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以色侍君 >

第31章

以色侍君-第31章

小说: 以色侍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底不屑,暗想:这普小王爷看来是到处留情,对他的厌烦又增了几分。

也没甚主意,就道:“不若在寻个年貌相当的让妹妹偷着看看,没准就相中了呢?”

傅太太眼一亮,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年轻男女指不定何时就对了眼了”。

傅太太得了这个主意,就把官媒找来,遍撒大网,满京城地找那出身好的,家事好的,样貌好的,未婚配的,统统拿了一手资料,预备三姑娘相看。

弄得府中人暗乐,人家男选女,这可好,女选男。

傅老爷知道生气地摇摇头,道:“糊涂”,看也说不听,就由着她母女闹去。

二天,方妈得空趁无人,只青语一个在奶奶跟前侍候,悄悄地说:“奶奶,我当家的说,西山那处宅子院子里的活在有个十来天就完了,奶奶得空过去看看,下剩的是内里的活,也请奶奶示下,拿个大主意”。

秋筠几次出门都遇上普小王爷,有点踌躇,上次不知普小王和父亲说了什么,一直提着心,这段日子看没什么事,知道这普小王爷没把这事说出去,心才落地。

听方妈这一说,心思活了,心痒痒的想去看看,思来想道:“明个一早我同青语过去”。

说定了,方妈要回去告诉当家的奶奶明个过去的话,才走到里间门口,又想起什么,折回,神情有点紧张,道:“可是我还忘了,我当家的说,临宅有个人见天盯着咱们这院看,我当家的最初没留意,后来无意中发现,我那当家的心细,留心观察段日子,那人天天站在高处望着这院子,心里奇怪,让我和奶奶说一声”。

秋筠听了心一紧,道:“这是个什么样人?”

方妈道:“我当家的偷偷挨着墙根,离最近处看过,面容看不清,衣饰华贵,像是个富家公子,我那当家的曾偷偷扒着墙往那院看,虽院子和咱们的差不多大,然里面富丽堂皇,宫殿一般,不是普通人家可比,这人定有来头,奶奶可要当心”。

秋筠陷入沉思,方妈又道:“起初我当家以为他只是好奇,闲着无聊,可见天的往这院子看,一日都未断过,还站在那高楼之上,怕就安了什么心”。

秋筠道:“我知道了,告诉你男人那人有风吹草动的速来告诉我得知”。

方妈道:“我回去嘱咐一声”。

晚上歇下时,秋筠脑子里回旋着方妈说的话,宫殿……一激灵,是那普小王爷,没错,一定是他,连着几月风雨无阻窥别人家院子,除了他还能有谁有这癖好。

又转念,明个贸然去了,万一让他撞见,生出是非,自已与傅家尚未脱离,自己打算真让傅家知道了,下一步就难了,看样子还不能贸然行事。

这样想,朝外间值夜的青语招呼声,青语赶紧披衣进里间,问:“奶奶,口渴了吗?”。

秋筠撩起帐子,招手让她近前,青语俯身,秋筠耳语道:“你去告诉方妈,明个先不去了,改日我想好了在去”。

青语诧异,奶奶这一会功夫就变了,明明说好了的,明个一早去郊外看宅子,天晚也不方便问,就答应声出去。

穿好衣裳,出到二门,今儿当值是叫金锁的年轻后生和上年纪的旺财,看青语这么晚出来,赶着围上来,赔笑问好:“青姑娘有事,侍候奶奶这么晚还没歇下”。

青语笑着说:“刚要歇下,这不奶奶想起一事,烦劳金锁大哥走一趟”。

这金锁是托了秋筠才上来的,一听三奶奶吩咐,忙道:“三奶奶的事,奴才就是赴汤蹈火也去”。

青语“扑哧”笑了,道:“不用赴汤蹈火,只出去方婆子家告诉一声,说奶奶明个不出门了,旁的就不用说了”。

那金锁高兴地答应声,一溜烟就去了,这里旺财讨好巴结地道:“姑娘有事尽管吩咐,为姑娘办事是奴才们巴不得”。

青语明白,现在三奶奶掌家,家下人势力,纷纷巴结讨好,这三奶奶要是哪天事败了,还不得都欺上头来,笑道:“我回了,晚了奶奶唤我”。

“姑娘夜黑,走好”,旺财在后面高声叮咛。

方妈两口子住在府门外一条窄小街上,劳作一天,方妈的男人刚泡脚要歇,就听院子有敲门声,对婆子说:“去看看,谁这么晚来?”

方妈开了院门,黑地里站的是二门上的金锁,道:“小猴子,这么晚来做什么?”

金锁进了门里,跑得尚有点喘,道:“青姑娘让我来告诉妈妈说明个不出门了”。

方妈答应声,道:“让你小子受累了,进屋歇歇腿?”

“不了,我还得回去,今晚当值,改日来你老人家这,做点好吃的”。

“美的你”,方妈照着后背拍了把。

送走了金锁,关了院门,方妈进屋,他男人问:“这么晚什么事呀?”

方妈拿个抹脚布,替他擦脚边说:“奶奶说,明个不去了”

“怎么又不去了?”

方妈站起身,端着盆子往出走,道:“三奶奶思虑重,想是听我说隔壁那院有人盯着,才改了主意的”。

一会方妈倒了水回来,她男人道:“那人自我发现那天就留意看,他风雨不误一天没落下朝这院子看,我有几日特意观察,从早到黄昏,那人都在那楼上,你说怪不怪”。

方妈若有所思,道:“这事就怪了”。

忽地,睁大了眼,道:“别是傅家派去的吧?”

她男人摇摇头,道:“看着不像”。

二人寻思一晚,也没个头绪。

51产子

出了正月;天气回暖,卸下厚重的堂帘,窗纱换上新鸀。

秋筠站在汉白玉石矶上,仰头望天,天空高远;澄澈明净;闲散地飘着一缕白云。

命青语道:“搬把椅子来;在外间回事”。

青语笑道:“这个主意甚好”。

从厅堂里搬了桌椅;按在抱厦内;来往家下人在此回事。

才打发了几个管家媳妇;就见王锁媳妇风风火火地远处走来,打老远声儿老高,满脸是笑;道:“三奶奶,大喜,二姑娘生了,才听二门小厮报进来”。

秋筠听了,心头一喜,傅容昕怀上,她一早就知道,还派人送去不少补品,听生了,忙道:“是男是女”。

王锁媳妇乐得合不拢嘴,道:“男的,我就说一准是男的,就看上次年下回来,肚子尖尖的,一定就是男孩”。

秋筠总算一块石头落地,那汪相的夫人是个雌老虎,自二姑娘嫁去后,百般磋磨,二姑娘忍气吞声,又不敢让母亲林姨娘知道,好容易挨到怀了孩子,境况才略有好转。

秋筠对王锁媳妇道:“快去回太太,让太太高兴高兴”。

嘴是这么说,秋筠心里明白,傅太太对二姑娘也就是面子上的事,不大关心她活得是好是坏,但二姑娘生了儿子,毕竟头生男,将来承继家业,在汪相国那里,岳父母有了体面。

王锁媳妇笑道:“是该早早告诉太太去,这是桩大喜事”。

王锁媳妇走后,秋筠对一旁的喜鹊道:“你去前面着人告诉三爷,备礼物送去,总是娘家的一点意思”。

喜鹊应声乐颠颠去了。

三月初

秋贡后,次年,举子们入京,春闱连考三场,由礼部主持,杏榜过后,四月殿试,甲榜下来,一甲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皆赐进士及第。

二等赐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赐宴于琼苑。

傅府

大姑娘傅娴初同傅太太在房中叙话,为着三妹妹的事,大姑娘一早就赶来。

傅娴初道:“我公公正好是会试主考,殿试一完,张榜公布,三甲的高中的举子们登门造访,我隔着帘子在后面仔细看了,一甲,三员,仪表不俗,听我公公说才学一等一的,真材实料”。

傅太太道:“快说行不行,可问了没有?”

傅娴初笑道:“看母亲急的,我这正要说,一甲状元郎,已有家室,看来是不成的,二名榜眼,女儿打听得被尚书千金看好,早已占了,三名探花,年纪方过二十,人才出众,样貌清俊,自是没得说”。

傅太太喜道:“虽比想得差了点,也还说得过去,但不知他家事如何?”

傅大姑娘道:“家里世代书香,祖上曾中过举人,只是到了他这,没什么人了,就他一个独子”。

傅太太皱了皱眉头,颇有不瞒道:“家中还有什么产业?”

傅大姑娘微叹,嫡母心气高,家事、人品、才学都要好的,这就难了,只怕这探花愿意都阿弥陀佛了。

想到这,道:“家中有几亩薄田,族人种着”。

傅太太眉头锁得更深,道:“这二甲中可有好的”。

傅大姑娘道:“我留心下,二甲中,也有几个不错的,不然,那天,找个日子,母亲和妹子偷着相看相看,看中意哪个在托媒人去说”。

三姑娘的婚事总没个着落,傅太太只好放低了条件,同意过下眼。

傅大姑娘也是怕将来落埋怨,还是傅太太和三妹妹亲自看了,方好定夺。

秋筠这两天一直寻思着找个机会去郊外宅子看看,下晌,方妈吃了中饭上来,秋筠遣了屋里人去厨下用饭。

遂小声问方妈道:“昨个妈妈说宅子修得七七八八了,我寻思着明个过去,你去太太那就说我去庙里进香,求菩萨保佑杨姑娘像二姑娘也生男,双喜临门”。

方妈狠命地‘呸’朝地啐了口,骂道:“她也是生儿子的命,怕连丫头都生不出”。

秋筠朝左右看看,笑着道:“妈妈小声点,太太还指着呢”。

方妈仍气不缀,突然,想起什么,趴在秋筠耳边道:“我听青语姑娘说,奶奶服了不能受孕的汤药,可是真的”。

秋筠低头,道:“是,妈妈是自己人,我不瞒你”。

方妈愁叹声,略压低声儿道:“奶奶看来心意定了,只是老爷夫人那还要费些周章”。

秋筠道:“我让妈妈递话给母亲,就是怕事发突然二老承受不住”。

方妈点点头道:“姑娘虑事周全,这事容慢慢摆布,总要想个两全之策”。

秋筠道:“妈妈勤在夫人耳边吹吹风,夫人若答应了,老爷那就好办了”。

方妈道:“老爷性子虽耿直,夫人的话还是听的”。

秋筠道:“妈妈闲着的衣裳找出两件来,我和青语能上身的”。

方妈没明白,问:“姑娘要老奴的衣裳做什么,我们下人的衣裳那敢给姑娘穿,看脏了姑娘身子”。

秋筠道:“妈妈找来,我自有用处”。

看方妈没懂,秋筠解释道:“明个用,总是防着点隔壁那人的好”。

方妈恍然明白过来,叹道:“还是姑娘聪明,姑娘自出嫁心眼越来越多。“

方妈下去房中找衣裳,青语过会吃了饭上来,秋筠道:“你去方妈屋里取衣裳来”。

青语诧异问:“取什么衣裳?”

秋筠只得又告诉她一遍。

过了一盏茶功夫,青语抱着个灰青布包袱回来,看人多也没吱声。

晚上,打发了下人,秋筠和青语掩了门,穿上,青语看看,道:“主子穿着太肥大了”。

秋筠道:“那人在远处看不清的,好歹混过去在说”。

一宿无话,二日早,青语奉命出去顾车,回来看秋筠穿戴整齐,通身平素穿的,并未穿方妈那取来的,只一头乌发在脑后低低绾成个圆髻,插了支素银簪,梳成中年妇人的发式,炕上放着个包袱。

青语指指炕上,纳闷道:“奶奶不换上这个?”

秋筠道:“舀到车子上换”。

青语明白主子心细,怕府里人看了多心。

就提上包袱,主仆二人一前一后,出了二门,还好天早没遇上什么人。

出了府门,走不远,一辆四轮子的马车等在路边,车老板见雇主出来,忙殷勤地拉开了门,道:“太太请”。

大概看秋筠的发式以为是府里上了辈份的妇女。

秋筠心里暗乐,同青语交换个眼神,二人就上了车。

走了一段,秋筠道:“快出城门了,把衣裳换上”。

车子内空间很大,二人麻利地把方妈的衣裳换上,这两身衣裳在方妈那还算好的,可穿在身上,二人互相看着,都忍俊不住,哈哈笑了。

秋筠唬着脸,干咳了两声,青语笑弯了腰,道:“别说奶奶这样一打扮,还真有几分意思”。

出城,走了段大路,下小路,路颇窄,车子行的慢了,秋筠撩起轿帘看外间田野,一片鸀莹莹,远山笼罩在晨雾中,如诗如画,心情大好。

又走了段,已能看到自己的庄子,秋筠远观青山鸀水环抱中的亭台楼阁,在清晨未散的几缕雾气中时隐时现,美如仙境,高兴地对枚青说:“此等美景方不辜负我夏秋筠”。

青语笑道:“这只奶奶配住,俗人住着白糟蹋了”。

这一说,令秋筠想起卖她宅子的那短粗黑胖的土财主,不禁莞尔。

二人正陶醉,前面车老板喊了声:“太太,到了”。

秋筠撂下卷起的帘子,只留了条缝朝外隔壁宅子看,隔壁宅子门前无人,大门关得严严的,才放了心。

青语先走下去,秋筠搭着她的手悄悄说:“那院子可有人朝这厢看”。

青语道:“楼上好像有人,奴婢怕他瞧出来不敢细看”。

秋筠从一下来,头就深深地低着,为了配合这副打扮,秋筠猫着腰,青语也低头搀着步履有点踉跄的奶奶,紧抿着嘴,忍住心底的笑。

二人蹒跚到了自家门首,大门朝里开了,方妈的男人出来迎着,因方妈打过招呼,见了二人这身打扮,倒也不惊讶。

进门绕过牡丹琉璃照壁,院子通向正房的道修得整齐,地上重铺了青砖,一溜铺到

正房台阶下,台阶是大块汉白玉的。

五间正房东西厢房连着有十几间,皆粉饰一新。

秋筠见了满意道:“方伯辛苦了”。

方妈的男人老实忠厚,在衣襟上抹着手,低头嘿嘿笑着道:“主子满意就好”。

秋筠入内,看了看,里面也都粉饰了,地上铺了青石砖,整齐划一,只每间屋子都空空的,还没摆上物件。

西面是暖阁还新盘了炕,方伯道:“这屋子地龙冬天热乎着呢”。

秋筠道:“比我们夏府也不差什么”。

方伯道:“这乡下空气新鲜,在这住着能多活二三十年”。

秋筠笑了,道:“这话中听”。

这宅子,前后三进,还有个不小的后花园,只是没修整,方伯道:“屋里装完了,就该修这园子,请奶奶示下,这花园子要怎么布置”。

秋筠看原本有亭台楼阁,假山怪石,还有一息活水,流向庄外,只是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