广州过来的两位同志都是文绉绉的书生,码头上倒是有不少知根知底的乡亲,可是这些人大多不识字,看来还得从内地调几个人过来。”

    徐茂富抚摸着下巴考虑良久:“等我去闽省回来后再说吧,估计老大那边要打大仗了,否则不会催得这么急。”

    “一下子订购这么多弹药,看样子确实是要打大仗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走?”曹满成问道。

    徐茂富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懒洋洋地回答:“事不宜迟,晚上我就走,先乘太古公司的客船到厦门,再从厦门转道莆田。”

    曹满成琢磨了一下,叮嘱道:“把老五带去吧,这小子身手不错,人也机灵,客家话闽南话都很流利。”

    徐茂富点点头,很快起身准备去了。

    ……

    ……

    徐茂富和曹满成的推测非常准确,连续休整一个月时间的教导师,在中央和新成立的湘赣边区特委的双重命令下,不得不紧锣密鼓地展开备战工作。

    兴国城南的大圣寺山门内外,警戒森严,修葺一新的宽阔大殿里将校云集,气氛紧张。

    教导师参谋长王虎臣指着长两米、宽一米二的沙盘,向围聚四周的团营长们仔细进行讲解:

    “赣县城墙平均高度为七米,目前只有东西两门和两侧城墙保存完好,南面外就是宽阔的赣江,从城墙到江岸仅五十余米,加上我们没有足够的船只发起突袭,所以只能从北门和城墙的东北、西北三个方向发起攻击。”

    “这次战役的攻坚任务,师里准备交给李连山的一团和段煨的三团,攻击时间为三日后的凌晨六点。”

    “特务连的三个分队已于五日前分批潜入城中,具体该怎么打,由你们两个团自行商量,明天中午之前必须上交作战计划。”

    “保证完成任务!”

    李连山和段煨相视一眼齐声回答,两人身后的副团长和营长们立即挺胸立正,眼里全是浓浓的战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