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府 >

第33章

霸府-第33章

小说: 霸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此一役,段部仅有的七百辽西突骑与一千余步卒零落殆尽。留在密云山中的辽西家眷单靠自己麾下的二百猎击飞骑根本无法保护完全。事到如今,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

    “将军——”

    高烈等人看向他,目光中充满了坚定。五百余名辽西突骑,数月来经历种种遭遇,如今只剩下二百余人。无数次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这些人无一不是精华中的精华。

    也许当初还有人不服气张伯辰的年轻与莽撞,认为其单纯依靠主公的宠信方才拥有如今的地位。那么数月以来,在经历数次叛变与种种凶险之后,猎击飞骑成为了辽西最后一支幸存的队伍,则让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的上司,实际上拥有超出他们想象的领军之能。

    在这乱世之中,即便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渴望,却早已做好了死在战场上的准备。张伯辰从这些人的眼神中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烈火与昂扬炽烈的战意,与他们褴褛的铠甲、疲倦至极的神情反差是如此之大,让他一瞬间有些失神。

    一力降十会,无论赵国石季龙也好,辽东慕容皝也罢,如今的实力都超出他太多。任凭他天资纵横,实力上的差距都是无法弥补的。因为所有的战争策略,都是建立在一定实力的基础之上。单凭这些人,想去扩充实力,几乎是奢望。

    在如今的乱局下,能够自保已经是最大的考验,也是最优先的策略。他再不能让这些人白白地牺牲掉,去做那些无谓的挣扎。

    张伯辰想到这里,当下在心中打定主意,不由沉重道:“主公下落不明,辽西形势险峻。我等也是人困马乏,事到如今,只能暂且返回密云山稍作休整,再作打算。”

    然而正此时,在不远处的密林之中,一阵惊鸟直飞天际,张伯辰全身汗毛顿时竖了起来。人本是动物,只是长久追求安逸,许多人早已经丧失了对危险的嗅觉。他在前世也是如此,只是穿越以来,时时刻刻在内心警惕危险的到来,让他重新激发了对危险的感知。

    “将军——”

    秃发狐雍低声提醒,目光却如同灵狐一般盯着不远处的密林。三藏口刚刚发生过一场大战,鬼知道在这个地方还隐藏着哪些人。他刚想派遣手下斥候前往探查,却被张伯辰摇头制止。

    “我们按照原路返回,这在辽西之地,除了大燕铁卫,恐怕没有谁能够快过猎击飞骑的脚程。”张伯辰衡量着当前的形势,对着秃发狐雍低声道。

    敌暗我明,绝对不能再让这仅有的一些人暴露在敌人的攻击范围之内。他们所需要做的,便是收拢众人,尽可能地离开这个地方。猎击飞骑作为重骑兵,即便只有一百五十人,也并不是谁都能拦截的住的。

    秃发狐雍抬起头,看着张伯辰,语气之中带着一丝颤抖:“放在平日,将军的策略没错。只是这次,恐怕我们都走不了了。”

    作为斥候营的头子,秃发狐雍一向充满着冷静与谨慎。张伯辰原本以为,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这个人丧失冷静,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秃发狐雍也会如同常人一般充满恐惧。他看起头,看着那片重新归于寂静的密林,悄悄地摘下了牛角弓。

    他感觉到,秃发狐雍的恐惧,是一种对自己完全无能为力的绝望。他相信秃发狐雍的能力,所以也相信由此能力所带来的判断。

    “咴咴咴——”

    胯|下的坐骑发出一阵惊慌的嘶鸣,前蹄不安地踏着地面。在阳光的照耀下,幽深的密林却传来让人心悸的寒意。

    “撤!”

    张伯辰勒紧马缰,突然间大喝一声,顺着原路奔驰而去,再没有丝毫迟疑。如果此番能够大难不死,安全返回密云山中。他发誓要在这乱世之中闯荡出一片天。

    他的父亲张超能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从一阶农民成功打破阶级的属性,成为京城之中数得上的大富豪,羯赵开国皇帝石勒能够凭借“冀州八骑”打下如今十州江山,段部始祖段日陆眷能够凭借家奴的身份发展出辽西的基业,无弋爰剑能够凭借奴隶的身份,成为羌人的共祖,这些人的起点哪一个比得上他张伯辰?

    既然这些人可以,他又为何不能做到!

    这一刻,张伯辰突然间充满了对力量与权势的渴望。这一刻,想到密云山中等待自己安全返回的段雪颜,他突然间明白了父亲眼睁睁地看着母亲难产而死那一刻的心情。

    曾经有人说,如果每一个人从小都在幸福无忧的环境中成长,那么人类早已经灭亡。正是残酷的命运与苦难的人生,方才造就了种种奇迹。

    “嗖嗖嗖——”

    在他喊声响起的那一刻,无数箭矢携带着密集的破空声,如同蜂窝一般射向猎击飞骑。刹那间便有数十人在强劲的箭矢中坠落马下。

    “诸葛连弩!”

    感受着危机的来临,左长史高烈不由地脱口而出,语气中充满了恐惧,一如秃发狐雍。

第六十二章 乞活遗种() 
“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蜀汉丞相诸葛亮改进了原本的连弩,制成“元戎弩”,一次可以发射十支铁箭,极大地提高了战场上的火力覆盖,被后世称为“诸葛连弩”。

    西蜀灭亡以后,诸葛连弩落入了原西晋镇南将军刘弘的手中,最后被一代绝世工匠马钧见到,称之为“巧则巧矣,未尽善也。作之可令加五倍。”

    他想要在诸葛连弩的基础上,改变成为能够连发五十支箭的绝世神器。只是可惜却被曹爽的心腹,出身河东裴家的裴秀所刁难。在辩论的时候,马钧由于口吃的毛病,无法说服众人,这项改革最终只能胎死腹中。

    说起来裴秀也是博闻强识,是个极聪明的人物,制作的《禹贡地域图》,堪称自古以来疆域图的集大成者。然而在这件事情上却犯了轻视工匠的错误。

    甚至连清泉侯傅玄为陈寿《三国志》作注的时候,也不无惋惜地说“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班、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班、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未侍中,马先生给事省中,皆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问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在这一瞬间,左长史高烈想到以往种种在书中所学,他还是第一次在辽西之地见到“诸葛连弩”的踪迹。自从西蜀灭亡后,诸葛连弩便不受重视。即便有马钧想要将之制作成威力更强大的版本,也遇到了种种阻力。

    据他所知,永嘉之乱,导致了大量军中工匠四处逃亡。这也是诸葛连弩失传的最主要的原因。实在没想到,在一支无名的队伍中竟然出现了这种绝世神器。

    甚至于从攒射而来的弩箭连续性观察,对方极有可能使用的是经过马钧改良后的版本。强劲的弩箭毫不困难地透入猎击飞骑的重甲,将落在后方的骑兵悉数射杀。

    高烈催动着坐骑,亡魂皆冒。在高声示警的同时,竭尽全力地想要逃出连弩的射程。事到如今,已经不是反击的问题,能否逃出生天都要看老天的脸色!

    与此同时,张伯辰也终于意识到了危机。秃发狐雍的直觉没有错,他的恐惧产自于本能,确实比自己的嗅觉更敏锐。

    猎击飞骑不多时向前奔驰了数里,只是一波箭雨,此番携带而来的猎击飞骑便损失了大概三分之一。剩下还有一部分身上受到了程度不同的伤势,伏在马背上勉强支撑。

    张伯辰咬着牙,感觉从未如此屈辱。如此稍稍撤退的晚了一些,他毫不怀疑自己这一行会被全部就地猎杀。直到现在,他甚至连对方的面都没有见到,更不知道对方是何方神圣,这是一个可怕的敌人。

    然而当他将要奔出峡谷的时候,却被一群人生生地拦住了去路。以猎击飞骑之冲击力,也不得不在这些人的面前停下脚步。

    这一刻,他终于看清了诸葛连弩的模样。一名士卒半蹲于地,将前端扛在肩头,后有一人扶住手柄,手指扣在扳机之上,将近五十台弩机分成三排,黑漆漆的箭头发出慑人的寒光,齐齐地指向了猎击飞骑。

    “是赵人!”高烈勒住缰绳,面无表情道。

    所谓赵人,乃是对赵国治下“晋人”的统称。而羯人、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羌人、氐人等等六夷之人被通称为“国人”。是以高烈的这句话,便表示对面实际上是生活的赵国的晋人遗种,神情之间不无鄙夷。

    张伯辰从高烈的言语表情中隐隐感觉到了“赵人”的内涵,他不知道当初石勒起家之后,晋人世家看不起羯人,经常轻蔑地称之为“胡人”,导致石勒面子上过不去,只能在大杀一场后,强制性规定不得称羯人为“胡人”,支撑称之为“国人”。

    猎击飞骑停下之后,便见对面数十骑从队伍中缓缓走出,为首一人全身兜鍪,红色披风随风荡漾,右手持着一柄双刃矛,马鞍之上挂着一柄钩戟,徐徐地向着张伯辰走来。

    此人看上去二十四五岁左右,鼻下一捏胡须,平添了一股成熟。虽然只是比张伯辰大上几岁,双目之中却透出一股令人畏惧的气势。他端坐在马上,看向张伯辰道:“尔等若就此下马受降,石某可饶尔等不死。”

    他话音虽轻,却是中气十足,平淡的语言之中带有一股令人不容置疑的意味。张伯辰闻言,看向段思勇与阳奕等人。在如此境地之下,他毫不怀疑,只要自己出言拒绝,转瞬间便会被对方的弩机射成刺猬。

    人这一生只有一条命,他若死在此地,意义在哪?即便是作为辽西的振武将军,难道就该为段辽尽忠而死?作为穿越而来的人,在张伯辰的心目中,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只是,他若是就此投降,留在密云山的段雪颜该怎么办?

    高烈、段思勇与秃发狐雍等人面无表情,阳奕看着张伯辰迟疑的表情,却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在阳奕的心目中,羯胡残暴不仁,即便投降也未必能够落得一个好的下场,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早死晚死又有何区别?

    “啵——”

    阳奕突然间捂住喉咙,鲜血瞬间如同泉水般从指缝间喷涌而出。他轻轻微笑着,竟然有一丝觉悟般的解脱,然后重重地坠落马下。

    众人刹那间,目光齐齐地看向对面那人,只见他手执长弓,面无表情道:“顺昌逆亡,若不受降,此人便是榜样。”

    张伯辰看着喉咙插着长箭,伏在地上逐渐安静的阳奕,心中刹那间闪过一个念头。赵国龙骧大将军支雄,便死于此人箭下!

    此人是谁,竟然杀掉慕容邻,窃取了我的复合弓?他紧缩着双眼,突然间翻身下马,缓缓地走向那人身前道:“辽西振武将军张伯辰,见过石将军!”

第六十三章 乞活遗种(三)() 
肥如县,位于令支城西北,接于卢龙道,古为孤竹国之地,汉为右北平。

    商周时,有大贤伯夷叔齐,父亲遗诏传位于三子叔齐,叔齐却遵照古礼,让位于哥哥、有着天然继承权的嫡长子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受。二人相互让国,最终双双投奔西伯姬昌。

    在投奔西伯的路上,西伯已死,其子周武王姬发手捧西伯灵位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力陈不可以臣伐君,险被斩首。二人为了表示对于商礼的推崇,隐居首阳山,不食周栗采薇而食,最终饿死于首阳山中。

    春秋时,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彼时孤竹国不服,管仲从于桓公北上讨伐,春往冬返,迷途失道。众人无计可施,只有管仲认为“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放开老马,众人在后跟随,才找到返回的路,由此留下“老马识途”的传说。

    汉时李广驻守右北平,亦在此地留下“李广射石”的故事。

    秋去冬来,日月如梭。世事早已变了模佯,人却改变不了纷争。肥如令赵揽站在城郭之上,并拢着双手,宽大的长袖并立而垂。繁星点点,他目视着北方,夜色中看不出来悲喜。

    当初大赵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令支城,覆灭了存在七十余年的辽西段部。大赵天王石季龙不顾劝谏,执意挥军北上攻伐慕容皝。而作为太史令的赵揽以天象在燕出面劝谏,却被贬为肥如令。

    赵揽知道,石季龙便是想让他亲自看看大赵军队覆灭慕容皝之后,回军凯旋的军容。更是想向天下证明,天命只会在他石季龙的身上。

    而如今,却传来赵军兵败大棘城的消息。赵揽抬起头,看着箕宿扫出的光芒慢慢向着辽东转移,心中暗自叹息,箕宿分野在燕,注定燕国要在接下来的数年内崛起。

    中天之上,毕宿与昴宿时明时暗,明亮程度虽然压过了一众星宿,却被周围众星所挤压,已经呈现出衰败的势头。毕宿与昴宿分野在赵,也注定赵国接下来开始步入衰落。

    赵揽皱着眉头,在毕宿与昴宿中间,一颗暗星时隐时现,如同一柄长枪,刺入星海。突然之间,一颗流星从尾宿划过中天进入昴宿,竟与那颗暗星隐隐有相合之势。

    尾宿的分野在幽州,赵揽不停地捏动着十指,推算着天象之下的涵义,已不由起了一丝惶恐。因为连他也推测不出,两颗暗星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然而直觉却告诉他,此等星象,绝对不同寻常。

    然而就在此时,城下数十人骑着战马,举着火把,向着城头高喊道:“城上的人听着,大赵天王车驾将临,县令何在,准备接驾!”

    赵揽闻言,不由抬头向远处望去,却见远处火光点点,如同一条长龙逶迤而来,竟是大赵天王石虎连夜后退,从卢龙道中赶到肥如城。

    “大人——”

    县衙属吏纷纷看向赵揽,目光中充满担忧。按照道理,大赵军队此番征伐辽东失利,恰恰说明了赵揽当初眼光的独到,有了此等人才,君主事后只会比先前更加重用。然而有了袁绍杀田丰之事,他们对此事便不再肯定。

    当初袁绍攻打曹操,被田丰劝阻。袁绍执意不从,并且将田丰囚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