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捺钵王朝 >

第39章

捺钵王朝-第39章

小说: 捺钵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美大叫“御医!快找御医!”

    赵光义大喝道“狗屁御医,来不及了,你给朕拔出来!”

    潘美在战场上没有少干过这种事,但是给皇帝拔箭还是第一次。他看了看,腿上的一支箭没入身体不深,另一支屁股上的却进去足有五寸。头顶上箭簇嗖嗖飞过,护卫的士兵一个个倒下。他顾不了许多了,一手按住皇帝的身子,一手握住箭杆,咬牙猛地一拔,鲜血汩汩而出,皇袍顿时半边鲜红。赵光义大叫一声昏了过去。潘美扯下一片自己的衣袍,草草包扎起来。

    白进超抱起皇帝要把他放上马背,一边道

    “陛下,忍着点,先冲出去再说。”

    “去找头驴子!陛下经不起颠簸。”潘美急吼吼道。

    御前护卫有的逃跑有的战死,已经有一大半不见了,还剩下一千余名忠心耿耿的勇士在和冲过来的敌人搏斗。留下将士们继续抵抗,赵光义带着一百多卫兵和亲信落荒而逃。一队人骑着马,中间扈拥着一头驴子,淹没在昏暗的夜色和涛涛的溃兵潮水中。

    耶律休哥和他的麾下与御前护卫们激烈搏斗,先用弓箭,后来冲到近前白刃冲刺,护卫们倒下得越来越多,这时他们才发现皇帝已经逃跑。

    “追!”

    休哥撇下宋营中负隅顽抗的残兵双腿猛夹马腹,朝着大营的南门冲去。

    “大哥,你受伤了!我们去追,你留下!你听南京正在庆祝胜利,是你救了南京,你带些人进城,他们一定开城欢迎。”耶律彪追随在他的身后大声道。

    不远处的南京城城头上鼓乐喧天旌旗摇动,士兵和市民们高声呐喊为追兵助威。红日落入燕山之外,城楼上挂着一牙清亮的新月。

    激战中耶律休哥身上中了三箭,一箭射在大腿上,还有两箭伤在在肩上。箭矢都被他自己拔了出来。耶律彪一喊他才发现,胯下已经是黏糊糊的一大片,坐骑仿佛变成了赤血马将衣服湿透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经他的提醒,休哥忽然感到肩膀和腿上疼得钻心。疼痛可以忍受,可是失血过多,身子一阵阵发虚,嗓子里面冒凉气,他知道再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昏倒。

    “帮我包一下,找辆车,我和你们一起追!”

    选锋中有人受过急救训练,过来给休哥包扎。等到伤口处理好了,耶律彪正好驾着一辆从逃兵手里夺来的马车过来。马车没有篷,只有一块底板,上面铺了一层稻草。

    “阿彪,你也受伤了。”选锋队长身上衣衫褴褛,到处都是血。

    “不要紧,都是别人的血。”耶律彪其实受了很多处伤,他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只是都不太重。

    “转普,你去通知各军指挥,命他们继续追杀,不能便宜了这些强盗。一定要找到狗皇帝,不论死的活的,找到了就是第一功。”

    “是!”选锋副队长带着一队人马去向四散作战的指挥们传达命令。

    “可惜就差一步,让那贼狗头逃了!这会儿这么乱,到哪去找。”耶律彪驾着马车扭回头说道,休哥卧在稻草上。

    “让弟兄们多点火把,举起帅旗,只要敌人知道我们还在追杀,吓也吓死他们。抓不到狗皇帝不要紧,南京救下了就是胜利。”

    “应该包抄驴日的,让他们统统有来无回。就让他们这样跑了,真是太便宜了。”

    “打了半天都没力气了,想要围歼是做不到了。不过这笔账早晚是要算的,任谁也不会将强盗礼送出境就算完事。”

    赵光义一行狼狈而窜,一夜不停地疾行了两百多里。他们本想一口气跑回宋国境内,可是所有的人都累的实在支撑不住了,不得不停了下来,想找一处隐蔽的地方暂作休息。这时天色已经大亮,东方一轮红日正在高高升起,平原大地沐浴着五彩阳光,气温迅速升高热浪滚滚而来。人们赫然发现前方不远有一座黑沉沉的军寨。

    “那是什么地方?”潘美沉声问道。

    随扈的官员七零八落,有的压根就没有跟上,有的路上跑散,当然也有的很多路上新收拢的。现在潘美成了主事的大臣。

    “那是金台顿。”一名熟悉这一带地理的武将说道。

    潘美这才知道,他们已经越过涿州、歧沟关,来到界河之滨。不久他派出去的探马跑过来报告

    “金台顿还是我军的人马在驻守,已经打开寨门,恭迎皇上。”

    金台顿在涿州城南六十里。从宋境进入辽国要走歧沟关一线,第一站便是金台顿。从这里向北三十里是歧沟关。再北三十里便是涿州。这一带从太行山发源的河流众多,像树的枝杈一样从西北高地流向东南平原,逐渐汇合,比较大的河流有易水、南拒马河、北拒马河。南拒马河是界河,金台顿就是这条界河边北岸的一个小村庄。当年燕昭王为报齐国吞并国土之耻,广招天下贤士,在这里修筑一座黄金台。所谓黄金台,就是一片豪华府邸,专门接待跨过易水北投燕国的豪杰贤士。随着岁月流逝,黄金台逐渐变成了村庄。辽国在村头设了一处顿所,所谓顿,就是比驿站更低一级的打尖歇脚之处。这处顿所和村庄便都被称为金台顿。

    十八天前,宋军就是从这里浩浩荡荡进入辽国。六月十九日进驻金台顿,二十日便叩破歧沟关。那时就在这里修筑了临时的行营,用沟壕鹿角将整个村子和方圆数十里的地方围了起来。还在村中用每人二两银子的赏格招募了上百名降民作为乡导。现在潘美急于寻找的不是向导而是医生。他们一路没有找到逃散的御医。在炎热的夏夜颠簸了好几个时辰,不知道皇帝的伤成了什么样子。单从皇帝一路不停大声呻吟几次疼得昏迷就知道事情不妙。

    好不容易找来一个乡间医生,老头满脸皱纹,目光浑浊,听说给皇帝疗伤吓得连连摇手腿肚子发抖。潘美安慰他道

    “不要怕,不要你动刀动剪,只要处理干净包扎稳妥就行。你就当是普通病人,放手去做。”

    老头想逃,但见周围卫士手持刀剑凶神恶煞,只好硬着头皮照他说的做。洗净了手,颤巍巍解开包扎伤口的血布,一股腥臭味扑鼻而来,伤口已经开始溃烂。他哆哆嗦嗦用干净的布沾去脓血,伤口深处留着箭头上的污垢,老头只能用洗干净的小刀去挖。

    “哎呦!狗东西!混蛋!笨蛋!王八蛋!祖宗!御医!御医在哪!来人啊!救朕!……”赵光义疼得破口大骂。要不是两名膀大腰圆的卫士按住,他就要蹦起来了。

    潘美摇头苦笑,用眼色命老乡医继续。这个皇帝原本就是乱世豪杰,他的父亲赵弘殷一辈子只会打打杀杀,他和哥哥赵匡胤也自幼沙场滚打,其实就是大字识不了几个的粗鄙武夫。当了皇帝之后才学习斯文,平时装得雍容儒雅,到了这会儿什么都顾不上了,露出的才是本来面目。但他自己也是一介武夫,倒也见怪不怪。

    好不容易包扎完了,老乡医连吓带累都快要瘫了,赵光义的脸上鼻涕眼泪汗水开了花。侍卫想给他洗脸,他却趴着大叫

    “滚,都给朕滚出去!”

    人们都退了出去,赵光义趴在木板床上大哭起来。他总算还没有忘记自己是皇帝,外面都是臣子。他不敢放声大恸,只能紧紧咬住刚才塞在嘴里的那块布,闷闷地呜咽,哭得浑身乱抖,眼泪哗哗地流到床板上。

    他想起,十八天前的六月十九日,第一次来到这个金台顿,那时是何等的威风八面豪情万丈,以为幽燕已经成为自己皇冠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没想到十几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孤身骑驴而逃,还受了这么重的伤。仅仅十几天,那个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皇帝就变成了屁股开花趴在这里的可怜虫。大臣们都会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他们心里却不会这样想。狗东西契丹人也不会这样想。当初明明已经收复河东,大胜凯旋,却一意孤行不顾众人反对一定要锦上添花再取幽燕,结果变成天下笑柄,连太原的辉煌也暗淡无光。他恨不能时光倒转,恨不能扇自己的耳光,恨不能来一场洪水让全世界的人通通死光。

    他哭着哭着哭累了,趴在床上昏睡过去。一夜劳顿之后困意像潮水一样淹没了他。

    “皇上,皇上,阎承翰来了。”不知过了多久,潘美的声音将他惊醒。

    他还困得昏天黑地,想让这个老东西滚出去。可是抬头看见望向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和焦灼,他没有说话,点了点头。时任入內供奉官的阎承翰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这次出征专门负责传达军令,掌握皇帝与从征各军的联络。宋军十几万大军各部目前的状况是赵光义眼下最关心的一件事。

    “陛下,随征的军队差不多都撤到涿州以南了,除去战殁、投降、逃跑和失去联络的,应该还有七八万人撤了回来。”大太监小心翼翼地说。这话很难出口,但是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让皇帝了解事实。他不敢隐瞒,如实说道。

    宋军此次共动用了约十五万兵马,这样说起来折损了将近一半。

    “让将帅们都来见朕。”赵光义命道。

    “恐,恐怕现在来不了。”阎公公吞吞吐吐。

    “为什么?!”皇帝提高了声音,难道这些狗东西见到如此惨败就胆敢藐视天子不成,他的心里暴怒。

    “在这里,金台顿,只收拢了两万人马。还有五万多人都在涿州。”阎公公偷眼看着皇帝低垂的脸。

    “涿州!涿州还在我们手里?”赵光义大为诧异。

    昨晚辽军的追兵到了涿洲城下已经人困马乏,没有来得及收复这座城镇就收了兵。也许今天或明天等他们休整一番之后就会来攻,可是直到现在涿州还在宋军手中。

    赵光义没有想到今早完全可以少跑六十里,逃进涿州。可以早些治疗伤口。那里就是没有御医也会有军医,比这里的蠢笨乡医不知强多少。而且要是自己在那里现在就可以召集会议,发号施令了。

    赵光义是一个多疑的人,想到这里他立刻怀疑起来那里居然有五万多人,听起来大部分的朝臣和将领都在。皇帝不在,那些人聚在一起会干什么?为什么昨夜他们不出去四下寻驾、迎驾?为什么他们知道皇帝在此不火速奔来金台顿?想到那些人一直对伐燕有异议,现在证明他们是对的,他们一定在发牢骚吐怨气。说不定还会有人乘机聚众谋反!阎承翰的口气中似乎有什么隐瞒!

    他越想越躺不住。噌地翻身坐起,“啊呀”一声大叫,伤口疼得他又重重趴下。

    “那些人涿州在干什么?谁是那里的头儿?”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引蛇出洞() 
这次巡视考察的重点是从雄州到开封的道路,可是何公公一行人最先来到的是霸州。霸州在雄州东面七十里。河北前线三关中另外两关,淤口关和益津关,都在霸州。加强雄州的防卫的意义在于保护三关,自然应该将霸州包括在内。

    其实从幽州进兵南下不只有东西两条道路,应该是西、中、东三条。定州是西路,雄州是中路,霸州是东路。只是霸州地势低洼,连片塘坡,不利骑兵奔驰,所以没有被攻守双方视为战略重点。

    何公公想,既然已经到了最前线,应该先到霸州转转,难保皇帝不会问到三关中的另外两关。他们正好在辽兵包围雄州的前一天到达霸州。之后雄州音信阻隔,他们没有得到辽军进攻的消息。

    在霸州期间何公公先去看了霸州东面的淤口关,又在霸州城中的益津关转了转。了解了当年周世宗柴荣是如何从东面的沧州沿拒马河溯流西上攻克三关的。

    知州大献殷勤,热情接待,留他们多住了两天。十一月一日,霸州知州还专门派人下滚单到雄州通报中使行程。但是送信人被辽军抓住。这一切宋人全都蒙在鼓里。二日上午,招待过丰盛的早餐,收拾好精心准备的礼品,带上路上打尖的酒水点心,霸州知州恭送中使出城西行,准备天黑之前到达雄州。

    路程走到一半,一行人感觉到路上气氛有些不对。往来行人踪迹断绝,也不见宋军的边界逻卒。还有十来里的时候,就听见了砲声和喊杀声。一行人起初如坠云雾,后来才猛然意识到应该是辽军在打雄州。他们掉头向东,想要先回霸州再做打算。可惜慢了一步,已经被辽军发现并包围。耶律休哥昨天便从截获的滚单中得知中使要从霸州去雄州,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早就派了人马在这里埋伏等候。何公公慌乱之中首先想到的便是向雄州和莫州求援,这几个人便是准备去莫州的,正好闯进易水大营。

    “这下不想过河出战也不行了。”

    送信的几个人被士兵们扶着到为他们安排好的舒适帐篷里休息。他们一走,牛思进就叹道。

    “要是雄州有烽燧,霸州就能看到,也不至于钻进口袋里。可惜雄州竟连这个也没有准备好。”袁继忠感慨道。

    “这是辽贼的奸计,那么多兵马包围几个中使怎么可能放跑送信的。在下以为辽贼本来攻打雄州围点打援,看我们不上当,正无计可施,见中使自投罗网,便有意用他们当诱饵。就是吃准咱们这一次不能不救。闹不好,连雄州都放了人去送信,这下连雄州也不能不出战了。”赛诸葛道。

    “没卵子的笨蛋,睁着眼睛往坑里跳。既然去送死就应该好好殉国,送个逑信!还怕没人陪他们死。不要理他!”一个武将骂道。

    这话说出了众人心中所想。牛思进见说话的是自己麾下的一名战将,骂道

    “你懂个屁!咱们远在千里之外拼命作战,皇上看不到。中使一句话就能听进皇帝的耳朵里。如果有人搬弄是非,告咱们一个保存实力见死不救事说咱们拥兵自重藐视朝廷,你有几个脑袋”

    众人无语。

    “无论救得了救不了都必须尽力去救。这一仗无异于虎口夺食,哪位将军有胆出战?”牛思进道,眼睛却看着荆嗣。

    荆嗣最怕激将,挺身向前道“末将愿往!”

    袁继忠劝阻道“荆将军刚刚夜袭敌营,苦战一场,还是让别人去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