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216章

汉起-第216章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没想到,闻名天下的党人名士,竟然跟黄巾坑蒙一气。国之硕鼠!”

    襄楷:“哈哈,你不也是党人吗?而且是抱头鼠窜的鼠!四方逃窜的亡命鼠。”

    申屠蟠:“哼!怪不得袁闳多年以前就隐居不问世事,不交亲朋故旧。怪不得袁绍北奔冀州,原来有王芬建立的基础!王芬曾经在冀州耕耘四年,想必是为了消灭与黄巾交通的证据,培养党人势力!

    于吉和你是刘备之客卿,刘备是卢植之徒,这么说昔日持节讨伐冀州张角的北中郎将卢植,竟然也与黄巾私下有联系?”

    襄楷:“卢植应该没有,其他人就不知道了。”

    张饶、管亥面面相觑,这些高层政治,大贤良师不可能告诉他们,可他们既是渠帅也懂得不少太平道,不可能一点蛛丝马迹没发现:太平青领道(太平经)核心思想是较为平和、倡导无为的老庄之学,原本用途是养生、治病、安民。可到了张角兄弟手中,却加入了军****思想和措施,一方布道使者变为串联一方贫苦百姓的高明煽动者和组织者,最终进化为军事统领……渠帅。

    张角兄弟得如何天才,才能既精通道家学说,又精通军事、组织和政治!

    张饶、管亥等人无不认为张角是唯一而杰出的!但其越唯一,越杰出,如今越显得怪异!

    申屠蟠:“一个普通人如果没有富有经验达者指导,仅仅靠自学成才,得走多少弯路?多消耗多少时间!即使有极大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最终达到“大贤良师”的水平和层次也是多少年后了,同时不知道会有多少竞争对手也达到类似层次!

    要说有党人协助,黄巾之乱的许多事才能解释清楚。”

    张饶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反驳,青州黄巾在屡次失败,丧失大批精锐和军械、辎重后,留给他们的时间和机会已经不多了。

    。。。

    几天后,

    青州黄巾一部分在管亥带领下,率先向西面的泰山郡治奉高(泰安以东)进发,吸引了泰山太守臧旻、齐国相等大部分注意力和兵力。之后,管亥却趁南方空虚,折而南下,沿着复杂的地形,改道鲁国前往兖州、豫州。

    焦和、应劭都大呼上当,派遣更多士卒南下追击,潜伏已久的张饶、徐和等人毫不留情地伏击焦和的追击部队。没有了鲍信、鲍忠、颜良等人的协助,焦和对打仗完全心里没底,气势胜时,慷慨追击,败时,仓皇逃窜,只管逃入齐国临淄城中固守。

    张饶则趁机挥师西进,经过齐国、济南国大路,大肆劫掠后,沿着泰山北麓、济水之南。前往兖州、豫州。

第459章 荀攸的离间计() 
有襄楷和申屠蟠做人质,以及护东夷校尉提供的大批铠甲、兵器、粮食,青州黄巾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当然基本上都是拔下来的旧货。

    再加上经过兖、豫诸郡县沿途抢光粮食,带走所有可以带走的物资,裹挟所有可以裹着的百姓,实力迅速恢复到口数十万,丁十余万的水准。

    兖州、豫州地方诸郡县长官皆不敢当其锋锐,两阵对圆列阵野战是万万不敢,只有紧紧守住城池、河流、山岭等要害,力争把黄巾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襄楷与徒弟刘惇献上逐虎吞狼、祸水西移之计,襄楷作为申屠蟠的“随从”,刘惇护卫驾马,深入虎穴亲自执行,得到了青州刺史、护东夷校尉幕府众人广泛的称赞。

    “此拓地安民之功!”

    刘备赐襄楷20金、田二百大亩,封为齐国郡丞,刘惇10金。襄楷以年老为由推辞官职,让给徒弟刘惇,刘备欣然同意,承诺在胶州城外建设一座道观。

    申屠蟠亦得20金,田一百大亩。这次主动表示愿意接受齐国相的任命,同时提出条件,希望能征辟其孙为官。

    申屠蟠一开始的拒绝,让刘备刘备并不放心,担心他不会尽力,更担心他有二心,对郦炎、荀攸、邴原、孙邵说:“申屠蟠满腹经纶,却缺少治政经验,怕不是齐国相的正确人选。还是做清贵闲职,作聊以装点门面的门神罢了。

    或者可以襄楷为齐国相,郦兄为齐国丞。”

    襄楷修道之人不耐烦剧,郦炎心知刘备是让他以丞代行国相之事,心里颇为欢喜,如今黄巾向西,几乎半个齐国已经归入青州,大有可为,只是还需要谦虚一番:“我幼年时在陈留郡,听说申屠蟠是至孝至贤至明的奇士,幼时父亲去世,哀恸过度。丧服虽除,依旧不吃酒肉十余年,每逢父亲忌日,常数日不食。十五岁时,因为感动于一妇女的孝义肢举,想县令谏言取消其死刑。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在陈留等地广为流传,可见申屠蟠十分贤明。

    我毕竟现在算涿郡人,需要避嫌,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邴原笑道:“除了你,怕是没有。把户籍迁回陈留不就是一句话的事。”

    郦炎:“邴先生少年就有泣学之名,名气不在申屠蟠之下,当是极好人选。”

    两人一番推却。

    荀攸道却道:“天下有名无实者多矣,申屠蟠正其属。然而,兄长如今初创大业,青州幽州士民多归附,远方之人未必知晓。申屠蟠之浮名,流播兖豫荆州司隶,如果不礼遇他,天下之人都会说兄长贱贤,远方之人就不会归附。”

    孙邵:“司隶、兖州、豫州十余万人流寓青州、海东、夷洲,君侯若不用申屠蟠,也需要择其他英杰有名望者,以安定众心。免得都是青州官吏,让他州士民心起间隙。”

    荀攸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孙邵进退有度、统筹平衡,都是三公九卿之才!刘备:“罢了,就申屠蟠吧。”

    见郦炎颇有些遗憾的神色,刘备安慰说:“青州还有济南、平原二郡国,还有海东、夷洲,机会多的很,郦师兄、邴卿且宽心!”

    又对孙邵、荀攸等说:“国家多事,卿等皆庙廊之才,立功升官之机亦多!勉之!勉之!”

    。。。

    青州黄巾的爆发,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他们前脚走,刘备后脚就遣人进入泰山郡东北部,从而居高临下俯视着齐国,同时也堵住了黄巾回归青州的重要山间要道路!堵住了泰山太守应劭进入北海、齐国的通道!东莱、北海两郡国从此从前线转为后方。

    在战争中屡次不利,焦和心胆俱裂,与原齐国相蔡伯起一道向西逃窜,投靠济南郡刘琬。焦和本人在战争中无可取之处,还从马上跌下来,受伤不轻,卧病在床,其家族焦氏在中山却是赫赫有名、颇有门道。

    例如族子焦触,年纪轻轻弓马娴熟,是能够统帅骑兵、步兵的骁将,协助焦和,以千余河北将士为中坚统领青州步骑约万人,战力不低。此外,臧洪亦从幕后走到前台,多次招募的三千射阳兵皆善弓弩,是任何攻城方、攻坚方的噩梦,给了追击的昌霸、张飞迎头伏击,造成了上千伤亡。

    臧洪之后就收兵防守,以示退避无追击之意。刘备约臧洪阵前相见,臧洪拒绝了,还写了一封劝和的信,并归还俘虏和阵亡者遗体。

    刘备对臧洪相当了解:“我与臧洪少相识于太学,并一起在其父(臧旻)属下效力,臧洪继承于其父的军事才能绝对远在焦和、刘琬、蔡伯起之上,射阳兵有大批经历过与鲜卑、黄巾作战的基层将官、老卒,也有其父担任使匈奴中郎将时南匈奴、并州边地骑士旧部,刚才有些个甚至认识我,给我行礼。

    这些久经战斗洗礼的部曲,能够协助臧洪掌握更多军队,获得更多官吏士民的支持,形成更强战斗力。而且臧洪熟悉我用兵,才是这追击失败的主要原因!”

    荀攸:“张飞、昌霸追敌虽败,绝非仅仅因为轻敌。焦和虽然败逃,与刘琬、臧洪等汇合后其属下士卒却依然有上两万,绝非轻易能够消灭,也绝非我军前锋队伍能够对付。”

    很显然,荀攸为了维护刘备的威信和军队的士气,打算在战后总结时,提出另外的原因:“太守国相有绝对的权威,士人多文武双全,刘琬、蔡伯起虽然军事水平一般,也是朝堂册封的正牌守相,统郡时间不短,甚有威信,亦有大批支持者,聚集上万壮丁并不困难,势力并不在我等之下!

    平时他们和焦和谁也不服谁,亦不听从臧洪,但面对我军压力,他们就能齐心协力共同整兵治民。

    我军如果退却,他们又会因为利益闹腾起来。”

    有荀攸这样的心腹,刘备怎能不高兴!他不仅为战败找好了原因,还为刘备不愿与臧洪对战找好了理由:“既如此,我军亦归还同等数量的俘虏,退避三舍,以谢臧君(臧旻)的故主之恩,以全于臧洪的朋友同志之意!”

    在归还俘虏时,荀攸和张飞等人一同耍了个花枪,对承认是臧洪属下的,给予更好待遇,并优先释放,以至于大批焦和、刘琬、蔡伯起部下亦口称臧洪属下,为此释放的俘虏远多余臧洪释放的俘虏也在所不惜!

    这些俘虏回到济南国,立即引起了焦和、刘琬、蔡伯起与臧洪的矛盾,诸人共谗臧洪,以至于袁绍对是否任命臧洪接替伤病的焦和大为疑虑。

    一时间西线无战事

第460章 王匡一死皆大欢喜() 
刘岱在消灭乔瑁完全掌握东郡之后,一改往日的进攻战略,化身伏地魔,向东收缩,张邈、张超亦向南收缩。

    曹操从扬州募兵还兖州后,没有了前两者在钱粮上的支持,遂北上投靠袁绍。同时,鲍信、鲍忠,袁遗等忙着对付黄巾。

    雒阳诸位弹冠相庆,庆祝酸枣盟军事实上已经不存在!

    可是,雒阳之围并未解除。

    东郡、陈留之兵虽然后撤,依然控制了雒阳通往黄河以南各郡的河渠驿道。

    袁绍要求盟军在青州收缩、在兖州收缩的同时,实际上将更多部队集中在河内,河内与雒阳有超过两百里的交界线,能够通过人数在拉锯战和消耗战中,有效摊薄董卓军防守密度,增加董卓军物资消耗,盟军对雒阳的压力反而大大增加了。

    吸取之前战败的教训,袁绍重新组织了河内部队:并州云中人张杨募兵归附,其属下包括上千边地骑兵;又收买了南匈奴,增加数千胡骑。虽然关东军多败仗,但越打越强,人越打越多,而且补足了骑兵短板。

    因为青州黄巾过泰山、入兖州、豫州,扯住了王匡募兵西归的脚步,加入到鲍信、袁遗对黄巾的战斗中,没能立即返回。袁绍自领大军向前,并以曹操统帅部分河内兵马、鞠义统帅的冀州兵等为侧翼,全力向西,步步压缩董卓军在河内的空间。

    董卓当然不甘心,继续派兵来夺河内。曹操采用骚扰练兵等方式,使得董卓兵过河之后,屡次被伏击。此时,河内再次聚集、打造大批船只,董卓方和敖仓的赵云、傅干、宋波在水军上并无任何优势。久而久之,董卓的部下,便不敢过越过黄河北上。

    。。。

    经过一个多月战斗,青州黄巾西进主力被限制在济北、东平、山阳等郡国,王匡终于能抽出手募兵返回。

    路过东郡、陈留郡,分别与刘岱、张邈、张超把酒言欢,四人及其部众都对无休止的战争产生厌倦,相互诉苦,也对前途和目标有所动摇,都又一些怨言。

    不知怎的就传入袁绍、曹操耳中。

    之前

    董卓派遣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说解关东联盟军,袁绍使河内太守王匡将胡母班、王瑰、吴循尽数杀之。袁术也捕杀了阴修。

    只有颍川韩融因为年老德昭,又是冀州刺史韩馥的族人因而得免。

    执金吾泰山胡母班乃是与张邈齐名的八厨之一,也是王匡的妹夫,妥妥的资深党人一位。阴修是阴丽华一族后裔,曾任颍川太守,察举功曹钟繇、荀彧、张礼、荀攸等为孝廉、上计吏,郭图为吏,是党人、宦官、雒阳都认可的大名士。吴循、王瑰也都是德行昭烈的名士。

    数名九卿级别人被杀,表明袁绍的态度:绝不议和,与董卓不共在天,人挡杀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此举在关东关西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关东士人在畏惧的同时,多有腹诽。尤其是河内人道路以目相嘱,大批大批地逃亡进入并州,不少落草为寇,大大增强了张燕等并州起义军的力量。大批在雒阳为官的关东士人坚定了与关东盟军对抗到底的决心,大批人关西士人下决心与关东盟军不死不休。

    。。。

    190年冬,王匡再次率领生力军进屯河内,协助袁绍几乎一举将黄河北岸的董卓军赶回雒阳、河东。

    曹操不甘心王匡取代自己的地位,又贪图王匡手上战斗力极强的泰山兵,悄悄派人和胡母班的亲戚、其他受害人亲属联系说:“王匡屡败丧师,此为不武!对河内富户屡次勒索,小罪判重刑,此为不仁!杀姻亲,此为不义!如此不仁不义不武之人,杀之无豫!”

    胡母班的亲戚对王匡十分仇恨,双方商定,利用王匡侠义、待人诚恳、戒备不严的特点,由曹操的部下想办法让胡母班的门客混入亲戚中。不久,借王匡过来看望胡母班的子女之,门客与胡母班一同袭击了王匡。

    王匡,这个高光时刻为袁绍杀灭宦官立下汗马功劳的豪侠

    这个对抗董卓提供大批士卒的泰山兵统帅

    这个勒索富豪以供军资产的河内太守

    这个为了袁绍不惜杀掉妹夫的侩子手

    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自己姻亲手上,死在队友曹操手上,毫无疑问是极大的讽刺。

    正印一句话,滥杀无辜者,人恒杀之!

    身在青州,同是泰山人的于禁,在得知王匡被刺身亡后,感慨道:“王匡的一生,前半生慷慨,后半生吝啬;前半生宽仁,后半生刻薄;前半生仁义守礼,后半生不择手段;前半生屡次救人危难,后半生滥杀无辜。真搞不通,人怎么会变成这样。”

    陈纪:“权力使人腐化,欲望使人疯狂!”

    王匡之前的好友,蔡邕上书祝贺董卓,猛烈批评王匡:王匡派遣属官刺探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