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重生之官脑 作者: 财神宁 >

第23章

重生之官脑 作者: 财神宁-第23章

小说: 重生之官脑 作者: 财神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远离家公社的省城,孤男寡女同处一室……”
想到这里,已为人妇的刘海妮顿时觉得体内有一丝燥动,便如同被春风抚过小草一样正在以惊人速度不停疯长,双手不知觉便抚上了自己坚挺的半球型胸部。
可紧接着,心中便冒出一个声音,“你可是有老公的人,而且对方还是你的上级领导,可千万不要胡思乱想!”
在心里暗自警告一句,重新让理智控制身体行为的女人吐出一口气,然后便拿起香皂开始在身体上四处涂抹,可脑子里那张年青脸宠却越来越清晰。
做为党政办公室的一名办事员,她每天工作内容便是为镇上几位领导服务,亲眼看着对方从刚来红杨镇时的官场菜鸟,一步步成长为现在这样各方面合格的公社镇干部,如果讲在心里对其没有一点好感,那么肯定是在骗人。
可好感归好感,却不能成为自己不守妇道、背叛丈夫的理由!
正在这时,浴室房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推开,双眼眯成一条缝隙的宋逸闻摇摇晃晃走了进来。
“宋书记,你想干什么?”
一脸惊愕注视着突然闯进来,并且伸手利索解开腰间皮带的上级领导,刘海妮惊呼一声急忙用手中毛巾掩在胸前,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地方却似乎有一丝期待。
浴室内一片寂静,喷头内的热水还在不断流出洒在身上,可她此时却没兴趣再去享受热水滑过皮肤的美妙,只是一动不动注视着闯进来的男人。
“老天,他已经解开了皮带,我应该怎么办?”注视着解开皮带的领导,女人条件反射性将身体往里面缩了缩。
没等她有所反应,那名闯入浴室的流氓已经有了下一步动作。
“老天,他居然将那玩意也抽出来,看来今天是再劫难逃了!”目光在对方*官上扫过,刘海妮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
可接下来发生一切,却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
只见,那名闯入浴室的流氓领导抽出那活儿,便当自己不存在似的撒了一泡尿,然后便如梦游一般摇摇晃晃返身走了出去,身体一斜便重新倒进了那张大床之内。
注视着躺在床上的领导,跳点没吓出心脏病的刘海妮大松了一口气,匆匆洗过澡便穿好衣服从浴室走了出来,脸上还残留着一丝动人的红晕。
(新书冲榜,求收藏、推荐。)


第四十一章 陈大雷【求推荐+收藏】
更新时间2010125 12:25:16  字数:2611

 清晨的朝阳从东方缓缓升起,安静了一夜的安阳市也随之重新唤发了勃勃生机。
首先,是一群退休在家闲着没事的老太太、老大爷们,在东方天际刚泛成一层鱼肚白时,便三三二二结伴走进附近公园开始晨练;紧接着,做为城市美容师的清洁工人也出现在街头,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而当太阳完全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时,一群群普通劳动者骑着自行车出现在街头巷尾,自行车叮咚、叮咚的铃声也随之让整座城市活了起来。
因为,他居然在房间内闻到了一种属于女人的清香。
缓缓睁开双眼,听着窗外传来的一阵阵喧哗,宿醉之后脑袋疼得厉害的宋逸闻揉了揉太阳穴,然后便猛然一下从温暖被窝内坐了起来。
经过上次酒后乱xing之后,他现在对于醉酒已经是深恶痛觉,也难怪在再一次从醉酒中醒来在房间内闻到有女人体香时,会有这样大的反应。
转过头,目光在正躺在床边一张靠椅上的女人身上扫过,确实自己与对方身上衣物都还完整,他这才“呼”一声大松了一口气。似乎一点都不记得,昨天晚上自己曾经在对方跟前露出小鸡,耍了一回小流氓。
这时,听到房间内响动的刘海妮也轻轻“嗯”了一声,然后便从沉睡之中睁开了双眼。
“宋书记,你还好吧?”
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情,女人那张漂亮小脸蛋不由微微一红,转过身便从浴室内打了一盆热水端了出来,“昨天喝了那么多酒,肯定会很不舒服,先来洗个热水脸。”
说实话,宋逸闻也不记得自己昨天晚上到底喝了多少,反正喝到最后意识已经完全模糊,只是凭借本能将酒*体不断往嘴中灌,不管谁来敬酒都是感情深、一口闷。
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就是自己跟民政局那些干部还不算铁子,否则喝到胃出血就不划算了!
洗过热水脸,使劲摇了摇脑袋的宋逸闻清醒不少,这才想起什么询问道:“小刘,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火车站附近一家小旅馆,咱们昨天没赶上火车,所以……”
挥了挥手,宋逸闻低头瞟了一眼手表,然后便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这个年代出门必备的火车时刻表,手指一路下滑很快便得了自己需要的信息。
“上午十一点,有一趟南下广州的火车会经过双河,你现在赶快去买火车票。”
来省城五天,已经有点想家的刘海妮自然没有意见,点点头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再次出现时,她手中除去两张前往双河的卧铺车票之外,还带了一份由油条、豆浆构成的早餐回来。
“有个女人在身边,真好!”看着女人一脸笑容走进房间,宋逸闻也不由在心中感慨了一番。
……
再次走进省城火车站候车大厅时,手表上的时钟已经指向十点三十分位置。
不过紧接着,两人便马上被第一候车室内涌动的人流吓了一大跳。
“小刘,你是不是买错车票了?”
“3193次列车,没错呀!”掏出车票查看一番,刘海妮十分肯定地回答。
注视着候车室内黑鸦鸦的人群,宋逸闻一脸无可奈何,“这么多人,我还以为是去非洲呢!”
“什么非洲,俺们都是去深圳发财的。”
“深圳?”
顺着声音望去,宋逸闻才发现刚才说话的是一名十六、七岁大男孩。从对方脚边那只很有时代特色的蛇皮口袋判断,应该是怀着梦想去深圳闯荡的农民工。
八十年代,伴随着中央开放深圳特区号角的吹响,不知道有多少怀惴着发财梦想的淳朴农民,离开家公社从全国各地不断涌向深圳这个传说中的天堂,为特区建设做出了不出磨灭的巨大贡献。
在这一批南下大部队中,绝大多数没有烫金文凭,没有一技之长,到达这后甚至连一个落脚地方都没有,只是背负着一个挣钱过好日子的坚定信念,在这座机会无处不在的城市拼搏、奋斗,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成为下一个幸运儿。
根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八、九十年代到深圳奋斗的年轻人中,有百分之十成为了后来的老板、中产阶层;而在千禧年之后,这个比例则已经快速下降到百分之三。
从这一点来看,八十年代的南下军团,远比二十年之后要幸运!
注视着那张还带着几分稚嫩的脸宠,宋逸闻好心提醒了一句,“深圳的确是一座机会无处不在的城市,可也绝对不是人间天堂。”
“再怎么差,也比呆在家里种田强。”
说到这里,大男孩又一脸兴奋嘀咕道:“听人讲,那边进工厂做事一个月能挣二百多,比俺家一年收入还要多呢!”
听对方张嘴便是‘俺’,对这名阳光男孩十分有好感的宋逸闻微微一笑,“叫什么,山东那里人?”
也许,是因为宋逸闻一副国家干部打扮让人很有安全感,那名大男孩没多想便回答道:“陈大雷,沂蒙山烟庄大队。”
“咳、咳、咳……”听对方报过家门,宋逸闻一口气差点没缓过来。
这个名字,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再普通不过,可对于自己来讲却实在是太有特色了!
“怎么,俺的名字不好听?”
摇了摇头,宋逸闻说道:“名字挺好,只是跟一个朋友同名,所以有点惊讶。”
“是嘛,你那个朋友也叫陈大雷,他多大呀?”
“跟你差不多年龄,本来在北京一个建筑工地做小工,后来被一名导演看中演了几部电影……”
反正王宝强这个年代还在家里吃奶,宋逸闻便将他的事迹搬出来一个劲狠吹,直到将对方给忽悠得分不清东南西北,这才伸手在对方肩膀上拍了拍,“不过说实话,你现在的样子跟我那位兄弟还真有点像。”
“是嘛,俺这样也能做电影明星?”
看着身边一脸兴奋的男孩,宋逸闻甚至可以确定,如果让对方现在跟自己走,这家伙绝对不会有半点犹豫。
这样纯真的少年,去到深圳那种充满诱惑的地方,真不知道到底是福、还是祸!
正在这时,候车大厅内响起火车站工作人员的声音;“3193次列车已经进站,请大家按照次序从这里进入站台……”
顿时,原本安静的候车大厅沸腾了。
“跟在俺后面,俺带你们挤进去。”将那只蛇破口袋往肩膀上一扛,陈大雷便带着身后两人挤进了人流之中。
-----------------------
“列车马上将进入双河站,请准备下车的旅客到列车门口等候……”
听着列车广播内传出声音,经过几小时旅程回到双河的宋逸闻收拾好行礼,下车之前又特意为陈大雷补上了一张卧铺,这才跟刘海妮随着人流走出了双河市火车。
“宋书记,你好像对刚才那个陈大雷特别关心?”公交车站内,刘海妮忍不住询问了一句。
“没什么,只是看对方这么小年龄就出来讨生活,心中有点不好受罢了!”注视着身边女人,宋逸闻微笑着敷衍了一句。
在看到陈大雷的第一眼,他便不由想到了前世的自己。
那个时候,刚大学毕业的自己同样是孤身一人,同样是怀惴着出人头地的美好梦想,拖着一只大皮箱便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摇摇头,将脑子里那些并不美好的“回忆”扫地出门,宋逸闻与刘海妮登上了返回红杨镇的长途公交。
有了民政部门帮忙解决的五十万资金,再加上以红杨镇收费公路为抵押向银行借到的三十万,水果加工厂的基建与设备采购也正式提上了日程表。
(新书冲榜,求推荐、收藏。)


第四十二章 特殊人才【求推荐+收藏】
更新时间2010125 19:27:01  字数:2377

 红杨镇外荒野之中,宋逸闻正与一老一少两名知识份子打扮男子,在崎岖不平小道上艰难前行。
这两名中年男子是市建设规划局专家,这次到这座山区小镇是受东阳县政府的邀请,帮助红杨镇政府选定一处适合办厂的地址。
红杨镇地处山区,再加上从前一直处于一种小农经济,小镇四周都是大片无主荒地,基本上没有什么拆迁的问题。
可问题是,小镇四周多以幅度很大坡地以主,而且地下还是十分坚硬的岩石层,施工起来光是将土地平整费便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在预算之中,初期基建加上一部分生产线投产之后必需的启动资金也只有二十万,绝对不可能支持这样大规模的工程
走上一个斜坡,陪对方在野外转了整个下午的宋逸闻,终于还是忍不住询问道:“刘工,难道红杨镇四周这么土地,就没有一处适合建厂?”
“东、南、西三边都是坡地,再加上地下又是坚硬的岩石层,估计不太适合做厂址。”
站在山坡上,刘工眺望着远方那一抹正逐渐消失的夕阳,过了一会才接着补上了一句,“不过北面有一块面积约十多亩的平地,如果地质结构不出现什么特别异常的存在,到是挺适合建厂房。”
宋逸闻只需要答案,至于什么地质结构则不在他的关心范围之内,于是又追问了一句,“那么,最后结果什么时候才能出来?”
想了想,刘工回答道:“我刚才已经取过样本,如果没有什么其它意外,一周之内应该能得出结论。”
听过对方的讲述,宋逸闻脸上也不由浮现出一抹满意笑容。
送走两位专家,刚回到镇上便被一名壮汉堵住了去路。
注视着挡在自己跟前的崔大山,他也只得耐着性子询问道:“崔大山,你又想做什么?”
再次碰上这个钉子户,宋逸闻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家伙,跑到镇上肯定又是来上访、告状。
可让人意外的是,这位脾气暴躁喜欢跟政府对着干的大叔,这次找上门却并不是为了找麻烦,而是弯腰鞠了一躬,“宋书记,我不应该总跟政府过不去,现在已经知道错了。”
抬起头,瞟了一眼西方天际已经开始缓缓下沉的夕阳,确定今天太阳依然是从西方落下,宋逸闻这才笑眯眯地说道:“崔大山,你这又是在唱那出啊?”
“没唱那出,只是想到以前跟政府做对心中就愧疚不安,所以特意过来给宋书记赔罪。”
说到这里,他又补上了一句:“以后请政府放心,我崔大山再也不会做钉子户,让上级领导难办了!”
对方说得一套一套,反到让宋逸闻察觉到其中的猫腻,没等对方反应过来便突然冒出一句,“这些话,都是谁教给你的?”
做为一名没读过书的农民,他才不相信眼前崔蛮子能讲出刚才那一番话。
“还能是谁,候书记……”
张了张嘴,意识到自己又讲错话的崔大山赶紧闭上嘴,并且用一种忐忑不安眼神注视着跟前镇委书记。
乖乖,候大山那家伙还真有二把刷子,居然真把这头蛮牛给制服了!
联想到对方几次将公社干部从家里打出去,面对公安还敢撒野的光辉历史,他那颗好奇心便不由被勾了起来‘
这个候大山,到底是用什么方法降服了这头蛮牛?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乡镇干部暴力执法基本上便如同家常便饭,收缴提留统筹、执行计划生育、对付上访户,动辄就是漫骂欧打、甚至用耙房顶来对付那些钉子户。
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末才在乡镇慢慢消失。
不是乡镇干部天生野蛮,而是那个年代的农民实在是难对付,如果不动用这种雷霆手段进行威摄,上级布置下来的各项任务根本没办法完成。
不过这一次,候大山在对付崔大山这个钉子户过程中,却并没有使用任务暴力手段,从头到尾都是“以德服人”。
其实很简单,崔家有六个壮劳力,除去崔大山种着家里那几亩薄田之外,其它五个儿子都在附近锌矿或石料场打工,每人一个月能挣到六七十块钱。
六七十块钱,对于政府机关或大型国企职工来讲不算什么,可对于农村乡下人来讲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要知道,红杨镇一九八五年时人均年纯收入还不到二百元,几十块钱的提留统筹就能逼得缺少劳动力的困难户砸锅卖铁。
于是,候大山便利用自己副书记的身份,跟公社上几个锌矿、石料场分别打了招呼,让矿上负责人找理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