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317章

秦皇纪-第317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摹昂糜选绷耍钤岸远偃鹾苁乔张濉
    “吴兄今日邀我前来饮宴,不知有何要事?”数爵酒下肚,见顿弱只谈些风月之事,李园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开口相询。
    “李兄啊,你这是哪里的话?没事我就不能邀你前来对饮,谈谈无边风月,说些风流韵事?”顿弱存心要吊李园的胃口,当然不会说出用意。
    “吴兄啊,我们相交也有些日子了,可以说是知心好友,你邀我前来,决不是谈风月。究竟有何事,你说。”李园才不会相信顿弱的话。
    “真没事,就是饮宴寻乐而已。”顿弱忙摇头。
    “没事?你骗不了我。”李园非常笃定,把酒爵一放,道:“我视吴兄为友,吴兄却不视我为友,我这就告辞了。”站起身,作势欲去。
    顿弱当然知道他并不是真的要去,是拿捏罢了。不过,顿弱看看时机成熟了,是该说出自己谋划之事了,忙站起身拦住,道:“李兄,我倒是有一言,就是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说的?你尽管道来便是。”李园右手一挥,脸上泛着笑容。
    “李兄,真不敢说,这可是干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呀。”顿弱以退为进。
    “身家性命?”李园先是一愣,继而就是大感兴趣,忙问道:“快说,快快道来。”
    “李兄,我一直在想,我做的买卖也不错了,可以说身家不菲。然而,在这战国大争之世,却是没用啊。光有金还不行,还得有权势。若是没有权势的话,只需权贵张张嘴,我的身家性命就没了呀。”顿弱一脸的痛心疾首。
    这话很有道理,在战国大争之世,光有钱还不行,还需要有权有势力,要不然的话,只需要某个权贵张张嘴,再富的人也只能是为他人作嫁衣。
    因为这是战国大争之世,乱得不能再乱了,没有什么律法之可言,这是那些身家丰厚之人不得不巴结权贵的原委所在。
    “哎呀,我说甚事?就这事?”李园却是不在乎,拍拍顿弱的肩头,道:“吴兄但请宽心,我是春申君的门客,我的话春申君无不听。若是吴兄有事,我向春申君说上一句,自然无事。”
    “如此甚好,甚好!”顿弱一脸的喜色,不住道谢,紧接着就是话锋一转,问道:“李兄,若是春申君要治我之罪呢?”
    “这……”李园一愣,张口结舌,无言以答。
    “李兄,恕我说句难听的话,你虽是春申君的心腹门客,也不过是他的一条狗,供他使唤罢了。春申君要你就要你,不要你就不要你,真到了那时,莫要说我,就是你也难保全呀。”顿弱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儿,道:“李兄不会不会知冯谖之于孟尝君的重要吧?冯谖如此忠心,一心为孟尝君,还不是招来孟尝君的猜忌?”
    冯谖是孟尝君的心腹门客,曾经单人匹马为孟尝君复相奔走,并且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是劳苦功高,到最后,还是被孟尝君猜忌,因为他的威望太高了,有功大震主之势。
    这是门客中活生生的例子,李园再度愣住了。
    “李兄,若冯谖不是门客,不是供孟尝君的狗,而他是主人的话,你说还会有这等事吗?”顿弱抓住机会问道。
    “不会,不会。”李园想也没有想就回答了。
    “那么,我斗胆问李兄一句,李兄可愿做一辈子的走狗?供春申君驱使一辈子?他要你就要你,不要你就不要你。你的性命,还有你妻儿的性命都捏在春申君手里,你可甘心?”顿弱就是一连患的问题抛出。
    这一系列的问题很是尖锐,又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李园真不好回答,嘴巴张了半天,一个字也没有说出来。
    “只要我忠心做事,春申君自不会猜忌我吧?”想了老半天,李园很没底气的道。
    “李兄,此言差矣。”顿弱断然否定,道:“冯谖之于孟尝君难道不忠心?之所以被孟尝君猜忌者,不外功高震主,不外知道的秘事太多。观古今,越是心腹之人越是死不得其所,为何?知晓秘辛太多是也。”
    顿弱这话太有道理了,越是知道他人秘辛的人越是不得好死,因为没人愿意把自己的秘密交在他人手里,即使帝王将相也不例外。
    “这可怎生办?”李园额头上冒出冷汗了。
    他是春申君的心腹门客,春申君的秘辛他几乎全知道。若是春申君猜忌他的话,他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由不得他不惧。
    以他对春申君的了解,那是一个阴狠之人,一旦要对付他,他必然是身家难保。
    顿弱没有说话,适时住口,这是以退为进。
    果然,李园打量着顿弱,问道:“吴兄,你可有妙法?”
    “李兄,我倒是有一法,就是不知李兄敢不敢做。”顿弱说了这么多,等了这么久,等的就是李园这句话。
    “吴兄有话请讲。”李园忙道。
    “要想摆脱杀身之祸,唯有另攀高枝。在楚国,能比春申君更强者,唯有一人,楚王是也。”顿弱瞄了李园一眼,为李园指点迷津。
    “结楚王?”李园的眉头一拧,随即摇头,道:“吴兄,你想法虽好,却是不可行呀。我一小小门客,怎能得到楚王的赏识呢?”
    楚王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是楚国的统治者,李园虽得春申君器重,也不过是一小小门客,连楚王的面都见不着。
    “不然。”顿弱摇头,道:“楚王即位多年,却是膝下无子,江山传承一直是楚王的心病。为了生子,楚王广纳美女,日御数女呀。若是李兄能为楚王进一生子之美女,必得楚王赏识。”
    楚考烈王即位多年,一直无后,这是他的心病。无论是谁,只要是统治者,无不以江山传承为首务。没有子嗣,江山难以传承,要楚考烈王不忧都不成。
    在历史上,正是因为如此,才被春申君行“移国之计”,把楚国的江山弄得姓黄。
    “有理,有理。”李园眼前一亮。
    紧接着,李园又是摇头,道:“楚王日御数女,皆不能生养,这应是楚王的问题,即使我选得美女,也不会有用。”
    楚考烈王为了江山传承,狠狠耕耘,都没有生养,明显不是女人的问题,是他的问题,李园这担忧很有道理。
    顿弱欲言又止。
    “吴兄,你有话就说,快说。”李园看在眼里,忙催促。
    “我倒有一计,就怕李兄不能行之。”顿弱依然采用以退为进之策。
    事关身家性命,李园哪会错一丁点机会,忙冲顿弱深深一躬,道:“还请吴兄教我。”
    顿弱闭口不言。
    李园再度行礼,身子躬成九十度,极为恭敬。
    顿弱依然不言不语。
    “噗嗵。”李园只得跪在顿弱面前,乞求道:“吴兄救我。”
    火候差不多了,顿弱忙抚起李园,道:“李兄,你可知种马之配种吗?一般来说,养家之马未必有种马,到了母马发情之时,不得不牵着母马去有种马之家交配。而养马之家,却是深喜马驹。”
    李园也是个精明人,听了顿的话,若有所悟,冲顿弱深深一躬,道:“吴兄,李园告辞。”
    “李兄,请。”顿弱当然知道他要做什么了,把李园送走。
    望着李园的背影,顿弱不住摇头,道:“王太孙此计虽毒,然而,李园其心亦毒,要不然的话,王太孙此计断难施行。”
    且说李园回到家,被他漂亮的妹妹李嫣迎个正着。
    “哥,你这是怎生了?跟丢了魂似的。”李园一直在思索顿弱的话,没有注意到李嫣,直到李嫣说话,他这才惊醒过来。
    把貌美赛天仙的李嫣一打量,李园眼前一亮,心道:“踏破靴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妹妹之美貌天下少有啊。”
    李园把李嫣叫到屋里,问李嫣愿不愿攀龙附凤?李嫣先是嗔怪,直到李园再三相问,李嫣这才说即使她有心,也没有机会。
    原来李嫣也是贪恋富贵之人,李园就放心了,说他自有安排。
    然后,李园去见春申君家,请春申君到他家去饮宴。对李园这个心腹门客的邀请,春申君自然是一口就答应了。
    春申君到来后,李园让他的妹妹李嫣给春申君斟酒,春申君一见李嫣,惊为天人,眼珠子都陷进去了,再也拔不出来。春申君当即提出,要娶李嫣。
    李园当即大怒,要把春申君赶走,说你枉负虚名,竟然打我妹妹的主意,我看错你了,我不做你的门客了。
    春申君哪会放弃,再三说好话,一而再,再而三的保证,要给李园天大的好处。直到要够了价钱,李园这才同意。
    春申君娶了李嫣之后,其乐无穷也,没过几多时间,李嫣就怀孕了。
    李园找到机会,隐隐约约的提醒春申君,楚考烈王无子,何不行移国之计,进送一个怀孕未久的美女给楚考烈王。如此一来,要不了几多时间,楚国的天下就得姓黄了。
    这种移国之计太毒,春申君却是想也没有想就同意了,找个机会把李嫣送进了王宫。
    (未完待续)
第三十章 纷纷向秦
    秦国向天下招纳贤才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韩国都城,新郑,韩国王宫。
    韩桓惠王正与一众妃子嬉戏,兴趣正浓之际,却见丞相韩开地快步而来,一脸的忧心忡忡,不由得有些扫兴,挥手让一众妃子下去。
    “丞相,何事忧虑?”韩桓惠王冲韩开地问道。
    “禀君上,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韩开地大声嚷起来。
    “有何不好?难道是西周公没有发兵讨秦?”韩桓惠王眼下最担心的就是西周公没有讨秦,那样的话,他的“肥周退秦”奇计就付诸流水了,他的心血就白费了。
    “君上,不是这事,是另外一件事。”韩开地抹抹额头上的冷汗,道:“秦国大办学馆,并邀乐毅操持。如今,秦国要向天下广招贤才,并且以乐毅、荀子、公孙龙子和秦异人的名义,联名发出邀请。”
    “就这事?”韩桓惠王却是不当一回事,云淡风轻。
    “丞相,你这丞相是不是越当越回去了?啊!这才屁大的一点儿事,你却如此惶急,你要是再如此的话,你这丞相就莫做了。”紧接着,韩桓惠王就是数落起韩开地。
    “君上,这还是小事啊?”韩开地仿佛在听天方夜谭,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道:“君上,你可知这对大韩的影响有多大?秦国胃口不小,是要把天下贤才悉数网罗啊。一旦秦国成功的话,秦国就会更加强大呀。”
    韩开地虽不如他的孙子张良那么了得,这事还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秦国就是把要把天下英才悉数网罗了,真到那时,秦国就会更加强大,秦军一旦东进,谁能撄其锋?
    “那照你说,大韩就要阻止了?”韩桓惠王不住摇头,道:“以嬴稷那老儿的强横,他一定会发国书,说谁敢阻止秦国招纳贤才,就要打谁,是吧?”
    终于聪明一回了,竟然给他说准了,秦昭王还真是这样干的。
    “君上英明。”韩开地不得不颂扬一句。
    “哈哈!”韩桓惠王仰首向天,爆发出一阵惊天的笑声,道:“嬴稷啊嬴稷,你不是要广纳贤才吗?寡人就助你一臂之力。来啊,传令,凡欲入秦者,大韩资助其舟车之资。”
    你这是凑的哪门子的热闹?还嫌秦国的人才不够多?
    韩开地真想吐韩桓惠王一脸,他一句阻止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就听韩桓惠王,道:“我们还可以再选一批聪慧之人,让他们去秦国就学嘛。韩人毕竟是韩人嘛,他们一定会心向大韩的,寡人要让嬴稷这老儿的盘算成空。丞相,你说寡人这一奇计可妙?”
    先前,韩开地还只有吐韩桓惠王一脸的冲动,眼下有抽他一顿的冲动了。秦国敢招纳这么多贤才,自然是有办法让他们为秦国效力。再说了,韩国朝庭乌烟瘴气,真正有本领的人谁愿在韩国为官?
    可是,一听韩桓惠王说出“奇计”二字,韩开地所有的不满立时烟消云散,他要是此时说这一“奇计”不行的话,保证他的下场会很惨。
    “君上英明,如此奇计,天下少有。”韩开地不得不忍着不爽,大拍韩桓惠王的马屁。
    XXXXXXX魏国都城,大梁,魏国王宫。
    “什么?秦国要广纳贤才?”魏安釐王一脸的震惊,失声尖叫。
    “是呀,君上,这可如何是好?”丞相须贾也是一脸的惊惶,几乎都快哭了:“即使大魏心有不甘也不行呀,秦王发了国书,谁要是敢阻止,就发兵打谁呢。大魏地处三晋之地,是秦国东进的要地,秦国正愁没籍口灭我大魏呢。”
    魏安釐王昏庸,须贾草包,这两君臣是绝配。不过,他们还是能看明白秦国此举的重大图谋。秦军还未东进,就把各国的人才悉数网罗了,这是一招釜底抽薪的毒计。没有了人才,先让你国将不国。
    他们有心要阻止,又惧秦兵威,不敢付诸行动。
    “君上,这可如何是好?”须贾愣了愣,忙问道。
    “还能怎样?当然是全力配合秦国了,莫要让秦国抓住出兵的把柄。”魏安釐王万分不甘心,却是不得不配合秦国选人,他可惹不起秦国。
    略一停顿,魏安釐王又自我安慰,道:“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大魏的人才不都去了秦国吗?先是商鞅、后是张仪,还有范睢。”
    战国时代,秦国是最缺人才的国家,却又是最强的,因为秦国能从山东招来盘盘大才。也正是因为秦国缺人才,这才不得向山东之地招纳贤才。
    其中最有名的几个大才,诸如商鞅、张仪、范睢,还有尉缭,都是来自魏国,或者与魏国干系极深。
    而在当时,人才最多的国家就是魏国了。然而,魏国没有用好人才不说,还害过不少人才。因此,当时有一句讥讽魏国的话“魏才人用”,意思是说魏国虽然人才不少,却总是为他人做嫁衣,魏国的人才最终会远走他邦。
    商鞅本是卫人,想在魏国出仕,当时魏国的丞相公叔痤向魏惠王举荐了商鞅,魏惠王不用,公叔痤又要魏惠王杀了商鞅,以免成为大患,魏惠王都没有采用。这就是非常有名的“荐贤杀贤”典故的由来。
    张仪本是魏国大梁人,有心在父母之邦魏国出仕,却因为孟子之故,不被魏惠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