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25章

大明天工-第25章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续与周彪、王兴发生冲突,让李彦将安全问题提升到首要位置,除去每天锻炼身体,练习拳法,并尝试使用棍棒,提高自身武力值外,就是打造可以信赖的家丁队伍。
  家丁们平常不用下地干活,主要进行训练,项目由李彦制订,包括对身体的锻炼、打熬力气,以及简单的格斗术和棍棒。
  李彦不是军人,但他有练拳的经历,更重要是能全面、科学的分析、思考,至少从表面看,这套训练计划条理清晰、且涵盖了各个方面。
  每天早上,在村头的菜地会合后,首先是担水浇地以锻炼腿部力量,李家的菜地少,用不了两桶水,连带将不远处徐寡妇、宋里正等邻居家的菜地也照顾到。
  然后就是在荒地里做俯卧撑,锻炼手臂力量,做完后围着村子开始长跑,这是要练耐力、肺活量,都做好了,才能吃早饭,进行休息。
  白天要进行的训练,上午徒手格斗,下午棍棒,家丁们不需要掌握复杂的套路,李彦只是找了几个实用的格斗动作教给他们,至于棍棒,也全是摸索,从基本动作开始操练,无非是直刺、横扫、抡起来砸下去,其中又以刺练得最多。
  李家的这些动静被人看在眼里,自然是风言风语不断,都说李家三娃败家,要将父母留下的遗产挥霍一空。
  对这些说法,李彦并不在乎,实力才是一切,除了家丁的训练,田里的农活也在郑书与石柱子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虽说番薯产量让李彦大失所望,不过近四十亩地,也要收五千多斤。
  此外,十亩玉米的产量也不高,甚至比番薯还要低些,亩产达到一百零几斤,能收一千斤。
  与北方普通中田亩产八九斗、五六斗,下地二三斗相比,盐地上能种出一百多斤庄稼,还算不错,但在外人看来,产量就是差不多,又从未见过,不知道能不能吃,自然是相当不划算。
  再提起之前用亩产一石多的水田交换盐地的传闻,李彦在胆小鬼的名号以外,又有“李家三傻子”的绰号。
  亩产虽然不高,李家的屋子却更小,才收到一半,两千多斤番薯几乎占去一个房间,李彦也觉得有改善住房条件的需要,向包有才问了问当前的房价,觉得还能买。
  恰好包有才知道邻村有人家想要卖房子,是座有两侧跨院的四合套,大小、质量都不错,主人家似乎要迁往外地,急于出售,价格也不贵。
  “只是房屋的主人,少爷也认识,”包有才眼睛转了转,露出犹豫的神色。
  “谁啊,莫非是有过节的?”李彦看到包有才这副样子,便也猜到几分:“不管是谁家的,他卖房子咱买房子,也没什么好说的。”
  听到这话,包有才微微吁了口气,眼珠子却还溜溜地看着李彦:“便是那严明严家……据说,他家三儿子在通州当了官,要搬过去。”
  “严明?”李彦脸色微沉,也想起这个人就是那天上门来,用恶毒的言语逼迫二丫退婚的严家家长,包有才口中的严三,也就是二丫定亲的对象。
  “原来是个陈世美!”李彦冷哼了一声,他才不稀罕什么严家,这等势利人家,未来有他们后悔的。
  但这件事却伤害到二丫,小姑娘脸上虽然还挂着甜甜的笑容,却分明有些勉强,这两天也很少出门,看上去真要做藏在深闺的良家女子。
  包括隔壁的徐寡妇,现在也很少露面,这封建的习气,无处不在的流言蜚语,让李彦感到很恼怒。
  “买!”李彦口中跳出一个字,又冷声道:“不过,你给我想想办法,将价格压得低些。”
  “谈价格,老郑是好手,”包有才嘿嘿笑道。
  包有才号称包打听,了解各种信息,郑书精于计算,两人配合起来侃价,确实是黄金搭档。
  “你们要买房?我可说好了,只要现银,否则免谈,”严明五十多岁,常年酿酒、贩酒,甚至身上也有一股酒糟的味道,他斜睨着李彦,酒气熏天地说道。
  “二丫的聘礼,你还没退还,可别想赖掉。”
  李彦笑了笑:“不过是五斗麦子,这两日有些繁忙,便忘记了,改日就让人送来。”
  “可别!”严明翕动着酒糟鼻,伸手摆了摆:“现在谁不知道李家的三傻子整天瞎折腾?我看那百十两银子迟早得败光,你还是快些将聘礼还了。”
  李彦不由抬手揉揉鼻子,左右看了看,难道说自己的名声有这么差?
  郑书依然面无表情,包有才讨好地笑了笑,至于崔石头他们,整天都在接受训练,知道的事情恐怕还没李彦多。
  “行,明日便让人送来,”李彦不与他多做纠缠,摆手说道:“可以先看看房子了吧!”
  严明略一犹豫,还是站起来领李彦去看房子,这是座有三个院子的横式四合套,除去正中的四合院,东侧和西侧各有一个小院,主屋、厢房加起来共有三十多间。
  “三娃,不要怪老夫性子直,说话难听,虽然李家婶子留下些银子,但你也不能不务正业,天天和几个年轻人舞枪弄棒,听说还给长工吃肉?如此下去,多少家财也得败光!”
  严明语重心长的口气让李彦很是不适应,崔石头他们忍不住瞪起了严明,不过想想也是,他们整天操练棍棒,在旁人眼中,自然是不务正业,至于长工都能吃上肉,也是闻所未闻。
  “你不要不服气,现在直沽一带谁不知道李家的三傻子整天瞎折腾?舞枪弄棒不说,还将原来好好的菜地弄得乱七八糟,”严明摆出一副长辈的姿态,继续对李彦谆谆教诲。
  “将菘菜捆起来,那还能长大不?给韭菜搭个草棚子,难道就不怕冷了?年轻人呐,就是瞎胡闹!”
  “还有拿水田换盐地,真是……真是前不见来者,后不见……不见什么来着?”严明跺了跺脚,似乎为这些事感到痛心疾首。
  李彦见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遭到严明的诋毁,想来民间也有同样的非议,不由微微一笑:“李某要做的事,或许真的是前不见古人,但必定有来者!”
  “三娃啊,做人就是要知错能改啊!”严明似乎并没有听懂李彦话里的意思,抽了抽酒糟鼻,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所以,你能有购置宅院的想法,老夫很欣慰啊!”
  ——————
  PS:友情推荐瞳黑的新书,以丹入道的《丹尊》,书号:1221874
    正文 第三十四回 大发雷霆
     更新时间:2009…5…9 15:18:11 本章字数:2578
  PS:第二更来了!求票、求收藏,兄弟姐妹们支持草根啊!
  ——————————
  “贤侄,宅院可以居住,而且经久耐用,像这样的四合套,完全能再住几十年,然后传给子孙,什么是家产?这就是,”严明得意洋洋夸耀自己的宅子,但在李彦听来,却不怎么顺耳,一个小小的宅院而已,他未来的事业,怎么会如此局限?
  严明并未察觉李彦的漠然,又卖弄起房子的风水:“一命二运三风水,我严家能到今日的境况,也全亏这座依水而建的宅子,贤侄请看,宅旁有路,财神光顾;西北有树,财运光顾……”
  “呵呵,是否发财,还要看个人能不能找对财路吧?”李彦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开始挑剔严宅的缺点:“院子太小,不方便建地窖。”
  严明不屑地看了李彦一眼,心想你个三傻子能知道什么财路?就凭你用水田换旱地、在菜田上瞎折腾的举动,多少家财都得败光。
  严明心中腹诽,脸上却露出关切的神情:“三娃,你莫要不信,也休怪老夫多言,你父亲与兄长死于战场,母亲也郁郁而终,这便与气数有关。”
  “要我说,李老哥当年就不该收养二丫,那孩子天生克夫克家人的命数,不然怎么会被扔到荒野里?”
  李彦皱了皱眉头,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严明却还在那里喋喋不休:“三娃,二丫命硬,迟早要影响到你,只有这座宅子,能镇住她身上的煞气……”
  “闭嘴!”李彦恼怒地瞪了严明一眼:“胡说八道什么!”
  “胡说?”严明笑呵呵地扬起眉尖:“你去打听打听,直沽一带谁不是这么说?听我的,不会错,买下这宅子,才能镇住煞气,你们李家就会逢凶化吉,财富延年。”
  “呵呵!”李彦见包有才等人的表情都有些变化,看来真有这样的流言,不由气得冷笑连连:“就凭你?就凭严家这点财富,也配说财富延年?”
  “我呸!”李彦恼怒严明胡说八道,毫不客气地嘲讽道。
  “三个月,”李彦伸出三根手指,在严明面前晃了晃:“只要三个月,我李彦就能买下比这大上十倍的房子,你严家想给我提鞋都不配。”
  “风水?我呸!”
  严明被李彦突然的爆发吓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身子筛糠似的颤抖着,笑得弯下腰去:“哈哈……哈哈哈,笑话,三个月……三个月败光家财还差不多!”
  “笑吧,哼哼,咱等着瞧,”李彦冷哼两声,转身就走,这座宅院他是绝对不会再买。
  出了严家,被外面的风一吹,李彦很快冷静下来,也觉得自己刚才挺冲动的,不知道为什么,听到严明那样说二丫,他就忍不住来气,可见这个善良的女孩,已经在他心中占据重要位置。
  李彦并不后悔,好不容易回到这个时代,何必处处夹着尾巴做人,该嚣张时还得嚣张些,快意恩仇,是每个纯爷们都会有的梦想。
  “包有才,最近村里都有些什么留言?”快到小直沽的时候,李彦看到村头一株老槐树下面,几个休息的农夫、农妇聚在一起,似乎对着他们指指点点,想起严明的话,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少爷,”包有才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说实话,有些事情他也很不明白:“村里人都说……说用水田换旱地不划算,产量低,而且种出来的东西都不能吃。”
  “你们也知道,番薯是可以吃的,”李彦看出包有才的怀疑,索性解释道。
  包有才连忙点了点头:“我们知道,可其他人不知道,他们都觉得番薯产量不高,又不能吃,甚至还有人说用来喂猪都不好……”
  番薯由徐光启从闽、广一带引种,试图在北方进行推广,不过人们囿于传统习惯,思想保守,并不相信他说的话,甚至遭人嘲笑,李彦遇到的也是同样情况。
  特别是番薯在盐碱地上的产量并没有说服力,如果用升斗计量,甚至不比其它作物多,因而嘲讽他将水田换成旱地的人就更多。
  包括徐光启本人,也只是将番薯当做救荒作物,并不认为它们可以和稻米相提并论。
  “盐地里的番薯亩产只有一百斤啊!”正准备出门赴宴的徐光启听到这个消息,显得有些失望:“与沙土、山岭中的产量相比,差得多了,看来番薯也不宜在盐地上种植。”
  出门之前,徐光启突然想起那个要了五十亩盐地的少年,便向身后的徐管事问道:“前两天转让出去的几十亩地,那个少年可去收了?”
  “收了,听说雇了十几个长工,天天吃肉和白面馒头,”徐管事说到那个传言很多的少年,不由露出讥诮的笑容。
  徐光启愣了愣,他对农事清楚得很,闻言有些惊讶:“如此,他收得几千斤番薯,再无人要的话,岂不是要亏钱?”
  “少年人不懂事,哪有长工天天吃肉的,照他这样搞法,便是五十亩上好的水田,也要入不敷出,”徐管事略带讽意地笑道。
  徐光启微微叹了气,坐上马车后,又掀开帘子对站在门口的徐管事道:“你去与那少年说,番薯可生吃,也可蒸或煮,虽然味道未必中口,却非无用。”
  徐管事躬身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同样的话他曾对许多农户说过,但谁都不愿相信,即便是尝过煮地瓜的味道,也觉得不如黍麦,不愿接受。
  看来,李家的长工以后要改吃肉为吃番薯了,不知道能不能习惯,徐管事站在门口,看着渐渐远去的马车,嘲讽地想道。
  徐光启的马车驶进天津城后,径直去了城内最好的酒楼闻香阁,今日晚宴的主人是天津卫几家最有名的大户,主客却不是他,而是刚从京城赶来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左都督骆思恭。
  这顿饭是为前来查案的骆思恭接风,宴席也有个名字,叫“金风宴”,主菜很特别,据说是三道正德皇帝御口钦封的“黄金菜”。
  ————————
  PS:友情推荐书号:婴齿的《极品刑警》书号:1133230
  钱很多了,不用找工作了,身体也强悍得变态了,一拳可以砸碎鹅卵石了,这样一个人每天能干什么呢?
  夏宇很郁闷,闲得都快长毛了。
  幸好他运气还不错,找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干——刑警!
    正文 第三十五回 无限希望
     更新时间:2009…5…9 15:18:11 本章字数:2930
  PS:向徐光启致敬,大家给我收藏票票吧!
  ————————
  晚宴特别为骆思恭而设,既是接风宴,也叫“金风宴”,骆思恭又专门发帖请了天津道高邦佐、天津三卫的指挥使,以及即将奉旨入京的徐光启。
  有明一代,文武殊途,文官对特务机构锦衣卫更加没有好感,这个骆思恭却是异类,与文臣的关系还算不错,特别在“争国本”、“梃击案”中,因倾向于太子而得到文臣们的好感。
  宴席上文武官佐济济一堂,还有几位天津当地的富户士绅,一共坐了三桌,气氛倒也融洽,骆思恭信心满满地表示:“本督既来天津,定要让那飞贼无所遁形,还大家一个朗朗乾坤。”
  这席话引起一片喝彩,天津本地文官之首天津道高邦佐也举起杯子遥遥相敬:“本官先代天津父老,谢过骆都督。”
  趁着席上的气氛热烈,王好贤弥勒似的身影出现在雅间中,笑呵呵地向几位官员行了大礼,口中谀辞滔滔不绝,末了才道:“为欢迎各位上官,小店特意烹制了几道特色菜,正德皇帝御口钦封的‘黄金菜’,整个天津,甚至在顺天府也独此一家,请各位慢慢品尝。”
  说罢,王好贤拍了拍巴掌,便有小二端着托盘走进包间,骆思恭第一个笑了起来:“本都督刚抵天津,便有人与我说起这天津才有的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