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行为心理学 >

第2章

行为心理学-第2章

小说: 行为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哭和笑,都是人的行为。
但是,无缘无故的哭,或者无缘无故的笑,绝对是没有的。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促发的,而不是偶然自发的。
只有处在当时的那个环境状态之中,也就是人的心理受到当时那一环境气氛的感染时,眼泪才能流出来,笑声才会发出来。
然而,心理学所说的“环境”,往往与周围的实际状态有所不同。
即,客观的地理状态或物理状态总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说是真真确确,实实在在。
这,在心理学中常常不称其为“环境”。
关于上述问题,考夫卡曾举出下面的一个例子。

严冬的一个黄昏,在猛烈的暴风雪中,一个骑马的旅行人好不容易,才摸到一家客店的门前。由于一望无垠的大雪覆盖,他已分辨不出哪儿是路,哪儿是田野。在狂风暴雪之中,为了今晚能找到一个安身之处,他已策马盘旋了好几个时辰,终于,来到这里。店主人走出门口,看见这位旅行人,顿感惊愕万分,于是,讯问旅行人,到底是从何处而来。旅行人并未答话,只是默默无言地指了指客店的正前方,这样一来,更使店主人莫名惊讶,他说:“您是从昆斯坦斯湖上渡过来的啊!难道您还不知道吗?”旅行人听到这话后,不由过度惊恐,遂从马背上坠落而亡。
这个故事是说,旅行人所走过的道路,从客观上看,是被落雪覆盖的湖面,而在当时,却是他所不知道的,因此,他把湖面当作原野,而一往直前骑马奔驰过来了。
这说明,旅行人如果事先就知道那儿即是湖面,他的行为,自然也会完完全全不同。
这样看来,区别在于,把客观上同一个“落雪覆盖的湖面”,即地理环境和物理环境,看作是一片雪原,而把按这种想法采取行为的环境叫做“行为环境”。
行为环境,即原有的地理环境,这种情况,当然也有。
不过,必须看到,由于不同的人人生经历不同,认知的层面亦是不同,在多数场合,根据人们的不同理解方法,“行为环境”是要有所改变的。
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地理环境或物理环境,而是这种“行为环境”。
只有受行为环境调节的行为,我们才将之称作为行为。
人的行为,总是发生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中的行为。
正是处在某一特定的行为环境之中,人的行为,才最终得以发生。
人的一切的行为,就其发生的方式而言,毫无例外地,都是反射。
所谓反射,是指人的机体借助于人的心理的活动,来实现的对于环境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行为反应。
在这里,环境刺激又叫“刺激作用”,是指作用于人的机体并引起有机体感应的环境因素,也就是“刺激物”,施加于有机体之上的影响。
所有的反射,都是由于环境刺激所引起。
环境刺激,是行为反应的最初原因;
而行为反应,则是环境刺激最后引起的结果。
在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则存在着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连续而又复杂的中间过程。
它们,就是最终决定人的特定行为的内部心理过程,包括人的心理领域内诸过程及其转型。
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总是起着支配、调节有机体行为的作用。
所以,在整个反射过程中,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反射的意义在于,它总是激发有机体进行适当的活动,以顺应环境,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与环境达到一种中介即平衡状态。
因此,反射,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基本方式。
人的行为,是由许多反射组成的。
因而,所谓行为,即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顺应。
以研究活动中的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为其对象的心理学,实质上,也就是研究有机体如何对环境刺激采取行为反应,以顺应环境的科学。
由于从完全的意义上说,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环境刺激、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行为反应,人的行为包含,而并不排斥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最终决定人的行为,因而,人的行为不是,也不应是那种简单的、仅做机械的生理因素的分析、仅用刺激与反应的字眼就能“客观地”加以描述的、与动物等同的行为。
人,并不是只能无一例外地对呈现于面前的刺激作出反应。
人,并不是只会“刺激——反应”的机器。
人,比机器人要复杂的多。
要全面地认识人的行为,就必须抓住人类所独有的那些东西,重视对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
要结合有机体的生理过程,来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
因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有自己的生理机制;
任何心理现象,都是在其生理机制的基础上得以发生。
从整体上看,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目的而行动,因而,分析人的行为,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要把人当作人来分析、研究。
人,并不是更大一些的老鼠、猴子或白鸽。
人,就是人。
人,是理性的人。
人,是社会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与个性。
人,决不能与动物相混同。
人的活动,与社会是一个整体。
人的行为,乃是存在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的特定的人的行为。
应该从人的外部联系,来认识人的行为。
企图脱离社会来分析人的行为,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是丝毫不会有任何效果的。
所以,心理学,也就应当是人化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理论目标,即在于实用。
与此相适应,心理学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应该具有三种基本效用:
一、以相当的精确性,来解释人的行为;
二、以相当的合理性,来预测人的行为;
三、以相当的有效性,来控制人的行为。
如果不具备上述效用,心理学,就将是毫无价值的东西。
由于心理学是一门追求研究之现实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科学,心理学总是和实际应用相联系,以实用性为目的,因此,心理学,实际上也就是实用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的动力基础
第一节 人的内部心理动力
日常生活中,常有宏观扩散不可逆的现象。
例如,把几滴液溴滴入一个充满空气的烧瓶中,一会儿,溴原子就自动地散布开来,使得溴在烧瓶中各处的浓度都相等,但是,溴散布到空气中后,即不会自动地转回液溴;
又如,将一滴蓝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墨水便会自动地向外扩散,以至使一杯清水最终成为一杯浅蓝色的溶液,然而,扩散以后,再也不会自动地聚集成一滴浓墨水;
再如,摩擦生热,摩擦的机械运动会自动地转变成热运动,而热运动,却不会自动地再变回摩擦的机械运动。
对于这些宏观扩散不可逆的现象,按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分析,则是分子(或电子)排列秩序越来越混乱的现象,亦即无序度增加的现象;按照能量的观点分析,则是能量的“品质”下降现象,亦即能量耗散现象。
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与非心理的物理过程,存在着同一的自然基础。
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能作为基本动力。
这种能,就是心理的能,简称心理能。
人们过去习惯上,也把它称作力比多。
在人的心理领域,心理能是一种多寡不定的力量。
这种能量,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寻求对象,加以释放。
心理能从其本源来说,是人脑的间隙组织所分泌的一种特殊物质。
这种物质,存有自动保持有机体某种适度兴奋状态的特性。
对于有机体而言,这种物质是一定的,或者说,是有限的。
作为自然机能的一部分,它,总是处在持续、永恒的动态变化的过程中,缺,则寻求收缩,过,则寻求扩张,与自然机能不可分离。
所谓静极思动,动极思静,道理即在于此。
这种物质,一旦被有机体以感受环境刺激的形式激扬起来,经血液的输送,进入人的心理领域,就会引起人的心理的格局发生变化,由此,产生一种内在的、与无机界释放能量的盲目冲动相类似的生命冲动,从而,给有机体造成紧张;
这种紧张,总是驱使心理的个体通过肉体的与精神的活动,来寻求释放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之中的心理能量,直到有机体恢复到最初的那种令其较为舒适的紧张水平。
因此,心理能,是生命紧张、生命兴奋、生命冲动的原始基础。
心理能量的增加,就会导致有机体紧张状态的梯度的增加。
 
第二节 人的内部心理状态
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能量系统。
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内,无一不以能量的形式存在。
人的心理,是一个开放的能量系统。
它,总是在不断地吸取、不断地容纳并且不断地释放心理能量。
人的心理,是非平衡的。
因为,对于有机体而言,平衡,实质上就意味着死亡。
人的心理,总是处于非平衡的开放状态。
当输入人的心理领域中的心理能量低于某一临界阈值(这一临界阈值,我们又可称之为意识阈的下限)时,人的心理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产生一种连续的、平滑的、趋向平衡态的变化,并伴随着无序的增加和结构的破坏。
此时,人的整个心理系统,处于一种杂乱而又无序的状态,尚未达到有机体所能觉察的水平。
因而,心理的个体即使在耗费了很大的气力之后,也只能是既无所知,亦无所感,而不能将这一心理历程(即某一生命冲动)转变为意识的材料。
此时,人的心理所处的状态,我们就称之为无意识。
无意识的基本特征,就是:
无意识,是不能被意识到的东西。
无意识所储存的东西,始终皆不可能为意识所提取。
当输入人的心理领域中的心理能量达到某一临界阈值(也就是意识阈的下限)而又未超过另一临界阈值(这一临界阈值,我们又可称之为意识阈的上限)时,人的心理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产生一种不连续的突然变化,导致结构的形成和有序的增加。
此时,由于有序态(结构)从原来无序的介质中出现,因而,心理的个体可以很容易地觉察到有机体自身生命冲动的存在。
尽管这一生命冲动并不知道外界现实情况,但却有可能被意识所提取,从而,转变为意识的材料。
当这一生命冲动尚未被转变为意识的材料时,人的心理所处的状态,我们就称之为前意识。
前意识的基本特征,就是:
前意识,是虽然在当时并没有被意识到,但在以后,却有可能被回想起来的东西。
前意识所储存的东西,随时都可能为意识所提取。
当这一生命冲动被转变为意识的材料,也就是,当心理的个体直接从知觉出发,借助精神将这一生命冲动以某种合目的的形式,趋向专一目标以与外界环境现实相联系时,人的心理所处的状态,我们就称之为意识。
意识的基本特征,就是:
意识,是在被心灵感悟的状态下存在的东西。
意识所储存的东西,总是同时和记忆相联系。
当输入人的心理领域中的心理能量更进一步增加(超过意识阈的上限)时,人的心理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由有序态进一步发展到另一种称之为“混沌”的宏观上无序但微观上有序的状态。
此时,人的整个心理系统呈现一种紊乱状态。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心理的个体虽然能够感触到自身生命冲动的存在,但这一生命冲动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对于个体而言,却是模糊不清的,个体仅仅只能知晓其中极其有限的一小部分。
因而,心理的个体想尽办法,也不可能将这一生命冲动完全转变为意识的材料。
此时,人的心理所处的状态,我们就称之为混沌意识。
混沌意识的基本特征,就是:
混沌意识,是在当时不可能被意识到,但在以后,却有可能被回想起来的东西。
混沌意识所储存的东西,只有在经过一段能量耗散之后,才有可能为意识所提取。


第二章 心理结构图式
第一节 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图式
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就是心理能。
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能,总是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中。
生命冲动乃是生物的一种本能,是有机体生命中固有的一种内在反应,是促动个体活动的人的心理状态的内在基础。
如果我们从动力学的角度出发,以生命冲动作为基本理念,解释人的心理结构,那么,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总是由三个系统、层次构成。
这三个系统、层次就是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无意识,处于深层;
意识,处于表层;
前意识,则是表层的储存库。
前意识是无意识和意识的过渡领域。
无意识进入意识领域,必须经过前意识领域,借助于意识的某种合目的的形式,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因此,前意识在人的心理结构中,处于一种特殊地位。
在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中,人的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领域始终处于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流动变化之中,共同组成一个协调而又相互平衡的动态的心理结构整体。
因而,具有常态的性质。
由于尽管人的心理生活的无意识和前意识历程活动于某一时间内,但在这一时间之内个体却无所觉,因而,我们习惯上,又把这种无意识和前意识历程统称为潜意识。
所谓无意识,是不可能被转变为意识材料的潜意识;
所谓前意识,则是有可能被转变为意识材料的潜意识。
这样,我们又可把人的正常的心理结构,看作是由两个部分组成。
这两个部分就是:潜意识和意识。
从动力学的角度看,潜意识,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在动力,是不断流动的心理过程的能量,是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源。
因而,潜意识,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基础,是心理的实质。
潜意识,虽然暂时不为心理的个体所觉,但它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却起着巨大的作用。
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受它的影响。
潜意识的这种动力性,可以称之为“原发性过程”。
意识,则不是心理过程的基础,也不是心理过程的动力。
意识自始自终,不能脱离生命冲动而独立存在。
意识的本质特征,即在于不同于生命冲动的精神。
盲目的生命冲动,需要依靠精神加以导引;
而软弱的精神,则需要借助生命冲动作为其动力。
精神的力量,是从生命冲动那里得到的。
精神和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