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强击柏林 >

第3章

强击柏林-第3章

小说: 强击柏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不满,担心自己将失去参加这场战争最后一次突击的机会。这是因为,地面部队往往快速通过预先划定的空降区,使得空降部队不得不屡屡放弃自己的任务。美军第101空降师副师长J。希金斯准将抱怨:“地面部队的做法分明是想把我们挤出战争。”然而,让地面部队指挥官们更加为难的是,他们目前的军事行动需要与政府未来的政治意图挂起钩来。1944年12月,德国在比利时阿登山地发起最后一次大规模反击战,最终惨遭失败,为盟军在1945年春向柏林进军创造了便利条件。在此次战役之前,各国对于如何安排战后的一系列问题,最多只需要达成一个模糊的共识即可。如今,在战争日益临近尾声、盟军占领了德国大片国土的情况下,盟国不得不考虑未来如何部署占领军、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政府等问题。在消灭法西斯德国的进程中,美英盟国和苏联均主张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同时对各自攻克的德国领土实施占领,这就需要制定具体方案予以落实。双方高层担心,在从东西两线同时向德国腹地推进的途中,己方军队轻率地朝对方快速挺进,很有可能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1939年,德国和苏联在波兰就曾出现过类似的冲突,尽管双方事先已经约好如何瓜分波兰,但最终还是发生了短暂冲突,均损失惨重。 
然而,最大的分歧却存在于英国和美国之间。早在1943年10月,英美两国的政治家就曾在如何管理德国人口以及西北部发达的工业区(包括汉堡、不来梅和不来梅港等三地的重要港口)的问题上发生过争执。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态度非常坚决,认为美国的占领区应当从德国西北部边境沿着莱茵河向下至美因茨,而后向东到捷克斯洛伐克边境,从那里再往北至莱比锡,东北抵达斯德丁和波罗的海。尽管所有人都认为柏林应当由美英苏三国共同占领,但从战略位置上讲,柏林恰好位于美苏两国占领区的分界线上。英国首相丘吉尔坚持认为,根据地理位置和军事行动位置(英国陆军元帅伯纳德·L·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位于艾森豪威尔所指挥的三个集团军群的最北侧),德国西北部应当由英国占领和管辖。此外,所有人都清楚德国东部应当由苏联管辖。但在这个问题上,与罗斯福相比,丘吉尔主张给予苏联更多的占领区,接近1939年之前德国领土面积的40%。尽管丘吉尔也同意柏林由英美苏三国共同占领,但还是主张柏林应当划归苏联管辖。当然,对于英国人的主张,斯大林很快就在1944年2月18日的欧洲咨询委员会上表示赞同,但美国方面继续表示反对。   
激烈角逐 明争暗夺“重大战果”(2)   
在这一问题上,由于美国军方表示反对,罗斯福总统和美国国务院难以作出抉择。与英国和苏联军方领导层不同,美国的将军们往往不考虑政治目的和战略动机。艾森豪威尔坚持自己的军事指挥员的角色,认为自己只是在军事指挥方面是盟军最高统帅,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命令他“进入欧洲大陆,与联合国其他成员一道采取军事行动,突入德国腹地并消灭其武装部队”。他将这一要求理解为:要确保盟军以最小的代价和最快的速度击败德军。至于战后在政治上如何处置德国以及处理战胜国内部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在艾森豪威尔和绝大部分美军领导人看来,既然美国集团军群此前一直驻扎在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南部,并且已经完成了在西欧海岸登陆的任务,他们就应当驻守在英军当时所处位置的南面。1944年8月,艾森豪威尔致电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展望未来占领德国的前景时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纯军事基础上解决占领区的问题。”他极力主张:“保持我军各部队目前的部署现状……除非我们接到相反的命令!”事实上,盟军部队接下来也的确这样去做了。英美两国领导人关于分区占领德国的大规模论争一直持续到1944年9月的魁北克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会见丘吉尔时作了让步,表示同意英苏两国的方案,其中包括同意由美国占领德国西南部和萨尔地区。 
但就在此时,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对于柏林的态度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自从盟军一致同意彻底毁灭纳粹德国以来,根据传统的政治和军事观念,“第三帝国”的首都柏林将是一个“重大战果”。此时,英美盟军和苏联红军正从东西两面夹击德军。无论是指挥官还是士兵都感到自己正置身于一场争夺柏林的竞赛中。与其他人相比,颇具政治头脑又很有人缘的蒙哥马利也许更想获得这项殊荣。在盟军尤其是英军中间,一种建立显赫战功的欲望正在迅猛滋长,他们在密切关注着苏军的意图。1945年3月27日,蒙哥马利致电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恳求艾森豪威尔允许自己单独对柏林发动一次“强有力的血腥突击”,遭到坚决拒绝。当时,艾森豪威尔考虑到在1944年9月“市场花园行动”中,盟军对阿纳姆采取的“狭窄纵深突击”战术的惨败,决定在向前推进时更加小心谨慎,继续坚持他的“宽大正面”战略,即在保证第21集团军群主攻地位的前提下,美军各集团军应以积极的助攻相配合,以使盟军全线推进到莱茵河西岸。此外,艾森豪威尔认为,柏林最终将会被苏军攻克。鉴于盟军当前的获胜速度以及德军即将溃败或投降的前景,柏林的战略重要性已经大大降低,西线盟军此时再把柏林作为主攻目标就丧失了意义。 
有两个主要因素影响了艾森豪威尔的决策:首先,苏军以惊人的速度横扫波兰和普鲁士。由于德军1944年冬季在阿登山地突然对盟军发起大规模反击,苏联最高统帅部于是下令前线苏军提前对德军发起进攻,以减轻盟军的压力。在补给线和交通线异常困难的情况下,苏军依然大举穿过波兰西部,不到3周时间便突入德国心脏城市勃兰登堡,并于2月初沿奥得河成功建立了桥头堡。就在蒙哥马利发电报给艾森豪威尔前夕,苏军的3个方面军已经占领那里将近两个月之久。3月11日,艾森豪威尔设在兰斯的司令部收到情报(后经证明不准确)称: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已抵达奥得河西岸的泽洛高地,距柏林仅有45公里。当时,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对于苏军的作战计划和目标知之甚少。事实上,除了最高层的政治接触外,英美盟军与苏军之间并没有达成任何正式的协议,以便进行联系和合作。鉴于这种情况,艾森豪威尔打算通过正规的外交渠道与他的苏联同行进行沟通,以便协调彼此的军事行动。 
事实上,在向“第三帝国”心脏柏林推进的问题上,即使像美英这样的两个最亲密的盟友也很难进行良好合作,更何况苏联红军与美英西方盟军这两个长期彼此猜疑、互不信任的伙伴。今天,尽管用冷战思维来解释当时的东西方关系显然不符合实际,但苏军与美英盟军结成的同盟的确是一场为了各自利益而进行的“联姻”,双方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感情。在2月4—11日的雅尔塔会议上,双方的分歧尤为突出。由于胜利在望,同盟国政治高层不得不开始为战后的欧洲作打算,“三巨头”———约瑟夫·斯大林、温斯顿·丘吉尔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各自在德国的占领区、法国在德国的占领区、赔款细则以及波兰新政府的问题展开了最后的争论。由于盟军和苏军仍在同德军进行激战,同时美英两国希望说服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于是只在一些最有争议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例如三国军队如何在波兰部署等问题。 
强击柏林 第二部分   
末世心态 历史名城毁于战火(1)   
随着苏军和盟军的步步进逼,大多数德国人逐渐认识到德国走向最终失败的命运已经不可逆转,他们开始盼望能够早日结束战争,并且希望自己能够落入美英盟军而非苏联红军之手。在柏林,希特勒和他的幕僚们现在讨论的并非如何投降的问题,而是如何与西方盟国达成某种条件的妥协,而后联手对付“共同的敌人”———苏联。 
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一直到1943年和1944年之交,纳粹政权鼓吹的建立大德意志帝国的美梦一直迷惑着大部分的德国民众,他们对于纳粹政权表现出空前的支持。事实上,在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这个独裁政权都在对普通的德国民众进行着残酷的压迫,即使那些因为非日耳曼血统而受到歧视性对待的非主流的民族和团体———犹太人、吉普赛人、社会主义者、同性恋者、和平主义者和残疾人———也毫不例外。然而,纵然有许多人对于国家社会主义(即纳粹主义)不感兴趣或者持保留态度,但这个独裁政权在很短时间内还是创造了许多值得吹嘘的政绩,譬如就业率上升、消费品充裕等等。更为重要的、最能够迷惑德国民众的一个原因在于,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重新崛起成为一个欧洲大国乃至世界大国,恢复了昔日的荣耀和尊严。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许多德国人对于纳粹政权采取了逆来顺受的暧昧态度。 
截至1944年底,纳粹德国企图征服世界的迷梦以一种灾难性的方式迅速走向破灭,他们一手发动的用来实现野心的战争全线溃败,大批德军不是客死异国他乡,就是丢盔弃甲向本土败退。如今的德国,面临着比纳粹政权上台前更高程度的羞辱和毁灭。1945年初,苏联和盟国军队从东西两线同时向德国本土发起进攻,德国军队遭受致命打击,经济也因为大片国土沦丧而陷入停滞。德国不但丧失了继续进行战争的能力,就连构筑行之有效的防御体系的能力也丧失了。1945年2月,在西线的德军兵力已经锐减为65个步兵师和12个装甲师;在东线,德军兵力锐减到103个步兵师、32个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他们却要对抗强大的敌人苏联,而对方仅预备队的兵力就是自己的数倍。在东线与苏军的激战中,德军阵亡295000人,被俘86000人,损失火炮和迫击炮15000门,坦克2995辆,机枪26000挺,摩托化车辆34000台,飞机552架。截至1945年3月底,德国在莱茵河西岸据守的最后一块领土迅速萎缩,最终在卡尔斯鲁厄西北部的兰道附近形成了一个微小的突出部。在东线,德军在库尔兰(今拉脱维亚)到东普鲁士之间布署了51个师进行据守,但他们很快便被苏军切断并团团包围。 
1945年1月30日,阿尔伯特·施佩尔———希特勒的总建筑师,军备和战争生产部长,纳粹领导层中最富才华、最有独立思想的官员———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报告,就当前德国面临的形势坦率地指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鲁尔工业区遭到接连不断的轰炸,西里西亚如今也落入苏联红军之手,施佩尔据此判断,德国铁路、工厂和发电站储备的煤炭只够用2个星期。事实上,施佩尔并不是危言耸听。德国1945年的煤炭产量只有1944年的四分之一,钢产量只有六分之一。由于燃料极度缺乏,驻克雷菲尔德的一个拥有37架飞机的战斗机大队每三天只能起飞一次,作战半径仅有100公里。施佩尔还指出,他在1944年10月视察驻意大利北部的第10集团军时,发现当地驻军的150辆卡车竟然用牛来牵引。在报告中,施佩尔最后这样总结道:“在失去上西里西亚之后,德国的军事工业再也无法满足前线对弹药、军械和坦克的需求了……从现在开始,面对敌人庞大的资源优势,单靠士兵的英勇作战是不行了!”这时,许多德国大城市开始遭到美英盟军的猛烈空袭,尤其是柏林。这个城市几乎遭到全天24小时的不间断轰炸,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白天实施进攻,英国皇家空军则在夜间进行轰炸。 
一些头脑清醒的德军官员和柏林市民已经认识到,敌人在几周内很快将攻入这座城市。截至此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盼望的并非是德国国防军能够取得某种程度的胜利,而是希望由美英盟军而非苏联红军攻占柏林。因此,听说美英军队进入德国境内并向前继续推进时,柏林人的内心在感到绝望的同时,竟然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期盼,这是一种非常微妙、复杂的情感。时年45岁的玛丽亚·库克勒是柏林城的一位家庭主妇,她告诉记者科尼利厄斯·瑞安,自己时刻准备走上战场阻击红军,一直坚持到美国人到来。除了普通的柏林民众外,德国陆军总参谋部也抱着几乎同样的想法。其实,就连德国最高统帅部也不例外,他们普遍认为美英与苏联之间的盟友关系将很快分崩离析。   
末世心态 历史名城毁于战火(2)   
H·R·特雷弗-罗珀,第一个撰写“第三帝国”覆亡历史的盟国历史学家,仔细分析了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刻体会到他对于共产主义和苏联人的刻骨仇恨。当然,德国对于西方国家以及那些阻挠其实现霸业的国家(尤其是法国)同样非常憎恶,但客观地讲,无论出于荒谬至极的种族理论还是地缘政治的现实需要,纳粹德国对于苏联人都有着一种极其特殊的仇恨。纳粹德国高层一直认为,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一步一步地堕落成一个官僚化、犹太化的国家。他们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英法美等国家的领导人和民众就不能认识到,共产主义苏联其实是一个比纳粹德国更加可怕的威胁。不过,纳粹德国高层深信,由于苏联和西方盟国在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之间的反纳粹同盟将很快崩溃。届时,西方盟国由于担心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所造成的后果,一定会主动上门与自己媾和。1月27日,朱可夫元帅指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渡过奥得河,距离柏林只有100英里。就在同一天,希特勒召开例行性的元首会议,会议记录准确记载了这出闹剧中的一个场景: 
希特勒:“你们认为英国人对于苏联人的这些进展会高兴吗?” 
戈林:“他们当然不希望我们会挡住他们,而让苏联人占领整个德国……他们当初并不希望……我们会像疯子一样地抵挡他们,而让苏联人步步进逼,现在差不多占领了整个德国!” 
约德尔:“他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