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103章

大唐第一庄-第103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武曌却叉着双手站了起来,寸步不让:“就笑你,怎么样吧!”
揍人吗?先不说长孙冲根本就没有半点武力,打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子很光彩吗?被武曌这一反击,长孙冲愣住了。武曌向前一步逼近,用脚在长孙冲小腿上踢了一脚,就算武曌力气小,这一脚也让长孙冲惨叫了一声。
“说声好听的,我指点你一条明路!”
正准备发作的长孙冲愣住了,正准备劝住两个小孩子的长孙皇后也愣住了,她更多的是好奇,所谓的明路是什么路?
“明月……姑母!”长孙冲选了姑母这个称呼。因为长孙无忌自然是有资格与李元兴称兄道弟了,这个武曌虽然不好说,但姑母这个称呼应该最合适。
长孙冲的书到底没有白读。
“上元佳节,天下书会!赛文、赛诗、赛书、赛画、赛琴、赛艺。你有本事搞,就自己搞起来。没本事搞,秦王府在后面撑着你,你也可以拉上几个皇子、公主一起参与。真正搞的好了,本公主再教你下一步如何?”
武曌象一个大人一样指点着长孙冲。
几句话,就说的长孙冲大喜。先不说搞这事情对自己有多少好处,仅说这事情,就喜欢的不得了。
文、诗、书、画、琴,那一样长孙冲不喜欢。
长孙冲长身一礼:“谢明月姑母!”这一次称呼就顺口多了。这种事情,他长孙府的影响力不够,就是皇家来搞都不如背上秦王府的名义声势大。
至少,世家门阀都会给秦王府一个面子。
“小丫头成长辈了,倒是没有拿出点什么来打赏呀!”李二这个时候从外面走了进来。
“打赏有!”武曌在自己的小箱子中翻着,很快拿出一块男式自动机械腕表。给了长孙冲:“这是记时之用,每个月来找本公主校准一次就好,每天戴在手上,表就会自己走,如果不戴超过八个时辰,就会停了。”
“谢明月姑母!”长孙冲又是长身一礼。
李二坐下:“上元佳节搞个书会是不错的,邀请天下英杰聚长安。不过,这笔花费从何处出?”李二这是在考长孙冲,这书会考的就是组织能力,考的是统筹能力。长孙冲年少,未必可以担起来。
长孙冲愣住了!
“傻蛋!”武曌骂了长孙冲一句,看到李元兴也来了,就闭嘴不再说下去了。
李元兴后先施礼,然后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似乎很有趣呀!”
长孙冲向李元兴行大礼,无论是辈份,还是身份这个大礼都是必须的,然后才讲起来这里刚才发生的事情。
李元兴听完笑了:“花费,哼!”李元兴的冷笑让李二很感觉兴趣,紧接着听李元兴说道:“这种事情,如果没有挣上几千几万贯的话,别借用我秦王府之名。”
“挣钱!”谁信呀!
可看表情,李元兴自信满满。武曌也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请明月姑母教我!”长孙冲有些呆,被长孙无忌整个教那些从政之道,压抑的不轻。喜好书画,却不是一个傻蛋,赶紧求助于武曌了。
李元兴笑了:“有眼色,有本事。好好去学吧,低于一万贯的收入,来我秦王府领罚。高于三万贯,本王有奖励!”
看来真的可以挣钱呀!长孙皇后一个眼色打过来,李二立即就明白了:“既然如些,不如让承乾与恪一同前去,其余的人帮不上忙的就算了,几个孩子倒可以锻炼一番,五郎处罚的时候,手下留情呀!”
武曌信心十足,转过头对李元兴说道:“高于五万贯,不要你的奖励。要报纸!”
报纸!
在场的人都不知道报纸是什么?以为是一种很好的纸,比如李元兴用的雪白纸张。可李元兴却是非常清楚,报纸在大唐代表着什么?更是清楚,在现代之中,舆论的力量有多么强大。这东西放在大唐,甚至可以影响到国策!
原本这个是想抓在自己手中的,可一直没有精力去搞。
思考再三之后,李元兴带着一丝犹豫微微的点了点头:“好,五万贯是吧。就报纸!”
有一种被割肉的感觉,至少李二是这样认为的。李元兴那表情就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看来这报纸绝对不是一种普通的东西。
不管是什么,总归是小孩子们要的东西,李二自然不会贪图这些。从袖子中拿出圣旨交给了李元兴:“五郎,秦王府八卫十六军,你自己养活吧。不过,药师回长安之前,你要写两份表章,一份因为杀君廊,一份为了你的秦王金冠。内容可以让魏征帮你写,但如何处罚,你自己拿个主意吧。”
李元兴拿过圣旨,沉思片刻:“皇兄,臣弟自请罚俸吧!”

、第176节 秦王罚俸【四更之一】

“罚俸!好一个罚俸!”李二是哭笑不得。
梁师都是怎么死的,李二相信来自李元兴、李靖、秦琼的表章,那家伙就不是李元兴杀的。但是这个黑锅李元兴还真的是给背上了,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的表章之中,根本无法证明,梁师都真正的死因。
朝堂之上的文臣们,都认为就算派人再去检查。
大唐这位秦王李元兴也能给搞出一个假的现场来,甚至有无数假的证据。
所以,不信!咬死了也不信,最多相信梁师都不是李元兴下令杀的,但李元兴要背上这个过错。更何况,梁师都家里几乎被杀了干净,这个过错必须要有人背上。
好吧,李元兴背了,请罪的表章已经送到了长安。
自请罚俸三年!
好!文臣们要的就是这个态度,罚俸是多大的惩罚不重要,反正谁也没有指挥把你位大唐秦王给削爵,或者是关起来。所以,罚俸三年是一个文臣们可以接受的处罚。
“五郎,王君廓的死,你怎么说?”李二一边用筷子将一支嫩玉米放在自己面前的盘中,一边对李元兴说着。
李元兴对玉米没什么兴趣,那烤鹅倒是不错。
“皇兄!这王君廓再让我考虑十次,也是一个杀。要是再让我想,一刀杀死便宜他了!”李元兴又在说杀人,武曌的小眉头皱起来了。长孙皇后当下就替武曌抱怨了一句:“好好的吃个饭,杀什么杀呀!”
好吧,不说杀了。
李二换了一个词:“那王君廓一家,还有那里中近百人,如何说!”
“皇兄认为呢?”李元兴反问了一句。
李二慢吞吞的喝了一口酒后摇了摇头:“为兄怎么说?五郎应该问御史们怎么说才对!”
“那自请罚俸五年?”李元兴试探着问道。
“不够!至少还要加上禁足一月,不过考虑到你要大婚,所以可以特例放你出来一天!”
禁足呀,无所谓。反正长安城李元兴也懒得跑过来,你们这些人有什么事情,来本王的秦王庄吧,所以禁足就禁足。
李元兴心中计算着,好呀。未来八年自己这个秦王没有一个铜板的俸禄了。
“最后一项,你的秦王金冠。这一项说麻烦,是一个**烦。说不麻烦,却是一个极小的事情。就要看你如何解决了,现在吃饭,饭后陪为兄花园里走一走!”李二不会再说下去了,因为长孙冲在。
有些话,不是能传到外人耳朵里的,特别是关系到李氏皇族。
李元兴点了点头,随口问了一句:“大军何时能回来?”
“最快三天,最慢五天。最近天气可能会有一场大雨,道路泥泞不堪。还是按五天来计算吧,而且荣师的仪式,也要等一个晴天!”
李二说的李元兴完全理解,古代不比现代,下再大的雨也不会影响到高速公路。
“皇兄,候君集与柴绍的安排?皇兄认为是否得当!”
“安排倒是不错,但身为秦王你不够大胆。既然选择要收服契丹,就应该安排两路大军。不过借着大胜突厥的余威,一路也能成事。只是接下来,契丹真正派了使者进长安,你倒是让为兄要费些事。”
李二的话李元兴明白了,接下来,无论是威胁,还是展示军威。李二接手了。
因为契丹使者来到长安的时候,正是李元兴禁足的时候。
李元兴不担心军威,李二手上有中国历史上排名第二的强军,三千玄甲军可对战一万突厥精骑。所以玄甲军绝对不是名字叫着好听,那是绝对的强军。也是李二手中的王牌,不会轻易动用的王牌。
自己在朔方征战,长安这边隐太子的党羽不敢乱来,就是有玄甲军的震慑!
晚餐之后,李二与李元兴去了花园。
“五郎,说说金冠之事,你如何想?”李二开口问道。
李元兴摸出烟来发给了李二一支,然后才说道:“有什么可想的,我倒是认为世家想看着我和李氏皇族翻脸。所以他们应该不会弹劾我,所以他们看到翻脸,我就和李氏皇族闹些不愉快的事情就好了。”
“不!你想的简单了!”
“简单了?”李元兴不解,手中拿着打火机却没有点烟。
李二拿过李元兴的打火机,点上了烟。李二有些喜欢这种感觉,至少在心烦的时候,这被李元兴称为烟草的东西,似乎是个好东西。
听是大唐想制造出来,至少还要一年,因为烟叶需要种植,而且对土地环境有要求。
“五郎,不是闹,而是水火不容。御史会弹劾你,理由仅仅会是你失了大唐的威仪。而李氏皇族会弹劾你,却是失了皇家的威仪。这两个有区别,丢了大唐的脸面,罚一罚,认个错就行了。”
李元兴心说,放在现代,是先有国后有家。
放在大唐,却是先有家后有国呀。
李二继续说道:“李氏皇族会想尽一切办法,对你动用族规,因为你失了李氏皇族的颜面。这件事情,你要争,而且要撕破脸去争。争的结果就是,御史这边你过关,然后他们不再纠缠。”
“皇兄说的极是,只是这……”李元兴想说,这撕破脸,要撕什么程度才最好。
“撕破脸就是……”李二说到这里的时候,转过身来看着李元兴,然后一字一句的说道:“整死几个皇族!不过,你身为秦王,自然要大度些。罪不过妻儿,所以,整死上三五个就行了。”
三……五……个!李元兴头皮一麻,心说,这皇族呀,你当是街上老鼠,说打死几个就打死几个。数量不够,还换个地方再打死几个吗?
“正好,隐太子的余孽最近也有些不安份。顺便让他们老实一点!”
看到李二根本没有瞒自己,反正自己和李二是一条绳上的。隐太子那些家伙就算不为敌都已经是敌人了。李元兴点了点头:“这件事情要劳烦皇兄给个名单,顺便再提供一些证据什么的,臣弟好上表章弹劾!”
血淋林的斗争呀。
李二点了点头,没有再提及这个话题,而是说道:“你今日在长安城中对父皇说,上位都禁小善。此话按儒家的说法是大仁、为兄认为是大智慧。那些小秃子们会说你心中无慈悲,大秃子们却会说你是大慈悲!”
李元兴听完哈哈的笑了,小秃子与大秃子们,好有趣的称呼呀。
“为帝王者,爱惜一百姓就是害了千万百姓。只有大仁义,才可以使得天下生平。”
“皇兄,其实是制度,以律定则!”
李二点点头:“不错,这是法家的理论。秦时坑儒,汉是尊儒,都是皇家所需。五郎你有句话为兄认为高明,你说时代在进步,为兄现在倒是明白了,大唐不是秦,不是汉,大唐就是大唐。取百家精华为大唐所用,这才是真正的进步!”
“皇兄英明,臣弟还有一个提议!”
“说来听听!”
“皇兄,元日应该会改年号吧。皇兄的年号已经定下,但史册却不断的记录着每一个年号,史难记。所以臣弟以来,我中华应该有一个大统一的年号。不如,就以皇兄开始,中华元年如何?”李元兴这是有极大私心的,什么公元,农历。
既然来到大唐,就要有一个中华的元年。
李二脸上有一丝兴奋,可这兴奋很快就消失不见,转而是沉思。
良久之后,李二摇了摇头:“为兄不足以称千古一帝。为兄曾为秦王,五郎也是秦王。秦王是什么?始皇才是千古一帝,所以始皇元年才是我中华元年,你上个表章吧,此事应该办,我堂堂中华,那怕改朝换代,也要流传千古!”
“皇兄!”李元兴当真是吓了一跳。
改朝换代这个话实在是太惊人了,特别是从一位皇帝口中说出。
李二在李元兴肩膀上拍了拍:“五郎,你我兄弟有生之年,大唐的旗帜只要有太阳升起之地,就有我大唐旗帜。”
“大唐长安城,要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城!”李元兴附和着说了一句。
三天,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李元兴闭门不出,也谢绝见客。就在皇宫中那个为官员准备的小屋之中,把自己关在了屋内。
这三天之中,秦王大婚六礼正式启动,纳吉的仪式宏大,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甚至可以说,震惊了整个大唐,甚至是整个天下。
来自各国使节,但凡是真正了解大唐的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大唐七大世家,七位嫡女嫁入大唐秦王府,从纳吉之礼开始,这婚事基本上就是成了。接下来就是程序的问题了。
而这三天之中,大唐的秦王李元兴则在闭门写作。
作他心中的剧本,也在写大秦元年的表章,也在整理着弹劾的表章。
一切,只要为等李靖回来。
李靖等众将回到长安的时候,次日早朝,一定会是血淋淋的,不知道有多少颗人头会落地,不知道会有多少个家破人亡。
可李元兴的心却是越来越坚定,上位者禁小善!

、第177节 大胜荣归【四更之二】

【求月票,今天四更】
大军回归,正如李二预测的,是在第五天的上午,从长安城三十开始第一道迎接,然后在午时入长安城。下午则在长安城游街,李二带主要将领太庙祭祀!
李靖、程知节、尉迟恭、秦琼、段志宏等大将军骑马走在最前面,然后是各级将校,再下来是各卫挑选的一千多精锐,荣归的仪式参加的人一共有八千人。
席君买没有参加,因为他没有资格。
理由很简单,他是奴隶。至少在正式的文书发到他手上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奴隶。
苏定方也没有参加,因为他品阶太低。
荣归的队伍先长安,大军还拖在后面,估计还需要一天时间。
伤兵与残兵走的更慢,估计还要两天才能够到长安城。
候君集等将还在草原上呢,估计这会有几个跑的远还没有接到回军的命令,距离最近的候君集,也仅仅只是知道,朔方城外大决战,大唐胜。他还在往朔方城赶,关于调令他同样没有接到。
荣归的大军已经距离长安城二十里了。
李靖脸上没什么笑容,冰冷而刚毅。程知节的脸黑的可以比上尉迟恭了,除李靖之外,四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