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足球梦难圆 >

第25章

中国足球梦难圆-第25章

小说: 中国足球梦难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富丽华不远的地方有一家保龄球馆,几个朋友在那里打保龄球,他们一边打一边等我们和王健林会见的结束。建法肯定早就坐不住了,要知道他对足球不感兴趣,完全是为了陪我采访才一遍一遍地听这些关于足球的谈话,那肯定是让他深感乏味的声音,我猜他比王健林更想打哈欠。 
在没有见到王健林之前,我的确想单独写一写万达俱乐部,但和王健林两次见面之后,我告诉自己还不是时候。这只是某种直觉,按说根本不存在时机问题。 
俱乐部是一个存在,什么时候都有理由成为某一本书的主角。但我还是觉得不是时候,直觉或许来自某个瞬间,而一个特别的瞬间肯定具有特别的意思。我很少分辨意义是什么,只是让自己服从直觉,多年来直觉从不欺骗我,我料想这一回也不会有什么意外。也有另一种可能,这不是直觉起作用,而是由四次赴大连积攒起来的细节作出的决定。我来这座足球城之后的总体感觉有些混乱,它越来越云里雾里,也越来越相互排斥。我还不知道它们的来源,但至少感觉到某种精神、观念和情感上的距离。 
这应该说很糟糕。我要写的是足球,本不该进入这些更虚幻的领域,它容易偏离足球的轨道进入人性的领域,这肯定不是我所希望的,也是足球业内人士要愤愤不平的。 
王健林说:“我也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万达要实现的东西最后还是取决于中国足球的大环境。”王健林补充说:“我会时不时有放弃的念头,这个念头让我非常难受。” 
我想我知道他难受什么,像他这样难受的人肯定很多,比如说青岛的刘国江,上海的郁知非和吉林人洪峰,这些人感到难受的东西大致相同,但都无能为力。他们所能做的是搞好俱乐部带好球队写好他的书,每一项工作都应该是有价值的,俗话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了这个,我想自己受一些冷遇还是应该的。我的写作生涯在这一年突然有了新的内容,这让我很高兴。足球在我的生活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只是1997年之前我没有意识到。当我开始写文章给《球报》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喜欢那块绿色场地和黑白相间的皮球。我能回忆起自己曾经有过踢球的梦想,甚至认定会比那些国脚更智慧;我还曾经设想自己指挥国家队征战亚洲的情形,自信比现有的教练更有谋略。当然只是想想,想和做毕意是两码事,就如同说和写是两码事一样。我还想过如果中国的教练有 


37 万达夺冠之夜



见迟尚斌比见王健林还要难些。这天下午,万达队2:0胜了广州太阳神。比赛还没有结束,万达球迷就已经齐声呼喊:“冠军!冠军!”比赛结束时万达将士绕场一周,他们一同将一条横布拉开,上面写着“感谢家乡父老”。对大连人和万达人来说,1997年12月4日的下午肯定是一个特别的时刻,他们的51场不败,他们的卫冕成功,他们的提前5轮夺得'97赛季冠军。这一切当然是让人兴奋的。当天晚上《足球之夜》用了相当长时间讲万达。这就是《足球之夜》的说法,使人想到了当年辽宁队的“十连冠”:“大连连续51场不败,对大连足球是一个荣耀,对中国足球是个悲哀,对甲A其他各队是个耻辱。” 
我和建法是在晚上十点半时见到甲A冠军队主教练的。此前,我们一直在恒元酒店的大厅里等。据说市长和书记都来这里给万达庆功,非常后悔没能请王健林批准我们旁听庆功会,或许还能聆听大连市长的英国语贺词。庆功会开完了,我们看见迟尚斌出来送了几回客人。建法打算马上过去自我介绍,我说还是按规则来,先打电话后见面。建法连续打了七八回电话,一个姓于的人接电话说迟指导一直没上楼。十点钟时于先生去找迟尚斌,这一回迟尚斌接了电话,说:“稍等一会,我马上下去。”过了一会建法又打电话,迟尚斌说:“正在看《足球之夜》,马上下来。”这时候我已经非常疲劳,坐在沙发里几乎就要睡了。我说:“打电话跟他说一声再见吧。”建法是个很有耐心的人,他说已经来了,怎么也得见上一面,说几句话再走也行啊。他又打电话,迟尚斌说:“上来一起看吧,边看边聊。”我们上了13楼,在一个人声嘈杂的客房里找到了迟尚斌。 
我当时觉得整个事情有些滑稽,我们其实是相互并不需要的人在搞公关游戏。迟尚斌没必要非见洪峰,洪峰也没必要非见迟尚斌,但事情就这么让某种奇怪的暗力推着使两个并不需要对方的人碰了头。迟尚斌大约出于礼节不好不见,洪峰是因为已经来了不得不见,这跟生活中的许多事差不多,你自己有时候不由自主,骑虎难下。 
无论如何,迟尚斌是一个很诚恳的人,我根据他的神态和讲话方式觉得迟尚斌很诚恳。他说:“确实没时间,等这一段忙过,我一定跟你好好谈谈,我有很多事要谈的,咱们可以掏心窝好好谈谈。”建法又一次提到徐小斌,我也说到赵玫,迟尚斌说:“到时候你们一起来,一切费用我包了。”我没有名片,就把电话写在建法的名片后面。迟尚斌说:“我9号以后大约能返回大连,一回来就给你打电话。”他又说:“不管怎么说,得冠军大伙挺高兴。我也喝了不少,现在想谈什么恐怕也是难。”这时候“恒元”的老板已经等了好一会,他请迟尚斌和球队的其他官员宵夜,但所有人都等迟尚斌,主教练不走,他们都不动身。告辞是最有眼色的行为,我们就告辞了。 
回到万达国际饭店,石雪清就打电话来,我们聊了一会。石雪清在体育新闻界里是一个很活跃的人,还写过小说散文,就此而言石雪清写出《英雄无语》并不让人惊讶。他说他正在读一本禁书,并且说下回来给你看。我说:“你别总不露面,下回我一个人来,只和你说话,可别弄得吃没得吃住没得住的。”他说:“这回忙完了,剩下几场比赛好打。咱俩可以整个晚上都在一块聊天了。”我们约好了八九号联系,他大概八号就可能提前回大连。我们又说了一会他的那本禁书,弄得人恨不能马上就看一遍,但这时候已经将近午夜,实在太晚了点。 
我和建法决定第二天中午离开大连回沈阳。小兄弟周?说:“我估计你和迟尚斌谈不上,得了冠军对万达是大事,迟尚斌的时间已经不是归自己支配了。他也以为9点半以后能有点空闲,怎么能呢?”这家伙年纪不大但一直在官场里混,这类事肯定有经验,只是他这时候才说让人生气。 
我躺在床上回忆这几次大连之行,一点点感觉出事情有点古怪。万达似乎各管各的,甚至连王健林也不会帮助我们联系一下迟尚斌或者别的。而涉及董事长,你也听不到任何具体的东西。仿佛大家都单线联系,联系都有自己的密码,这大概就是集团模式。我们一直接老习惯和万达打交道,结果处处不顺利,仿佛总是云里雾里不知道找谁不知道去哪。我觉得事情一开始就出了差错,出版社一开始就应该和万达的主管部门达成一项协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单凭建法的热情、不懈和吃苦耐劳去坚持。我想如果没有建法在中间,我肯定早就撒手不干了,我有自己的敬业目标和方式,肯定和记者们有本质的不同。但建法的努力让我感动,我于是下决心把这件事做好。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和石雪清王健林迟尚斌交往的次数只有一两次。我希望除了足球之外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有时候光听人说话不行,必须要看人怎么干和干什么。这大概也是我有耐心坚持到底的原因。我觉得我肯定有机会知道足球之外的东西,这取决于我执怎样的心态和方式。 
周五的中午,建法一个人回沈阳,周?要继续他的冒牌考核,马窦突然决定在大连滞留一天,我临时决定去一趟瓦房店。小暑去他哥哥的医院看毛病,约好通电话但没通,我担心真的会有什么大毛病,于是就决定不回沈阳。我和建法一同到了车站,他汇同林昌军乘“辽东半岛”,我赶一趟火车去瓦房店。瓦房店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站前广场使这个鸡肠子形状的城市有了一点城市的味道。这天下午很暖和,街道两边的人穿得很少,相比之下我穿得明显厚重,谁都能看出是一个来自北方的人。 
小暑生了带状疱疹,这种毛病不难医治但如果不及时医治就有危险。1997年这个家里是个多事之年,断断续续不是这个就是那个。我一天天觉得疲劳,疲劳来自身体和心理双方面,这种状况对我的头脑和情绪造成了许多损害。为克服突如其来的烦躁付出了我相当的精力,我几乎很难安安静静想一些事做一些事,觉得时间和生命在意识到的状态里飞逝。糟糕极了。能下决心接受这个出版合同,肯定是这种情况下的唯一选择,我可以忘掉小说而把思路进入足球。相比较而言,写足球毕竟和写小说不同,它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不急于思考人的生活和人的命运之类的无尽无止无法想清的问题。 
我打算在瓦房店住几天,然后和石雪清联系,这样可以免去一些旅途的劳累。 
准确些讲,此后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一点把握都没有。或许正因为这一点,我才下决心一个人去大连。我想知道一个人去干这种不习惯不喜欢的“采访”勾当会怎样,还想知道以我的方式是不是同样尴尬,还想知道没有建法在身边我是不是同样能沉得住气,能保留住耐心。 
这很有吸引力,对于一个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刺激的尝试。 


38 从球队看我们的现实



当中国'97职业联赛的冠军球队在济南把不败纪录增加到52场时,当济南的女评论员把泰山队0:0平大连说成“突破”时,北京国安在客场2:0战胜了日本的川崎贝尔迪。据说三浦知良、前圆真圣、北泽豪悉数上阵,北京国安排出了451阵形,上半时顶住了川崎的猛烈进攻,下半时开始反击。周宁第47分钟接传中球头顶破网,第70分钟,冈波斯远射把比分定格在2:0。 
我们还没能看见比赛,还不知道国安的取胜是否侥幸,但不管怎样国安胜了。万达接下去就要面对韩国大宇,这两支冠军队之间较量更具特殊意义。金志扬所表现出的雄心在这场亚洲优胜者的比赛中已经有目共睹,而迟尚斌能否证实自己的能力也要看他与大宇的交锋结果。对于万达来讲,这种比赛是真正意义上的较量,也是真正意义上的金志扬和迟尚斌之间的比赛。 
这两个国内最抢眼的主教练在世界杯失利后才迎来证实自己的机会,当然球员的状态和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两个人半斤八两。 
在中国的现役教练中,最受舆论界推崇的是青岛海牛主教练刘国江,最有新闻效应而且最有运气的是广州松日的徐根宝,最有喜剧色彩的是金志扬,最稳重的是殷铁生,最受舆论界嘲笑的是戚务生,最让人同情的是余东风,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盖增君,最有脾气的是杨玉敏,最没脾气的是庄廉胜,最潇洒的是陈亦明,最没准头的是广州太阳神的麦超,最孩子气的是蔺新江,最能表决心的是郭亿军、最单调的是迟尚斌,最丰富的是安杰依,最乏味的是严德俊,最深刻的是崔殷泽,最幸运的是沈阳海狮的李强,最不幸的是河南建业的王随生。还有其他一些教练,辽宁双星的王洪礼、天津三星的陈金刚、沈阳海狮的徐永来,还有胡昌柏、殷立华、胡之刚、张宏根,人们还没能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 
'98赛季。甲A队就要增加到14支,除万达和申花国安,其他的球队都在相近的水平线上争斗。新升级的四支球队无疑会给老甲A球队带去更多的悬念,但保级的压力肯定要轻些。我倒认为这会让各俱乐部在技战术方面有所侧重,可以使他们在相对放松的心境中把球队的整体能力提高一层。至于四支甲B升甲A队伍,他们的首要任务肯定是保级,这种求实目的会使他们加大力度招兵买马,也会场场奋死一拼。可以这样讲,扩军后的甲A战场肯定比此前要好看许多,在无形中足球的整体水平就会有所上升,如果早一些这么干,我们也就能早一些使甲A老臣提高水平了。 
几十年来,中国足球的整体布局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标志是大连足球一马当先,广东足球和辽沈足球滑坡,天津足球青岛足球还有阵痛,上海北京四川争当赶超者,辽宁广东南北对抗已经转变成群雄并起。在这个奇特的背景下,逐一考察十几支甲级球队,或许能从最前沿看到中国足球教练及其球队球员的现实水平,或许比抽象议论中国足球更有趣味。我曾经评述过甲A十二强和甲B球队,但都带有某种偏激的情绪。 
经历了世界杯外围赛的失败,每个球迷都变得心平气和了许多。当人们发现只有解决了足协决策层的问题才能解决中国足球的问题时,对各支球队和人员难免不多出几分同情和谅解。 
我也执同样一种心境,但这种心境并不会使我放弃自己的看法。总体来说,通过分析一线教练和球队,才会发现各自存在的不同的问题,每个地区或每个俱乐部都有自己亟待解决的部分,绝不是毛病相同药方也相同。正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打算分别谈一谈十六支球队,它们是北京国安、广东宏远、广州太阳神、天津三星、四川全兴、济南泰山、延边敖东、八一、大连万达、上海申花、前卫寰岛、青岛海牛、武汉雅琪、广州松日、沈阳海狮、深圳平安和它们各自的主教练及主力球员,我希望我能按自己的眼光得出自己的结论。 
此前,我有必要先谈一谈其他情况。在前面已经讲到过甲B和乙级的事,现在主要是说中国的甲B成了养老院和幼儿园。在正常情况下,甲B处在甲A和乙级之间,正应属于过渡性联赛。由乙级球队给甲B输送大批年轻力量,这些人经过甲B的锤炼之后逐渐进入成熟,接下去顺理成章成为甲A选秀的对象。就如同欧美足球发达国家的乙级球队一样,每年都能有在甲级联赛中一鸣惊人的升班马,每年也都能从乙级球队中培养出新星进入甲级球队。我说中国足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