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燃灯者 >

第19章

燃灯者-第19章

小说: 燃灯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新左”蜂起时,我们也交换过意见。我知道他对“新左”们的一些提法保持相当的距
离。他在七八、七九年就把南斯拉夫实践派称为“新左派”,在他心目中,站在自由主义立
场反抗苏式社会主义的反对派才是“新左派”。对那些在警察国家中批判后极权、后现代
的“先知”们,他兴趣不大。不过,他的确花了些时间去读吉登斯的著作,认为他的许多提
法新颖有趣,但也有些失望,因为没有找到他想要的东西。我建议他去和林春讨论吉登斯的
思想,但后来他生了病,我想他没有精力了。
我们之间最后一次较长时间的谈话是去年二三月间,那已经是人们为他举办八十华诞庆
祝会之后了。他的癌症已经扩散。那天他很平静地告诉我,将开始新一轮的化疗。随后,他
突然问我对王蒙的文学现代化路子有何看法。我说凡是对消解共产党语言专制有益的文学形
式,我一概认为有意义。宾雁沉默片刻说,我觉得文学如果不面对社会现实,就好像开车碰
见了出车祸的人,你不下车救,开车从边上过去了。我做不到。然后自嘲地说,我这是老掉
牙的提法了。后来他又提起旧话,说许多人批评王蒙油滑,但他们忘了“六四”前慰问戒严
部队,各部委头头都去了,王蒙当时是文化部长,但他住进医院,没去。“六四”开枪以
后,王蒙辞了职。宾雁说,在那个时候,没有人敢辞职,共产党的部长也没有辞职的传统,
王蒙是个有底线的人。后来有消息说王蒙讲过攻击宾雁的话,不知宾雁那天问我是不是和这
个传闻有关。若真有关,那就更见宾雁的胸怀。
宾雁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我恨不能天天打电话了解病情,或说些给他宽心的话。但我
不敢,只能每天祈盼着癌症的发展能够有所控制。雪几次催我去美国看看宾雁,但我知道这
只会给他增加负担。下定决心打一次电话,也就是问问他的病情,甚至都不想让宾雁来接电
话。但宾雁差不多每次都要拿过话筒来说几句。因怕他累,我总匆匆挂断电话,但听不见他
的声音又怅然若失。去年十二月深夜,谭老师突然来电话,说宾雁已去,我如受雷击,明知
这一天会来,但不愿听到这消息。连忙给朱洪打电话,巧在朱洪正好从医院回家拿衣物。她
那样克制着自己,说“宾雁情况很不好,真的很不好”。接着留下医院的电话,让我过一小
时以后再往医院打。原先只是报了病危,我又自欺地燃起一线希望。然而,数小时后, 宾
雁真的永远永远地去了。他对人说的最后的话中有一句是:“将来我们回忆起这些,多么有
意思!”

四、看呵,这人


 受苦可以成就更深厚的爱
和更宽广的恩慈。
圣。特里莎
看宾雁的脸,一张在古希腊贝尔加摩神殿残壁上能寻到踪迹的脸。高耸的额头,开阔的
天庭,挺拔的鼻梁。眼睛时常眯着,却掩不住柔和与澄澈的光。和人谈话时总是直视对方,
目光绝不游移,坦诚真实,让人信任。修长的眼线一直荡向额角,和额角的鱼尾纹交织在一
起。厚实的嘴唇总抿着,唇角微微下沉,透出执拗的性格。听别人述说苦难时,眉峰紧张地
蹙起。高兴时开怀大笑,眼睛眯起来,神情松弛。听人讲话入神时,头微微后仰,下颔抬
起,一种祈祷的神态。平时,脸上的表情柔和安详。沉思时,深深的皱纹透出刚毅,有种嶙
峋之美。卡莱尔在描述乔托所绘但丁的肖像时这样写道:“这是反映现实的绘画中最令人悲
愤的面容,既是完全悲剧性的,又是激动人心的面容。其中有孩童般的温顺、柔和和文雅之
情为基础。但是所有这些感情,仿佛又被凝聚成尖锐的矛盾,变为克制、孤独、骄傲而绝望
的痛苦,好象透过用粗大冰柱筑成的监狱,一个温和轻柔的灵魂向外窥望,使人感到他是如
此坚定、倔强和坚韧不拔!”读到这段话,眼前会浮现出宾雁的面容。 
一次,宾雁给我看一份人民日报内参,内容是陕西一些共产党村干部随意吊打村民的调
查。记不清这份调查是不是他写的,只记得他声音低沉,反复说“吊起来打,什么家伙都用
上,吊起来往死里打,无缘无故就吊起来打。”抬头看他,脸上表情是那样悲愤,似乎打在
自己身上。我于是明白,别人的苦难在宾雁那里都要化成自己的体验,才能真切,才能唤起
他尽一己之力去拯救苦难的决心。
在宾雁身上蕴积着深厚的悲悯。在我看来,悲悯和怜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怜悯的属性
是外在的,它带有某种居高临下、施舍的味道。一个富人会怜悯穷人,因为他会偶动恻隐之
心。但这不是悲悯。悲悯的属性完全是内在的。它是那种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来自内心冲
动的奉献。它不来自恻隐,而来自仁慈。因此才能够在大苦难大逼迫中保持它的完整性和一
贯性。这就是阿奎那所说的:“邪恶不能彻底摧毁仁慈的包容力和正当性”。
在悲悯的深处,我们能够发见,它与施韦泽“敬畏生命”的思想相通。因此它超越了恻
隐、同情、怜悯的局限而跨入更广阔的爱的空间。在施韦泽那里:“关键在于,人如何对待
世界和他接触的所有生命。只有人认为植物、动物和人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只有人帮助处于
危急中的生命,他才可能是伦理的。”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心灵都是相通的。普鲁塔克在
批评马可。伽图的矫饰的正义时指出:“我们知道,慈善比正义的范围更广。法律与正义,
我们只能施之于人类,但慈善和仁爱则是从人们和善的心田涌流而出,就象由丰富的泉源中
溢出的泉水一样,其恩泽甚至施加到不会说话的畜牲。”这使我想起宾雁在干校劳改时,为
了制止孩子们虐待一只猫而惨遭批斗的情景。在宾雁身上,本能地充满对生命的敬畏,他尊
重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关注他们的快乐、忧伤、幸福、苦痛,不让任何虚伪的借口、空洞


的名义扼杀、剥夺个人的权利。我们太熟悉“以革命的名义”犯下的桩桩罪恶。宾雁的心在
提醒我们,永远不要以国家、发展、进步的名义变邪恶为神圣。要警醒着,以敬畏生命来对
抗一切毁灭性的力量:专制的国家、蛮横的意识形态。
在宾雁那里,一切匿名化都被粉碎了。在他笔下,没有为党为国为主义献身的无名无姓
者,而是王广香、李日升、傅贵、郭建英、陈世忠……,一个个具体的人,一桩桩具体的苦
难。他的关怀永远着落在弱小无助者身上,对充斥中国大地的党政军国喧嚣、关乎人类前途
命运的宏大叙事,他似乎充耳不闻。甚至绞索已经收紧,他也不作英雄受难状,只是坦然、
坚韧地承受。甚而会去想“那些比我受难更深的人”。因此,对中国“知识精英”们万花筒
般变幻的各类说辞,他敬谢不敏;对警察国家中文人聊以自慰的思想手淫,他冷眼旁观。却
总在内心质问着,什么是更重要的,思潮还是思想,国家还是个人。面对强势的加尔文,卡
斯特里奥宣告:“把一个人活活烧死,不是保卫教条,而是杀死一个人”!林昭质问残暴的
警察“那不是血吗”?宾雁控诉中共“随意枪决许多优秀的中国青年人,疯狂一词已不能解
释他们的所作所为”。这些直面屠杀的告白简单有力,不是“知识精英”的巧言所能遮蔽。
在宾雁的法庭上,夹边沟的白骨,长安街的血肉就是铁证。没有借口,不可辩驳。哪一滴血
不是鲜红的?!
正是个人的具体的苦难让宾雁转向马克思主义又质疑马克思主义,追寻社会主义又反抗
以社会主义之名所犯下的罪行。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最初冲动发源于消除社会不公,
人民的苦难,而现在社会仍然不公,人民依然受苦,怎么能将社会主义所经历所制造的一切
往历史的档案中一塞了事”。也正为此,他才关注民主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发展,认同它对
人的自由的追求。
有人说宾雁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其实这个标签远远不能反映他的精神活动的复杂性,
他的思考要深入得多,视野要广阔得多,精神来源要丰富得多。他汲取马克思理论中的人道
主义遗产,但摒弃暴力革命、阶级专政的专断推论。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要关心
的,应该是人的解放……,即使当思想分歧已经转化为政治斗争,也不要忘记把一个人当作
人来看待”。任何主义的标签都不能准确反映和彻底涵盖宾雁的思想追求,他如罗丹的“思
想者”,魁伟的身躯山岩般稳坐,粗壮的手臂支撑着硕大的头颅,脸上的沉静有着某种苦恼
的期待,期待着新的思想风暴的到来。
人们常说宾雁是“青天”。这或许是苦难者习惯的幻象。其实,没有哪个称谓比它离宾
雁更远了。“青天”常用的后缀是“大老爷”。“青天大老爷”是站在苦难者头上和对立面
的。他们是有权势者,是统治集团的一员。无论是包公还是海瑞,他们的作为是依靠统治集
团的授权。他们不过是王道与霸道的选项,面对的同样是没有权利和尊严的草民。作“青
天”的前提是和统治集团保持一致,当“自己人”。用时髦的话说,是“体制内”的。此时
你有按资分赃的权利,甚至会得到作“青天”的资本,像包龙图的御赐铡刀。但是当你站
在“草民”,站在无权势者一边时,情况就彻底变了,更不要说你是反出体制的叛逆。宾雁
是站在“草民”和“无权者”一边的,他的敌人是苦难制造者,也是“青天”制造者。宾雁


的劳作就是要消灭制造青天的土壤,让民族中的个体成为自由的有尊严的个体,从而让民族
成为自由的有尊严的民族。这是权势集团不能容忍的。在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
修斯》中“强权”质问同是神祗的赫淮斯托斯为何不赶快执行宙斯的命令,把普罗米修斯钉
上悬崖:
“为何拖拖拉拉,心生怜悯,
你难道不恨他。
众神可恨他入骨,
因为他把你们的秘密泄露给凡人”。
宾雁就是这样一个“揭秘者”。他不断言说着“真实的存在”,号召人们鼓起勇气
去“生活在真实之中”。宾雁不是青天,他是土地。
人们还常说宾雁是“民族的良心”,我却对此有些困惑。如果组成民族的个体是背信、
贪婪、懦弱、麻木、腐化、自私,那么这个民族的良心在哪里?如果一个民族中的个体,心
里充满了奴隶的恐惧,它让民族丧失创造力,丧失感受崇高事物的能力,那么这个民族的良
心是什么?如果一个民族中的个体因暴君暂时放松了轭套而得了温饱的生活,便急忙亲吻暴
君的手,那么这个民族又如何去发现它的良心?良心不属于“民族”这样一个空洞的集体概
念,它只属于个体。良心的觉醒,良心的发现,良心的坚持,都要由个人承担。我们太放纵
自己的懦弱,把本应该反躬自问的责任都推给了宾雁,让他一人去承担对集体暴行、犯罪共
谋的良心拷问。而我们却躲在“民族良心”的浓荫下心安理得地品尝“人血馒头”。让我们
把“民族良心”的重担从宾雁身上卸下来吧,把它交到每一个人手里,让个体的良心担起它
的责任。正如别尔嘉耶夫说的:“只有当我们摆脱了内在奴役的时候,也即我们承担起自己
的责任,停止在各方面归罪于外在力量的时候,我们才能摆脱外在奴役。知识分子新的灵魂
就会诞生。”
宾雁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他的大智常以旁人视作“愚”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他适时
而退,如果他缄口不言,如果他不在意“真实的生活”,在现存体制内,以他的资历和威
望,不知能获得多少令人垂涎的好处。宾雁说,确有相当要好的朋友苦口婆心劝他“收
敛”一些,劝他“识时务”一点。甚至有人传下高层人士的话,说宾雁“只要改正了他的缺
点,一定会作出很大贡献”。宾雁说,这话的意思是要我当“歌德派”,并且“必有重
赏”。他说这话时,气度高贵,凛然不可犯。他知道这是一条西西弗的道路。区别在于,西
西弗是神罚的苦役,而在宾雁是自选的献身。“他必须拼命地做一件无所成就的事情。这就
是对人世热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加谬)
令人感动的是,宾雁的选择并不为了某种宏大叙事所需,而只为了“人们在受苦”,只
是因为“我见过许多受苦受难的人”。这种选择带有某种悲剧英雄的味道。但对宾雁而言,
甚至悲剧这个词都有些戏剧化的夸张。说他是悲剧式的英雄只是外在的观照,宾雁从来不觉
得他是个不幸的人。相反,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甚至是幸福的。正像他写的:“当很多人
和我在一起时,幸福便会把我的痛苦淹没”。他的幸福感是极为人性化的。这种幸福感不来


自于获得多少实际利益,占有多少物质财富,博得多少世俗声名,而来自友谊、忠诚,来自
正义的伸张和受难者的微笑。
和他初识,我曾经以易卜生笔下的布朗德看他,后来发现完全错了。在布朗德那里,民
众需要由掌握了上帝真理的人来教育。他对待民众的态度是傲慢的,非人化的。他率领众人
登山,队伍中有女人说“我的娃娃病了”、“我脚疼”、“哪有一滴水解我渴”?布朗德的
回答是“你们的奴隶的烙印真够深……。回到你们的坟墓里去”。队伍中有人问“拼搏要多
久,要流很多血吗?”他的回答是“它要一直延续到生命的尽头,直到你们牺牲了你们的一
切,直到你们从妥协折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遵守全有或全无的戒律”。布朗德的这种
蛮横的“解放者”的形象,要以被解放者的永恒牺牲为代价。他口口声声说他如何爱他的民
众,那不过是要求奉献的口实。因为“爱不为伟大,只为细小。从细微的小事中体现博大的
爱”(圣。特里莎)
宾雁对人的爱就是这种细小中的博大。他会因收到不幸者的申诉信而彻夜难眠,他会牺
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回应呼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