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国王侯 >

第31章

医国王侯-第31章

小说: 医国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越之前,国家对于这个分类已经有专门的院校,那就是各地的师范院校,所以刘岳决定在五谷峰的环抱之中再建一座建筑,就命名为师范!

    师范两字极尽文化精义,学高为师,传道授业解惑;德高为范,正言直行匡义!只是回想起这个名字,刘岳就对即将出现的景致充满了向往。

    第二天,刘岳就快马飞书,请求刘启的准许,并且将第一批挑选出来适合做老师的人选先安排在了一个空着的教舍中,这一批人才他准备亲自担任主讲席,他要从多方面来改造这些人,也算是在这个世界上撒下第一把教化的种子。

    经过一番缜密的工作,刘岳将目前学院的类别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速成班,一类是常年班,这两个班又同时辖有军事学班、科学班和文化班。

    师范作为单独出来的一个体系,不属于两个大类之中的任意一个,在整个学院有着莫大的权利,其中之一就是可以自由进出开放层的图书馆,并且可以拿其中的问题向刘岳请教。

    不过这个师范班虽然特权很多,但是每学习一种知识,就必须要将它尽可能的讲给学院的常年班的学员,并且要讲明白。

    当然,刘岳不会揠苗助长,他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办法实行授课的,这样就不会造那些家伙突然就从简单的加减乘除突然要问自己微积分这样的问题。

    不过在教授中,刘岳也发现了一个很现象,那就是古人的学习方法,实在是非常笨拙,不管是文字还是其他类的知识,他们通常都是先把它们死记硬背下来,然后再去理解。

    这样的现象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却是非常普遍的,于是刘岳就盯上了那几个非常活跃的家伙,在经过了一个月的教育之后,将他们提拔为助教,这里面就有张骞。

    看着区区的四五个人站在自己面前,刘岳不禁抚膺长叹:“人才呀,天下之大,怎就得这区区几人可以成才!”这话虽然夸张,但是却很贴切的表达了他此时的心情,学院一定会越办越大,但是可用的老师却十分有限,这就是他不久之后将要面对的问题。

    “步子太大会扯到蛋,这果然是一条真理,不过,还是得忍忍,等到张骞这个宝贝学成了,让他去出使各国,给我淘换几个天才回来,那就好了!”

    心里这样想着,刘岳还是决定在学院中开展传帮带,至于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刘岳不敢说自己有一百种方法,但是八十种还是有的。

    翻箱倒柜的将自己当年学生时代老师用过的那些奇招怪招,都弄了出来,准备要在这个学院里试行一番,一切以提高学习水平为根本目标,要是这些人每天都拿出自己高考前的那种学习精神,何愁不成才。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学院的学生都真正的过上了三更灯火五更鸡,夜深有梦书为伴的生活。

    虽然总有一些学生跟不上,但刘岳就算是怪招出尽,也没有动用体罚和饥饿这两种手段,相反,鼓励教育是这里的主流,学院的每一餐也都营养丰富。

    当然投入大,花销也就大,千把号人吃饭,刘岳觉得靠赏金和啃自己的父王终究不是长久之法,于是便决定开始钻研商道。

    在古代,虽然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黔首白丁都看不起商人,但是刘岳穿越的的还算是时候,因为文帝时曾经提高粟米价格用以兴农,当然农业最后是兴盛了,可是商人们也抓住这个机会提高了自己的地位,所以说这贵粟政策,帮了刘岳大忙了。

    在学院的学习期间,刘岳就发现了几个很有商业头脑的家伙,最初的时候他还有意无意的给他们讲述一些简单的商业规律,可是后来他们竟然利用自己的各种规矩在学员中间做起了生意。

    要知道,学院是严禁使用外来钱币的,统一使用的是一种刘岳用睿侯纸裁成的小纸券,上面加盖了包括他在内数个大人物的私印,这种纸券被学生们成为信券,有很多种面额组成,也就是刘岳仿照纸币印制的一种专在学院流通的货币。

    这几个家伙竟然利用自己的手段,合理合规的赚取了大量的信券,甚至有一次将一个学员将近一年的全部信券给赚完了。

    信券的获得途径很简单,除了每年的两个学期开学时候会发一笔之外,还会有基本的奖励发放等等,这些“商人”的行为直接促成了那些信券所剩无几的学生拼命地学习,好赚取更多的奖励还账。

    现在,刘岳就准备将这几个小商人找出来,让他们不要再祸祸学院中的人了,他给他们找了一个更大的舞台,那就是咸阳城。

    刘岳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想让咸阳城成为一个商业中心!满脸带笑的将自己的构想说了一遍之后,这几个人就跃跃欲试起来,而对刘岳来说这就叫因材施教,人有所专。

    “朱贵、尚可衷、刘启路、沈春!你们四个记好了,你们是这个学院封门以来第一批走出来的学生,我的要求很简单,大年夜之前,每个人要赚五百金回来,否则,接下来的课程,你们就只能站在外面听了!”

    “侯爷,呃不,院长,半年时间五百金,您也太小瞧我们四个了,一千金,我在这里给您立军令状!”为首黑大之人名叫朱贵,用直接就用上了他从课堂上学到的“您”这个尊称,还拍着胸脯开始保证起来,其他几人也都不甘示弱,纷纷表示要加钱。

    “好,既然你们有如此大气,一千金,就一千金,只要完成任务,你们的名字会刻在千阶梯上!”刘岳直接就给出了最大的承诺。

    所有的学员都知道,千阶梯的最高处刻着一个名字一个图章,名字是刘岳两个字,图章是当今皇帝私印的放大版!

    并且在开学的时候,刘岳就宣布过,以后凡是出自学院之人,对大汉,对学院做了大贡献的,都会有在千阶梯上留名的机会,其意不是让后人践踏你,而是代表着后人都站在你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未来。

第68章 大计() 
“侯爷,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超额完成任务!”几人拍着胸脯子从刘岳手里拿过一万钱启动资金,就准备出去大展宏图了。

    刘岳给他们定的目标虽然很大,但是也同时承诺了,咸阳城中除了重要的武备其余的能够用来赚钱的东西他们想要都可以登记以后任取任求。

    这也算是对他们创业的另一种支持了,目送几人离开之后,他也开始盘算起自己的商业大计了,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赚取一些黄金珠玉之类的东西,因为他的目标在世界上。

    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等等一系列的商路都需要有人去开拓和经营,以前汉人尚贵,用珍贵的瓷器丝绸向那些外夷们换取什么玻璃水果之类的东西。

    但是再次走到这些商路的起点处,刘岳不准备这么做了,他要换别的东西,换取那些现在还没有被发掘出来的潜力物品,比如说石油、矿产之类的东西。

    当然,现在的情况下,这些东西还没有出来,可是它们已经埋藏在地下了,只不过人们还不知道怎样使用罢了。

    这就是先机,刘岳就是要让大汉占取一切的先机,那些属于未来社会血脉的东西,刘岳准备可了劲儿的压榨。

    “好,就这样干!”刘岳一拍手掌,立刻就转身回到了学院,花费了一些功勋值,从像素人那里兑换了整个世界上所有矿藏的储量和位置图。

    光兑换还不够,刘岳必须要将这些知识告诉给张骞之流的外交学生,等到不久的将来,他们去延伸大汉的影响力的时候,就不需要在换取什么石榴呀、葡萄呀之类的东西了,首先要交换的就是目标地域的矿产开采权!

    就在此时此刻,刘岳忽然觉得自己真的很有奸商特性,再过几千年之后,丝绸之路或许就不会被叫做丝绸之路了,恐怕会被叫做坑人之路!

    在开辟坑人之路之前,刘岳还是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的,毕竟当他有了实力大肆攫取目标国的资源之时,首先必须拥有将这些资源运输回汉朝的能力,其次还得有储存这些资源的地方和设施。

    这两个方面,刘岳觉得他现在就应该着手去为第二项事情做准备了,古人有句话,叫做,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所以他必须要在大汉的土地上早早的选好储存资源的地方。

    目光在地图上不断的巡视,终于将眼光放在了一个列岛上面,那个长条形分部的列岛,曾经给刘岳学习的历史增添了很多血色和仇恨,而今天,他们还处在蛮荒蒙昧的时代,刀耕火种,部落为生,还是这个地方的主流生活方式。

    “嗨,你好呀,日本!”刘岳的脸上此时堆着极其残忍的笑容,他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的人,他也不想去想那些什么仁义中庸,或者说对待这个长条列岛上生存的人,他不愿意去讲这些。

    “系统,我要日本列岛的详细水文、地形资料!”刘岳的心里已经打定了一个主意,他要将这个长条形列岛今后的历史走向把握在自己的手里,甚至已经动了改变他们人种的心思。

    将资料弄到手里之后,刘岳专门召集了目前在训的几个将才,像是江寒、窦苞、卫信之流,他要对这几人进行特训。

    汉帝国将来的战场不仅仅是在周边,更有可能绵延到世界上,所以必须从现在就培养他们的战略眼光,至于怎样锻炼,那就让他们好好的研究一下怎样攻下这个他前世的仇敌之国了。

    刘岳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将这个倭奴国打造成为一个资源储备基地,完全的成为大汉国的口袋,从根本上让这个恶心的民族从世界史的字行中消失掉,抹杀他们、让他们彻底的灭种。

    这一个假想不可谓不毒辣,但是刘岳的一番慷慨陈词,却是令几个小将都是热血沸腾,只是他们不能明白,这个小侯爷嘴中说的那个军舰,到底是什么东西。

    等到刘岳讲完,他们才纷纷的发问:“侯爷,您刚才说军舰齐发,兵临倭国,可是这军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听了他们的发问,刘岳才知道自己讲到兴致勃发之时,竟然忘记顾及史实,在现代,大规模的海船尚未完全起步,跟他们讲军舰,确实是有些早了。

    “不急,等我以后将这东西造出来了,你们就知道什么是军舰了!现在你们只需要知道这是一种能够穿洋过海的大型攻击船只就可以了!”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之后刘岳就让他们开始讨论努力倭国的事情了。

    他知道,这个事情就像是在这里发展科技一样,不能够一蹴而就,但是必须早做打算,他准备为这个倭奴国带去汉朝的文字还有生活方式,彻底将他们的原住民都改造成汉人的附庸,并且将这个作为烙印,打进他们的灵魂深处。

    拉开这个“恶毒计划”的帷幕之后,刘岳就研究了一下从咸阳到胶东半岛的水路航线,他准备建立一支水军,先让他们沿着内河熟悉一下水战规则。

    而将来从大汉到倭奴国的航线,他则是拟定从胶东国为起点,胶东国作为太子刘彻之前的封地,他和刘彻小的时候可是不少讨论。

    现在胶东以刘寄为王,此人很是贤能,和刘彻的关系也极为不错,谋倭奴国的计策肯定是需要他大力协助的,为此,刘岳亲自绘成海港蓝图,一边向老皇帝请命,一边修书刘寄,希望他照图建造一座大型的海港。

    刘岳这种行为,可以算是将征服倭奴的计划正式提上了日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就该在渭河边上大兴土木,建造一个船坞了。

    “天上才刚刚有东西飞起,水里面又要开始有大船行驶了,我刘岳,还真就是个劳累命呀!”

    深深一叹,他再次伏案,准备给自己的船坞制定施工方案,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风调雨顺,还有就是匈奴别找事儿,等自己将这些准备的工作做完,那就可以安心的做一个战争贩子了。

第69章 不如愿() 
风调雨顺是老天爷的事情,刘岳就是有什么想法也只能是想想,但是匈奴那边,他却是笃信那个苏合回到他们的王庭之后,一定会劝说他们的大单于不要轻易犯境。

    满怀着这样的心思度过了两个月的时间,盛夏逐渐到来,船坞也完全的建了起来,并且按照刘岳的要求已经铺设好了龙骨,第一艘大船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建了起来。

    “看起来老天爷听到了我的第一个祈祷,今年还算是风调雨顺,这样的话草原上水草丰美,匈奴人暂时酒足饭饱应该不会有理由南下了,看起来我们又有几个月的平静了!”

    刘岳站在明珠峰的崖边俯瞰着渭河水面畅想着自己的宏伟计划,然而天不遂人怨,一道紧急诏令在第二天就传进了咸阳城,匈奴人陈兵雁门关外,似是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李广是干什么吃的,他手上的雁翎是摆设吗,怎么都等人家到了眼皮子底下才汇报这件事情!”刘岳有些气急败坏,一点也不知道边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得让精壮的军士催动着新建的第二艘飞艇“大汉二号”赶往长安,连刘璇给他准备的精致早饭也没有来得及享用。

    “睿侯!大事不好了,你拨给李广将军的那些动力伞,除了坏的两架剩余的全部被匈奴给俘虏了,陛下为此大发雷霆,说要斩了李广呢!”

    郅都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给了刘岳,言外之意非常明确,是希望刘岳能够劝住老皇帝,让他收回临阵斩将的念头。

    “这个李广,当初我就千叮咛万嘱咐,这种东西代表了我大汉的最新技术,让他小心的守护,到了他还是给我整出了这样的一个幺蛾子!”刘岳也是非常着急,他倒不是心疼那三架动力伞,而是心疼他的智慧,以那苏合的脑力,只要他花上一点时间,这东西铁定就能被他给琢磨透了。

    试想以匈奴的侵略性,他必然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复制这种东西,然后大肆的训练飞行员

    刘岳拼命地制止自己这样的想法,一边走一边发布了一道命令,令咸阳城中将作监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