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44章

大明天工-第44章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养性向周围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他家里闹得厉害,这小子便没人管了,大哥看他一个人挺可怜的,便带他出来散散心。”
  “这样也行?”李彦吃惊地翻了翻白眼:“老大,你这样做会不会有问题啊?万一,我是说万一被人知道的话,不会砍了你的脑袋?”
  “放心,大哥这次来,拿了两百套锁就走,就留两天,没人会知道的!”骆养性朝远远看着这里的小校撇了撇嘴:“你也看到了,这孩子挺可怜的,虽然是长子长孙,却没人待见,他对你说的那些挺感兴趣,好好待他,说不定将来有回报的。”
  李彦实在没想到骆养性胆大包天到这种程度,回头看了那怯怯的小校一眼,倒是从最初的震惊中放下心来,既然骆养性都没当回事,自己这个穿越者,难道还会不如?
  不就是皇上的孙子,未来的皇帝么,这会还没当上呢,有什么好担心的,李彦笑了笑,转身走向锦衣小校:这孩子,看上去还有些害羞呢!
    正文 第七十回 天下第一锯
     更新时间:2009…6…1 10:02:39 本章字数:3193
  PS:很喜欢回明中的小正德,不知道这个小天启会不会有人喜欢!继续求票求收藏!感谢大家支持!
  ——————————
  朱由校看上去十三四岁,穿着宽大的锦衣卫校尉服,愈发显得身体单薄,小脸苍白,略带稚气,眼神怯怯地望着李彦。
  这哪有半点未来君王的样子?分明就是个孩子,李彦看得暗暗摇头。
  心中想着,脸上露出微笑,李彦拱了拱手:“朱……公子,一路劳顿,要不要先休息下?”
  朱由校摇了摇头,犹豫着说道:“不、不用了,听说你这里有很多好精巧的东西,能看看吗?”
  说到“精巧”的时候,朱由校怯怯的眼眸似乎骤然变亮,苍白的脸上也多了一丝光彩。
  果然是个痴人,李彦不由想到历史上对天启皇帝的评价,说他沉迷于木匠之事,如今看来,倒是不假。
  既然人已经来了,那就不用考虑别的,先好好巴结,李彦走到朱由校身前,微微笑道:“除了弹子锁,还有样东西正在做,也不知道他们做得怎样了,咱们先过去看看?”
  “好啊好啊!”朱由校马上像个孩子似的笑了起来,伸手拉住李彦,急切地说道:“在哪里?是什么?咱们这就去去吧!”
  “好的,”李彦小心地施了礼,才领着朱由校与骆养性走向隔壁的机床坊。
  李彦计划中用于锯床与圆棒机地滚珠轴承和滚柱轴承尚未完成。李大为与木匠们所做地滑动轴承更加简单。不过这种木结构地轴承。实在不能让人抱以太大地希望。
  之所以让木匠们做出这样地轴承。目地是用来测试锯床与圆棒机地结构。以后肯定是要使用金属滚动轴承。
  朱由校地青涩与懵懂让李彦感觉不到皇家地威严。虽然打起小心应付。却也没有紧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骆养性才胆大包天将人从宫里带出来。
  似乎为了给李彦创造更多地机会。骆养性拖在二人身后。李彦牵着朱由校。简单给他介绍关于锯床与圆棒机地想法:“刚才看你在锯木头。是不是觉得很累?”
  “不累。阿校觉得可有意思了。”提到木工活。朱由校地眼睛就亮了起来。略显羞涩地笑了笑。
  李彦没想到会是这样地答案。看了朱由校一眼。想着用怎样地话才能让他意识到机器地重要性。缓声诱导道:“如果。锯木头不用花费你地力气。岂不是更好?”
  “不好,”朱由校脸色一黯,认真地摇了摇头:“让别人做就没意思了。”
  李彦这才想到,不管怎么说朱由校都是皇孙,他要是觉得累,随便叫一声都会有很多太监杂役给他锯木头,他做木工与木匠们不同,完全是为了个人的爱好,自然不愿别人代劳,巴不得多做一些。
  李彦只好换了一种说法:“那你会不会觉得,有的锯子会好用些?有的木头容易锯开,有的则很难?”
  “那倒是,所以伐树时要用两人使的大锯,锯割木板时横向需用截锯,纵向用顺锯,还有还有,修边时可用削锯和压锯……”朱由校小脸又亮了起来,兴高采烈地与李彦讨论起锯子的选择。
  李彦对木工以及木工工具了解不多,只能是听着,生怕一说话就漏了底细,好在专门辟给机床坊的地方距离木工坊也不远,很快就到了。
  李彦招呼李大为过来,又对意犹未尽的朱由校说道:“今天啊,让你看看一种新的锯子,不过是第一次试验,也不知道能不能够成功。”
  “新的锯子?用来锯什么的?”朱由校一听,立马来了兴趣,也不再显得羞涩,一叠声地发出催促,还拉着李彦不停嚷嚷:“三娃,还要做些什么吗?阿校的手艺可好呢!”
  “那个……咱们先来看看吧,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到时候再请阿校来做好了,”李彦与骆思恭对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
  朱由校对木匠活如此狂热,也难怪以后会因此而荒废政事了。
  李大为领衔的木匠除了要做出木质的滑动轴承,还要按照设计加工锯床的其它部件。
  锯床的设计是由李彦参考纺车、水车、石磨等明代机器,以及后世的缝纫机、自行车等常见机器和一些机械知识,并与有经验的工匠商量后完成的。
  这样的设计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李彦也是心中没底,这时候也只好硬着头皮拿出来讨好朱由校,如果能让这位未来的皇帝认识到机器的巨大作用,对中国的近代化来说,说不定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因为是一次全新的设计,李彦并没有把握推算出每个部件的尺寸,所以几种车床的制作,都还是离不开凑配,也就是一边做一边装一边修正。
  计划中的三类锯床,已经有两台做出了全部部件,也差不多凑配完成,不过都还没有正式运转过。
  听说东家要提前验收,李大为和木匠们都紧张起来,连忙按照设计,将各个部件安装到位,又反复检查了一遍。
  李彦将这三台锯床命名为鲁班一号到三号,安装好的这台就是鲁班一号,采用了最简单的曲柄摇杆、大小飞轮和带式传动的结构。
  说简单点,这台锯床的结构类似于自行车,曲柄摇杆相当于脚蹬,摇动时带动联结在一起的飞轮,与自行车的齿轮和链条结构不同,这里是最简单的圆轮和牛皮带。
  鲁班一号充其量只是个实验品,尚不具备多少实用价值。
  “东家,这个圆锯转是能转,只是能不能锯木头,尚且不知,”李大为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恭谨地说道。
  朱由校已经在第一时间扑向前面那台锯床,围着转了两圈,大声对李彦说道:“三娃,这就是你说的新锯子吗?是用手摇的吧?看上去挺好玩的!”
  这可不是好玩不好玩的问题,李彦苦恼地捏了捏鼻梁,想着有什么方法,能让这个小屁孩知道啥是生产,啥叫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三娃,你这搞的是什么东西?”一旁的骆养性却不像朱由校能看出锯床的作用,只是觉得这么大的块头,只有那么一个带锯齿的小小的半圆形金属盘,难道这也是锯子?
  李彦没有理他,吩咐一旁的李大为:“不要管了,先试试吧,找一块薄些、容易锯开的木板,放上去锯锯看。”
  现场有许多木料,李大为很快找到一块不足一指厚的木形木板,放到鲁班一号的平板上,缓缓推到圆锯前。
  本来安排好的木匠被朱由校抢走了摇柄,小家伙一脸兴奋,将圆锯摇得飞快。
  李彦索性让李大为让开,亲自操起那块薄木板,用力按住,小心翼翼地推向圆锯。
  这一锯,若是成功,或许将标志着华夏文明将率先步入机器时代。
  这一锯,摇动圆锯的将成为大明未来的皇帝,而操作这块木板的,或许会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
  李彦握着木板,有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薄木板在他的操控下,缓缓推向高速转动的圆锯。
  木板的前端终于接触到圆锯,圆锯与木板似乎都微微一滞,朱由校低哼一声,用足力气,圆锯终于又乌拉乌拉飞快地转动起来。
  李彦用力压住木板,目光死死盯着前面,只听一阵“嗤嗤嗤”的响声,眼前木屑纷飞,手上的木板渐渐向前滑去!
  成功了!
  当木板在手上一分为二,李彦忍不住挥舞着两块木板,兴奋地跳了起来。
  朱由校松开摇柄,一手叉腰,一手抚着胸部,小脸潮红,气喘吁吁地看着李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呵呵,成功了!”
  他还不会明白这一锯所代表的意义,却为李彦的兴奋所感动,当他做好一件东西的时候,也常常是同样的表现。
  这一刻,朱由校与李彦都笑得非常开心。
    正文 第七十一回 华夏工场
     更新时间:2009…6…1 10:02:40 本章字数:2681
  PS:遇风化成龙,要腾飞了,大家来点鼓励吧!草根大声疾呼:收藏!票票!
  ——————
  与“鲁班一号”相比,“鲁班二号”的结构与自行车更加接近,将一号的摇柄放低,增加可以自由转动的脚蹬,变成脚踏式,在高处设置了可以坐的地方。
  面对这两样新奇的“玩具”,朱由校显得相当兴奋,一会儿将“鲁班一号”摇得飞快,一会儿又蹬起二号,眨眼的工夫,又跑去抱起木板,用高速旋转的圆锯锯开。
  骆养性寸步不离跟在朱由校身旁,小心翼翼照看着,这家伙虽然大条,可也知道万一出了问题,他私带皇孙离京的罪责可是要砍头的。
  李彦在旁边小心观察,也让木匠们提意见,技术科的负责记录。
  在李彦看来,无论是鲁班一号还是二号,都相当简陋,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圆锯遇到的阻力不能太大,不然牛皮带就会打滑;人力驱动的消耗也很明显,无法持久;另外因为轴承的问题,圆锯转动并不稳定;再就是木结构并不牢固,遭到朱由校反复折腾以后,框架更大的二号很快崩溃。
  二号的崩溃让骆养性吓了一大跳,说什么也不让朱由校再去疯玩,朱由校也是玩累了,气喘吁吁的在二号周围转了转,指指点点,脆声提出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刚才李彦和木匠们讨论的时候,也都有提出,李大为不禁露出喜爱的神色:“这孩子,是个做木匠的料。”
  李彦无奈地翻了翻白眼,这孩子要是成了木匠,他可就成中华民族的罪人了。
  朱由校似乎真的累了,一屁股坐到地上,仰起红扑扑的小脸,对李彦说道:“三娃,你说能不能将这个圆锯换成车轴,两边加上轮子,和前面这个轮子都落地,做成车子啊!”
  李彦微微一愣:晕了。这不就是脚踏车么。不过是三个轮子地。也就是三轮脚踏车。
  “当然能!”李彦向朱由校翘起了大拇指:“过两天就让人做做看。”
  “咱们现在就做好不好?”朱由校眼中闪烁着别样地光芒。希翼地说道。
  一旁地骆养性连忙摇头。上前扶起朱由校。三人走到僻静处。压低声音说道:“阿校。咱可是说好了。得连夜回去。时间久了。被人发现可不太好办。”
  虽说朱由校地父亲朱常洛境况不是很好。朱由校平时也没人关注。他又喜欢闷在房里琢磨小玩意。有时十天八日都无人理会。偶尔离开一两天。被发现地可能性很小。
  但毕竟一旦被发现地后果会很严重。骆养性也不得不谨慎。
  骆养性他们是前一天夜里出发,先走水路,后换马车,中午才到的天津,回去全程走官道,乘坐马车连夜赶路,差不多清晨时分赶回京城,期间离京一天,隔得时间再长,风险就大了。
  朱由校显得很失望,不过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那还能停留多长时间?阿校想去看看三娃所说的标准化生产。”
  骆养性沉吟片刻:“再有一刻,咱们便吃点东西准备上路。”
  “好的!”朱由校点了点头,拉着李彦道:“三娃,你快带阿校去看看吧。”
  李彦微微点头,莫名觉得有些心酸,眼前的朱由校分明就是个热爱技术、又很乖巧的孩子,为何会变成遗臭万年的“昏君”呢?
  想一想历史上才华横溢的宋徽宗、李后主,到底是他们个人的问题,还是将天下寄托在明君身上这样的做法本身就有问题呢?
  看着朱由校着急催促的模样,李彦只能收起心中的感慨,领着他去了锁钥坊,看到不同的工件在工匠们手上制造出来,最后组装成完整的弹子锁,并给他介绍标准化制造方式的种种好处。
  然后又去了精作坊,了解一尺如何等分为寸,一寸又如何等分为分,如何用游标卡尺,将测量的精度提高到厘、毫,以及提高精度的意义。
  对于这些精巧的事物,朱由校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直问个不停,也认真地倾听,他偶尔表现出来的悟性,甚至让暴躁的刘铁锁也忍不住想要收他为徒:“这孩子,天生就是个手艺人。”
  一刻的时间很快用尽,朱由校虽然很是不舍,还是懂事地接受了骆思恭的安排,向李彦告辞离开。
  “三娃,你这里可真好,真羡慕你能做这么多东西,”离别的时候,朱由校羞涩地笑了笑:“不过,阿校也会努力的,咱们都做脚踏车吧,看谁做的更好!”
  看着众人离开的身影,李彦不禁感觉有些恍惚,那真的是大明未来的皇帝?他似乎只是与一个志同道合、年龄又相近的好友相处了半日而已。
  这短短半日的相处,让李彦想到了很多东西,他突然发现历史与自己靠得很近,也该是做些事情的时候了。
  工匠的招募很顺利,编入锁钥生产的铜铁匠达到六十多人,由于受辽东战事的影响,大多数本地工匠都是被征调,能招到六十多人已经很不错,其中多数都是外地来的“游匠”。
  锁具坊也被李彦划分为两个部分,弹簧、弹子、钥匙、精磨等技术含量更高的工序,都被拆分出来,并入精作坊,原来的锁具坊只保留最后的组装,以及一些简单工序,并被命名为兴华坊,名义上归属锦衣卫。
  弹子锁日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