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201章

汉起-第201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恩师一言,让徒儿茅塞顿开。若真如此,我想再留雒阳一段时间,恩师不在雒阳,总得有人在朝中给幽州人说话!”

    卢植:“雒阳四战之地,远离幽州青州根本,留下来岂非也是赌博?”

    赌博?

    刘备打开窗户,夜色如水,连日降雨让洛水滔滔,历史的洪流,不知向开向何方。

    由于刘备的崛起,大汉政局很多地方发生了改变,例如原本早就死去的郦炎,活的好好地;例如鲜卑和连未死,拓跋诘汾入驻东河套,上谷乌桓不少人成了刘备部下;例如陶谦,着力培养两个儿子;荀攸成了刘备的亲家。刘备十分惶恐,若是因为改变历史,从而失去预知历史这个优势,他未必比能比原本历史上那个百折不挠、半生坎坷的昭烈帝做得更好。

    赌博!

    就是在赌博!

    富贵险中求,因为这种赌博,刘备行伍出身,才能在三十岁前做到二千石的胡骑校尉,在雒阳、青州有旧部数千,拿得出手的名将也有几名,获得了比原本历史中好得多的基础。

    上天没有给他任何挂,唯有比常人稍多一些历史知识,他也没有袁家那般政治资源,不得不火中取栗,在危机中寻求发展。换到后世,就好比z国大砍影子银行、人口逐渐老龄化,有个叫姜超的人笃定房价难再疯涨,笃定股价将在二十年内涨四倍。能透过现象,看到历史背后的潮流,如果不去干,将多么对不起这个时代和机遇。

    既然笃定诸侯讨董会像原本历史一样发生,这种赌博他就必须再干一次!历史的车轮偏转的越来越多,这次之后,前世兼职历史教师的那点历史知识,怕就行将殆尽,想赌博也没得赌!况且,人是活的,局势瞬息万变,知道大势未必能在微操上取得优势,汉楚争霸刘邦几死数次,官渡之战的袁绍大败亏输,织田信长眼看统一日本却遭本能寺红莲业火。

    刘备突然有个一个大胆的想法,啪一下给卢植磕了个头:“恩师,弟子求您一件事,若您不同意,弟子就不起来了。”

    卢植见刘备如此郑重,知道必有大事:“你先说说。”

    刘备:“如今国少主疑,虎狼之臣居于朝堂,大奸似忠之人潜伏欲起,中原之乱,近在眉睫。兵事一起,无有宁日,幽州地处边境,有鲜卑乌桓之患,涿郡地处幽冀要冲,必然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未来几年,都不是合适的居所。

    东莱在海表,黄巾刚刚扑灭,虽然衣食尚不丰足,人民尚未教化,但也有郑君开馆授学,教授的弟子数百上千人。更加上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又有海东可以周旋,徐州牧陶谦为盟友,或许是难得的清静之地。

    弟子想请恩师携家人,迁居东莱。弟子会用之前的功劳,在董卓面前给恩师争取东莱或带方太守!”刘备连磕了3个头。

    卢植叹道:“你和伯圭,皆有大志,为师不是看不出来。只是东莱偏远,青徐黄巾肆虐,青州现在已经残破不堪。五十而知天命,为师年纪大了,不想再折腾,若是要留,也是留在伯圭那边,离家乡也近。”

第428章 烧敖仓塞鸿沟断漕运() 
刘备膝行几步,抱着卢植的腿,哭诉:“您可不能看着徒儿带着乡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窜,况且前些日子与徒儿赌废立之事,恩师输了应该答应徒儿一事。”

    卢植:“舍近求远,为师实在不明白为何要当东莱或带方太守。”

    刘备:“师傅若不同意,弟子也不留在雒阳,投靠二袁去!引军据荥阳,沉船塞鸿沟,放火烧敖仓,战船断黄河之漕运!让董卓和新皇帝,都吃西北风。”

    卢植蹭地站起来,怒指着刘备,手指快戳到刘备脸上了:“你。。。你这个孽徒,我教了你一身本事,你就用来干这事?你还嫌雒阳不够乱么?”

    刘备又磕头:“师傅,请恕徒儿不孝。大汉已经病入膏肓,非一二良相能扭转。在朝堂,宦官、外戚、豪门争权夺利,新一任皇帝亲政,就将上一任皇帝的外戚像杀猪一样斩杀。在地方吏治败坏,宗族之间互相仇杀,官吏、豪绅争夺田产,小民无立锥之地。”

    卢植:“败坏如此,却非无可救药,只要大儒对新皇勤加教导,培养出一位好皇帝,大汉就能转为兴盛。”

    刘备:“恩师,徒儿觉得事事皆对,但徒儿斗胆,却认为即便做好这八事,大汉也不能兴盛。”

    请将不行,刘备转而激将。

    ‘八事’乃是卢植十二年前向孝灵皇帝所呈:一曰用良,让州郡核举贤良,随能大小、特长任用;二曰原禁,对党锢之人多加赦宥;三曰御疠,安葬无罪被害的宋皇后的亲属,赦免其族人。四曰备寇,优待侯王之家,以防变乱,夯实阶级基础。五曰修礼,征召如郑玄之类的有才德之人,以古文经学为宗,不再把灾异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六曰遵尧,以三年为期,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绩;七曰御下,杜绝设宴、请托,严肃做好官员考核、迁任、举荐。八曰散利,建议天子不再蓄积私财。

    ‘八事’乃卢植得意之作,也是政治纲领,其中原禁、御疠、散利三条已经实现,古文经学大行其道,修礼算完成了一小半,充分证明卢植的前瞻性!如今被徒儿批评,把卢植气的吹胡子瞪眼:“好!好得很!你倒是长见识了,徒弟教起师傅来。你就说说,说的有理,为师便替你走一趟海表。”

    刘备:“恩师,一件事情发生一次,或许是偶然,若是反复发生,便是有缘由的。为何宦官、外戚、豪门争权夺利的事情屡次发生?为什么每当新一任皇帝亲政,便将上一任的外戚杀掉或废黜?”

    卢植:“此乃主上继位时年龄多幼小,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宦官之手,容易为小人蒙蔽尔。”

    刘备:“外戚、宦官乱政,只是表象。昔日王莽篡汉,实行井田法,故而流民四起。王莽其实看到了土地兼并对于国家的巨大伤害,因为豪门、乡绅往往藏匿土地和人口,导致国家赋税会越来越少。光武中兴,依靠的多是汉室宗亲和大宗族势力,而后光武皇帝对有功之臣,封赏颇为宽厚,封侯者众多,例如不其侯伏家,就有3600户食邑。

    导致国家赋税减少,而后每一任皇帝亲政,便封赏外戚、宗亲和功臣为候,又进一步减少纳税土地面积。到了近几位皇帝,封无可封,赋税严重不足,这才有了杀上一任皇帝外戚,打击一批侯爵,以增加赋税。

    从建武年间到中平年间,丁口增加数倍,然而赋税却不见增加。

    此外,建武年间,大汉屡次对外用兵,对有功的军士,有大把大把的荒地可封赏。而现在司隶、豫州、冀州、兖州、青州等地,人口众多,土地不足。打起仗来根本无从封赏。

    西北羌乱,又进一步破坏了西北的田地、贸易,损失难以计算。仅仅算国家花在平定羌乱的钱财,就有上百亿,使得国家财政几乎崩溃,更加重了各地百姓的负担。

    便是平黄巾之役,还需皇帝、宦官、百官、公卿捐钱以为军资,方能招募大军。战胜之后,封赏又不足,孝灵帝这才命宦官向功臣索贿赂,不从者便去职或降职。”

    刘备:“国用不足,故而有买官卖官,国用不足故而百官、外戚、宦官相互倾轧。

    富者如袁氏,连田数县,家奴数万,贫困者无过冬之衣。又有富者放高利贷,贫困者抵押田产、房屋、妻儿。贫困者多是陷入困境才借高利贷,自然难以还上。

    故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这些世家豪族自身富得流油,却诟病孝灵皇帝积累私财,皇帝又怎愿‘原禁’‘散财’?用他们又岂是‘用良’?

    黄巾之乱前,内陆连续二三年大旱、暴雨。去年青徐黄巾复起,之前沿海地区暴风海啸,吞噬盐化土地,加上气候异常寒冷,以前能够一年种植1季半粮食的青州,这两年只能种植出一半。贫困者本来就没什么粮食积蓄,遇到大旱、暴雨、飓风、海啸,便只有结队起来,到乡绅豪族家吃大户。

    豪族乡绅,善良仁慈的开粥场,有的干脆让家丁赶走流民。于是斗争愈演愈烈,最后有心之人组织流民,趁乱起事。以至于爆发了波及中原8州的黄巾之乱,波及北方6州的黄巾、黑山、白波、乌桓之乱。”

    黑山、白波军主要在并州冀州活动,青徐黄巾主要在青州、徐州、冀州、兖州活动,乌桓之乱起因在张举、张纯联络乌桓和地方豪族,裹挟百姓,糜烂幽州、冀州、青州、并州,这3起民乱时间接近,相互之间互相配合,所以对北方几州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

    卢植被刘备深深地震撼了,直指世家豪族为乱源在汉代极其少见,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但他知道,这都是真实的,他看着刘备从一介草民,步步高升,数年时间升为东莱太守,刘备十年来给他写了上百封信,将各地民生之艰苦状况记载极为详细,做不得假。而刘备能爬起来的重要原因,也更镇压、安抚黄巾起义、青徐黄巾复起、乌桓之乱分不开,可以说是手上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剃头匠……即便是刘备以人为本,从不滥杀,所杀之人也超过万数。

    便是卢植自己,黄巾之乱时,也曾统兵数万,所杀黄巾,也有数万。卢植围剿广宗张角、张梁,就是因为同情百姓,不愿意多造杀孽,围而不攻,希望黄巾粮尽投降。却被朝廷剥夺了职务,相继以董卓、皇甫嵩代替之。皇甫嵩干脆坑杀黄巾投降者数万。

    与董卓、皇甫嵩不同就在于,刘备与卢植一脉相承,懂得宽容、安抚百姓,招降叛逆。

    卢植家颇有田地,但也不算富豪,做官之前,以耕读、教书为生,故而对百姓有感情,此外卢植精通儒学,儒学讲究礼和仁,更使得卢植对杀降卒十分反感。类似的出生,让卢植的这种观念,在田地更少、织席贩履刘备身上非常容易找到共同点。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公孙瓒都是卢植教出来的学生,却一个仁而缓,一个残而急。

    卢植:“为师一向以为你和伯圭武功过于文治,今日听你一席话,才发现小看了你。你说的,为师也想过,却没有谁能分析得如此透彻。

    为师决心已下,去东莱见见郑君,顺便帮你谋划一二。”

    刘备终于开心地笑了,费尽唇舌,不惜以烧敖仓断雒阳之粮为威胁,不惜抛出马夫子阶级理论,最主要的目的,只是使心灰意懒的恩师卢植活下去!

第429章 济北相袁绍?() 
因袁绍对宦官的大清洗,内廷服务人员严重不足,朝堂诏令以公卿以下子弟为郎官,颇有质子之意。

    之后是董卓力主的几个重磅任命:

    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位比上公,加一千五百户,董卓转任太尉兼前将军,封郿侯,相比传统的太尉,增加了节传、斧钺、虎贲,加上原本任太傅的袁隗,这三人是上公。

    以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豫州牧黄琬为司徒,这两人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公。

    关东袁隗、刘虞两个上公,加司徒黄琬;关西董卓一个上公,加司空杨彪。从人数上讲关东还占一点优势。司徒黄琬主管民政、税收、上计等工作,比主管建设水土事的司空杨彪也更有实权。可见董卓虽然在废立等问题上显示出无理和蛮横,表面上依然对世家、名士、重臣尽量表达出善意。

    当然,刘虞并不在朝中,无法对雒阳产生足够的影响,袁隗的太傅遇到董卓的太尉,如同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铁打的董卓、袁隗,流水的三公,董卓才是把持朝政那个……虽然他不太懂。

    为了尽量继承何进的政治遗产、取得世族、党人的理解和支持,董卓践行了一早的诺言,请示皇帝后,联合太傅袁隗、司空黄琬、司徒杨彪,正式给陈蕃、窦武等两次党锢之乱的受害者平反,恢复他们的爵位,征辟他们的子孙。

    同时,为了给平反者在朝堂留出足够的位置,在袁隗、杨彪、黄琬、周毖、伍琼等人建议下,董卓将一批表现的比较恭敬、颇有威望的朝中名臣,外放地方:如尚书颍川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东莱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名为刺史,官秩皆两千石。

    刘备提出想外放青州刺史,因为全国连续大雨,青州黄巾再次复起事,焦和在青州表现的并不好,本来很有希望。但袁隗因为焦和是名士和袁门故吏,立主保留焦和的位置,让刘备大为郁闷。

    接着是郡守国相,原兖州刺史乔瑁为东郡太守,张咨为南阳太守。。。白波贼与于夫罗联兵,侵犯河东,董卓遂以女婿牛辅为河东太守,讨伐之。

    此时,刘备退而求其次,请以卢植为带方太守,卢植名声高远、文才武略,董卓担心卢植割据海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于是任命卢植为东莱太守,将原东莱太守袁遗调兖州山阳,山阳太守刘洪调带方。

    。。。

    大多数官员都是平调动或升职,唯有董卓的红人虎贲中郎将孔融从距离皇帝最近的地方发配到黄巾肆虐的北海,令人费解。

    董卓原本对刚正敢说实话孔融极为信重,前几天一件事大大恶化了他们的关系。

    为解决财政缺口和军费,董卓将孝灵皇帝西园中的财宝权全部纳入自己麾下,又派御史调查雒阳的达官贵人,有错的都派军队入室搜刮。他手下士卒多从贫穷的地方招募来,见了金钱,眼睛红,见到女人,眼睛绿,往往拔高罪名,抢走数倍数十倍的财货,掠夺美貌女子为妻妾。

    蔡邕、孔融都坚决反对,被批评的次数多了,董卓也能严加管教,但多数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弄出人命来都放任。

    世家豪族们因此怨声载道,恨之入骨。孔融出生世家,耻于与董卓为伍,申请辞职。

    董卓也不喜欢孔融,但袁术都能封赏,何况孔融,于是三公、太傅一起举荐孔融为北海相,改以弟董旻为虎贲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属下本有虎贲卫士、虎贲郎官各千余人,虽被袁绍、袁术带走了数百,依然是一只精锐力量。

    周毖作为负责选举的尚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