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497章

大唐第一庄-第497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有理。”
那四等匠又说道:“秘密的把话传下去,但凡是我大唐的工匠,严禁在外人面前提及自己的工钱,某有些怕这些人闹事,毕竟这可是几万人呢!”
众匠齐点头称是。
当天晚上,又有十个倭人被挑出来打了鞭子。
没打死人,严重的少说也要在床上躺上十天左右。
干的最好的一队又发了每人一文钱的赏,队长以及各小队,依次给了一百文、五十文、十文的赏易于。
末了,在倭人以来这就到解散回去吃饭的时候了,一个营地的管事说道:“东营莫匠师说了,十六里至十七里这一段修的好,向工管请了赏。每人加两文赏钱,来领吧!”
这个赏钱没有分队正,还是普通劳工,只是两贯钱用筐子装着。
好几个年轻人就站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他们是唐人工匠营地派来打听消息了。在看到一队倭人欢呼的时候,其中一人说道:“如果我们领赏,至少也要加一天的工钱,某是懂了。咱们唐人是唐人,那些倭人是倭人。”
“是这话,怪不得匠头让下面不得随便议论工钱呢?”
“走,回去给师傅说去!”
年轻的一群人离开了。
倭人真的不知道唐人工钱吗?就算是不知道,可长着眼睛不会看吗?
铜的珍贵、玉文化、漆器文化、丝绸文化早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传到了倭岛。
事实上,就是白天的时候。有一批进了匠房的一些倭人木匠与铁匠,就算不知道大唐工匠的工钱,可是他们却长眼睛会看。
纯银的酒壶、那红铜镶玉的腰带扣、喝水用的木制漆器杯、或者是那漂亮的水晶杯。以及精钢水杯等,还有就是那珍贵的茶叶。这么贵重的东西放在倭岛,就是领主也会小心的收在家里。
可就在工坊之中,唐人工匠们就那么随意的放在匠台旁的桌上。
啪……
在拿工具的时候,一只四寸高,装有碧绿茶叶的玻璃杯被一个倭人铁匠打翻在地上。看到这一幕,那倭人铁匠感觉一阵阵的头晕,他不知道自己要作工多少年才可以赔得起。
啪……
这一声响,却是不是杯子落地,而是这铁匠坊的管工一记耳光打在那倭人工匠的脸上。然后开口就在骂着倭人听不懂的汉语:“混帐东西,发个蛋的呆呀。站在这里挡道,还不去赶紧把地上的玻璃渣清扫了,弄破的谁的脚,老子打死你。”
倭人听不懂,只是看到这恶狠狠的表情,全都吓蒙了,大半的倭人都跪伏在地上。(未完待续。。)
ps: 更的晚了些,说声抱歉,今天一定有加更,谢谢大伙的支持。

、第817节 一只玻璃杯

一只水晶杯掉在地上,变成了无数碎片,那亮晶晶的碎片散落在五尺范围内。
看到这一幕的倭人无一例外的跪伏在地上。
根据倭人的法律,贱民作错事,与他一起的人要被一起处罚。
什么才算是与他一起,这个标准原本的意思就是同伙了。可倭人没有文字,这条律法等转到贵族手上的时候,就变的更加的活用化,可能是任何一个人,或者是一群人被连座,全凭领主的心情。
那发火的管工看到倭人没反应,赶紧叫了两个唐人的小工把地面收拾干净。
语言不通,是一个难题。
当懂倭语的人被找来的时候,这些倭人已经跪下去快一刻钟了。
大唐的工匠们谁也没有停手,继续在自己的工作台前干着活,就是杯子的主人都没有去看一眼那碎杯子,在他的眼中只是打破一只杯子罢了,自己要是今天完成五百件,而且全优的话,那奖励够买一盒,就是六只杯子。
这个工坊的任务就是打造钢轨的扣件,工部给的要求是,只要优!良等品都必须回炉。
谁敢慢下来呀。
“他娘的,这帮货色要跪倒死去,赶紧去搬台子。”一个铁匠大骂着。
正好这一句被赶来的懂倭语的管事听到,立即大喊着吩咐:“你,你,立即去翻台。还有你,立即准备备件,你们几个快速去清理毛刺!”
被安排干活的都心中一喜。因为干活就肯定不会连座。
跑了急了,擦了一把汗,这管工自己抱怨着:“我就是去了一个茅厕,这里是怎么了。”
“球,他奶奶的,老子也不知道。”负责技术的管工怒骂了一句。
除了当事人,其余人全部去干活。
两个管工这才把那个倭人工匠叫到角落里,懂倭语的问道:“你跪下干什么?”
“水晶杯被打碎,怕被杀死!”
懂倭语的管工真怕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次之后才给自己人翻译。那位管技术的一听后抓了抓光光的头皮:“一个杯子。值当不。他是不是傻的。”
“先不管傻不傻,可能在倭岛打破水晶杯就要死人吧!”
“可能。”两个管工只当是就这样了。
说是懂倭语,这也不精通。
“这样吧,告诉他。他的手艺还不错。要是他能够一天之内。整出四百支扣件。而且全优的话,打赏他一只水晶杯。这是他娘的什么蛋事,让他们这样一闹。三工坊怕是在产量上又高出我们坊了。”
三工坊!
“倭人之中分到我们这里的,倒是有几个好手。正好把我们的工匠分到冲压机四个人,这样今天还有半天时间,运气好的话,多干出一千二百个还不成问题。”懂倭语的这个管工很认真的提出了一个想法。
这些倭人刚来,有技术的人就已经测试过其能力了。
但还没有一个坊敢用倭人作正工,都是辅工。
这个大胆的提议让管技术的管工有些心动,这些倭人工匠的工钱是极低的,大唐工匠打造五百只钢扣,全优的话,至少有二百至二百二十五文的收入。
算上休假日,或者说赶工每天不休的干活,连上加班与不休假的奖励。一个月拿到七贯,甚至八贯钱的不在少数。
可这些倭人工匠,现在按小工算,一个月能给出四百文钱就算拿得多的。只是铁匠坊不管早饭与晚餐,只管中午一餐。也不包住,因为他们是在县城附近的镇上,吃住都非常的方便。除去吃住,就这样的工钱,比起外面的劳力来说,已经是天地之差了。
“干了。你告诉这倭人,让他试工。”
“坊大管工说,要再试一试你的手艺,希望你可以拿出全部的才能来。”
试手艺?这倭人一脸的迷茫。
工作台,铁锤,标尺,卡件,都摆好了。
冲压机只能完成这扣件的七成,最后成型还需要手工作业,特别是要将扣件的角度打的刚合适,而且不能让原本的上螺丝或者是铆钉的圈子走型。
每个工匠都有自己的一套手法,工坊之内也没有限制必须用什么锤法。
大唐的工匠们私下也有交流,除了个人习惯,也在相互学习着。
这个倭人工匠已经在这里干了两天的小工,也看到了怎么去打造这个扣件。
在他的心中,认为这就是一次机会,如果他能够干活的话,可能就会减轻处罚。将衣服用绳子扎紧,手臂上也绑上几圈绳子。这是他跟大唐工匠们学的,这样的话可以更容易用力。
铁匠大半都是光头,就是怕头发被炉火给烧着了。
九锤,一个扣件成型。
九锤,就是这个工坊之中的标准锤数,最差也就是十锤,极高明的几个八锤。这位技术管工可以七锤搞定,可他是四等铁匠,自然不能和这些普通铁匠去比。
量了一下角度,再测了尺寸,技术管工满意的点了点头:“下优!”
“那让干?”懂倭语的管工问了一句。
“干!”技术管工用力一握拳头:“告诉这货,他在晚上之前,打出三百只优,我赏他两只水晶杯,外加上等绿茶二两。他的工钱嘛……”
这个工钱倒是让两位管工有些犹豫了。
商量了好一阵之后,两人才拿定主意。
“你听着,你负责作正工的话,晚上之前打造三百只优。然后每天都能够打造五百只。你的工钱以后,一个月可以拿到一贯三百文钱。而且今天完成三百只,那样的水晶杯可以赏你两个。”
一贯三百文是什么意思,倭人不懂。
“你家里那种米。”懂倭语的管工还在心中计算了一下,怕算错了,又问了管技术的管工后,这才说道:“就是给你家里每个月,就象你在出来之前,搬的那二百包!”
这倭人头一晕,差一点倒在地上。
一个月二百包,这个他懂,就算天天吃白米饭,全村人都能够养活了。
倭人中挑出八个最优秀的铁匠上了正工台,而在本正工台上的大唐铁匠则是调到了冲击压那里,冲击压没有满功率,只是因为工匠太少,而不是机器的功率不够。
为了怕倭人闹事,懂倭语的管工拿出了一个很精制的小本。
“这个,叫匠级。就是身为工匠的等级,你们如果想一个月挣一千包那样的米,将来有机会考到这个本子,绝对是有可能的。这个本子,拥有镶金封面的,一个月可以挣一万包,甚至几万包米!”
没办法,倭人不懂什么大唐铜钱的价值。
可米他们懂,那一包米是他们自己搬回家的,自然是知道的。
工坊之中笑声也多了,有个倭人工匠竟然在打铁的时候还唱着家乡的歌,手下却是丝毫也没有停下了,一想到今天就可以挣到五包米,当真是开心的不得了。
下工之时,那个打碎玻璃杯的倭人打造了三百三十七支合格品,可以说是拼足了力气。右臂已经有些颤抖,这是用力过度的表现。
两只水晶杯就放在他的面前。
大唐人说话当真是算数的,没有处罚,真正的打赏了两只杯子。
双手将那其中一杯子恭敬的递到被打碎那杯子的主人面前,然后深深的一躬身。语言不通,可态度上却让那铁匠愣了一下,转而哈哈大笑着一揽倭人工匠的肩膀:“有意思的家伙,请你喝酒。”
酒桌上是不需要语言了,大唐的烈酒很容易让人醉倒。
武曌手上自然有这所有的资料,可她却没空看,因为大唐帝国安全司的人已经找到了柜爷要找的那块地方,柜爷,身为大唐贤皇的身份,动作大唐帝国安全司的力量,要找什么当真不难,这一次南下,可以说柜爷就是为了那东西来的。
一个月之后,一辆专列驶入长安。
四十节车厢,每一节挤下了三百多人,可以说比后世的春运还挤得多了。
差不多一万四千人第一批从倭岛过来进秦岭的倭岛奴工,从长安车站下了火车。
长安车站有两个站,一个是在北边泾河码头,另一个则是在南边长安县商会街。因为要进秦岭,的怪这些倭工是被送到南站的。
商会街已经不是繁华,而应该是奢华了,这里拥有整个长安最顶级店铺的总店。无论是店铺的装修,还是其中的商品,都代表着大唐最巅峰的商业。
对于大唐人来说,这专列上下来的是……,乞丐!
这专列的问题李元兴连问都不会去问,太小,小到不值得自己去听。
不过,武元庆父子拿着镶金的卷轴来了,而且还有一封武曌的手书,李元兴就不能不见了。更何况武家还是开国公,这个身份不低。
分宾主坐定,武士彟与李元兴客气了几句,武元庆却先出来汇报工作。
“殿下,如果不考虑桥的问题,三个月之内徐州到沂州的路就可以修好。这其中有几件事情给殿下汇报!”
武元庆这一番表现让武士彟很满意,这才一个成熟男子的表现,总算是长大了。
“殿下,倭人工匠之中也有优秀者。倭人奴工可以压,但工匠不能压。末将以为,请殿下赐一个应考的机会,只要一个机会,能不能考得上不重要。”(未完待续。。)

、第818节 柜爷贪财?

武元庆汇报了许多,都说的是与倭人有关的事情。
末了,突然来了一句:“殿下,明月公主以秦王令封了三座山,没有给当地州县任何的理由。并且调用了大唐帝国安全司的高手,并且调了精锐三千人,以每座山一千人,封了山,任何人不得靠近!”
说完,武元庆将一张简单的地图双手捧了上来。然后就是一只盒子:“贤皇亲手封的,末将不知内装何物。”
一看地图,李元兴完全明白这三处山是什么。
“知道了,明月没有用电报就是不想让多余的人知道。你入秦岭吧,作为长益铁路的现场监事先管上一段时间。”李元兴语气平静的吩咐着。
武元庆谢礼之后坐下。
李元兴这才问道:“武公,关于封地,可有何想法?”
要说武士彟没想好就过来,李元兴不信。果真一问之下,武士彟说道:“殿下,我武家想偏安富足。”
“拿封册来!”
武士彟双手将那镶金边的卷轴拿了出来,这个封册是空白的,可里面却有着标准的格式。只是空着最关键的部分,李元兴查看了一下自己的电脑,然后在地点那里写上了一串数字,这一串数字普通人是看不懂的。
这就是在长安为标准的全球坐标。
给武家的封地,李元兴选择在了南美的圣地亚哥那里。
“头一年免税,之后每一年三十万吨精铜。”李元兴一开口。武元庆差一点跳起来。
要知道大唐全境一年的铜矿也挖不出这么多的铜来,而且李元兴要的还是精铜,不是矿石,这么大数量的铜,武家能拿出来了吗?
武士彟没有动,他知道李元兴敢开口,就绝对不会胡说。
“这天下有多少铜,那一块就有天下的三分之一。而你武家封地,没有九分之一,也肯定在二十分之一内。全大唐的铜也未必有你一家的封地多。三十万吨。以后未必不会再涨。其余的依开山规矩走!”
李元兴所说的开山,就是指开矿。
矿区是需要事先投入,未必当年就能开出矿来的。而且刚开始的矿区产量上也上不来。
开山的规矩就是,派大唐专业的人员过去。勘察之后列出一个头三年的减免与递增来。三十万吨。按后世现代的计算。就是二十万吨的标准。
要知道,智利每一年的铜产量在五百万吨以上。
李元兴给武家四年的时候,达到上交二十万吨的标准不算过份。要知道留下的部分,全部可以换成钱的,铜才是大唐真正的硬通货。
“谢过秦王殿下,只是这里是否可以再赐一到两个小封。”
“可以,去选吧。”
小封,就是指归属于公爵领地的小贵族,武士彟明白光靠武家怕是将那里发展不起来。
武元庆却在这时大着胆子问了一句:“殿下,不知道那里的矿区有多少铜?”
“那一大片,总共有三亿吨。天下之铜,有约八亿五千万吨左右。”李元兴是用唐吨说的,后世的说法是,五点五亿吨,智利就有两亿吨。
李元兴说的这个数字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