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飞云诀 >

第138章

飞云诀-第138章

小说: 飞云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年关的时候一清点,算上正在路上的和全家老小的,足足有三百万之众。议事厅里朱元璋捧着云霄递上的条陈,手都在发抖:三百万人啊!一人一天一斤粮,一天就要消耗三百万斤的粮食,足足两万石!一天两万石,到明年秋收之前,能活活把人吃穷!还没算上安置需要的石料、木料,春耕配发的农具、耕牛,越冬需要的棉衣,烧饭取暖用的柴火、薪炭……
    除了掌管应天府库、财税的几个人脸色发白,其他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武将们最乐:兵员问题彻底解决,三百万,就算精挑细选,少说也能募集几十万精兵。
    文官儿们也跟着乐:明公大义,百姓赢粮影从,这是大吉之像啊!这些百姓虽然没有“赢粮”,但毕竟“影从”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帝王之资,盛世之资!登高一呼,应者以百万计,说起来荣耀啊!当下七嘴八舌地凑到朱元璋跟前,摆出笑脸讨论朱元璋祖上跟炎黄二帝,尧舜禹汤之间是否有亲戚关系。
    不过就算真被这些文官儿们考证出什么结论出来朱元璋也没这个兴趣听,他更关心的是应天大库里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等文官儿们罗嗦完毕之后,便直接询问云霄。
    云霄不假思索地提出四条建议:“第一步甄选,挑选出精兵充实到各部,也可以趁这个机会裁汰一些老弱去屯田,把应天兵马的战力提升一个档次;第二步安置,几次大战下来州县荒芜的田地不少,正好可以安置一些拖家带口的百姓,开过春立刻发给种子农具,来年免一年税,随后三年三十税一;第三步调粮,根据各地安置的具体数目就近从飞记商号调集粮食,安置的百姓和粮食全部由水军运送,一来有了护送的力量也节省运送的成本,二来可以让新募的水军熟悉操船,沿途还可以编练水战阵法,展示军力,让前来投奔的百姓可以安心耕种;第四步屯田,裁汰下来的老弱和落选的青壮派发出去屯田,闲时操练,将来还有大战减员时可以直接调来补充。”
    (又开一卷了,求票啊求收藏!)
第二百一十六章 熟人刺客
    “照准!”朱元璋大手一挥,下定决心道。!
    云霄也不都说,连忙拉着李善长、胡惟庸、刘基到偏厅商议细节去了。留下一群喜孜孜的文武在大厅陪着朱元璋乐呵。
    从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应天的百姓对飞字营和云字营最大的印象就是整个大营没有操练的呼喊声,反而传来一阵接一阵拨拉算盘珠的声音――震天响。
    一直到除夕,这次大胜的余波总算渐渐消散,整编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对于整个天下看来,朱元璋的地盘与过去相比,不过就多了一个广信府,可对于应天来说,这过去的一年里,变化可以说得上是天翻地覆的。
    朱元璋和马秀英一直在张罗孩子们定亲的事,可兄弟们却一点都不热心,不因为别的,犯不着这么着急。心直口快的徐达直接向朱元璋两口子吐露了实情:既然大家注定不能跟未来的太子搭上关系,那么何必着急?不如等朱元璋的儿女们长大成人,好歹也能让自家兄弟优先挑挑。
    最后,也就是一些旁系的立功将领和朱元璋的侄子、外甥们联了姻亲,而朱元璋的子女们却一个都没谈成。除夕的一大早,云霄悄悄拜访了朱元璋,两人关起门来聊了许久,连午饭都没顾上吃,直到申时天空微微飘起雪花的时候,云霄才离开。
    云霄回到府上的时候,身体已经恢复的柳飞儿和叶影已经盛装以待,旁边的乳母的怀里正抱着一个婴儿――扩廓帖木儿的妹妹,云霄取名王敏儿的丫头――也穿上大红的小袄子。按理,等燕萍接到之后,就应该在家祠祭祖了。康玉若进门的日子定在二月二,参加这种场合,要等明年了。其余人等也都聚到了正厅,紫园的丫头在厅内,李管事带着下人杂役在廊下,等着燕萍一到,就开门祭祖,然后吃年夜饭。
    也就在云霄陪着柳飞儿和叶影逗孩子的时候,外面的院子里就已经打了起来,李管事抖抖索索进了大厅道:“将军、有刺客……”
    云霄眉头一皱,脸上有些不痛快。柳飞儿则嘟囔道:这大过年的谁来找不痛快了?将孩子交给叶影抱着,自己则和云霄并肩朝外面走去。还没到门口,就看见府上的四五个暗哨和一个手执弯刀的赤脚苗女战成一团,几十个家丁没有来得及拿兵刃,直接寻了砖块、石头捏在手里呼喝。
    云霄和柳飞儿又好气又好笑,齐声喊道:“快住手!”
    家丁和按照将信将疑地停了手,可依然不敢大意,只是退后了几步警惕地看着苗女。
    “云哥!飞儿姐姐!”苗女看到云霄和柳飞儿出现,立刻抛下手中弯刀,一个纵身蹿了过来,一下子扑进了云霄怀里,也不管旁边都是什么人,抱住云霄的脑袋就啃了起来。
    李管事立刻朝所有下人吼道:“转过去!转过去!”自己却忍不住地直瞟眼睛。紫园的丫头们脸红得就快滴出血来,却没人愿意挪开眼睛,看着云霄没有拒绝,各自心中若有所思。
    柳飞儿留给蓝翎一段时间,随后才笑道:“再这么下去,府里年夜饭该吃酱猪头了!”
    蓝翎这才红着脸松开云霄的脑袋,不过整个人还是舍不得下来,八爪鱼一般缠绕在云霄身上。
    云霄哈哈一笑,手一抬,将蓝翎扛在肩膀上转身走进大厅,一下子将蓝翎扔到了椅子上,蹲下身就把蓝翎的赤脚朝怀里一塞:“这么冷的天儿怎么还赤脚赶路?应天可不比苗疆,冬日里冷的!”
    蓝翎在椅子上扭捏了一阵,低声道:“赶得急嘛!一路上跑死了六匹快马,就赶着过来跟你们一块儿过年呢!”
    云霄哼哼道:“有买马的功夫就没买鞋的功夫了?”
    蓝翎嘴一歪:“谁买马了?直接找陈友谅借的!”
    柳飞儿自然知道蓝翎是怎么“借”马的,随口笑道:“也就是说,陈友谅至少有六批信使在你手上栽了!”
    蓝翎朝怀里一掏,摸出一个布带往桌上一倒:“公文、密信、蜡丸都有,你们随意。”
    云霄苦笑一声道:“摸密信的功夫顺手脱双靴子也好……”
    蓝翎绷着脸教训道:“这么多军情机密摆在面前,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想着靴子?那些个贼军汉,脚臭的!”
    什么机密?这些密信蜡丸陈友谅刚写好就有人送到飞记了,陈友谅那厮在飞字营面前也好意思谈机密?云霄当然不肯折了蓝翎的面子,连忙咧开嘴陪笑道:“蓝女侠教训得是……”一边接过柳飞儿递过来的鞋袜,仔细替蓝翎穿上。
    三人以前在一起嬉闹惯了,倒也都是没大没小。可云霄这般动作却给其他人带来极大的震撼:这个谈笑溃敌的盖世英雄居然蹲下给一个苗女捂脚、穿鞋!
    这在下人中间尤其是紫园的丫头中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常例,岭南百越皆属贱籍。也就是说,蓝翎这个苗女的身份,是和歌妓之类的划等号的。云霄的做法无异于向在场所有人都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身份问题跟这个宅子无关!
    不过云霄有些犯愁,蓝翎的应该身份应该怎么介绍好呢?说是自己的妹妹?明显不行。说是二夫人?可两个人这样合适么?云霄满脸愁容地看了看柳飞儿,柳飞儿也是有些发愁地看着自己。
    沉吟一阵云霄站起身道:“都过来见过蓝夫人。”
    柳飞儿心里拍案叫绝:这家伙太聪明了,既不说蓝翎的真实身份,也不否认自己和蓝翎关系,同时又暗示蓝翎的地位实际上要比叶影高一些。
    众人纷纷上前致礼,虽然很奇怪这位“夫人”为何还是一副未出阁的打扮,可这年头怪事儿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条。此时燕萍也到了,彼此又是一阵寒暄,柳飞儿带着蓝翎进房间换了一套中原服饰,这在云霄的带领下往家祠祭祖。
    对云霄来说,今天也算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了,自己的女人除了未过门的康玉若,也都算到齐了。家祠里面一派肃穆,云霄和柳飞儿跪在祠内,其余女子跪在祠外雪地里,李管事临时充当了司祝;家中仆妇分男女捧着供奉的果盘跪在两侧廊下。在李管事的祷祝辞中依次行礼。
    行礼完毕,仆妇们将果盘一一摆上供桌,李管事则指挥家丁在院中焚化纸钱。云霄默默祷祝一番,带着柳飞儿等人出了祠堂,大厅中已经将年夜饭摆好。为了怕燕萍这种身份的人尴尬,云霄特意嘱咐李管事沿袭了唐宋格局,众人分列而坐,面前俱是一张茶几,茶几上摆放着各人喜食的菜品。云霄含笑举杯道:“诸君共饮!”
    众人齐齐道:“共饮!”夜宴正式开始。众人刚刚举箸,蓝翎就一下子蹿到了云霄和柳飞儿中间,扑进柳飞儿怀里,叫道:“飞儿姐姐!这半年我想死你们了!今天晚上咱们三个再……”话没说完,嘴巴就立刻被脸色剧变柳飞儿捂住。
    蓝翎也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东西,立刻上窜下跳转换话题,又朝襁褓中的孩子开火:“飞儿姐姐,这是云哥和你的孩子么?好漂亮!让我抱抱!让我抱抱!”
    柳飞儿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凑到蓝翎耳边一阵耳语,蓝翎的连也渐渐失去笑容,稍后微微吐了吐舌头朝两人道:“我还是不说话了……”
    再看看周围,所有人都举着筷子愣在原地,稀里糊涂地盯着三人。
    晚饭之后照例是守岁,蓝翎是苗女,抢在年前到应天不过是一个托辞,赶了上前里路,早就疲惫不堪,到底没有坚持到天亮,靠在云霄怀里沉沉地睡去了。叶影早在河北的时候就知道了蓝翎的身份,也没有多问,只有燕萍一脸狐疑。
    交过子时,放了鞭炮之后,燕萍才小心翼翼地开始旁敲侧击。云霄倒也没有隐瞒,从南疆开始一路说到扬州分别,将几个人的故事一一道来。不知不觉天已经大亮,云霄命人收拾好房间,把蓝翎抱在怀里,一路送到房间,细细地帮蓝翎盖好被子这才和几个女人离开。
    初一是是个串门的日子,所谓串门也不是各跑各的,年少的去长辈家串门,官职低的去上官家串门,如此类推。柳飞儿伺候云霄换上新衣裳,嘱咐了燕萍和叶影几句,便出了门,两人乘马车来到朱元璋府上,这才发现文武官员都已经到齐了。众人亦是一阵寒暄道贺,略等片刻,朱元璋和马秀英便并肩而出。
    看到众人到场,朱元璋笑道:“你们倒会赶趟儿,我和秀英一夜功夫被几个孩子闹得不成样子,到这会儿脑仁儿还在疼呢!今年咱也没什么贺词了,只有一句话,去年的大胜提气,从今年开始,咱们的眼光就得放得更长远些,练跟多的精兵,囤更多的粮食!小明王那边儿快顶不住了,龙凤朝一垮,咱们就站到最前台,好事儿坏事都要咱们自己扛了!”
    众将心领神会,应天之战的大胜给了所有人无比的信心和勇气,朱元璋终于下决心要结束“缓称王”的日子,应天开始放眼全局了。
    (求票啊求票,辛辛苦苦码了这么多字,每一个月的推荐和收藏还是两位数~泪奔。)
第二百一十七章 双方使节
    也就在这时,朱元璋府邸的门口却闹了起来,急急忙忙门子跑进来道:“报明公、夫人,门口、门口有人打架!”
    “打架?”朱元璋奇道,“打架的你让人轰走不就是了,跑我这儿来做什么?”
    “几十个人打架!还有兵刃!”
    朱元璋的脸一下子难看起来,朝胡惟庸瞟了过去。。
    胡惟庸一脑门汗,出列道:“明公明鉴!应天城自腊月二十八便戒严,今日为了方便百姓访亲探友刚刚开了城门,多半是守门的兵丁昨夜多吃了酒,躲到一边偷懒去了!”
    朱元璋也不回答,朝外喝道:“卫队何在?出去把那打架的兵刃都收缴了押进来!”
    门外一声应答,立刻传来一阵甲胄兵刃撞击之声,须臾,吵闹之声平息,卫队士卒押着两拨人走了进来。到了正厅,两拨人旗帜鲜明地分站两侧,彼此怒目而视。
    众将细细打量这两拨人,一拨人标准的鞑子打扮,一拨人却是汉家装束。
    朱元璋内心一阵疑惑,与马秀英对视一眼,分别坐下,开口问道:“尔等因何斗殴?”
    鞑子里面为首的一人抢先一步,从怀里掏出一个黄绸卷轴,举过头顶,两眼睥睨,大声道:“我乃大元朝皇帝陛下钦差,奉旨前来。应天朱元璋还不跪聆圣训?”
    所有人都乐得哈哈大笑,朱元璋也不管今天是什么日子,直接大笑着爆了粗口:“老子是造你家主子反的反贼,还用得着听你家主子放什么屁?”
    “逆贼狂妄!”鞑子钦差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没积什么口德,“尔等不过一群反贼,圣上不忍干戈之苦,念在应天诸人颇有大才,方起招纳之心。圣上欲赐尔等富贵,尔等为何出言不逊有辱圣躬?”
    徐达忍住笑意道:“大哥,这厮还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直接砍了吧?”
    胡大海道:“大过年的不宜见血,我看这些个鞑子有些人形,细皮嫩肉,不若找几十个精壮汉子伺候伺候他们?”
    刘基最搞怪,上前一步,表情严肃地朝两人道:“你们两个不地道!你们不知道大哥最喜人肉顿的羹汤?大过年的不宜见血,难道就不能洗干劲了先蒸个半熟再下锅炖汤?”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玩笑话,也就是为了杀杀鞑子的威风,一时间,不论文武,满场附和了起来。也就在众人口中纷纷的时候,鼻中闻到一股尿骚味儿,回头看时,一波鞑子倒有半数脸色发白裤裆潮湿地瘫坐在地上,只有少数硬气一点的还在强撑。
    目的已经达到,朱元璋也不再多说,板着脸严肃道:“底下的鞑子听着,应天和你们刀兵相见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了,你们的主子派你们来,顶多算是使者,再敢自言钦差的,烹之!”
    鞑子使者立刻噤若寒蝉。朱元璋伸手道:“东西拿过来!”
    “明公不可!”站在另一侧的汉服人高声阻止道。
    朱元璋斜着眼,接过鞑子使者递上的元廷圣旨,没有展开,捏在手中喝道:“不管你是什么人,你给我记住了,在应天,只能听我一个的!先掌嘴二十!”门口的卫士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