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102章

大唐第一庄-第102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懂事,本王来教!”
说完,李元兴转身就往李渊那里去走。
秦王庄,大唐只有一个秦王庄。拥有秦王庄自称本王的,那只有一个人,大唐秦王!
那壮汉第一个反应过来,高呼一声:“谢秦王殿下!”
“闭嘴!”李元兴转过身,怒喝一声。那壮汉吓呆了,李元兴一指他大声说道:“你在羞辱本王吗?你们所有人都听着,这不是本王对你们的怜悯,这是大唐欠你们的。老狼,传令天下,天下间任何一个为大唐征战而伤残的人,来秦王庄。在秦王庄,大唐皇帝与本王,向他们还债!”
还债!好一句还债!
李渊没有再说话,将武曌抱起走回到马车之上,一言不发的坐下。
此时李渊仿佛看到了在朔方大唐与突厥最精锐的铁骑硬碰硬血战时的情景。
有这样的秦王领兵,大唐军士那个会不拼命,突厥精锐又如何?天下无军可敌!
武曌在这个时候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武曌叹气是因为,李元兴答应她逛街的,可却又是来办正事。作为女子,她不懂什么是袍泽之情,她不懂什么是战争。
可就是这一声叹气,李渊心中却如同被雷电击中一般。
今日游长安呀。上当了,完全是上当了。中了李元兴这混帐小子的计谋了,果真是杀人不见血,坑人还要被坑者自己挖坑的大唐秦王呀。
高明,实在太高明了。李渊苦笑着摇了摇头,对武曌说道:“李元兴这个混帐,原来是叫朕出来替他顶缸的。”

、第174节 大唐最佳顶缸【四更之三】

顶缸?
顶的什么缸?武曌完全不明白,一脸无辜的看着李渊。
李渊叹了一口气:“丫头呀,你不懂。朕也是才想明白,你想李元兴这混帐小子在朔方之战时,用一个金冠换了一个大唐普通军士回来。这个麻烦他还没有解决呢,不知道多少人等着上表章弹劾他。”
武曌点了点头,这一点她明白,那金冠有多么重要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然后,这混帐小子一回长安。就要给伤兵残兵搞什么荣归,结果被士族们羞辱的躲在御花园哭了个昏天黑地。”李渊又继续说道。
武曌点了点头,那士、庶、贵、贱四个字这会还挂在李元兴书房呢。
“这一次,他要给这些人出头,他马上就要大婚。再加上麻烦本身就不小,所以他不敢,也不能。然后就拉上我这个老货,然后回去后他就会对人说,是我这个老货感念当年征战不易,所以要他出面帮一把。”
武曌摇了摇头,这次她真的不明白了,难道换个人,士族就闭嘴了吗?
李渊也摇了摇头:“我一个老货,连皇位都没有了,士族们想要咬人,也要咬那种带肉的。有权的,或者是有货的。我一个老货一身的干骨头,他们除非疯了才会咬我,要咬我,没有一点肉,还有崩掉他们一嘴牙,所以我这个老货就是顶缸的!”
李渊一口一个老货的自称,武曌实在有些不适应。
不过,武曌倒是听明白了,李元兴果真不是一般的狡猾。
回到马车上,李元兴依然是一脸的冰冷,默默的说了一句:“回宫吧!”
李渊也没有提及顶缸的事情,只是说道:“其实吧,元兴你心地善良,你应该让天下人看到你善良的一面才对!”
李元兴摇了摇头:“不!如果我让天下人看到我善良的一面,那么天下人会期待我一直是善良的。为大唐,我只有作一个恶人,宁叫人人怕,莫叫人人爱!”
“五郎,好五郎!今次的事情,朕替你出头了!”
李元兴这才露出笑容:“父皇辛苦了,那麻将的天智税我就不要了,全归父皇。可以十抽一,竹子可以作,石头可以刻,玉石可以雕,总之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上几百贯的天智税分到父皇口袋里!”
“好,很好。”李渊高兴的摸了摸胡子。
武曌真的很想对李渊说,区区几百贯就把你收买了呀,这就是在牛群里拔下了一根牛毛。这么大的事情顶缸,要换成我武曌至少也要弄一头牛回来才对。
在回皇宫的一路上,马车上都没有人说话,一直都很沉默。
进入皇宫,李渊独自回宫去了,他也没有再叫谁来陪他打麻将,因为他想静一静。
武曌却在问李元兴:“非要这么一直斗下去吗?我指的是,你和世家,或者还有其他的什么的人?”
李元兴摸了一支烟点上:“我以前听过一句话,现在我倒是明白了。如果没有通过战斗就说守护什么,或者是想守护什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武曌不理解,她突然发现自己太小看李元兴了。
“去吧,去皇后的宫里去。明天想逛长安城,皇后宫中一定会有人可以陪你真正逛一次。比如,你的某个侄女,或者是某个姐姐!”李元兴笑着把武曌放在一个宫女的背上,示意宫女送武曌去皇后宫中。
武曌这才反应过来,长孙皇后的女儿们,自然是自己的侄女。
那些大唐皇帝的妹妹们,才是自己的姐姐。
好高的辈份呀!不知道,这个辈份是好事,还是坏事!
李渊没有回自己的宫殿去,而是直奔李二的书房。此时的李二面前正摆着一张空白的圣旨,上面写着李元兴的要求,天策上将府,五万精锐。旁边放着的是虎符,还有大唐皇帝玉玺。
见到李渊进来,李二起身准备行礼。
“今个,被混帐五郎算计了!”李渊虽然是在骂,却是笑呵呵的。
李渊将今天游长安所见所闻,还有与李元兴所说过的都对李二讲过了一次。特别李元兴最后冷着脸说的那一句,不要羞辱本王,这是大唐欠你们的。李渊的语气都有一些颤抖,这个黑锅他倒真的是心甘情愿背下了。
李二听完,苦笑着摇了摇头。
“怎么,你有意见!”李渊心说,即位才二个月,这一点小事难道还有麻烦!
“父皇,不是意见。”李二开口解释道。
李渊性子急,没等李二开始解释就抢着说:“不是意见是什么?”
“好吧,父皇认为那件事情被五郎算计了?”李二换了一个方法问道。李渊立即就回答道:“自然就是残兵那事了,不过朕倒是愿意的。”
李二笑了,李渊心中升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难道说,雪盐的事情也是被算计了?”李渊有一点紧张了。
李二哈哈大笑:“何止是算计了,父皇以为五郎是什么?以为五郎在长安的传闻是什么?就在昨日,明知是一定会得到大利,会挣到巨利的情况下。连长孙无忌要一遍又一遍的计算着,靺鞨之利还用算吗?”
李渊摇了摇头:“一帮傻货,那里占下就是利,这还用算!”
“要算,因为这是五郎提出的。那怕就是一座金山摆在那里让他们去挖,他们都会小心翼翼的先计算上几天。然后从那里挖第一下,在那里挖第二下。他们害怕,五郎一句羊吃人,整的朔方与突厥大战关键的时候,草原各部落临战反水。”
李二的话让李渊不断的点头。
“丝绸出货异邦现在的利是三个月前的十倍。人人都不要的羊毛,五郎敢收,而且当时五郎收的价格是现在的二十倍,而且五郎那时就敢说有十倍利。人人都躲之不及的粪水,五郎敢花钱收。”
“懂了,这小子诈!”李渊骂了一句,可又问道:“那雪盐怎么想都是挣钱的呀!”
哈哈哈!
李二笑了,放声大笑着。
李渊心中更加的不安了,想到李二说的,占靺鞨之地世家还要计算,一天不够,今天免了朝会全躲回家去计算了,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自己想不到的吗?
“父皇,先说那犁。你用了二千多贯换来的生意,以儿臣看来等于是接了五郎原本就想扔掉的一个包袱。因为他要让工匠再干别的活计,所以犁定是鸡肋。要说算计,也不算是算计,因为父皇得利了。可要说是算计,那就是算计,因为五郎很可能随时准备就将犁的生意送人了。”
李二这么一分析,李渊默默的点了点头。
“再说雪盐!儿臣见过,那东西制作起来极复杂。但却是非常值得,李氏皇族无论谁去作这事情,投入巨大,回报巨大,还要夜夜小心被人把秘方偷了去。五郎才不会干这种劳神的事情,所以无论谁干,他的一成利绝对不会少!”
李渊点了点头,心说财力、人力、地皮、海圈地。再加上皇家的特权保护,这所有的一切似乎李元兴半点也没粘上。
甚至都没有动用秦王府半个人力。
“父皇今日,一天就给五郎出了三次力,五郎占了大便宜!”
李渊听完就转身往外走。
“父皇要去找五郎,儿臣认为不好!”
“为何?”李渊又不理解了,转身问道。李二笑着说道:“很简单,因为这就是博弈。如同麻将一样。父皇要是因为输了就去骂五郎,那五郎下次就不和你玩了。世家就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就是被算计了,也不会叫骂,只是会小心应对下次交手,再次算计,不求大胜,但求小败,或者是小胜多占一分罢了!”
李二身为千古一帝,果真不是白给的。
短短二个月时间,将李元兴分析的极深,也将李元兴的行事方式分析的极深。
“下次,下次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了?”李渊是那种有仇必报的性格,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事情,永远都与他无关。
李二靠近李渊:“五郎不要让天下的伤兵都去秦王庄吗?父皇不是说这就是父皇仁慈,大唐还这些为大唐征战之人的债吗?”
李渊点了点头,等李二继续说下去。
“五郎是父皇的儿子,我的亲弟弟。和他斗只是图个乐子,斗来斗去还是为我们大唐江山。父皇只要知道五郎敢收容残兵,他就有办法养活这些人。大唐的伤残之兵有多少?五郎敢接下来,那只有一个解释。”
“五郎有金山?”李渊的眼睛都亮了。
李二笑了:“父皇认为,难道没有再斗的机会吗?”
哈哈哈!李渊豪爽的大笑着:“回宫,喝几杯!”哈哈哈!
李渊离开了,李二回过身来却将桌上那个已经写好,却没有落印的,允许李元兴有五万精锐的圣旨放在火烛上烧了。
然后一张空白的圣旨又放在桌上,李二脸上带着笑容,一只手就放在笔杆上。
“好!”李二轻喝一声,提笔落在圣旨之上,龙飞凤舞的写了起来。

、第175节 天策四卫【四更之四】

【求月票,四更了,打赏一张月票吧】
李二运笔如飞,很快写好的一张圣旨。
许多圣旨都是由朝中官员代写,皇帝用印。而皇帝亲笔写的圣旨,意义却是完全不同。
李二在写这道圣旨之前,身为皇帝却也有其无奈之处。他与重臣们也商量过,也作出了交换意见。
世家的意思是,天策上将府本身就是拥有兵权的,但李元兴金冠之事,必须有一个交待。那怕只是面子上认个错,也是一个交待。不过,世家绝对不会提及此事,谁爱弹劾谁弹劾,世家不参与。
如果无人弹劾,世家也不会额外增加条件。
长孙无忌,房,杜等人的态度是,李元兴要兵可以,但这些兵无论数量多少。除非是为大唐出战,日常的消耗国库不管。
李二写好圣旨,却有宫女过来说长孙皇后安排厨房作了些小菜。想宴请圣上与秦王。
李二将圣旨放在袖中,吩咐起驾!
另一边,李元兴也接到了邀请,正在由宫中内侍带着往后宫去。
长孙皇后倒是一个很细心的人,李元兴这几日住在皇宫之中,为怕李元兴不习惯,所以晚宴准备请李元兴过来一起。
秦王府正在改造,估计最早也要到明年才可以完成。
在等待李二与李元兴的时候,武曌在向长孙皇后展示她的礼物。上次长孙皇后有赏赐,武曌一直想有几件礼物回赠。
在现代的时候,叶秋霜跑了许多精品店,虽然买了不少东西。
可考虑到在古代的武曌只是一个三岁的孩童,所以许多礼物并不适合。
送珠宝!李元兴送过了。送化妆品!李元兴也送过了。送保健品!怕是大唐自身的就足够正宗了。
武曌正在向长孙皇后展示的是一台精致的座钟,会在准点报时,但需要每天上发条的那种,虽然是机械式,但在后世这东西却还算准。每个准点报时的时候,就会有一只鸟从上面的窗口弹出来。
很精致的机械,任何一样礼物长孙皇后都非常的喜欢。
这是心意。
但这时却有一个年龄大约在十岁的少年,双目呆滞的坐在那里,也不说话,也不去看那让宫女们几乎尖叫的座钟。
武曌留意过数次,这个少年坐在那里从自己进来到现在快一个时辰了,一直都没有动过,脸上的表情也没有任何的变化,默默的坐在那里。
因为武曌象一只喜鹊一样冲了进来,长孙皇后也没有来及介绍。
“明月!”因为李渊封了武曌为明月公主,所以皇宫之中便以明月来称呼武曌。长孙皇后问道:“今天游长安,有趣吗?”
“无趣,实无趣了。”武曌抱怨着,尽说些李元兴光顾着忙碌政务,还骗自己说什么长安城游玩之类的话了,全是骗人的。
“男人们就是这样,明日让丽质他们陪你去游长安!”长孙皇后安慰着。又说道:“政务繁重,为国事,为家事,也不得不作呀!”
“李元兴也这么说,如果没有战斗就说守护什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长孙皇后心有感触呀,有时候许多东西就是争来的。大唐也是从大隋那里争过来了。
坐在那里的少年动了,这句话很明显的就触及到了他的心思。
“战斗,你打算与谁战斗?”长孙皇后问那少年。
“与长孙右仆射战斗,侄儿喜欢书画,不喜政务。要战斗,要书画,不要政务!”
侄儿!武曌眯着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个少年,能在快入夜的时候入皇宫的,又是长孙皇后的侄儿,那么只有一个人。就是长孙狐狸的儿子,长孙冲。
历史记载,这个人是个废物,没什么主见,也没有大的才能,更没有野心。
可悲的是,最后竟然还被武则天盯上了……
被武则天盯上了,武曌咯咯的笑了,那不就是自己吗?不过,大唐不可能再会有武则天了,只有一个武曌,明月公主武曌了。
“你笑什么,我的话很可笑吗?”长孙冲象一个被踩了尾巴的猫。
长孙皇后正准备开口告戒长孙冲,怎么能和武曌一个三岁的小丫头生气,而且说起来武曌还是长孙冲的长辈呢。就算要称呼,也要称呼姨娘之类。
可武曌却叉着双手站了起来,寸步不让:“就笑你,怎么样吧!”
揍人吗?先不说长孙冲根本就没有半点武力,打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子很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