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119章

大明天工-第119章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复州城头也乱得很,十几个建奴看着三四十个汉军,紧紧盯着那几个去点火把的,一开始都没注意到城下地动静。
    不过复辽军不作掩护地冲出来,这动静就有些大,很快有人发现不对劲:“章京大人,下面、下面好像有人……”
    留守复州的总共只有两个牛录六百人地满洲八旗兵,依照后金的编制,牛录下设四个塔坦。每个塔坦设章京一名,城头的建奴小头目就是叫哈拉齐的女真章京。“有人?”哈拉齐愣了一下,侧耳一听。果然能听到下面有声音,恰好有汉军将火把插在城剁上,哈拉齐将头伸出城垛外瞅了一眼,顿时浑身冰冷。
    “敌袭,明狗攻城了!”
    城头的火把,能够照亮的范围有限,哈拉齐隐约能看过黑乎乎地一片人影在城墙根蠕动,还有一些人影在冲过来。
    哈拉齐只领了几十个人在城头,这个时候是什么也不管了。立刻让人吹起号角,并去通知阿尔泰佐领,又让城头的兵丁分成几队,赶往东侧的城墙。
    “要让明狗进了城,大汗饶不了咱们,”哈拉齐大声为下面的兵丁鼓气,都知道那一侧城墙被炮火覆盖着,这个时候却是顾不上了。
    “明狗有人在城下,不会开炮了。咱们过去!”哈拉齐大声道,组织督战队开始赶人。
    女真的兵丁拿着弓箭,汉军搬起石头、滚木,冲向东侧的墙段,原本在那边也是放了很多守城的东西,不过被明军轰炸了两天两夜,差不多都成了粉末,这个时候只能从别的地方搬过去。
    哈拉齐冲了过去,就将插在城垛上的火把拿起来扔了下去。火把在空中地时候。就将下面的情形照的雪亮,城墙根蠕动着好几堆穿着黑衣服地人。
    哈拉齐很快想到这些显然是明军的黑衣人在做什么:“挖墙。他们要挖墙。”
    以往,建奴没有守过城,但攻城的时候也经常用这种办法,首选当然是用内应打开城门,或者借城外的战斗趁乱冲进去,要是城门无法打开,那就会用挖墙脚的方法,驱赶汉军甚至辽民作炮灰,挖塌墙脚,然后顺着缺口打进去,没想到明军这一次也要用同样的办法。
    “快,全部堆这边,后面的快一点,建奴发现咱们了,咱就让他们尝尝飞起来的滋味!”
    突击队的队长刘远这个时候也顾不上隐藏了,大声指挥队员们将背上地口袋倒进刚刚挖出来的墙洞里。
    这些口袋里装的不是别的,正是大量的黑色火药,前后传上来的已经有将近两百袋,每袋七十多斤,也就是一万多斤的火药。
    突击队利用大炮轰出来的凹陷,在墙根扒出了七个大小不一的坑洞,装进黑火药以后压实,引出导火索。
    这个时候建奴已经来到城头,拉弓搭箭,向下就射,虽然看不清楚下面地情形,照着黑乎乎的身影就射,很快就有人受伤。
    突击队员中也有掏出三眼铳与城上对射的,显然吃亏很多,一时之间,黑暗中接连响起几声闷哼。
    突击队为了达到袭击的突然性与速度,都没有穿什么盔甲防护,现在完全暴露在建奴的弓箭之下,连续多人受伤。
    好在城头的建奴弓箭手并不多,刘远连忙让人掩护受伤的人后撤,他这边将最后一处夯实,也是带着剩下的队员,在城头汉军搬来滚木石之前退向护城河。
    与他们一起到达护城河边的,还有几根牵引出来地导火索。
    正文 第一五六回 攻取复州
     更新时间:2009…7…25 23:34:15 本章字数:7017
    天启元年十月初八,复州城南城墙东侧一段,在一万五千多斤火药的爆炸中,分崩离析。
    并不是说这一万五千多斤火药爆炸时的威力有多大,东侧这一段城墙如此容易便被炸开,很大原因是这段城墙曾经坍塌过,后来重修的时候弄成了豆腐渣,当然禁不起这样的一击。
    当是时,城头并没有多少建奴兵,这次爆炸也就未能造成多大的杀伤,它的最大功绩甚至不是将复州城炸开了一道口子,而是这一次威力巨大的爆炸,让闻声而来的建奴想起了金州城那一次类似的爆炸,正是那次爆炸横扫建奴的车,失去车的保护,建奴的骑兵冲击死伤惨重,终于一败涂地。
    那次爆炸造成的阴影,让阿尔泰彻底失去了斗志,他甚至没有想着派兵去堵住缺口,竟然掉头就走,带着他的骑兵冲出北方,向北逃窜,以至于复辽军冲上缺口的时候,竟然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这一点让指挥复州之战的复辽军最高将领崔石头都有些哭笑不得,本来还打算磨砺一下复州营的新兵,哪想到根本就没有发生激烈的近战,倒是炮兵和突击队得到了表现的机会。
    虽然如此,进城以后的复州营倒是士气大振,沿着城内的街道追杀那些来不及跑掉的汉军和辅兵。
    女真骑兵率先溃逃,这些汉军和辅兵早就崩溃,当然也谈不上什么战斗力,说是追杀,差不多就是喊一嗓子,就能冲上去捉俘虏。
    城里的战斗进行得很顺利,基本没有激烈的战斗发生,东西两面的城门打开以后,复辽军蜂拥而入,很快控制了整个复州城。
    因为单进忠与建奴先后迁徙复州的人口,城内也没什么其他的人。复辽军如愿以偿打下了复州城,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座空城。
    崔石头并没有让军队在城里多呆,本来也没发生太激烈的战斗,略微休息一下就是了。
    战报在这之前已经送出,金州、长生岛,还有盘谷堡、得利赢城、复州北面的灭虏营左掖。
    灭虏营左掖在北面除了警戒建奴地援军。就是伏击、堵截复州城地溃兵。
    左掖本是纯粹地火铳手编制。不过这一次也是采取了混编。差不多是两个旗长枪兵与三个旗火铳手。
    以往。为了保证长枪兵、火铳手地威力。必须采用大方队地编制。人数少了地长枪兵方阵没有厚度。很容易被击溃。火铳手要是不能形成轮射和密集地火力。更是起不到什么作用。
    所以复辽军才会采用哨作为基本单位。每个哨六百多人。可以排出二十五乘二十五。将近一百尺截面地大方阵。这样地长枪兵方阵足以应对大队骑兵地冲击。
    火铳手通常需要同长枪兵一起配合作战。但即便是单独面对敌军。一哨火铳手也能拉开射击队列。拥有强大地攻击火力与一定地防守能力。
    复辽军地假想敌一直都是建奴地骑兵。不过在战场上。并不是每次都会是平地上地大军团作战。毕竟作为一个完整地战术单位。一个营三千五百人。已经是不小地规模了。
    金州之战以前。复辽军考虑的主要是大军团的攻防,重点是以重兵守护堡垒,反击敌军,金州之战以后,特别是灭虏营反击中出现地问题,在大兵团作战的同时,也需要小而灵活的战术单位,这次复州之战,就不再是一个营一个营地拉出去。而是一个营配合几个哨,由于要继续分开布置,有的哨都打散了组合,以保证每个方向都有合理的火铳手与长枪兵的配备。
    灭虏营左掖即便是普通的火铳手与长枪兵也配备马匹,这支偏师也配备了一个旗的轻骑兵,用来侦察战场,截断建奴的信使,此前复州城中派出来地几批信使,都是被截了下来。复州城甚至也不知道他们的后路已经被截断。
    选锋营一部、复州营进入复州城以后。立刻由前掖的一个旗与复州军一个哨出城北,追击逃窜的建奴骑兵。金州城原指挥使衙署。现在的辽东道衙署,对前线作战计划了如指掌的参谋部、作战部的赞画、将领也在等待前方的消息。
    因为讯息传递的不方便,实际上具体地作战指挥还要依靠前线将领的灵活处置,参谋部也只能做出各种情形的假定,为每一种假定设计推演优化的作战方案。
    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说的就是古代的作战模式,在复辽军中,因为战棋推演,以及参谋制度的存在,军队将领经验的缺乏,使得预设作战方案大行其道,几次大战都是有充分的准备。
    即便如此,两次金州之战也出现了很多意料以外地情况,参谋部地计划总不可能将细节的变化都考虑清楚。
    参谋制度也好,营哨编制也好,都是新生事物,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差不多是摸着石头过河,李彦也在思量,是不是要做出一些调整,使其更加灵活一些。
    “复州城还没有消息,北面送来地消息,依然没有发现建奴主力,早上刚到的镇江那边的信件,还是求援,城外的建奴大军攻了一次,退下了,毛文龙说他不要兵,只要一千枝火铳,就能将建奴打退,”茅元仪看到李彦走进作战室,立刻将最新得到的情报作了汇报。
    李彦点了点头,大步走向屋子中央的沙盘:“前面的消息送过来,都过去半天了,只要还没有变数发生,咱们也不用管太多。”
    又接着笑道:“镇江堡的消息是两天以前了吧,不过建奴看样子就不像是真打,要是真的打了,就凭镇江营那七百杆火铳,怎么能抵得住三千骑兵?就是再给他一千杆火铳,也是不行,没有经过训练,就灭奴铳这玩意,拿了再说也还是烧火棍。”
    茅元仪笑了笑:“镇江营那队老兵。倒是咱们复辽军带出来的,也有些样子。”
    “也就是样子而已,”李彦笑着摆了摆手,指着沙盘说道:“从战略上来说,得到金州以后,复州的重要性不如镇江堡。所以建奴肯定以为我军会救援镇江,先来看来,他们对我军攻打复州的准备不足,就复州那城墙,一千余兵力,两个牛录五百多人的女真骑兵,我倒不信选锋营和复州营打不下来。”
    “复州急报……”就在这个时候,留在情报部的参谋大踏步走了进来:“今晨,我复州方面军炸开城墙。突入城内,顺利占领全城,俘虏汉军五百余人。尚有五百余建奴骑兵向北奔逃,现正以一个哨加一个旗随后追击,力争全胜,我复辽军威武!”
    “复辽军威武!”李彦将右拳按在胸口,与肃立的参谋一起喊了一句,正要说话,门外传来王国兴的声音:“赢了?我军打下复州城了?”
    “是地,一切都很顺利,没有什么伤亡。倒是建奴跑得快,没有怎么接战,复州那边正在追击,”李彦简单说了一下情况,见王国兴已经抢过战报在看,便打趣他道:“让你昨晚早点睡觉,偏生要守着,复州城倒是凌晨打下的,这消息还不是要晌午才到?”
    “拉倒吧。看你那黑眼圈,怕是也没怎么睡吧?”王国兴手上捏着战报,乐呵呵地笑着说道:“这么说来,现在这个时候,崔石头、刘文炳那两家伙说不定已经将建奴给包了饺子,这一仗,咱们赢了!”
    “至少昨天为止,还没有发现建奴在复州地区出现的迹象,”李彦笑着点了点头。即便是建奴现在出现。一线的复辽军也都可以往复州集结。
    建奴兵锋强盛,可以通过长生岛回撤金州。要是只有两三万人,那就坚守复州城,再给建奴一个教训,总之,复州距离金州这个据点很近,相互照应,进退自如,不比镇江那块飞地。
    “毛文龙又来请援了,你说怎么办?”李彦随手将一份战报递给王国兴。
    “管他做什么?”王国兴对毛文龙这种不听将令的“诸侯”也很恼火:“他干嘛不去找王化贞?咱们既然打下了复州城,就算镇江丢了,也最多是功过相抵,罚不到咱们头上。”
    李彦微微叹了口:“就怕镇江损失太大。”
    “那你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放弃到手的复州,赶去镇江送死吧?”王国兴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道。
    “那倒不是,”李彦笑了笑:“有个问题咱们还没有细想,打下复州,固然可以说是金州为解镇江堡之围地围魏救赵之策,也可以为我们分担丢失镇江的责难,但是建奴丢了镇江,会怎么想?”
    “之前,我们一直担心建奴会救援,会反扑,但也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不管不顾,各打各的,但是在确定金州军不会救援镇江堡以后,建奴会在东面发起更大的攻势,甚至可能会越过鸭绿江,追击进入朝鲜的辽民与明
    “那与我们何干,你不是把基地放在皮岛?建奴总不能骑着马渡过大海,”王国兴笑了笑,拿下复州城,复辽军就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主动之中,哪怕是建奴打到朝鲜去了,也与他们无关。
    虽然说辽东兵备道也管辖着镇江,不过实际上因为辽东巡抚的存在,辽东道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这也是毛文龙不理会李彦撤退命令的原因所在,毛文龙抱着王化贞地大腿,自然不会理会李彦这个辽东道。
    当然,这也和前一阵的政治风波有关,李彦遭到申斥,表面上看是失宠了,毛文龙在这个时候当然知道站在哪一边。
    朝廷既然不愿将金州与镇江独设一镇,以李彦作辽南巡抚,王国兴就觉得没有必要管镇江堡的事情。
    王国兴从一个注定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地纨绔,以游戏的心态参加兵战俱乐部,然后又成为注定不会有什么表现机会的神机营参将,直到李彦统兵出征,才变得举足轻重,实授镇守辽南总兵官,征虏前将军。
    如果没有李彦,就不会有复辽军的今天。也不会有王国兴的今天,当然,王国兴也不会因此就效忠李彦。
    兵战俱乐部系的将官与李彦大多年龄相近,相互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李彦创办兵战俱乐部,并且搭建出俱乐部的框架。以及很多细则与规范。
    兵战俱乐部差不多是李彦一手创办,但也不是说俱乐部地成员就将李彦看成是依托,但是这份共同地背景,无疑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兵战俱乐部是一个因为共同爱好、兴趣集聚起来的团体,后来渐渐就有了共同的志向与理想,这才是大家能够走到一起,成为一个团体的根本原因。
    李彦作为创始人以及组织者,自然得到大家地更多敬佩,但这种敬佩并不能与忠诚等价。大家愿意支持李彦,更多是觉得李彦才能够代表大家的利益,只有李彦在。他们的理想才能够实现,今日所拥有的东西才不会失去。
    好比王国兴虽然贵为镇守辽南总兵官,征虏前将军,但是在明朝中后期以文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