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脊梁 >

第119章

红色脊梁-第119章

小说: 红色脊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篇连载的战场纪实写得非常生动有趣,画面感扑面而来,让我产生很多有趣的联想,我的直觉告诉我,应该到战场上去看一看。”

    “我对你的毅力和勇气无比钦佩,可是,目前的新闻热点是在徐州,在中国的南北两个政府身上,在不断聚集在交战线内摆两侧的几十万军队身上。。。。。。”

    “偏远地区的小规模战争,根本就无法吸引读者的眼球。”凯文如实说出自己看法,随后疑惑地拿起他看不懂的中文报纸。

    菡子旭吞下最后小半块面包,端起玻璃水杯轻抿一口:“凯文,你不是要到赣省的安福县采访矿区吗?正好我也要经过那里,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结伴同行吧。”

    凯文当即欣然同意:“太好了!等会儿我就预订船票,先到赣省省会城市南昌,向当地政府备案之后立即前往采访目的地。”

    菡子旭点点头:“最好购买明天的船票,今天下午我需要赴约,去法租界的《东方新闻》社拜见郑萱女士。”

    凯文顿时双眼发亮,身子前探,异常兴奋地问道:“噢,我的上帝啊!你是怎么做到的?”

    菡子旭笑道:“我的父亲与郑萱女士的父亲是英国留学时期的同学,十几年来,我的家族与郑氏家族之间的联系从未断绝!”

    “去年秋天,我们两个家族共同投资,收购了马来亚的两座橡胶种植园和一座炼胶厂,生产的新式雨衣和十几个品种的胶鞋已经投放亚洲市场,所以我和郑萱女士以及他的丈夫冯敬斋先生都很熟悉。”

    凯文瞪大眼睛,激动不已地说道:“太好了!亲爱的汉,我真诚希望你能带我一起前去拜见东方第一美女郑萱女士。”

    “这两个月来,我多次盼望能够出席郑萱女士举办的晚会,并为此进行不懈努力,甚至向我们总领事馆的文化参赞进行行贿,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获得郑萱女士的邀请。”

    “要是我能见到郑萱女士,也许有把握说服她旗下的新闻社与我们《泰晤士报》新闻集团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

    菡子旭颇为惊讶:“凯文,你是认真的?”

    凯文激动得脸都红了:“当然!我知道在去年五月初的一次大型社交晚宴上,我们亚洲分社那个老迈而又傲慢的社长得罪了美丽的郑萱小姐,从此之后,日益强大的《东方新闻》社就断绝了与我们《泰晤士报》亚洲分社之间的联系。”

    “今年二月五日,《东方新闻》社的母公司亚洲通讯社在伦敦上市,这家资金雄厚的新兴新闻集团接受了英国王室和汇丰银行总计三百万英镑投资,并与德国、法国、美国和我的祖国比利时等六个国家的通信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唯独把我们《泰晤士报》集团拒之门外。”

    “消息一出,我们报社亚洲分社那个老混蛋被迫辞职,但新上任的科尔。罗森博格先生尚未获得郑氏家族和上海冯氏家族的接纳,如果我能从中做出一点贡献,我的前途将会一片光明!”

    菡子旭知道郑氏家族在香港成立的亚洲新闻集团一直在大兴土木,不但接连并购了香港的三个报社,还组建了亚洲最大的广播公司,但是菡子旭并不知道英国王室和汇丰银行对亚洲新闻集团进行投资。

    如今看来,郑氏家族未来的发展将不可限量,无论在政界还是在商界,都将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决定权。

    “亲爱的汉,你想到了什么?”

    凯文什么都不想吃了,含笑望向陷入沉思之中的菡子旭。

    菡子旭低声说了句“抱歉”,收起笑容郑重地回答:“我想,见到郑萱女士之后,请求她派一名熟悉赣省情况的记者,协助我前往赣省南部进行采访,我对连续战胜政府军的共产党军队和他们的将领很感兴趣。”

    凯文浓密的双眉微微一振:“亲爱的汉,我想和你一起到赣省南部的交战地区走一趟,可以吗?”

    **************

    ps:第一更送到!

    昨天到今天的打赏名单小火放在作者感言里!封闭培训半个多月,刚刚人一放松下来就病了,小火现在感冒发烧,非常难受!更新迟了,还请原谅!

    不过不管怎样,小火不会断更的,请大家继续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

第二〇六章 他是谁?(求订阅)() 
明媚的阳光下,法租界金神甫路两侧的梧桐树吐出了嫩绿的新芽,一座座形状各异的欧式别墅的阳台上花儿渐开,生机盎然。

    徐徐袭来的和暖南风,将湿漉漉的街道逐渐吹干,穿梭不断的往来行人似乎融入了春暖花开的氛围中,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广慈医院斜对面新落成的三层洋楼,占地宽广,气势不凡,建筑风格新颖别致,石基和花式铸铁栅栏组成的百米围墙高雅大气,与大门两侧古朴厚重的大理石门柱和高大的铸花铁门浑然一体,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的欧陆韵味。

    洋楼顶层东侧的豪华办公室里,年轻美丽的《东方新闻》社社长郑萱正在审核即将付印的本年度第三期《东方瞭望》月刊。

    两名西装革履的中年主编静静坐在宽阔的花梨木办公桌前方,等候年轻的社长对本期选用的一篇重要时政评论作出指示。

    数分钟后,一脸专注的郑萱把样刊放到两位主编面前:“非常好,本期的封面人物冯玉祥将军无疑是中外瞩目的焦点,对他的专访文章内容详实,引人入胜,我很满意!”

    “陆总编和时政部的同事们辛苦了,交给后面的印刷车间付印吧,按照前两个月的增长水平计算,本期的印刷数量可以增加到八千册。”

    满脸红光、头发油亮的时政编辑部总编眉开眼笑:“完全可行,创刊半年以来,每个月的订阅数量和批发数量一直稳步增长,上个月的六千五百册不到一周就被抢购一空,深受各界的欢迎,也引发了各界的强烈反响,增加一千五百册的印量毫不为过。”

    郑萱含笑点头,望向负责财经分析的英国籍总编:“鲍里斯,新增的财经栏目很有特点,对沪海三个证券交易所存在的问题的发展的方向做出了分析,眼光敏锐,客观公正。”

    “我对这个新增栏目很有信心,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提出来。”

    两个月前从香港高薪聘请而来的财经专家鲍里斯非常高兴,礼貌地微微鞠躬站了起来:“你给予我的支持足够了,这里的所有条件都非好,同事们的关系也非常融洽,我有信心在一年之后,把财经专栏塑造成独立编辑与发行的财经期刊。”

    “谢谢!我很期待这一天尽快到来。”

    郑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送走两位总编之后,拿起桌面上的通话器吩咐几句,没一会儿她的特别助理刘瑜匆匆到来。

    “萱姐,我正要找你呢,能不能告诉我本期月刊开篇的时政评论文章从哪里来的?这个名叫关山的作者是何方神圣?”

    刘瑜手里同样捧着本样刊,来到郑萱面前好奇地询问。

    郑萱似笑非笑地指指前面的椅子:“每次进来都毛毛躁躁的,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也不嫌累,坐下吧。”

    刘瑜笑了笑坐下:“你还没告诉我呢。”

    郑萱想了想问道:“你觉得本期开篇的时评文章怎么样?”

    “水平很高,观点独到,胆子也很大,竟然预测国民革命军四个集团会在一年之内发生分裂,甚至会撕破脸皮相互征伐,感觉有点儿危言耸听,但细细一想又不无可能,估计这个时评专家是留洋回来的,年纪不大,颇具才华,对吧?”

    刘瑜在郑萱面前没有半点矜持,反而像个小妹妹一样有什么说什么,颇为任性。

    郑萱忍不住笑了起来:“如果我说这个关山你认识,你能想得起是谁吗?”

    刘瑜水灵灵的大眼睛露出了惊讶之色:“怎么可能?我们报社的五位时政评论家我都熟悉,没有一个这么大胆,哪怕他们对国民政府和军队提出批评,用词和语气都较为婉转,而且这五位名人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学究,风格截然不同啊!”

    “至于其他的学者嘛,目前没有发现那一位拥有这样的独特眼光和锋芒,除非是北平或者省港的年轻俊杰,其他的我就没印象了。”

    郑萱赞赏地点点头:“不错!有进步。”

    “哎呀,萱姐,你就告诉我吧,这个关山到底是谁啊?”刘瑜开始撒娇了。

    郑萱哈哈一笑:“丫头,听完就完,记在心里别传出去,目前只有三个人知道这个关山是谁,一个是转来这篇文章的我老爸,一个是我,下一个就是你!”

    刘瑜惊愕不已,似乎猜到了什么,眼里露出了丝丝期盼之色。

    郑萱身子微微前倾,压低声音告诉刘瑜:“是郑毅,今天、明天报纸上的战场纪实连载也是他写的,发到香港之后再由香港转发过来,这两篇文章将同时在香港的《东方时报》上刊登。”

    “估计最多三天,就会造成巨大轰动,说不定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上午,南京中央党部的电话就会打过来,但是我们不用担心,北方的《大公报》和沪海的《申报》胆子更大,连孙科和蒋总司令都敢骂,相比之下我们还算客气了。”

    刘瑜惊呆了,呼吸变得急促起来,饱满的胸脯起起伏伏,白皙的脸庞泛起了红霞。

    郑萱叹了口气,看一眼墙角的落地钟,对神魂颠倒的刘瑜吩咐道:“打起精神来,还有十分钟菡子旭那家伙就要到来,你陪我一起和他好好聊一聊。”

    “那个家伙的家族在南洋颇具名望,是我们郑家的世交,给人的印象非常好,文质彬彬,气度不凡,其实他满肚子鬼主意,非常狡猾。。。。。。”

    “从英国学成回到南洋不到三年,菡子旭就以尖锐的笔锋、敏锐的嗅觉、开阔的视野和公正的态度,两次获得英国新闻特别奖,闯出了诺大的名声,成为国际上颇具知名度的时政记者。”

    “你说的是上周末出席宴会时,和姐夫一起窃窃私语的那个南洋记者吗?”刘瑜终于回过神来。

    郑萱点点头:“这家伙挺了不起的,辞去了南洋通信社首席记者的职务,婉拒《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的招揽,以独立记者的身份回到国内开始新的征程。”

    “我老爸来信说很看好这家伙的前途,让我和你姐夫多多支持他,你姐夫见过他两次之后,就和他成为了好兄弟,他这次前来拜访是正式的工作联系。。。。。。哦,时间快到了,整理一下仪表吧。”

    刘瑜连忙站起来,进入里面的休息室换上正装,郑萱也拿出梳妆盒开始为自己补妆。(。)

第二〇七章 实践(求订阅)() 
刘瑜和郑萱刚把自己装扮一新,前台的文员就将笑容可掬的菡子旭和仪表堂堂的《泰晤士报》记者凯文。霍德尔领进来。

    双方见礼之后,两名年轻文员奉上咖啡,第一次到来的凯文环视宽阔豪华的办公室,啧啧称叹,感觉眼睛有些不够用了。

    菡子旭礼貌地和刘瑜交谈几句,直接向郑萱提出请求:“我明天前往赣省南部采访,想从你这儿借个熟悉当地情况的人。”

    “正好凯文要去南昌西面的安福,采访英国商人投资的钨矿开采区,所以我借此机会把他领来见个面。”

    郑萱顿时吓了一大跳:“不是吧?如今那边乱得很,安全方面根本就没有任何保障,是不是推迟一段时间再说?”

    菡子旭微微一笑,端起咖啡杯优雅地搅拌起来:“我是受你们报纸的战场纪实连载的启发,才决定走一趟赣南的。。。。。。我知道你有路子,能够保证我的安全,不是吗?”

    “你这家伙好无赖啊!吃定我了,是吗?”郑萱明知道弟弟郑毅的事瞒不过菡子旭,所以故意嗔怪地发出质问。

    菡子旭哈哈一笑,笑得非常爽朗,边上的凯文却仍然蒙在鼓里。

    郑萱无奈地叹了口气:“你经过香港的时候,我父亲没和你说其别的什么吗?”

    菡子旭立即收起笑容,放下咖啡杯认真回答:“伯父并没有说什么,我和伯父谈得最多是南洋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国内外新闻报业的看法,到了国内,我只能依靠你和敬斋兄的帮助了。”

    郑萱考虑片刻:“好吧,我让社会部的一名赣省籍记者陪你一起去,你可以先到安福矿区看一看,那是我大哥的英华公司和太古公司、鲁麟公司联合投资的大型钨矿区。。。。。。”

    “这个矿区是获得南京中央政府和赣省省政府特批的联合企业,经过数月勘测,目前已经正式开采。”

    “当地驻军将领是滇军名宿杨如轩将军,你找他帮忙就行了,至少能安全前往危机四伏、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吉安进行采访。”

    菡子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谢谢你,小萱!还有别的吩咐吗?”

    郑萱顿时气得不行:“子旭大哥,你也太贪心了吧?我还没有问你要咨询费呢,你就提出这么多要求。”

    菡子旭又是一笑:“这样吧,我的采访文章可以拿到你的《东方新闻》上发表,不用给我稿费。”

    “首发!”

    郑萱立即提出要求,她非常清楚菡子旭过人的才华。

    菡子旭大方地点点头:“另外,我有个建议,《泰晤士报》新来的分社长为人不错,特别是我身边这位才华横溢却郁郁而不得志的凯文,四年前他和新婚妻子来到我们国家度蜜月,他对我说,离开沪海前的那天晚上,曾在礼查饭店的孔雀大厅见过你,你还有印象吗?”

    郑萱非常惊讶,细细打量挺起胸膛、满脸恭敬的凯文:“似乎有点儿印象。。。。。。霍德尔先生,请问当时我们之间有过交谈吗?”

    凯文连忙回答:“很遗憾,当时我不是主角,和你交谈的那位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他也姓郑,名字叫郑毅。”

    凯文把郑毅搬出来当做增进关系的跳板,是菡子旭提醒的结果,但是菡子旭没有告诉凯文,四年前他在礼查饭店孔雀大厅遇到的那位郑毅,如今已成为赣南地区的**军队的著名将领。

    尽管如此,凯文的话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