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捺钵王朝 >

第40章

捺钵王朝-第40章

小说: 捺钵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荆嗣最怕激将,挺身向前道“末将愿往!”

    袁继忠劝阻道“荆将军刚刚夜袭敌营,苦战一场,还是让别人去吧。”

    众将都不说话,荆嗣轻蔑地扫了他们一眼,冷哼一声道

    “前夜小战而已,末将完好无伤,再战一场无妨。末将和辽贼多次交手,没有让他们讨了便宜。其实敌人就是仗着人多马快,除此之外,比起勇猛善战,大宋士卒并不输给辽贼。”

    牛思进如释重负道“有荆将军出战,本帅深感欣慰。荆将军有万夫不当之勇,必能解此危难。兵法战史上从来不乏以少胜多的例子。想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专擅以少数心腹精锐于万军之中直取敌帅首级,因此立下不世之功。记得荆将军上次还曾说过要用猛虎掏心之术直取辽帝。这一次若将军能以猛虎掏心之术救出中使,此战最大的功劳非将军莫属。”

    牛思进不吝溢美大拍马屁。荆嗣是个率直的顺毛驴,感觉受到知遇之恩赴汤蹈火都在所不惜。牛思进这番话骚到他的痒处,更加义无反顾了。

    袁继忠心想,让人赴死也不能光说空话,道“辽贼虽然人多,可是也要分散用兵,围城最少要两万人,保护他们的狗皇帝也要一两万。围攻中使的恐怕不过万人之数。不如这次多派些人马交给荆将军指挥,不但要救出中使,还要杀一杀辽贼的威风。”

    “袁护军说得对。咱们要防辽贼调虎离山乘虚而入,防守易水的兵力不能削弱。这样好了,荆将军仍带两千人过河出战,本护军给你加派一千骑兵,一千弓手。将军过河时咱们打一个声东击西,派人在另外一个方向佯攻,掩护你们渡河。”

    牛思进知道此战关系重大,不惜把军中仅有的一千骑兵都派了出去。这些骑兵可以帮助步兵扫清侧翼,避免侧面遭到敌人骑兵的袭击。弓手是从当地乡村中征集的民兵,可以协助步兵作战。宋军有当世最先进强大的弓弩。力量最强大的床弩比较笨重,不能随身携带。可是用双臂拉的擘张弩、用脚踏的蹶张弩,还有一发多矢的连弩都可以在步阵中对付骑兵。发弩比较费时,如果有其他辅兵“上弩”、“进弩”,士兵只管发弩,就可以连续发射,大大加强战斗力。易水大营兵力有限,派弓手配合作战应该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北风猎猎,中军大营中结实高大的望楼被吹得微微摇晃,浑身的骨架咯吱咯吱作响。皇帝、休哥和耶律彪正站在望楼上,居高临下地看着清晰展现在眼前的雄州城。海潮般的辽军一波接一波汹涌攻向城墙。城的周围堆起的一座座土山上,砲车、弩机向城里不停地发射暴雨般的石弹和箭矢。

    辽军的中军驻扎在雄州城和拒马河之间。耶律休哥将皇帝的御帐安排在这个位置为的是万一有事,可以毫无阻碍地最先撤退回国。他将爱将耶律彪分派留守中军,交给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天子的安全。虽然这样一来冲锋陷阵时少了一员虎将,但他深知皇帝一身安危比任何一个战役的胜负更加重要。去年高粱河之战他差一点就捉住了赵光义。如果做到了,那一次胜利的意义就比仅仅打退一次侵略要大得多。

    “没想到小小一座雄州城竟是如此顽强。已经五天了还是纹丝不动,这要打到什么时候啊。”身穿一袭雪白貂皮大氅的皇帝耶律贤紧锁眉头道。

    辽军十月二十九日包围雄州,当天便马不停蹄开始攻击。军中准备了大量攻城器械,有大砲、云梯、洞子、撞车等等,很多都是宋军制造的最先进的装备。去年攻打南京时宋军光是大砲就新造了八百门。仓皇撤退时顾不上带走全都便宜了辽军。

    几天来连续不断攻城,十八般武器全都用上了,可是城头上的守军非常顽强,城门也堵得结结实实。整个雄州像一个小小的铁堡竟让张开大嘴的辽军怎么也啃不动。

    “陛下,臣也是第一次打这种攻坚战。臣现在才知道,为什么人们要辛辛苦苦建筑城堡了,在土木砖石建造的城墙面前,人马弓箭包括大砲都太无力了。”

    “那宋贼平定江南蜀地那么多国和无数城池是怎么做到的?”耶律彪问道。

    “大多数都是迫于压力投降的吧。真正硬碰硬攻下来的很少。所以才会说城池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就像柴荣攻下三州三关十七县靠的都是守将献城投降。远的不说,单是太原,宋贼皇帝两次御驾亲征,耗时超过十年,最后还是刘继元投降才陷落的。咱们的骑兵善长的是野战,让骑兵去爬城墙就像是让战马拉犁,完全无法施展。雄州虽然不大,但也像个铁桶似的,如果它破釜沉舟坚守到底,恐怕要打到没箭没粮才能将它困死。”

    “那怎么办?不知道城里储备了多少粮食武器,这样最少也要好几个月吧。”耶律贤第一次参加战争,第一战就遇到块硬骨头,感到打仗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想想祖先攻城略地打下江山是何等不易,不禁感叹。

    “陛下,臣以为今后的南伐中,对付宋贼拒不投降的坚城,我们不应该耗费过多的时间和兵力,应该留下部分人马困住它,同时甩开它向前推进。”耶律休哥道。

    “那现在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做呢?”耶律贤被风吹得打了个寒战,说道。

    “陛下,暂且看看情况再说。现在咱们正设法引诱敌人出战,只要他们敢出来,咱们的骑兵就有了优势。即使不能全部消灭守城军队,也可以大大削弱他们的实力。陛下,这里风大,小心受寒,还是下去吧。”

    “你说说是什么办法?”耶律贤站着不动,忧虑地蹙眉问道。

    “昨天咱们逮住了一队赵光义那贼派来的中使,就是太监。将他们围在了城东。他们的求援信早就应该送到了雄州和易水,估计这一回雄州也不能再当缩头乌龟,定能将他们引出城来一战。”

    ;

第一百二十八章 瓦桥关主() 
三人在卫兵的扈拥下回到中军大营。休哥要去指挥作战,便告辞而出。耶律彪送他出帐。

    “阿彪,我估计今晚会有一场恶战。你的责任重大,一定要寸步不离皇上身边,保护皇上安全。”

    “大哥,中军用不了两万人马,小弟敢拍胸脯,我一个人都能护得皇上周全。既然有大仗要打,这里最少可以抽给大哥一万人马。”耶律彪站住脚道。

    “哼,你一个人!别说这种傻话。你以为现在很轻松吗?你要随时准备面对贼军主力。咱们正面是雄州和易水大营,对这些宋贼我们不能轻视,但并不是最担心的。真正担心的是宋贼在镇州、定州的数万真正主力。这会儿雄州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到,不知道他们会做什么样的反映。我们必须往最坏处想,准备他们沿拒马河东下,抄我军的后路。就像去年秦王攻打满城,宋贼驻守关南的大将崔彦进率兵连夜奔袭黑卢隄一样。要是他们足够狡猾的话,也会想到偷袭御帐。所以你的身上背着千钧重担呢。”休哥脸色凝重,握紧拳头敲了敲对方的肩膀。

    耶律彪由衷佩服道“还是大哥想得周全,小弟要学的还多着呢。大哥放心吧,有这两万精兵在,我一定保皇上安全,也保大军没有后顾之忧!”

    离开中军大营之后,耶律休哥带领亲兵骑马赶到城东,来到为了攻城搭起的土山上。耶律转普统领的前军正在围攻雄州城。他并没有去关注正在紧张进行的攻坚战,而是将目光投向城东五里之外的一片树林。

    树林不大,方圆不过二三里。林木茂密,风在林间穿过,发出狼嚎似的声音。枯树的枝杈在风中狂摆,张牙舞爪地伸向天空。林中一小片空地上几个小黄门或坐或蹲,围着中间一个白胖的中年人。他坐在铺了厚垫的树墩上,身上披着两件皮袍。旁边的树上拴住十几匹驿马。一百多名士兵手持弓弩围成一圈警惕地盯着山坡下面。

    这伙人就是从霸州出来中了埋伏的中使和他的护卫。他们边打边退,狼狈逃到这片小树林中。天色昏暗,眼看夜幕就要降临,周围一片寂静,围攻的辽贼不知道为什么并没有攻上来。

    “奶奶的,要是没有人来救咱们了,不用辽贼来打,冻也冻死了。”一个年轻人搓手跺脚说道,嗓音尖细,一听就是个小黄门。这是何公公面前得宠的干儿子,也跟着干爹姓何。

    卫队首领呸地往地上吐了口吐沫,掉到地上吧嗒一声已经冻成小冰块“日,他娘,真的滴水成冰。这信早该送到了,量这些吃朝廷俸禄的丘八们也不敢不来吧。”

    坐在中间的何公公靠周围一圈人挡住些风,又披了两件厚皮袍子,感觉没有那么冷,可是心里却冻得缩成一团。

    “还有没有点心和酒。”何公公问,刚才仓皇逃命,大件行装都扔了,几匹马背上的褡裢里不知还剩下什么。从早上吃了那顿饭,到现在大半天了,所有的人都饿得前心贴后心。

    “还好,有几盒豌豆黄和桂花糕,这东西好,冻不硬。干爹快吃吧。还有酒,喝了暖暖身子。”小何接过随从找出来的吃食,递给何公公。自己忍不住咽了口吐沫。

    “都找出来,给大家分了。酒也每人喝一口。”何公公从漂亮的小纸盒中拿了两块糕,将盒子递还给小何,将糕就着酒吃了下去。

    “吃了之后歇一会儿。天一黑咱们就放火烧林,准备突围。”

    “为什么?那不把咱们烧死在这里?”小何惊得跳起来。

    “只要点着十来颗树就行。不然就是援军来了也找不到咱们。”

    “干爹英明。可要是援军不来呢?那不是把咱们自己暴露了。”小何道

    “只能试试运气了。总比在这里等死强!”

    何公公心里悔得直想抽自己耳光。恨当初为什么没有想辙推了这趟差事。可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只能沉住气想办法死里逃生。他想这片战场少说也有方圆数十里,雄州和莫州的宋军就是想救他们也不一定摸得到这里。只能用放火这个办法了。这就好比开赌局,赌援军会在辽贼发现并杀死他们之前到来。至于来了之后能不能在汪洋大海般的敌阵中杀出去,就也只好听天由命。

    还有几天就是冬至,天黑得特别早。一弯细细的眉月若隐若现地挂在空中。易水南岸的宋军发起了一次对北岸辽营的偷袭,可是这一次战斗打得并不激烈,宋军很快就撤退了。其实这只是一次佯攻。与此同时,在另外一个方向,一股黑色的人流悄悄渡河向雄州城方向冲杀过去。

    荆嗣率领着这支队伍在骑兵的保护下向着雄州城的方向推进。按照送信小校的描述和对地理位置的判断,他们向着城东通往霸州的方向冲去。荆嗣一边疾行一边琢磨,在这片广阔无边的黑乎乎旷野上,山丘起伏树林丛生,怎么才能找到被围的中使呢?

    突然,远处树林中冒出一片火光和浓浓的烟雾,荆嗣想,那必是中使求救的信号。心道,人为了活命脑袋也会变得灵光。竟然想得出这么聪明的办法!但是为什么中使吃定他们必然来救?也顾不得多想,率领着麾下朝着那片火光杀了过去。

    他们没走多远就和埋伏的敌人遭遇。在暗淡的星光下,荆嗣只见前后左右黑黢黢的全是辽军骑兵,他们这几千人就像一叶小舟掉入了汪洋大海。

    荆嗣毫不畏惧,命士兵们用弓弩射向正面的敌人。由于有弓手帮助上弩进弩,士兵们发弩又快又有力,不断听见敌人的队伍里发出惨叫。侧面的骑兵和辽军在马上的格斗厮杀也打了起来。宋军的骑兵虽然不如辽兵骑术娴熟,但是胜在身披甲胄,用的材料轻薄坚硬,比辽兵行动灵活。而且契丹铁骑的剽悍要在空旷地方疾速冲锋中才能最充分发挥优势,这种近距离夜战就大打了折扣。趁着辽兵正面被箭阵压退,侧面被自己的骑兵纠缠,荆嗣带领人马冲进林中。果然很快就找到了那班已经准备好撤退的中使和他的随从。

    荆嗣率军护着这班人向外突围。

    寒冬风大,天干物燥,周围一片漆黑,而树林中的火却越烧越旺。宋军人少又多是步兵,但他们像困兽一样勇猛凶悍。士兵和弓手们收起弓弩挥舞大刀,仗着优质铠甲的保护,朝着骑兵的马腿猛砍。很多契丹战马被砍断腿骨,高高在上的骑兵滚落到地上,顿时矮了半截,成了宋军刀下之鬼。但宋军毕竟人少,渐渐落了下风,辽军的包围越来越收紧。

    忽然,西面不远处的雄州城头上响起激昂的战鼓,几天来紧闭的城门大开,一队士兵们冲出来守住吊桥,上千名士兵在为首两名将帅的带领下杀过吊桥冲向树林。辽兵受到背后的突袭,一时像潮水般退了下去。荆嗣大声喊道

    “杀啊,雄州军来了!”

    何公公闻言大喜,两只军队会合在一起,这下应该有救了。

    混战之中,荆嗣一眼看见雄州军中身穿银盔银甲冲在最前面的那个将军,冲过去扯住他大声道

    “阁下必是瓦桥关主。末将荆嗣,关南军不能救援雄州不是不想,实是不能。不如这次随我们一起撤退易水大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那人的脸在火光下映得血红,道“将军英雄虎胆,令人敬佩!你们冲出去,我在后面掩护。如果能够活下来,张师还要回雄州继续守城!只盼朝廷早日派援军打退辽贼,解瓦桥之围!”

    原来中使的救援信送到雄州城中,张师和牛思进想的一样,中使不能不救。但是城中武将坚决反对往敌人设下的圈套中钻。张师强行下令,命麾下最善战的一名指挥使率兵一千出战。为了鼓舞士气,他便不顾劝阻亲自挂帅。刚才见到树林中火光窜起,听到震天的喊杀声,便知道是易水大营出兵了。于是命人擂起战鼓声援,并率兵杀出城来。他们本来的计划是将中使救到雄州,现在见到荆嗣便决定掩护他们撤往易水,中使能去关南大营当然更加安全。

    出战前,张师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他对段通判说

    “只要我还活着,一定杀回城里继续坚守。如果我战死了,你要带领全城坚持到底!”

    荆嗣顾不得再说,率领着麾下直朝南边的易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