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府 >

第32章

霸府-第32章

小说: 霸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蹄阵阵,如风之疾。

    考虑到接下来的战斗的残酷,张伯辰将右长史徐可留在了密云山,并留下五十名猎击飞骑以作策应。剩下所有人,全都与他一起,快马加鞭,朝着三藏口奔去。

    茫茫燕山山脉,有着无数的山头,也有着数不清的峡谷。几乎所有的行军道路都是在峡谷底部被开辟出来的,这就造成了在燕山中行军艰难的局面,也让这里成为易守难攻的屏障。

    三藏口,便是位于密云山北部不到百里的一处峡谷出口。

    自古诸侯归顺,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归附,必定出城百里以表示对前来纳降的将军的尊重,谓之“百里纳降”。

    段辽则选择在密云山之北的三藏口迎接前来的征东将军麻秋,早在昨日便已经前往,张伯辰只希望还能够来得及阻止这位当初的辽西公。

    在即将接近三藏口的时候,却有斥候传来消息。说是在距离目的地不远处的树林中,发现了大燕铁卫的踪迹,具体人数不明。而三藏口的方向则传来阵阵浓烟,以及零零散散的搏杀之声,张伯辰心中涌起阵阵不安,他皱着眉头,洪声道:“大家加快行军速度,尽快找到主公的行踪!”

    峡谷出口处,死尸重重叠叠,堵满了道路。无数战马被屠戮在地,有的一时未死,发出了深沉的悲鸣。从盔甲与旗帜上看,这些死尸大多是赵军的士卒,其中夹杂着为数不多的辽西士卒,还有一些旗帜与死尸有着大燕铁卫的特点。

    “大燕铁卫?”

    拿到情报后的张伯辰沉默了下来。他与大燕铁卫在棘城之下有过交往,亲眼目睹过大燕铁卫强悍的战力。知道这支队伍乃是由慕容皝之子慕容恪所率领,折冲将军以及慕容皝之弟、前将军慕容评均是军中有名之将。

    只是辽东局势混乱,正是慕容皝拨乱反正,扩大战果的时候,大燕铁卫怎会出现在这里?自己经过徒何城,穿越傍海道返回密云山,一路上星夜驰骋,未敢有所懈怠。

    没想到大燕铁卫是竟然赶到了自己前面,他看向秃发狐雍,沉重道:“搜索战场,一定要找到主公的下落!”

第五十九章 乞活遗种(五)() 
张伯辰看着满地的羯胡尸身,隐隐感觉到征东将军麻秋在这里遭到了埋伏。种种迹象看来,必定是段辽与慕容皝联手超出了对方的意料之外,麻秋才会以优势的兵力遭此大败。

    这其中的隐秘,大概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了解。

    麻秋作为“四征”之一的征东将军,已经是赵国重量级的大将。从他率领三万大军前来迎降便可看出,这个人乃是大赵天王石虎的心腹之人。

    张伯辰的老家在河南商丘,小时候父亲外出经商,生意还没有后来做的那么大,根本没有时间管他,所以他从小便在爷爷奶奶的老家长大。

    他还记得小时候自己顽皮的时候,奶奶便虚张声势地吓他:“不要哭,再哭麻胡就来吃小孩了!先把小孩的心挖出来,再放在嘴里慢慢嚼着吃!”

    农村的长辈看着小孩不听话,总是以吓唬为能事。那个时候自己哪里知道“麻胡”是谁,但看着奶奶郑重其事的样子,感觉到那必定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也便吓得不再顽皮。

    直到后来才在偶然间知道,历史上有位叫做“麻秋”的将军,心性歹毒、暴虐成性,平日里以吃小孩为乐,因为出身胡族,便被人称为“麻胡”,不知道从何时起,便是一个能止小儿夜啼的人物。

    甚至于后世许多民间故事中被塑造出来的许许多多“小儿止啼”的人物,都是从此人身上借到的原型。即便经过岁月的洗涤,许许多多的人早已经忘掉了“麻秋”是谁,却还是在很多地方的风俗中保留了下来。

    一阵风吹过,将张伯辰从思绪中拉了回来。他从未感觉到,莽荒遥远的历史,与自己的关联是如此之近。数十里的山地上布满了尸身,麻秋经此大败,不知道回去之后是否会就此被石虎斩杀,以明军法。

    “启禀将军,数十里范围内搜索殆尽,发现了八百余名辽西兄弟,大燕铁卫的尸骨三百余具,至于羯胡,至少在一万五千人以上。目前还没有发现主公的下落,还请将军定夺!”

    “一万五千人以上?”

    张伯辰被这个数字深深地震惊了。即便大燕铁卫是当前为数不多的精锐之一,取得如此成果也实在算得上吓人。作为对比,他当初率领五百辽西突骑在田家堡设伏,袭击了石赵大军的三千督粮队。按照比例,若想伏击三万人,则至少需要五千名精锐骑兵。

    然而麻秋麾下之兵乃是石赵的精锐步兵,哪里是小小的督粮队可以比拟的?更何况自己取得那般战果,还是在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据的情况下。

    据他所知,当初辽东为了得到一只可以与辽西突骑相抗衡的骑兵,便组建了大燕铁卫。为了保持战力,人数上最多不会超过七千人。

    也就是说,在此次三藏口设伏,大燕铁卫不但倾巢出动,甚至还如同他当初在田家堡一般,打出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如何在兵力占据劣势的情况下,杀掉了至少一万五千名敌兵。

    既然战场上是没有找到段辽的下落,那么只有三种可能。一种是麻秋虽败,却在撤退之前劫持了段辽。第二种是段辽与大燕铁卫结盟,在伏击麻秋之后,被领军之人顺势掠走。第三种可能,则是如他当初在大棘城下那般,从龙腾中郎的中军大营中突围而去。

    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呢?张伯辰勒紧缰绳,苦苦思索。在他的心中,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因为如果大燕铁卫像猜测的那般出动了五千名以上的话,那么只在战场上留下三百具尸骨,说明它是三股势力中最游刃有余的一支!

    “大燕铁卫,终于要打交道了吗?”张伯辰淡淡地想。假如段辽落入慕容皝的手中,恐怕会比落入石虎的手中还要糟糕。

    都是“相近相妒,相远相羡”,段辽与慕容皝,一个辽西公,一个辽东公。他们的地位基本等同,作为彼此的竞争对手,哪怕两族世代联姻,也要相互攻杀。

    没有其他原因,一切都是以族人的生存为前提,必要在乱世中不断发展壮大。实力相近的人,原本内心就会相互嫉妒,也会相互提防。一旦慕容皝俘虏了段辽,恐怕再不会让他活在这个世上。反过来说,即便慕容皝待之以倾国之礼,作为俘虏的段辽又能安之若素吗?

    相反,若是落入石虎的手中。由于赵国的国力超出辽西实在太多,哪怕二人互为仇敌数十年。石虎也可能用之来笼络人心。在绝对的实力之下,根本不需担心段辽的叛变,反而能容他活下去。

    只是,大燕铁卫的战力原本不在辽西突骑之下,人数更是占据绝对优势。如今击败石季龙,三军士气如虹,战意高昂,脱胎于辽西突骑的猎击飞骑,来到三藏口的只有一百五十余人。数十日来不断奔波,早已经人困马乏,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此之时,他又如何自处?

第六十章 三藏口(六)() 
浓重的血腥气布满了整个山谷,坐骑不安地踏着前蹄,溅起一滩滩血水。在距离三藏口不到三十里的一处峡谷中,慕容恪收拢着大燕铁卫,坚毅的面色里透出一丝凝重。

    眼前横七竖八地躺着数百具大燕铁卫的尸体,脖颈之上鲜血汩汩而流,首级早已被人割去。袭击麻秋三万大军,没有遭受如此损失,却在此处跌了个跟头。

    段辽世子段乞特真借着投诚的名义,将名马“雪蹄青骢”送给了大赵天王石虎。而在大赵军营期间,其手下谋士暗中将联手的消息传递到了大棘城。彼时段辽走投无路,大棘城受到赵军的重重围困,形势亦是险恶万端。

    二人一拍即合,定下攻守同盟。

    只是慕容皝只能固守城池以待变。他没有想到的是,上天的垂青来得如此之快,在城破之际,一只无名的队伍搅乱了石季龙的中军大营,导致三路攻城大军回军救援,由此改变了整个辽东的局势。

    在击溃龙腾中郎之后,原本叛变的城池,重又开始响应。而慕容恪则在极短的时间内收拢七千大燕铁卫,以拓跋什翼犍送来的一万匹战马为脚力,直奔三藏口而去。

    在慕容皝看来,段辽已是日薄西山,不足为惧。他看重的是三藏口的地理位置,只要牢牢控制住这里,再以长城为依托,卢龙道便落入了辽东的手中。

    如此这般,石季龙再无后路可退!

    他自称燕王,还未得到朝廷的任命。虽然那个偏安江左的小|朝|廷已经无力掣肘自己,然而若想扩充实力,让来自中原的晋人世家为自己拼死效力,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若能因此而击败石季龙,将之数十万大军留在辽东,那么不但得到燕王的封爵水到渠成,更是扫平了大燕进军中原的障碍。

    到那时,区区燕王之爵又何足道哉?他慕容家占据中原,成为天下共主,开创万世不拔基业亦不是不可能!

    慕容皝永远也无法忘记,父亲慕容廆为了发展辽东国力,三十年夙兴夜寐,困扰于案牍之间的佝偻身形。

    所以能否拿下三藏口,与长城连为一体,进而掌控卢龙道,对接下来的局势至关重要。

    麻秋率领三万大军前来三藏口,被慕容恪与段辽联手设伏,将之击溃。三万大军全军覆没,麻秋只率领不到千人突围而去。

    不但如此,,慕容恪在追击麻秋的同时,顺势将段辽等辽西一干君臣挟裹而去,同时被俘的还有当初的北平太守,投降石季龙后,此番被任命为麻秋的行军司马的阳裕阳士则。

    段辽自从杀掉段牙继承段部,便一直与慕容部为敌。如今终于落入了慕容部的手中。而阳裕在北地更是为士族风范,为各大世家所崇尚。慕容恪取得如此成就,即便连他自己,亦是感觉冥冥之中,有祖宗之灵在庇佑。

    他不知道,辽西的振武将军张伯辰接着大燕铁卫撤退的尾巴到达三藏口,只是感觉到在不远处的树林中,隐伏着一只令人敬畏的队伍。因为那正是这支队伍杀掉了数百大燕铁卫,让他舍弃麻秋,调头返回。

    杀气凝结于云端,上下升腾,聚而不散,飞鸟不近,野兽畏惧,此象之下,必有勇悍之卒。

    大燕铁卫以辽西突骑为对手组建而成,在大棘城下亦与赵国最精锐之卒龙腾中郎厮杀数日。可以说当世之下,能够让大燕铁卫畏惧的精锐几乎不存在。然而慕容恪深知骄兵必败,赵军正是对辽东的轻视,才导致如今的下场,他又如何能够掉以轻心?

    马蹄之下的鲜血,正是对他赤|裸|裸的警告!

    “四哥——”

    慕容霸端坐在坐骑之上,看向慕容恪的眼神中亦是充满了凝重。到目前为止,他还不知道敌人是谁,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一支骑兵,且对于山林作战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

    对方几乎将周围的环境利用到了极致。

    满地之中,找不到哪怕一具敌人的尸体。无论是清理战场时带走也好,实力强悍到没有伤亡也罢。种种表象下透漏出的,便是这是一支极具战力的队伍。

    悍勇、果断、迅速,对于战机把握的精准,以及那种军纪的严明,慕容恪只要想象一下,便觉得惊栗。这是一位从未遇到过的对手。

    他挥挥手,便见左翼数十位护卫骑着战马,小心翼翼地靠近树林,然后慢慢地地驰了进去。

    “嗖嗖嗖——”

    慕容恪目不转睛地看着完全进入树林的护卫,不多时,树林中弓弩声大作,紧接着传来数十声惨叫,然后一切归于寂静。

    慕容恪皱了皱眉头,又挥了挥手,右翼数十位护卫得到命令,一如既往般地没入树林之中。

    “咴咴咴——”

    一阵阵坐骑的惨叫声传来,紧接着便是士卒恐惧的哀嚎,然后刹那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众人坐在马匹之上,甚至能够听到旁边袍泽的心跳之声。

    “四哥!”

    慕容霸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看着慕容恪,沉声道:“让我进去看看。”

    “阿六敦——”

    慕容恪看着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的弟弟,眼神中露出一丝疼爱之色。自己十五岁时,方才得到父王赏识,被授予统帅大燕铁卫的权力。而这个弟弟则从小被父王所疼爱,程度甚至在辽东的世子、大哥慕容儁之上。他亦曾经数次在大哥的眼神中看到过嫉妒的神情。

    可是对于他来说,他对慕容霸只有重视。

    祖父那一代,伯祖父慕容吐谷浑被逼迫离开部落。父亲这一代,伯父慕容翰与叔父慕容仁以及慕容昭均是由于叛变要么被杀,要么逃亡国外。母亲高氏由于身份低微,自己从小不受重视。也是在那个时候,他经常想,若是慕容部能够上下一心,如今该有何等成就?

    他发誓有生之年,将慕容部整合在一起,将家族的荣耀发扬光大。数次外出征战,均将弟弟带在身边,未尝没有锻炼他的意思。他看向弟弟,轻声道:“一切小心!”

    慕容霸点点头,带着左右翼护卫,更加小心地走进树林之中。然而林中景象却让慕容霸目瞠口呆,随即冒出一丝怒火。

    树林之中,数百位大燕铁卫的人头被整齐地对方在一起,下方用土支撑,筑成了一个小小的“京观”。第一波进入树林之中的左翼,被强劲的弩箭贯穿在地。而第二批进入的右翼,则坠入事先设置的陷阱之中,连人带马被削尖的巨木贯穿。原本应该出现的敌人,却已经无影无踪,只留下满地的狼藉,似乎是对大燕的嘲讽。

    到底是谁,竟然有着如此狠辣果决的手段?

第六十一章 乞活遗种(一)() 
看着满地狼藉的战场,张伯辰拨转马头,内心百味陈杂。假如段辽被俘,也便意味着传承三世八代君主的段部,自此从世间抹去,即便未来有人趁乱而起,也再难恢复昔日的荣光。

    经此一役,段部仅有的七百辽西突骑与一千余步卒零落殆尽。留在密云山中的辽西家眷单靠自己麾下的二百猎击飞骑根本无法保护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