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闲女当嫁 >

第58章

闲女当嫁-第58章

小说: 闲女当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胖虎想了想,说到:“这段林子里的野物很多,我爷爷在这里打倒过一只七百斤重的大野猪,扛出去卖了五两白银,算是一笔小财,这是我爷爷最得意的事情。我还听说有人在这片林子里采到了一个很大的灵芝,卖出了整整三十两白银,他拿钱盖了房子,娶了老婆。”

听到这些孩子们都笑了,小平说到:“胖虎,你爷爷吹牛了,那头野猪只有四百斤,是你爷爷和篮子的爷爷他们一起打的,四个人每人分了一两银子。你家的人爱吹牛是一代比一代强,你爹去年三十晚上打了一只野兔子,硬是吹牛说打到了两只狍子,那狍子肉还是邓大叔给你家的。等你长大了,不会告诉小胖虎,你在这密林里打到了大老虎,我们几个和竹山上的太太都是见证吧。”

郁小闲惊讶于这个叫小平的孩子有张这么伶俐的嘴,几个小孩子都起哄地唱起了歌谣,耻笑胖虎家爱吹牛,胖虎恼羞成怒,开始追打起小平来。郁小闲也不得不奔跑起来,可是抡起跑步,她可没有这伙小孩强,没有几分钟,她就是最后一个了,离着孩子们挺远的距离。她也不想跑快,她的背篓里有新弄来的黄金虫宝宝,颠坏了以后要到哪里去找种虫。

就在郁小闲落后一截子继续走的时候,突然她的脚底一个硬物磕绊住了她,郁小闲摔了一个大跟头,手上都出血了。她愤怒地去找那个“祸害”结果在土里面拔出一个金属物品来。是一个沉甸甸的金色道冠,越有半斤重。这个道冠埋在土里都没有出现铜锈和银子特有的黑色锈色,毫无疑问,这是个含金的道冠,至于是实成的金子,还是镀金,这要请首饰匠看过才知道。

郁小闲赶紧把道冠放进背篓里钱袋中,王小二发觉到了不对,已经回头寻自家的太太了。这孩子怕太太有个好歹,他娘要请他吃竹竿炒肉了。

太太果然摔跤了,王小二急得很,胖虎和小平也赶紧停止了打闹,来看郁小闲的伤势。郁小闲刚才在摔倒的时候本能地护住了脸,女人的脸伤不起呀。发现可能是金子做的道冠,郁小闲因为高兴和急于掩饰,所以也就没有顾得上疼,等孩子们过来之后,她才发现不仅是手破了,连左边的胳膊也是破的,左边的腿也疼得厉害。

人就是这样,看到了自己的伤,就会立刻心疼自己,这样一来,痛感马上就显现了。看见郁小闲疼得龇牙咧嘴,胖虎很惭愧地说到:“太太,我来背你回去,我壮实,有把子力气。”

郁小闲摇摇头,这里是大明朝,自己一个十五岁的小主妇,带着十三岁的大男生,九岁,十岁,十一岁的三个大男孩子,该避忌的还是要避忌,再说就算是胖虎背自己,自己的伤口也会被压得生疼,这又何必呢。

郁小闲对胖虎他们说到:“你们别再闹事就好了,小平在竹筒里的水中放些盐巴,浇到我的伤口上洗一洗。小二跑得快,回去找顺子叔,找人弄个藤椅子抬我回去。你们两个赶紧砍些树枝树藤,弄个简单的板床抬着我走,林子里的天黑得快,我们要赶紧出去。”

几个闯了祸的孩子赶紧忙碌起来,二十分钟之后郁小闲就躺在了树枝做的担架上,然后三个孩子,胖虎走前,两个小孩殿后,艰难地往前走。说也奇怪,这片林子的天黑的可真是快,最多是下午五点半,就接近外面七点多的样子了。小平九岁,最为胆小,他看天黑了,害怕林子里的妖怪,最先呜呜地哭起来,小树骂他:“你哭什么,都是你闹的,竹山上的太太要不是因为你惹胖虎,她也不会因为追我们摔倒。”

郁小闲今天体力是明显透支了,摔伤之后又浑身疼,躺在树枝做的担架上不想动,不过她不能不管孩子,她强打起精神说到:“不准哭,也不要怕,太太唱歌给你们听。”

郁小闲在担架上哼着佛乐歌调子壮胆,这是母亲放了多年的磁带的熏陶结果,郁小闲相信佛乐有着让精神安宁的功效,会一直鼓励孩子们往前走。这段行程一直到有几个人带着火把从她家的山头过来,才让人松了一口气。

王张氏和王何氏把郁小闲小心地移到藤椅上,郁小闲才算安稳了。王顺子和一个新收的家奴稳稳地抬着藤椅绑成的轿子,一直向竹山的缺口走去。郁小闲最后出林子的时候,还不忘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林子,那里面居然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了,棺材木森林果然是有古怪。

郁小闲自己安稳了,还不忘问一下秋冰月是否安全到家了,王何氏回答说:“今天收来的药材太多了,桃红都去帮忙了,梅家奶奶又让他带了些银子去,到现在他们祖孙两个也没有回来。家里现在乱成一团了,锦姨娘昨个在县城的旅店就吐血了,梅管家请了大夫,说是她不好了,让准备后事。太太您又在山里摔伤了,不知道是冲撞了什么。明就是七月了,家里要小心些。”

王何氏的话刚说完,她的小叔子王顺子就忍不住埋怨到:“大嫂,太太现在还伤着,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吓着太太了。”

锦娘吐血了,郁小闲听到之后很是着急,锦娘的身体不好,却发狠一连五天在外面奔波,而且这一趟运粮,为家里立下大功。可要是因为而死,叫郁小闲情何以堪,粮食再金贵,也没有锦娘的命要紧。郁小闲面对家里的这些急事立刻做出了处理。她对跟过来的王小二说到:“你带着胖虎他们去帮着冰月小姐,把家里的东西运回来,今天家里有事我就不留他们几个人吃饭了。让梅家奶奶每个人给半斤白米,让他们的娘煮饭给他们吃。”

郁小闲的吩咐,几个男孩子听得清清楚楚,王顺子也知道太太要支开外面人的意思,剩下的事情不用说,他和老李要赶紧把太太抬回去才行,老秋头正在看着锦姨娘,天大的事还要太太做主。

郁小闲心中虽然急,可她最担心是梁大夫的排毒养颜丸弄坏了锦娘,自己的好心要是害了一条人命,她会内疚一辈子的。招娣会因此恨自己这个凶手吗?

等到了竹山上的棚子,郁小闲就明白了,这是梅张氏的安排,她肯定是怕锦娘死在上寨,让郁小闲和孩子们害怕,所有特意拿了铺盖放在竹床上安置锦娘。今天凌晨,锦娘突然吐出了很多黑血,吓得梅管家连忙去找大夫,县里的大夫把脉之后,就让准备后事。梅管家不能让锦娘死在客栈,硬是花了五斗米,让四个壮年汉子用竹床板扛回来的。秋爷爷在锦娘回来之后,一直在身边照顾着,还炖了中药想灌下去救锦娘的命,可锦娘牙关紧闭,进入了濒死状态。招娣抓着她娘的手,哭得像泪人一般。

郁小闲问秋爷爷说到:“锦姨娘不是中毒吧,你看她是怎么回事,外面的郎中不知道锦姨娘的身子骨是怎么回事,可你明白。”

秋爷爷大胆推断说到:“太太除了我熬的药还给带去了一丸药,请问还有吗?我看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锦姨娘身体里的毒也许是被这个药逼出来了,她身子特别虚弱,受不得那么厉害的药,结果毒就溶在血中吐出来了。”

郁小闲赶紧跑去自己的屋里翻出了另一枚排毒养颜丸,还有一些中低档的人参须,她虽然不是医生,可毕竟是现代人,有点医药基础,胆子也大。锦娘要是因为吃排毒丸而丢的命,她就尽力死马当活马医,反正就是要救回锦娘的命。

秋爷爷检查那颗排毒丸之后,很确定地说到:“太太,这是一丸好药,里面不少难得的好药材。我确定锦姨娘是因为身子虚弱,受不住药性而吐血的,要是她这次能挺住,再吃一丸这样的排毒丸,身子也许就能大好,多活个十年八年的。要吊这口气,要是有人参就好了。”

老爷子正说着,郁小闲早就在拿排毒丸的时候吩咐人熬人参水去了,老爷子说完,人参汤就熬好了。郁小闲觉得,此刻锦娘的身子太弱了,先用一般的人参水灌下去,慢慢换上好的,但愿她可要挺过去。

10乌龙医女

 浓参汤端上来之后,郁小闲让王何氏赶紧接着再把人参放进鸡汤里熬一遍。不是为了抢救锦娘,不会端出才一刻钟熬出的参汤,准确地说是参茶。时间短是不能熬出人参的精华,先让锦娘吊上一口气,再想办法补养吧。现在没有郎中肯出马,就只有靠郁小闲这个乌龙医女的手气了。

端着参茶,郁小闲让王小溪和水红扶住锦娘的身子,她捏住锦娘的腮帮子给锦娘按摩,好不容易让锦娘的牙关开了一线,她含住了参茶嘴对嘴的往锦娘口里喂。喂完之后,郁小闲对招娣说到:“孩子,参汤灌进去了,你要一直对着你母亲的耳朵叫娘,别停歇。你母亲只要这口气上来了,就是有救了。”

郁小闲又打发人去找黄有才来,这个脑袋坏了的男人,看见锦娘这个样子,被吓到了,一直蹲在屋外哭呢。两小无猜,结发夫妻,就算没有世人所说的名分,也许心里的某个角落还留着美好的记忆吧,郁小闲就是这样善良地想的。锦娘要是真的挺不过这一关,黄有才应该会很难过吧。锦娘正是因为把自己当做黄有才的结发妻子,才能熬过那么多心酸的日子,演戏骗所有的人。

黄有才被叫过来之后,梅管家已经带人把棺材准备好了,正等着锦娘咽气。郁小闲拉着黄有才说到:“相公,你想不想锦娘活过来?”

黄有才泪眼汪汪地说到:“我不要锦娘姐姐死,她对我好,帮我抄书,先生就不会罚我。”

郁小闲的眼睛湿润了,看来黄有才想到了小时候的事情了,于是她含泪说到:“相公,你听我说,我说一句,你就说一句,锦娘姐姐听到了就会醒过来。”

黄有才凝着泪,点头。郁小闲带着黄有才进了屋子,让黄有才守在锦娘身边,并且握住锦娘的手,然后她悄声教黄有才说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锦娘你是我心中的妻子,你快醒过来,我们一起白头偕老。”

黄有才复述这些的时候带着哭腔,虽然是学舌,可这些话是锦娘这一生中最想听到黄有才说的,相信能让锦娘振奋精神。一个坚信自己是贤妻良母的女人,怎么舍得弃了夫君和儿女,一个人孤零零去黄泉。

心灵的巨大力量和参茶的作用同时起效了,大约一炷香的功夫,锦娘睁开了眼睛,她的眼光首先是落在了黄有才身上,看得出来她觉得很幸福。招娣看见她娘清醒了,也赶紧过去抱着她的亲娘,说到:“娘,以后我再也不和你顶嘴了,我要娘亲好好地活着,你不能抛下我不管。”

郁小闲看见这感人的一幕也落泪了,这时候梅张氏走了过来,说到:“太太,你也歇歇,让秋家翁看看你的伤,要是化脓了怎么办?”

秋爷爷也知道了郁小闲受了伤,在郁小闲抢救锦娘的时候,他就去后面配药了。几种树叶和草根捣碎之后敷在了郁小闲的两处伤口上,郁小闲就觉得伤口是一阵清凉,秋爷爷慈祥地说到:“太太,不妨事的,老头子保证你的伤口不留疤,这是我师父教我的最大本事。”

郁小闲听说之后,立刻产生了好奇,对秋爷爷说到:“这个本事您以后传给我和冰月吧,我在家时,因为有个生病的哥哥,学了一点医理,没有什么真本事,爷爷有空教教我。”

秋爷爷笑了,说到:“太太按辈分叫我一声爷爷,孙女有心学我这点小手艺,我还不把平生所学全传给你呀,可这点本事要学好,还要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太太是个聪明人,刚才的反应比我还快。”

郁小闲听到这话,立刻收起了脸上的笑,焦急地问到:“秋爷爷,现在锦娘醒了,我是切一块上好的参给她补气,还是用人参鸡汤和稀饭将养她的身子。”

秋爷爷说到:“先用一下上等参片,这样稳妥些,至于人参鸡汤还是留到明天用,先弄些稀饭喂下去养养胃比较稳妥,要是这三天,人没有再吐血,就能慢慢养回来。锦姨娘现在身子虚,不宜吹风,住在竹棚子里不合适,可现在她也不宜移动,就给她安排一个厚蚊帐,抵挡一下山风。”

竹山上是向来凉快,夜里还要盖夹被才能御寒,郁小闲在上寨关门开一个小窗子就可以盖一个小被单睡觉,锦娘住的竹棚子确实不好养病。郁小闲赶紧去安排厚蚊帐的事,今天晚上还要人守夜,她让王家的三个媳妇,水红参与守夜,每人一个时辰,轮流守在竹棚子里。招娣和小孩子都不宜熬夜,她自己还要好好歇歇,就不去亲自照顾锦娘,就让黄有才睡在另一张竹床上,锦娘看着也是好的。

锦娘含了上等参片之后,又喝了一些米汤,就睡着了。知了背上的肉可以补肾,治疗气虚证,郁小闲让人把带回的知了肉用石磨粉碎了掺在极稀的稀饭里,再倒上一点人参鸡汤。守夜的女人只要看见锦娘醒了,就把用汤勺一点一点把温热的稀饭汤子喂给锦娘吃,少吃多餐,这样能够尽快恢复元气。

郁小闲简单抹了一个澡,就安心去看看带回来的黄金虫,她到家之后,就把这几十条虫子放进了木质的笸箩里,上门盖上了一个竹子做的菜罩子,让人随便扔了些杂草和细细的竹枝竹叶。没想到此刻黄金虫居然吃光了里面所有的东西,都爬上了竹子做的菜罩子,在努力的啃噬。

郁小闲这下子才惊讶于这种虫子的本事,好家伙,这才是标准的害虫,什么都吃,什么都敢祸害,要是自己来晚了,它们肯定要吃完菜罩子逃跑,自己的竹山和田山可要遭殃了。郁小闲让人拿来一个旧蚊帐,把虫子围起来,在一块大樟木板子上圈养黄金虫,又顺便弄了一大堆杂草,丢在了黄金虫的地盘。这些草至少是这些虫子体重的二十倍,一个晚上够它们吃了吧。

爬了一天的山,又受了伤的郁小闲,真的很疲倦了,她倒在自己的床上就进入了梦乡,直到清晨,她才自然醒了。锦娘还病着呢,必须先看看她怎么了。郁小闲披了衣服,还没有洗漱就去先看看锦娘。轮着这一班守夜的王李氏迎了上去,对郁小闲小声说到:“锦姨娘昨天晚上醒了三次,每次我们都喂了稀饭,她是开始见好了。”

郁小闲听到这么说就安心了,黄有才此刻正在安睡,招娣紧贴着她爹在睡着。昨天锦娘的样子真是吓坏了招娣,母女连心,就算她被人教唆着讨厌自己的亲娘,到了这个时候,也知道失去亲娘的可怕,锦娘此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