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天工 >

第43章

大明天工-第43章

小说: 大明天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恼。
  每当这个时候,李彦总会觉得钱不够用,如果能赚更多的钱就好了,问题是徐贵一直扣着锁引不发,锁具坊囤积了那么多的弹子锁也卖不出去。
  此外,李彦最想要的木匠、铁匠以及铜匠的数量都很少。
  “因为辽东的战事,天津的工匠多被征调了,”包有才解释道。
  “锁钥局扣着锁引不发,也并不需要太多工匠,”石柱子倒是有不同的意见。
  “这个徐贵真是可恶,”包有才有些气愤:“如今很多商人都是闻风而来,但是拿不到锁引,便无法贩卖,咱们的锁也卖不出去。”
  李彦也想着打破眼下的僵局,只要弹子锁能卖出去,一切都能盘活。
  “有才,你是说现在有很多商人想要买锁?”李彦想了想,渐渐有了主意。
  包有才点了点头:“是的,听说徐贵派人到处说以前的锁不安全,弹子锁才安全。此外,虽然锦衣卫没有公布窃案的详情,外面也有些传言,加上京里传出的一些消息,大家都知道弹子锁是怎么回事。”
  “那就好,”李彦原本还担心朝廷的态度,一旦过早捅出簧片锁的缺陷,会引起民间的恐慌,只能隐忍不发。谁知道已经是这样的局面,而且那个徐贵还推波助澜,那他就不用再担心什么。
  “包有才,你马上去准备,给那些想要买锁的商人士绅发帖子,邀请他们到锁具坊参观,日子就定在明天,晚上就要将帖子发出去,”李彦曲起手指敲着桌面。
  “参观?”包有才有些不解:“他们没有锁引,便不能买卖锁具,就算来了也没有用啊!”
  “有用、肯定有用,”李彦笑了笑,让包有才赶紧去准备:“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他徐贵想扣着锁引不发?门都没有。”
  是夜,天津稍有名望的士绅府上,还有这几日闻讯而来,想要购进锁具的客商,甚至一些经营着南北买卖的行商,都接到李彦让人送去的请帖。
    正文 第六十八回 展销大会
     更新时间:2009…6…1 10:02:39 本章字数:2919
  “你说这个李三娃,他又想搞什么鬼?”徐贵手上也拿着一张这样的帖子,气哼哼地说道。
  “干爹,他怕是要通过商人,向干爹施加压力,”站在徐贵身后说话的,赫然便是从锦衣卫狱中逃出的陈小旗。
  “施压?咱家还怕他们不成?”徐贵把眼一瞪,不屑地说道。
  “谁敢啰嗦,便不要想买到锁引!”
  “干爹说得是!”陈小旗弯了弯腰:“最好是锁钥局的工场早日开工,将这锁引带来的买卖,全都控制在干爹自个手中。”
  “咱家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没人啊!”徐贵将那份请帖扔到一边,苦恼地说道。
  “急死人了!”
  陈小旗眼中露出一丝不屑,随即为冷酷所代替:“干爹,儿子倒是有个办法。”
  “官匠都被征调,不是还有民匠?他们不愿意来,咱就去抓人,看他们来不来?李三娃手里的那些锁匠,不都是锦衣卫抓过去的么?”
  “抓人?”徐贵眼睛一亮:“就是啊,他锦衣卫能抓人,咱家为什么不行?咱家这就去找张文学,让他去抓人,哈哈。”
  “在这之前,咱家就是不发锁引,看他李三娃能够如何;等发了锁引,也要那些人购买锁钥局的,”徐贵得意的哈哈大笑:“他李三娃怎么跟我斗?”
  天下没有不透风地墙。虽然锦衣卫没有公布天津窃案地具体情况。但民间还是有传言。说是三簧锁不安全。私底下越传越烈。
  事关身家财产地安全。由不得人们不重视。越是富裕地人家越是担心。还好很快有消息传出。更加安全地弹子锁横空出世。立刻吸引无数关注地目光。
  朝廷决定在京师、南直隶应天府与天津分设三处锁钥局。其中京师专供大内官衙。应天府与天津分理南北。
  北方数省。特别是周边府县地商人。以及富绅大户也都派人在第一时间赶来天津。想要购进弹子锁。却被告知要凭引贩卖。而想要锁引。必须等待。因为锁钥局地工场还没办起来。
  商人及富绅大户派出地代表都是无奈。只能留在天津城中坐等。突然得到李家送来地帖子。私底下一打听。这才发现李家竟然才是弹子锁最早地发明者。
  李彦将新建成地宅院布置成展厅形式。摆出几种型号地弹子锁和钥匙。旁边再摆上三簧锁地锁钥作为对比。在进门处有专人发放简单地宣传资料。
  弹子锁的型号并不多,外形也很朴素,不过有心人从传言、从资料、从现场的讲解中,很快能意识到弹子锁的不同。
  将三簧锁的钥匙与弹子锁的钥匙放在一起,自然就能看出这两种锁内在的差异。
  何况展厅中还摆出了弹子锁拆分下来的零配件,弹簧与弹子的结构让内行人都是感慨不已,确实是精巧。
  至于那些并不了解锁钥的,也能从别人的言谈与表现中,知道李家并没有吹嘘,弹子锁确实是好。
  “这个锁精巧!”天津泰昌号的掌柜崔如安仔细开了几把锁,又用不同的钥匙试了试,然后将几把钥匙放在一起,比对牙花。
  “大伙请看,这钥匙上的每个突起都对应一处机关,这几把锁都有四到五处机关,每一处的高低、间隔都不能有丝毫偏差,端的是精巧!”
  泰昌号是天津最大的商号之一,掌柜崔如安也以搜集各种奇巧之物闻名,譬如姑苏的水晶眼镜、南京的自动模型船,最难得还有一台西洋座钟。
  崔如安既然这么说,商人们都是很信服。
  “如此,便不会再有那看了锁孔,便能凑配出钥匙来的荒唐事吧!”说话的是河间府孙氏的管事,天津窃案闹得人心惶惶,大家也是都知道其中内情,那份担心到此刻才算豁然放下,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是啊!”很多人都是心有戚然地出声应和。
  “你家主人呢?快请他出来相见,我孙氏要买这样的弹子锁五十只!”孙家的管事拉住一旁的李家家丁,急切地说道。
  “泰昌号要购进五百把这样的锁,”崔如安也出声说道。
  “刘记要一百把!”别人也不甘示弱,提出购买意向的人越来越多。
  有些财大气粗的商家并不满足于简单的购货榷卖:“永记要做山东的代理,开个价吧!”
  “秦掌柜,你拉倒吧,好歹给兄弟们留点活路!”相熟的商家连忙笑着打趣。
  李彦一直在隔壁房间注意外面的情况,知道该是自己出面的时候,一振衣袖,正要起身,却听到外面响起一个尖利熟悉的声音,不由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个徐贵还真的来了。
  这样也好,等会便鼓动这些商人向徐贵讨要锁引,看他发是不发,李彦微微一笑,又坐了回去,静观外面的事态变化。
  “都吵什么吵?不知道锁钥要凭引贩卖吗?”徐贵来到时,院子里正闹哄哄的乱成一团,听到大家的议论,老太监的脸色很不好看,扯着尖细的嗓子高声叫道。
  众多商人一看是掌握着北方锁引发放的天津锁钥局大使,不能得罪,都是敛声收气:“公公,既然兴华坊可以生产弹子锁,这个锁引也该发放了吧?”
  “啥时候发锁引,是咱家说了算,还是你说了算?”徐贵没好气地翻了翻白眼,怪叫道:“咱家告诉你们,没有锁引你们就不能买这里的弹子锁,有了锁引,也要买锁钥局的。”
  “问题是,你锁钥局现在没有弹子锁啊!”商人们担心以后拿不到锁引,不敢与徐贵争辩,有些富绅豪族的派来的代表却毫不在乎,大声质疑。
  “锁钥局迟迟做不出锁,又不发锁引,若是我等家中被盗,又该找谁?”
  “这个嘛……”徐贵想要发作,见对方气势太盛,有些琢磨不定:“总之,锁钥局很快会造出弹子锁,到时就会有锁引了!”
  “徐公公,你这样做不对吧?”说话的是山东德王府上派来的管事,也不将徐贵这个太监放在眼里:“锁钥局虽然负责锁引的发放,可也不是只能到锁钥局购锁吧?这个兴华坊也是官办的,我等为何就不能买了?”
  “是啊,为什么不能买?”不少大户显贵都担心自家的财产安全,派了家人前来采购弹子锁,看到有人出头,也跟着叫了起来。
  “锁钥局迟迟不发放锁引,这是何道理?”
  “是极是极,若是出了事情,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徐贵本想继续压制李家,不料会遭到众人的群起质疑,顿时有些慌乱,大声道:“何时发放锁引,那是咱家的事,你们难道想造反吗?”
  “造反?”德王府的管事跳了起来:“咱们是问你为何不发锁引,你一个太监,不过是咱朱家的奴才,却不好好办事,有何居心?”
  “是极是极,咱们按照官府的规定购买锁引,你却是扣着不发,是何道理?”
  万历年间,宫中太监分派于各地榷税,激起不少民变,其中发生在天津左近的就有万历二十七年的临清“马堂事件”、二十八年的香河“王虎事件”等,众人这一紧逼,徐贵便有些心中发虚。
  “锁引!快发锁引!”众人齐声喝道,胆气愈发壮烈。
    正文 第六十九回 皇孙来访
     更新时间:2009…6…1 10:02:39 本章字数:2370
  外面正闹得不可开交,家丁前来报信:“骆大人从京城来了,正在工场那边。”
  “骆养性?”李彦有些奇怪,这小子既然回来了,为何不直接过来?
  来不及细想,李彦忙从侧门出去,奔向对面的工场,希望这家伙能给自己带来点好消息。
  “三娃,看看大哥给你带什么来了,”刚见面打过招呼,骆养性便将一大叠文书塞到李彦怀里。
  李彦掏出来一看,不禁失声叫道:“锁引?大哥这是哪里弄来的?”
  骆养性嘿嘿一笑:“刚看到对面闹哄哄的,听说便是为了这锁引?不如现在拿过去,让大家惊喜一下,也好看看那个徐贵的嘴脸?”
  “大哥已经知道那边的情况?”李彦笑了笑,这还真是个好消息:“这个锁引,好用不?”
  “大哥做事,你就放心吧,”骆养性伸手锤了李彦一拳:“除了三个锁钥局,咱锦衣卫作为首创者,也有监管的权力,你快些去,大哥就在这里等你。”
  说着,骆养性凑到李彦耳边,低声说道:“快去快回,这儿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找你。”
  李彦点了点头,也不问是什么事情,立刻拿着锁引回转宅院,有了这些锁引,弹子锁便能卖出去,锁钥坊便能运转起来,整个工场就活了,他想要做的事情也都能做了。
  “各位,李某这里有锦衣卫发放的锁引,大家要买锁引的,请到这里登记,并凭锁引购锁。”
  正在争吵地诸人都是微微一愣。倒是徐贵反应最快。扯着尖利地嗓子大叫:“李三娃。你敢私贩锁钥。这是死罪!”
  李彦向前走了几步。走到距离门口不远地徐贵身边。将一张盖有锦衣卫大印地锁引递了过去:“徐公公。朝廷有旨。除三大锁钥局。锦衣卫也有监管之权。这便是锦衣卫开出地锁引。可也是合法地!”
  徐贵伸出颤抖地双手。接过那张锁引看了又看:“不会地。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心思灵动地。立刻便看出李彦手上拿着地确实是有用地锁引。崔如安抢上前去:“泰昌号要二十张。”
  其他人也很快反应过来。全都涌向李彦:“和记、和记也要十张。”
  李彦连忙伸手示意大家安静:“锁引一张银一两。可购弹子锁五十把。每把锁价银二钱左右。因兴华坊存货有限。考虑到大家地需要。每一县一城至多一引。”
  李彦给大家解释锁引、锁钥的购买方式,说来也是泄气,虽然朝廷出了这个锁钥官营的方法,也不过是多了锁引这个中介,全然没有其它的限制。
  李彦让前来参观、有意购锁的人先到石柱子处登记订购的意向,然后统筹分配出货的数量。
  众人认购的热情大大出乎李彦的预料,最少也是五六引,还有三四十引的,全都加起来不下五百引,也就是两万多把锁。
  骆养性带来五百张锁引,倒是一次性全都发卖出去,不过拿到锁引的这次也不一定能提到货,而是要由李家统筹安排,用银子与锁引换到提货单,才能去锁具坊提货。
  锁具坊的存货不足一千,骆养性还要提走二百把供应宫中,作坊每天的生产能力不到一百把,所以只能按照地区进行统筹分配,先将弹子锁卖过去,订单自然会源源不断而来。
  存货一次性清空,得到一百多两银子,虽然看着也不算多,却只是锁具坊不到一个月的产出,若是以后能走上轨道,以当前的生产能力,每月进账便能有二三百两,这才是经营的正道。
  李彦无暇理会赚了多少银子,将事情交给手下,包有才郑书负责统计、包有才交涉、石柱子组织协调,倒也是井然有序。
  李彦惦记着骆养性所说的“更重要的事情”,连忙又回到工场,这回才注意到骆养性的手下已经将工场周围给控制住了。
  李彦好不容易在木作坊找到骆养性,这家伙正站在一旁,看着一个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小校做木工。
  “大哥,你们这是……”李彦诧异地看了一眼那个锦衣卫小校,才发现这个小校也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身材瘦弱,许是因为做活的原因,脸颊呈现出一种异常妖艳的红晕。
  “你是三娃吧,”锦衣小校看到李彦,连忙停下手上的动作,目光怯怯地看着他:“你……你真的也是十五岁吗?”
  李彦看到骆养性丢过来的眼色,心中一动:不会是信中那个人吧?这样也行?
  “李某确实年方十五,”李彦对锦衣小校微微笑了笑,连忙将骆养性拉到一边。
  “这是谁啊,不会是你写信说的那个人吧?”
  骆养性大咧咧地点了点头:“嘿嘿,你说对了。”
  李彦吃了一惊:“不是吧,你不是说他家里管得严么,怎么就把人给拐出来了?”
  骆养性向周围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他家里闹得厉害,这小子便没人管了,大哥看他一个人挺可怜的,便带他出来散散心。”
  “这样也行?”李彦吃惊地翻了翻白眼:“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