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

第49章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49章

小说: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Wang Chaoguang; 〃Wartime Rivalry and the Deliberation of Postwar Issues;〃 paper presented at Harvard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Wartime China; Maui; January 2004; F。F。Liu(刘馥);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1924…1949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6); p。219。

  'p style=〃text…indent:0em〃''img src=〃images/145558451884。jpg〃/''/p'

  何应钦(右一)等中美将领在机场迎接魏徳迈(右二)

  日本的“一号作战”使毛泽东在政治、军事上皆有收获,其部队几乎夷然无损。根据共产国际1944年12月的一份报告,直到抗战已进行七年半,中共八路军仅有103186人阵亡;以游击战为主的中共新四军极可能只折损数千人;但是政府军死者逾100万人。换句话说,从周恩来1940年1月给共产国际的报告,至1944年12月此一报告之间——这段期间是史迪威等人坚称抗战主要由中共承担而国军并无作为的时间——中共只有约70000名士兵牺牲性命①。

  ① RGASPI; collection 17; inventory 128; file 822; sheets 7…21。

  赫尔利取代暴躁的高思出任美国驻华大使。高思离任前告诉魏德迈说:“我们应该拔掉栓子,让整个中国政府被冲走。”①赫尔利虽然支持蒋介石,也展开罗斯福赋予他的第二项任务——促成国共合作。一向活力充沛、乐观进取的赫尔利认为关键在于赢得共产党领导人的善意和信赖,有如他和委员长来往的情况。他依然相信中共领导人实际上不是共产主义者,而是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所说的外红内白的萝卜;如果得到公平对待,会高高兴兴地投效蒋介石,组成民主的联合政府。

  ① Wedemeyer; Reports; p。205。

  赫尔利要求到延安拜访毛泽东,蒋勉强批准。赫的飞机于11月7日抵达此一共产党基地,当他步下飞机台阶时,喊出巧克陶印第安人的战呼,让接机的毛泽东一头雾水。赫带来五点和平协议,经过一番折冲,他和毛就修订版达成协议。新的草案让国共两党在重组后的联合政府里,在法律与政治上平等立足。所有的中国部队都要执行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但共军维持完整,从外国得来的补给应平分。为换取中共前所未有的收获,毛泽东口头保证共产党将拥护蒋做为国民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领导地位。赫尔利离开延安后,毛泽东是又高兴、又嘲弄①。这位美国特使实质上是把他渴望的东西全给了他——与国民党的平等地位等于准许它瓜分中国领土,但又不限制中共扩张或垄断在其区域内之政治权力。

  ① Peter Cladimirov; The Vladimirov Diaries (New York: Doubleday; 1975); p。289。

  赫尔利也很高兴。他认为毛泽东个人担保共产党将接受蒋介石领导,是个大突破。但是,重庆的蒋委员长却叹,毛又“诱惑”了一个老美。宋子文告诉赫尔利:“共产党是用巧言在骗你。”①厚道的赫尔利都会同意毛泽东草拟的五点和议,让蒋体会到美国恐怕不会停止施压,非要逼他和共产党合组联合政府不可。他的结论是,美国还是在要求他让步,果真让步的话就会牺牲他的政府以及“个人尊严”。所以他在和周恩来、赫尔利谈判时,将再一次亮出“底线”,那就是只有共军完全编入中央军,国民党才会接受中共的合法化。这就是未来两年谈判陷入僵局的症结所在——中共坚持先组成联 合政府再解散军队,但是国民党绝不同意与任何一个武装政党组成联合政府。有一次会谈,周恩来拒绝把委员长“不会被接受的”条件带回延安,但是他说,谈判应照旧继续,他会去请示毛的意见。蒋发现,他唯一勉强可信任的这位共产党员“已不如从前之恭顺矣”②。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November 11; 1944; box 43; folder 23; 秦孝役,《大事长编》卷五,p。2474。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November 22; 1944; box 43; folder 23。

  为了怂恿美国对中共产生好感,毛、周联名致函给魏德迈,请他转呈白宫:他们渴望和罗斯福总统会晤①。毛也告诉狄克西代表团团长包瑞德上校,中共军队愿意“在无任何附带条件的情况下,全心接受一位美国将领的领导”②。蒋也一样,在新年文告试图讨好美国人。他保证将尽早通过宪法,归政于全国的国民、并且对政府的自由化与清廉立刻采取行动。元月和周恩来等人开会时,蒋的代表王世杰提议成立战时内阁,纳入中共党员;召开三方会议(美、国、共)研商共军纳入中央军的细节;指派一名美国军官在抗战期间奉军事委员会名义指挥共军部队。蒋认为既然他们已接受共军纳入政府军的目标,他可以提议由美国人来负责此一决定性角色。周恩来针对这些提议的答复是:中共只有在新的全国联合政府成立后才会交出部队③。

  ① Barbara Tuchman(杜希曼),Notes from China (New York: Collier Books; 1971); pp。77…79。

  ② 后来,毛泽东在一份党内文件写说,中共当然“绝不会干这种事”。1945年1月他也告诉赫尔利了。见Michael M。Sheng(盛慕真),Battling Western Imperialism: Mao。 Stal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p。90。

  ③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五,1945年1月14日,p。2506;White Paper; p。79。

  虽然罗斯福总统曾向孔祥熙提起邀蒋介石参加盟国峰会,当三强谈到峰会时,美国并未提出蒋出席与否的问题。罗斯福不愿意有任何让斯大林不痛快的动作,因为他在这次峰会的主要目标是敲定苏联在德黑兰会议承诺参加太平洋战争。此时,美国军方和白宫还不确定原子弹是否会研发成功、何时可研发成功,他们认为日本人会从事绝望的本土保卫战,届时美军子弟又要牺牲数十万人性命。去年秋天,斯大林和美国驻苏联大使哈里曼(Averell W。Harriman)谈话时,曾确认苏联预备和日本一战,但是他的政府对日本、外蒙古和满洲有若干权利主张,必须得到满足。罗斯福和霍浦金斯似乎也没怎么讨论就接受了,也不跟蒋介石照会一声,就和莫斯科交涉关系到中国的权益主张;而蒋介石若是知道,毫无疑问一定会跟他们争辩,说苏联事实上急着要介入太平洋战争,根本不需要做重大让步①。美国总统和他的首席政治顾问无疑也相信自己是一片好意、而且军事现实也有需求。斯大林就没那么害怕毛泽东是否有异议,他在峰会召开前一天,才通知毛说有这么一回事及其目标②。

  ① Robert E。Sherwood; Roosevelt and Hopkins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50); p。512; Romanus and Sunderland; Time Runs Out; pp。331…332。

  ② Sheng(盛慕真),Battling Western Imperialism; p。93。

  三巨头决定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达集会,此地离因德军进出而一片残破的塞瓦斯托波尔地区仅有80英里。目睹本地区惨象,会让西方人多少了解俄国人在抗德之战付出的代价何其惨重。雅尔达会议就这样未经公布地于1945年2月4日正式召开。蒋还不知情,交给华府一项重庆政府和莫斯科双边会谈的议题方案,促请美国提供建议。十分讽刺的是,国务院远东局也不知道峰会的状况,回答说:美国当然不能在中、俄事务上担任调停人或顾问①。

  ① Feis; China Tangle; p。236。

  除了要苏联加入战局外,美国总统另一个目标是确保中国收复一切被日本夺走的领土(包括将由苏联短暂占领的满洲)。罗斯福要求苏联尊重中国的主权、战后撤离中国领土、不干预中国内政,做为斯大林所争取的让步的交换条件。斯大林一口就答应。罗斯福也推动一个相关的构想:美、苏携手提倡国共联合政府,以防止内战爆发①。

  ① 同上注,pp。226…239。

  2月11日签署的雅尔达协定有一秘密附件,苏联同意在击败德国后90天内加入战局,向日本开战。苏联将可得到西伯利亚海岸外的千岛群岛,并取回库页岛的南半;中、苏共管经营中东、南满铁路;租借旅顺军港;大连商港国际化;并同意“苏联(在东北)的特别利益,应予保障”。协定亦保证外蒙古维持现状——换句话说,在苏联控制下维持名义上的独立。至于中国,协定规定中国“应保持在东北之完整主权”。此外斯大林同意,有关外蒙古、旅顺、大连和中东、南满铁路的条款“需要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这将透过中苏签署友好同盟条约的方式达成①。

  ① 同上注,p。249。

  斯大林也获得三强发表声明,表示苏联政府(关于中国)的要求“应确实在击败日本后被履行”。换句话说,蒋介石是被逼着赞同他不知情的决定。罗斯福也同意,在苏联25个师兵力于“3、4个月内”完成调动到东方之前,先不告诉蒋此一秘密协议①。

  ① Harry Harding(何汉理)and Yuan Ming; eds。; Sino…American Relations; 1945…1955 (Wilmington; Del。: SR Books; 1989); p。67; Robert E。Sherwood; Roosevelt and Hopkins (1948;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50); vol。2; p。511。

  会议一结束,斯大林就告诉毛泽东:苏联红军要来了!毛立刻发电报到重庆给周恩来,要他停止赫尔利所调停的国共会谈,立即返回延安①。毛并号召全体党员准备向美、蒋发动浴血奋战。

  ① Sheng(盛慕真); Battling Western Imperialism; p。93。 盛慕真引用毛泽东1949年2月3日给周恩来的电报,毛提到斯大林将和罗斯福、丘吉尔会面。盛从这里合理地认为,斯大林已传话给毛,告诉他即将要进行三巨头会议。

  罗斯福在雅尔达同意这些影响到中国的秘密条件时,觉得他有把握“和蒋介石把事情讲明白”。此外,他已十分疲惫,急着避免更多争吵。关键的假设是,苏联预备(甚至渴望)在战后以“正常国家”的地位与世界合作,不再是决心创造意识形态卫星帝国的革命国家①。

  ① 同上注,p。94;Sherwood; Roosevelt and Hopkins; pp。512; 516; Feis; China Tangle; p。240。

  二月间,雅尔达会议消息公布——当然秘密协定不会公布——之后,蒋相当疑惧恐怕“尚有难言之内容”。但是就跟过去和三强打交道时一样,他也束手无策——除非他使出撑不住、要垮了的绝招①。不过国内方面,情势还不错,没多久魏德迈就呈报给蒋7、8月间对日军发动攻势的计划。这位美国将领不仅对抗日作战乐观,对处理中共也相当乐观。隔了 一个月,他向华府联合参谋本部报告说,他觉得“只要给蒋的政府相当小的援助”,就可扑灭中共作乱②。赫尔利也认为中共的军事力量被过分夸大。赫、魏的见解也助长了蒋对战后局势的审慎乐观。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February 21; 1945; box 44; folder 3。

  ② Romanus and Sunderland; Time Runs Out; p。338。

  可是才不久,委员长和赫尔利就都听到中国在黑海会议遭出卖的消息,赫决定飞回华府査明真相。启程前,蒋拜托他向罗斯福保证,不论中共怎么做,中央政府仍决定遵守承诺召开国民大会,建立宪政。关于苏联,他认为只要美国采取强硬立场反对苏联干预中国,则俄国人“在供应中共武器之前必将三思”。

  谣言继续传个不停,指称雅尔达会议有某种秘密协议;经过大力施压之后,蒋派驻华府的大使魏道明终于见到罗斯福,罗承认确有秘密协议,但只让魏看部分纪录。蒋一读到大使的报告,第一反应是“痛愤”,“雅尔达果已卖华乎……则此次抗倭战争之理想,恐成梦幻矣。”①让蒋痛苦的不是在东北退让这些事情,因为在未来一年,他还愿意在这个地区给斯大林更多退让呢!让蒋难堪的是,这些盎格鲁撒克逊人竟自认有权把中国的主权让渡掉!对他、对中国,这不啻是极大的侮辱。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March 15; 1945; box 44; folder 4。

  然而蒋也很快就理解到,除了接受既成事实别无选择。因此,收到这个晴天霹雳之后,他第一个决定是请华府接见其外交部长宋子文,以征求罗斯福总统对双方处理苏联与中共事宜的“共同策略”之意见。白宫拒绝所请(又一次侮辱)。但是几天后,蒋接到斯大林的传话,建议订个日期让宋子文到莫斯科和莫洛托夫会面①。

  ① Feis; China Tangle; p。278。

  赫尔利回到华府后马上赶到白宫,罗斯福的身体状况吓坏了他。罗的“皮肤彷彿贴在颊骨上”。罗否认中国在雅尔达遭到出卖,但是经过好几次谈话后,罗同意让赫仔细瞧瞧完整的雅尔达秘密档案。赫尔利读完之后,惊愕得不得了。他觉得在中国权益上的这些让步,严重抵触大西洋宪章中领土调整必须符合相关人民意愿的原则。罗斯福的罪恶感被唤醒,他说他了解赫尔利的考量。事实上罗斯福和华府其他高阶官员也在重新思考雅尔达协定和美苏整体关系,莫斯科在波兰强悍树立共产党政府之举,尤其令人不安。哈里曼在他那位机灵副手肯楠(George Kennan)的影响下,才慢半拍地警告说斯大林的目标是“建立极权主义”①。

  ① Don Lohbeck; Patirck J。Hurley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mpany; 1956); pp。372…377。

  同时,赫尔利读到国务院2月27日的一份文件,建议如果美军在中国沿海登陆,美军应把中共武装起来;又说中国未必要在委员长领导下统一起来。赫尔利很气,这份文件起草过程竟没征询他的意见。他指控这些建议违背总统的政策。他又跑去见卧病的总统,罗也同意美国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