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国王侯 >

第30章

医国王侯-第30章

小说: 医国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上的气氛又活跃了起来,众人都知道今天是个大日子,所以也就不再给皇帝上眼药了,纷纷开始彼此恭贺起来。

    这样的场面倒是令刘岳有些逼视,要是不知道其中原委的,还以为是他们过生日呢,可见这帮家伙也是些虚伪的主儿。

    君臣相宜的场面持续了许久之后,大朝会终于结束了,不过百官并没有离开皇城,而是在刘岳的带领下前往龙腾广场。

    在这里,刘岳要向他们展示种新型的用膳方式——自助餐,自助是对于百官而言的,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这些家伙让刘岳很真实的体会过什么叫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行为彻底点燃了刘岳心中的愤怒。

    今天的百官自助餐,刘岳给他们准备的很丰盛,有荤有素,还有美酒,但是这场看似华美的豪宴却有着刘岳的算计在其中。

    在给每个人发完餐盘之后,刘岳就非常贴心的给众人介绍了用餐流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上一次的提醒众人接需所取,注意节约,随同餐具同时发放的还有一块刻了字的小木牌。

    当然,这些达官贵人自然是不会注意这个小牌牌的,而这也正是刘岳所希望的,他们现在不注意这个,等到过一会儿,他们就会发现正是这个小牌牌才会让他们欲哭无泪,要是自己提前注意到这个东西,或许就不会上下不得了。

    刘岳准备的长桌上很多美味令人见之垂涎,再站到桌前闻上一下立刻就会忍不住想要狠狠吃上一嘴,见到每个人的盘子中高高堆起的美食,刘岳笑了,而且笑得很鸡贼。

    当暖暖的太阳垂在广场的正上方的时候,窦太后和刘启都出现在广场的主位上,一时间广场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恭贺声,老太太的脸上立刻就布满笑容,招乎着刘岳上她的身边落座。

    “小三子,你来给我们解释解释,为什么我们的面前才这么一点东西。”刘启盯着面前的餐盘,再看看众臣的餐盘,心中很是不解。

第65章 寿宴() 
“陛下,这些东西是我经过精心的配比过的,既考虑了你的食量,又考虑了各种营养的均衡,而且不会有任何的浪费,至于那些家伙,过一会儿,我想他们就会后悔了!”刘岳自信十足的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好吧,真是越来越搞不懂你小子了!”刘启安安生生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着太后说开宴,可是老太太现在却只顾着逗弄孙儿了,转向自己的儿子说到道:“你呀,也不嫌累,连一个小孩子的心思也要揣测,真是的!”

    刘启连连告饶,这是老太太在警告他了,她不希望他吧刘岳当成朝臣看待,而是希望他像信任家人那样信任刘岳。

    趁着娘两个在那里说话,刘岳冲着客座首位上的梁王挤了挤眼睛,后者立刻就会心一笑,轻轻的敲了敲自己的餐盘。

    刘岳即将导演的这出大戏,自然是需要人配合的,就像你玩魔术,一定是要有一个托儿一样,而这个托儿最好不过就是自己人了,刚好老太太过寿,梁王也来了,于是当托这个重任就放在了他的肩膀上了。

    “阿武,过来,来娘这里,都是一家人,你怎么又跟他们混到一起去了!”老太太说完刘启,又将目光转向了梁王刘武。

    最终,梁王端着自己的餐盘坐到了刘岳的旁边,这才令老人家重新又笑了起来,大声的喊了一句:“开宴!”话音一落,席间就开始笙歌齐鸣,并且有奇异的歌舞在台上欢畅的表演着。

    虽然这些文武百官们也是非常懂得享受的,但是像今天这样的盛宴自然不是他们能够想象得到的,所以每个人都在大饱眼福的同时还疯狂的填充自己的胃囊。

    不过很可惜,他们过分的高估了自己的食量,而且由于之前的坏习惯,他们的盘子中至少都剩了半斤的食物,这是古代的半斤,也就是足足四两的重量。

    看着他们抚着自己的肚子,刘岳满心欢喜,但是他并没有立刻就发难,毕竟歌舞还没有停止,活动也还没有进入高潮,他还在等,等着廷尉府那边传过来的奏表。

    不久之后,一封奏呈就被黄门捧了过来,刘启直接将之交给了春坨,让他直接传视众位官员,这样既能让他们清楚事情的经过,也不至于因此而扫了窦老太太的兴致。

    当奏表传递给了苏合的时候,他迅速的浏览了一遍,突然间就心里发冷,因为奏表上写着的内容非常的清楚:“两个匈奴谍者已经伏诛!”

    仅仅就是这一句话,就令他的表情比那台上的歌舞更加的精彩,而这个时候,刘岳很合时宜的告诉刘启赶紧欣赏,这正是第二个有趣的事情!

    “嗯,果然是很有趣,这匈奴使者之前飞扬跋扈,我派去的人被他们百般刁难,要不是顾及我大汉声威,我早就赶他们走了!”刘启很是畅快,伏在老太太身边告诉了她事情的经过,立刻就又为刘岳换了几句夸奖。

    虽然奏表的内容令百官有些心惊,但歌舞一番,他们还是乐到极致,所有人都意犹未尽,这时候,刘岳忽然拿出一个托盘,上面摆着一摞睿侯纸,旁边放着毛笔,由一个小仆端着走到了梁王跟前。

    “嗯?这是要做什么?”梁王虽然早有准备,但是还是装的有些恼怒,那小仆也是梁王府的,自然也是配合,立刻就指了指那个小木牌。

    见到那小仆刁难梁王,众人也都很好奇的拿起了自己手边的小木牌,这才发现上面写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句,翻过这一句,小牌的后面竟然写的清清楚楚,按需取餐,多余计价,每剩一两,需付百金,若问所用,敬献天子!

    当然,就算是梁王也不会随身带着很多金子,所以刘岳才贴心的准备了纸笔,就只是要他们写下欠条。

    梁王装出很不高兴的样子,立刻提起笔在纸上写下,浪费粮食一两,奉百金乞求天子原谅。

    这等于是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所有的官员都心中愤恨的写下了欠条,但是脸上还得装出一副非常高兴的样子,这让他们更加的难受了。

    当所有的欠条都收上来之后,刘岳亲自将其呈到了皇帝和太后的面前,单膝跪地,高声狂呼:“陛下、太后,百官谨奉精金,为充实我大汉仓廪,实在是大爱无疆呀!”

    正在那里暗自心疼的百官,立刻就倒吸凉气,暗道自己原来是中了一个小家伙的计谋,但是现在却也是无可奈何,毕竟钱都已经到了皇帝的口袋中,想要拿回来,除非你敢伸脑袋挨一刀。

    等到地面上的好玩意儿都落下帷幕,刘岳就将老太太请上了大汉号飞艇,准备绕着皇城转上一圈,至于那些官员们,他才没有心思去管他们,他现在只要窦老太太高兴。

    慢悠悠的在天上转了一大圈之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这个时候,刘岳对着飞艇上的一个守卫说了两句,这家伙立刻就顺着飞艇顶上系下来的绳子爬了上去,手上还拿着一个火折子。

    不一会儿,一朵华美的烟花就斜斜的打到了飞艇的右侧天空,然后一个硕大的寿字绽放在天空之上,紧接着就有很多的细碎烟花开始发威,整个天空一下子色彩斑斓起来。

    老太太看到这样的场景,高兴的竟然语无伦次,将一个寿字写在天空上,自己的这个孙儿还是人吗?那可是神仙呀!

    “皇祖母,赶紧许愿呀!”刘岳也是很兴奋,在烟花燃放之前他也是非常紧张的,毕竟寿字太复杂,要是被弄砸了,那就不是高兴的事情了,所幸,成功了。

    看着自己的祖母很虔诚的在那里许愿,刘岳也合十双手向这个世界许下了自己的第一个愿望:“希望大汉能够源远流长,希望自己不负这一场穿越!”

    就在刘岳一行高兴的在天上翱翔的时候,凡是看到这一幕的人无不表示震惊,尤其是那个苏合,此时他正站在一个亭台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忽然有一种无力在心中升起。

第66章 全能不易() 
这一次进长安之后,刘岳的声望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对于南越国和匈奴两个使团,他们将会带回去一个被神化的刘岳形象。

    在长安逗留了几日之后,南越王就准备回去了,临行的时候,他留下了自己的长寿“秘方”一本用兽皮装订而成的生活习惯记录,当然除了这个,他还和刘岳签订了橡胶和茶叶交易条款。

    作为交易,他从刘岳的雁翎军中带走了二十五人和十五架动力伞,照例使团离开的时候要想皇帝辞别,当刘启看到那些动力伞的时候眼睛都有些发直。

    这件事虽然它很早就知道,但是真的看着自己的利器拔地而起,跟着别人走的时候,他的心里也是非常不爽的。

    “陛下,我们早晚会有更好的,像这种低级的东西能够给我们换取海量的资源,不妨就出让一部分权益给他们,这又不会坏事!况且,我还在那动力伞上加装了一些东西,这二十五个人,绝对会誓死保护那些东西的!”

    刘岳的说法令老皇帝放了不少心,不知为何,只要一听到刘岳的承诺,刘启就很舒心,而他自己似乎也已经喜欢上这样的感觉了。

    正如刘岳所说,他确实在那十五架动力伞上做了手脚,减速箱中被他加入了一支足够将之炸碎的炸药,要是赵佗那老家伙老老实实的按照条约上的约定,那便万事大吉,但要是这老家伙轻举妄动,那就让他见识一下自己的能力。

    长安的一场热闹结束之后,刘岳就该回转咸阳,继续教学兴军了,而这一次随他回去的除了来时的几人,他还带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这个家伙就是纵横西域的高手,正是张骞,而这一回,刘岳准备让他的眼光更加开阔一点,为此还送给了他一张非常详细的世界地图还有一些地理材料。

    这些东西可是整整花费了他一千功勋值,为了方便他和未来可能遇到的那些国家交流,刘岳还准备了一本小册,小册上是数十种语言的基础问候语以及一些高频的词汇。

    张骞得了那张地图之后,立刻就如饥似渴的开始研究,本来骑着马的他,硬是挤进了刘岳的马车中,竟是不肯放弃一点研究的机会。

    穿越前,刘岳也是一个“旅行家”,所以对于很多地方的语言都是略懂,于是乎,还同时充当起了张骞的老师。

    外交家是一个国家强大影响力延伸的先锋,所以像张骞这样的人,必须要给予他很多的支持,虽然现在,刘岳的主要目标是放在养精蓄锐上,但是无论张骞准备往哪个方向走,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都是匈奴。

    陆地上北方的商路几乎被匈奴阻隔,他们的触手已经伸到了阴山中段,所以汉匈的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

    战争和外交相互支撑,才能将国家利益巨大化,这一点刘岳深有体会,所以他现在就是要储备各方面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这个世界稳健向前的同时,保有大汉的优势。

    浩浩荡荡的回到了咸阳城,咸阳城守余牧就亲自带着封地里的大小官员前来迎接,不得不说,这个余牧也是一位能人,几个月的时间,就这个地方迁入的居民安置得妥妥当当,就连韩安国这个总揽封地政事的一把手也在私下里说比在梁国待着的时候轻松多了。

    似乎是挑好了时间,在刘岳离开的这些天里,响应招生号召的学子纷纷前来,甚至还有一些已经二三十的壮汉,目前已经大概有两百多人聚集在咸阳城的驿馆中,人数继续增加的话恐怕驿馆就撑不下了。

    一开始,刘岳觉得兴学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但是现在他不这么想了,大汉境内郡县众多,这还是目前的,仅凭一个黄家军事学院显然是不能够胜任这样的育才大业的,他需要更多的能人来帮他,让先进的文化以最快的速度在炎汉大地上流传。

    这样的功业就只有找帮手,找那些能够迅速接受新生事物,同时还有一定的文化根基之人来帮他,让他们定期在这里经受短时间的学习之后,再回到他们的家乡,建学堂,兴教化。

    瞬间想了太多的事情,刘岳都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些发蒙了,在城守再三的呼喊下他才回过神来。

    甩了甩头,再次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千秋功业,须要小步快跑,但不能好高骛远,心思恢复澄明之后就把张骞交给了余牧。

    咸阳城里的规矩,新人来,要带他先熟悉城中的景象,如果是免试学员则还需要去登千阶梯、参观学院。

    刘岳则是自行来到了咸阳驿馆,这里果然已经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了,不过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就知道他们这一路走来也是吃了不少苦。

    虽然刘岳心中有想把他们全部留下的冲动,但是理智很快就占了上风,这虽是历史上文景之治的时代,但是人们精神上的不富足,远不是几个皇帝搞搞改革就能提升的,所以这些人中还有一部分都是只能识得几个文字的文盲。

    尤其他们的年龄已经偏大,明显是不可能和那些小家伙们一起学习的,可是刘岳也不准备将他们赶出咸阳城,因为他筹建军队才刚刚开始,既然人都来了,那就将他们编到南宫羽那里去,这个问题是该他头疼的。

    必要的测验是不可少的,好在兴学令是皇帝指令,那些孩子的家长也不敢将自己毫无根基的孩子送来,否则那就是欺君,所以这一批学员尽管水平上良莠不齐,但还是令刘岳满意的。

    当下另一个问题就显现出来了,这个皇家军事学院一开始就是为了培养骁将而立,但是随着职能的增多,就需要细分一些类别,用来区分管理。

    这就好比一个大学下面要有几个学院、几个系、几个专业一样,当然现在刘岳自然是不会分那么细,但是有一个分类是必须要划分出来的,那就是他之前的设想里培养老师的地方。

第67章 因材施教() 
穿越之前,国家对于这个分类已经有专门的院校,那就是各地的师范院校,所以刘岳决定在五谷峰的环抱之中再建一座建筑,就命名为师范!

    师范两字极尽文化精义,学高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