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138章

大明天工-第138章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的冲撞,也给明军带来巨大的压力,一个明军的长枪没有握住,枪杆顶在后面的人身上,虽然有铁甲阻挡,那个长枪兵还是闷哼一声,吐了口血,委顿下去。
    不过,明军的枪阵大部分还是顽强地保持着原来的阵型,因为队列靠得很近,即便是一个人受伤不行了,也会被夹得紧紧的,保持阵列的完整。
    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一排紧接着一排,虽然投掷兵发疯似的将手雷扔到枪阵的前面,但也无法阻挡骑兵的狂飙突进。
    每一排四十余骑,建奴一次投入了两个千人队,分成二十五队,虽然前四队被打残,第五队总算是打出一些效果,紧接着三次冲击,明军的长枪阵也终于开始松动。
    “复辽军,必胜!”似乎处在绝境中的明军并没有放弃,更没有退却,依然顽强地支撑着长枪阵不至于崩溃。
    而在他们的身后,前两排掷弹兵已经停下来,换了后面三排,掷弹兵则向两翼运动。
    建奴的骑兵也遇上了麻烦,前四队没有起到作用,接着又是四队冲上去,虽然冲动了明军的阵脚,但几乎没有一个能过去,明军的阵前,已经堆积了二百多具人马的尸体,还有些受伤发了狂的战马,在阵前乱窜。明军的长枪阵死撑着不动,建奴后面的骑兵也不好直接冲击,到第十队以后,还是没能冲开枪阵,后面的骑兵却再也提不起速度了,面前就是几十匹乱窜的伤马,地上就是几百巨尸体,特别是阵前那些巨大的马尸,严重影响了骑兵的冲刺,成为天然的障碍。
    骑兵的速度一慢,不仅失去了冲击力,还要承受阵后飞过来的手雷,战局竟然一下子僵持下来。
    趁着建奴进攻势头减缓的间隙,明军趁机将死伤的兵换到后面,后排的长枪兵向前替补,渐渐又将阵型拉了起来。
    长枪阵后方不远处临时搭建的敌台上,王国兴面沉似水,虽然做过很多次演练,但是长枪阵直接承受实战骑兵的连续冲击,这还是第一次,尤其是在阵前缺乏障碍物的情况下,建奴的骑兵发挥了最大威力。
    面对骑兵冲锋,复辽军有许多种战术组合,但现在能用出来的,也只有火铳手此前的轮射,以及现在的长枪阵。
    两翼骑兵只能看住侧翼,防止敌人的骑兵迂回绕击,火铳手则彻底失去作用,成为掷弹兵与辅兵。
    “将军,咱们必须要反击啊!”刘文炳在一旁阴阴地说道:“任由建奴这么冲下去,重步兵也撑不住的。”
    王国兴点了点头,四个哨长枪兵的表现很出色,但终究会有承受的极限。
    “我让轻骑兵冲一下?”刘文炳搓了搓手,阴阴笑道。
    “也行,注意不要过多纠缠,”王国兴道,现在必须要想办法减轻正面的压力。
    复辽军虽然讲究计划与方案,为此也有充分的设计,不过到了战场上,面对千变万化的战场形势,复辽军将领的应变就显得不够,王国兴这时候才意识到,其实他早就该让轻骑兵从旁边牵制了。
    毕竟,要对付骑兵的最有效办法,永远只有骑兵本身。
    刘文炳立刻领命走下敌台,跨上战马奔向右翼,他现在是灭虏营参将营官,自然也不用亲自披挂上阵,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也不等不及他去从容安排。
    事实上,在王国兴点头以后,出击的命令已经下达,顶在最前面的两个骑兵哨哨官已经开始行动,执行轻骑兵的战术套路。
    战术套路与战场情况显然不可能完全吻合,这也需要领军的哨官自行调整和应对,明军摆放在长枪阵两翼的左掖与右掖,行动就不完全一致。
    左掖采取的是骚扰,他们掠向建奴骑兵冲阵的中路,投掷手雷,或者是用手上的三眼铳射击,如果建奴不追击,他们就会停下来射击,建奴要是转向,他们就会拨马就走。
    左掖派出的兵力也不多,通常是一个旗一百多骑,每次以一队二三十骑为一组,以骚扰为主,建奴还不能不应,要是应的话,对正面的冲击自然要减弱,要是不应,这边上百骑过来,火铳一阵乱射,也吃不消。
    左掖是刘文炳原来带过的,风格就有些灵活,秉承的原则就是不停占小便宜。
    对明军来说,他们的优势是大虫河的阻隔,建奴的骑兵只能通过有限的通道运动,这就使得他们在河岸这边能够投入的兵力相对较少,不然,灭虏营的轻骑兵也不能这样轻松。
    相对来说,又翼的骑兵就比较生猛,他们动用了仅有的一个旗重骑兵,并以重骑兵为锋锐,轻骑兵紧跟在后的阵型,斜斜地向最右侧那个通道杀了过去。
    灭虏营一共编了三个哨骑兵,每个哨又编一个旗重骑兵,平时也当做轻骑兵,战场需要,披挂重甲以后,就成了重骑兵,其实还算不上是真正的重骑兵。
    正文 第一七九回 小胜一场
     更新时间:2009…8…18 1:11:49 本章字数:2435
    灭虏营的骑兵一出,建奴骑兵的压力骤然增大,不能像刚才一样,肆无忌惮地冲击枪兵的正面,必须要考虑两翼的压力。
    因为大虫河的间隔,建奴的骑兵虽然强悍,但始终处于兵力的下风,也无法将主力骑兵全部投送过岸,立时陷入下风。
    建奴一直在继续填河,扩大渡河的通道,但一时之间,填好的地方终究有限,能够投送的兵力也很有限。
    由于过河的兵力有限,明军又有大队的骑兵,建奴骑兵也难以用速度进行迂回,阿敏试图让骑兵在河滩上集结以后,再发起大规模的攻击,但是明军的骑兵又不停地骚扰,使得他的计划无法实施,最终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填河,以使得大军可以同时渡河,而不会陷入以寡敌众的不利局面。
    不过这一次,明军没有放任建奴从容地填河、推进,而是将两个哨的骑兵全都放在第一线,不停地骚扰、狙击;建奴自然也容不得明军如此嚣张,也派出骑兵掩护、策应,大虫河两岸顿时上演了一出骑兵的缠斗。双方不时出动小股骑兵,围绕河岸的控制权,来回追击、攻杀。
    与此同时,重新编组以后的长枪兵与火铳手混合编队,也缓缓压向河岸,火铳手再次站到队列的最前面,他们的火铳射程可以覆盖大虫河的两岸,这给填河的军士。以及试图突击地骑兵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大虫河畔激战的同时,由破虏营、东江营、镇江营一部组成的东路军,也离开了临江大营,沿着大虫河向北挺近,越来越接近现在的战场。
    阿敏虽然先后派出两个千人队骚扰、迟滞这股明军的行动,不过临江大营距离险山堡并不远,留给建奴的时间与空间都不多。
    建奴怎么也没有想到。东路军会给他们设置一个陷阱,用火铳与手雷打了次伏击,杀伤了建奴数百人。
    鸭绿江沿岸属于丘陵地带,虽然没有什么大山,或者地形特别险峻之处,但沟壑纵横,加上植被还很茂密,适合伏击地地方还挺多。
    骆养性用上了刘文炳曾经用过的办法,让列阵作战能力还不过关的镇江营化整为零。对建奴的骑兵来了个反骚扰,使得建奴的骑兵陷入困境当中,根本无法对明军主力造成威胁。
    东路军渐渐迫近。在主战场没有取得重要突破地建奴主力。也逐步等待不下去。隔着河岸发起了又一次地进攻。结果还是和上一次相同。建奴始终无法打透明军地阵列。而在吸收了经验教训之后。明军在战场上快速成长。他们已经不再给建奴直接冲击长枪兵阵地机会。骑兵地骚扰、火铳兵队列与长枪兵队列地灵活转变。都使建奴地作战困难一再增加。
    激战终日。建奴始终无法击破明军地防线。而明军地东路军又终于出现在建奴大军地侧后方。这让建奴不得不放弃了进攻。而是选择后退扎营。以应对糟糕地局面。
    在东路军迫近以后。明军终于在战场局部形成兵力优势。两路大军差不多都有十个哨左右地兵力。也就是七千余人。加在一起。也有一万五千左右地战兵。还有数千辅兵。
    阿敏终于发现一件很糟糕地事情。由于东路军是沿着大虫河前进。虽然他们现在还有一点距离。却恰好掐住了建奴大军渡河地要害。使其无法快速渡过大虫河。退向宽甸。
    至于其他方向。在汤站堡、镇江堡。甚至刘家坳。都有明军地存在。无论阿敏想要从哪个方向运动。都不会太容易。
    更让阿敏没有想到地是。明军居然在占尽优势地情况下。在夜间开战。
    复辽军一直注意夜间作战地训练,虽然有些人因为夜盲症等原因,夜里无法行动,但两路大军还是能凑起三四千人。
    明军的夜袭让阿敏措施不及,白日地战斗让很多建奴都有些垂头丧气,他们很难想象在野战中,兵力差不多,甚至还要略占优势的情况,竟然冲不开对方地长枪阵。
    建奴军中号令森严,纪律严明到几近于残酷,这才使得建奴大军没有崩溃,至少从表面上来说,还很难看出建奴内部的忧虑。
    但是夜间给明军突然冲击,建奴地应对就显得有些慌乱。
    白天的战斗,不仅打击了建奴士兵的士气,还使得他们的体力消耗严重,回营以后,除了值夜的营哨,大家都很快进入了梦乡。
    明军的夜袭来得很突然,很多建奴的士兵就被从梦想中惊醒,耳中听到不远处的喊杀以及爆炸的声音。
    建奴大军竟然崩溃了!
    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已经累了一整天的结果,使得这些建奴军士身上的压力非常大,在突如其来的袭击中,发生混乱也不算什么特别的事情。
    阿敏竭力想要压住阵脚,不过在明军持续不断的骚扰下面,阿敏根本没有好好收拢残兵的机会,好不容易才压住阵脚,营寨却早就给毁了。
    事后总结,这次夜袭并没有取得太多的斩首作为功绩,但是在大虫河畔的战场之上,明军借此终于是彻底掌握了主动权。
    第二天天色放亮,阿敏没有指挥好不容易整顿起来的建奴大军向北攻击,而是选择了撤退。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是因为对面的明军太难对付;二是他收到努尔哈赤的信件,知道辽西主力已经赶回来;三是建奴发现明军在汤站等地,所驻守的兵丁数量都很好。
    这一次撤退,阿敏放弃了向北的可能,而是向西、向南,然后与辽西的主力遥相呼应,将那些该死的明军全部都留下来。
    明军两路大军汇合,军中的骑兵加起来也有好几千,虽然正面作战,李彦还舍不得,骑兵毕竟太贵,不过这些骑兵用来骚扰、追击,倒是很合适。
    虽然不会硬碰硬,不过有这么一支骑兵在周围出没,建奴的撤退速度也受到影响,留下来断后的大军力量要是少了,会被明军干净利落地吃掉,要是留得多了,那还不如不退,全部都留下来战上一场。
    正文 第一八零回 工事专家
     更新时间:2009…8…18 19:17:53 本章字数:3610
    在明军的骚扰下面,阿敏的撤退进行得很不顺利,明军不仅有骑兵咬住他们的尾巴,明军的步兵也不知疲倦似的,在丘陵间不停穿插,然后利用有利地形,干扰建奴骑兵的正常撤退。
    明军的骚扰给建奴的撤退带来了很大麻烦,也仅仅是麻烦而已,小股的明军虽然像林子中的野狼一般,滑溜无比,但也不敢招惹建奴主力。
    吃了几次小亏以后,阿敏索性让大军聚集在一起,沿着开阔地带一路疾行,才算是摆脱了明军似乎无处不在的骚扰。
    当然,所谓的疾行也只是相对的,五六千大军,还有马匹,不管是吃东西还是大小便,都是件麻烦事。
    要不是在大虫河畔领略了明军的强悍,阿敏甚至恨不得回头去与明军决战,也好过现在如丧家之犬一般。
    但是大虫河之战,明军长枪阵的强悍让阿敏知道,这支明军绝对不一般,他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一支步兵能够正面抗衡骑兵冲击的。
    但是,大虫河畔的明军做到了,要知道,那仅仅只是三到四千长枪兵,而在临江大营增援以后,明军在大虫河畔的兵力已经达到两万多,数倍于建奴,阿敏觉得这个时候绝对不应该继续浪费时间,火速跳出包围圈,才是最佳选择。
    关键时刻,阿敏并没有意气用事,他的决定也挽救了这支建奴的命运。
    大虫河之战,以建奴主动撤退而告终,某种意义上来说,明军的战略目的,也就是杀伤建奴有生力量并没有做到最好,建奴的主力其实还是从战场上撤走了。
    义州之战、临江之战、大虫河之战,以及攻占汤站堡、险山堡的战斗,明军都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大部分都是汉军。或者是仆从军,真正杀伤的建奴主力,可能还不到一千。
    不过,在建奴主动撤退以后,王国兴也没有发起追击。除了灭虏营三个骑兵哨,以及镇江营三个步兵哨利用地形做了一些骚扰,复辽军主力回师收了镇江堡,就地休整。
    虽然建奴地骑兵有机动优势。王国兴本来还是可以追一追。毕竟大军行动比地不是个体速度。复辽军最强调运动战能力。利用丘陵地带地地形。复辽军完全有机会留下一部分建奴。
    王国兴放弃追击地原因。是因为刘家坳和金州那边都已经送来消息。征伐辽西地建奴主力已经出现在辽东。
    就在努尔哈赤与代善、皇太极领着大军出现在铁工城地时候。莽古尔泰、乌尔古岱也率领三万建奴铁骑出现在岫岩。复辽军如果追击阿敏。很可能被莽古尔泰抓住机会。所以生性谨慎地王国兴及时收缩兵力。开始巩固镇江堡…义州防线。
    虽然没有能够歼灭大量建奴有生力量。但是东江战役地另外一个战略目标。重整镇江防线倒是顺利达成。
    东路、南路军经过长途奔袭。先后打下义州、汤站堡、险山堡。并建立了临江大营。收复镇江堡。依托镇江堡、义州城以及临江大营。就可以重新获得对鸭绿江河道地控制。
    随着二月份天气逐渐转暖。在得到水营舰队地支援以后。鸭绿江防线将变得难以逾越。明军可以利用东岸地朝鲜作为根据地。保障东江一带地军事行动。
    义州城与镇江堡一东一西,牢牢卡住鸭绿江水道。并互相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