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春 >

第70章

大唐春-第70章

小说: 大唐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道:“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己身。”
    高力士闻言俯身称贺,“大家千秋,乃大唐之幸也”
    玄宗闻言呵呵大笑。
    待他笑毕坐下,高力士觑着他今天心情不错,便冲左右摆了摆手,那几个宫女便撤了大扇,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
    玄宗见状纳闷,便皱眉看向高力士。
    这时,高力士却是从怀中掏出一本奏章来递了上去,口中道:“广平郡公宋璟有奏本,委托老奴直呈大家。”
    玄宗见状先是一愣,继而笑着接过奏章,却是忍不住骂道:“宋璟有本,自己送来便是,何必还要你转呈。这个老头子,越老越懒,也罢,回头就准了他,让他回洛阳养老去。”
    高力士闻言笑道:“广平郡公此刻就在殿外。”
    玄宗闻言愕然,问:“既在殿外,何不进来?”
    高力士答道:“广平郡公有言说与老奴,他道,若是陛下看过此奏章之后拍案大怒,可以告知吾在殿外,若是陛下看完这奏章之后哂然一笑,了了处之,则不必告知矣。”
    玄宗皇帝闻言再次愕然,不过却觉得握在手中的这份奏章,似乎突然沉重起来。
    他缓缓打开,入目就见一笔古朴的汉隶,写的极是方正,玄宗乃是笔墨大家,看奏章时向来便是先看字,然后才看文,因此只一眼,他便看中这字,当即便赞了一句,“好字”
    又道:“却不是宋璟的笔墨。”
    只是再看片刻,他却又叹息,“可惜,骨力不足,似是少年所为,呃,或为女子笔法?”
    高力士就在一旁伺候着,一言不发。
    欣赏完字体,玄宗皇帝这才开始看奏章。
    入目第一行,十个字——论土地兼并与藩镇权重。
    没头没尾,不按制度,不是表章,便连文章也没有起这种名字的。
    可谓粗俗矣可谓不知文法矣
    只是,这土地兼并与藩镇权重两个字眼,却还是第一时间就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更何况,这可是宋璟亲自呈上来的,虽然肯定不是他写的,但是能得他如此看重,想来这份奏章定是非同小可。
    因此当下他很认真地看了下去。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玄宗陛下始终在认真地阅读那份奏章,神情却是时刻在变,由慎重而不屑,由不屑而疑惑,由疑惑而凝重,由凝重而勃然大怒
    一连看了三遍之后,他捶床而起,“李曦?这是哪里的狂放小子,岂敢预言国事耶”
    高力士垂首不语。
    良久,玄宗皇帝手里攥着那份奏章,在殿中走来走去,最后愤愤地一把将奏章摔在榻上,指着高力士,也不喊将军了,只是道:“你去把宋璟叫进来,朕却要当面问他,他递了这奏折来,疑我君臣,却是何居心”
    “诺。”
    高力士闻言缓缓退出偏殿,径直走到殿外,叫过一个小太监来耳语几句,那小太监顿时便会意地扭头跑开。
    过了一会子,就见已经七十一岁高龄的广平郡开国公宋璟缓步而来。
    到了殿前,老宰相停下脚步,笑眯眯地问高力士,“陛下怒否?”
    在宋璟这等几朝老臣,又是国中贤相的面前,高力士倒是不敢托大,当下客客气气地躬身一礼,道:“大怒。”
    宋璟闻言抚须而笑,道:“如此可行。请力士代为通禀,老夫广平郡公、尚书右丞相宋璟求见。”
    高力士闻言呵呵一笑,“老大人但进便是,何必拘礼,正是陛下着老奴来请老大人的。”
    宋璟闻言呵呵一笑,倒也从善如流的不再拘礼,便当先迈步进了南熏殿。
    进了偏殿,宋璟口称万岁正要施礼,玄宗皇帝虽然冷着一张脸,却仍是摆摆手,对高力士道:“搀住了,不必拘礼,赐座吧”
    便是玄宗皇帝陛下,对待宋璟这样的国之老臣,也是向来都客气三分的。
    只是当下他这怒火不小,也就是一开始客气了一下,等到宋璟坐下了,他便拿起榻上的奏折,在手里晃了晃,带着三分怒气地道:“卿且说说,这份奏章,你可曾看过?”
    “回禀陛下,老臣灯下读之再三。”宋璟躬身答道。
    “此文……如何?”
    “目光犀利,见识深远,辞采华美,论事鞭辟,此,国之雄文也”
    “呃……”玄宗闻言心中不悦,愤愤地再次将那奏章一把丢到榻上,起身怒道:“如此危言耸听,离间我君臣之谊者,卿以为雄文耶?”
    “国之雄文也”
    玄宗皇帝闻言无奈以手抚额,颓然坐下,问:“为何?”
    宋璟闻言精神一振,道:“此文所论,发前人所不曾见,明今人之所不曾知,且论事缜密,将土地兼并与藩镇权重此二事条丝缕析,兼且又有老成谋国的处置之法,此不为国之雄文,何为国之雄文?”
    玄宗闻言无奈地看看他,问:“卿亦以此言为是耶?”
    宋璟闻言点头,道:“老臣灯下读之再三,冷汗涔涔。故不敢不敢献于陛下。”
    玄宗闻言虽然不悦,但是出于对宋璟这等老臣的尊重,他还是淡淡地点点头,却是道:“朕却不信,方镇者,朕一手建立,焉能反朕?土地者,民之生养,国岂能预?哼,此子不知何人,如此妄言国是,若当朕前,必杀之”
    宋璟闻言默然,玄宗看他,他却只是低着头,再也不肯说话。
    到最后,玄宗皇帝无奈,只好摆了摆手,对高力士道:“将军代朕送老爱卿出殿去吧。”
    宋璟闻言施礼告退,他却又道:“唔,爱卿为国操劳一生,今耋耄矣,仍不忘为国奔走,当厚赐之,李林甫有能,便着他代朕抚恤之,嗯,记得爱卿曾一再告老,要回洛阳养老,嗯,朕亦不忍心爱卿如此耋耄之年仍为国劳苦,这便准了,你可自去洛阳。”
    说完了,他摆摆手,再也不看宋璟。
    刚才还一直半闭着眼睛的宋璟闻言挑开眼皮看了玄宗皇帝一眼,躬身道谢:“臣宋璟,谢皇帝陛下”
    话说,这五千来字足足花费了我七个小时从昨晚更新完上一章就开始写,因为我知道它肯定难写,结果果然,一直到刚才才写完。
    而且写完了自己回头看,还是觉得行文未免有些太“古”了,不过转念一想,这是大唐的中央啊,自然不可能按照民间的市井写法,于是,念头就通达了,不改了。
    为了我这七个小时不为人知的反复煎熬与拿捏,求月票
第三十一章妙人(第二卷终章)
    第三十一章妙人(第二卷终章)
    送走了宋璟,高力士又转回南熏殿中,却见玄宗皇帝正自一个人在殿内来回的举步徘徊,此时看到高力士回来,他停下脚步,指了指榻上的那篇奏章,说话犹自带着三分怒气,道:“将军,你且也拿去看看,看看这国之雄文”
    高力士闻言称诺,然后便捡起那奏章。
    其实以高力士今日之地位,便朝堂之上很多大臣的奏章,都是要先交给他预览,然后才会呈送给皇帝陛下的,只不过眼下这篇奏章却是宋璟隆而重之的送来,而且神神秘秘的,因此高力士便不曾看,刚才见两人那番对话,他心中也自不免有些好奇,当下得了玄宗皇帝的话,也就无需客气,当下便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完了,她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心想这名叫李曦的小子,可真是胆大呀
    如此这两条论述,便抛开那田亩之说不理,单是藩镇之论,便是把玄宗皇帝陛下继位二十年来最得意的方镇之政,给批驳得如此不堪,若说不触怒陛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这奏折若是一旦传出,只怕是立刻就会引来议论滔天,漫说那些边镇的节度使们了,便是朝中,那宰相萧嵩即是节度使出身,这奏章一出,如此非议,他们岂能不怒?
    届时怕不就是一副举国要杀一人的局面了
    甚至于就连自己看完了这奏章,都觉得愤怒难抑,而况于陛下乎?而况于各地藩镇乎?
    但是呢,看完了仔细想想,虽然生气,虽然觉得他无礼之极,但念及他毕竟也是一心为国,不然也不会有这样尖刻的论述,因此倒也不该论罪。
    因此当下他想了想,便道:“此子固然轻狂,到底也是忠心为国,才有此论,大家能容得下韩休,岂容不得一小吏乎?”
    玄宗皇帝闻言默然良久,然后突然道:“此议诛心宋璟该杀,李曦,该杀”
    高力士闻言默然。
    他自也知道,不管是谁做皇帝,眼看着自己辛辛苦苦二十年垂拱而治天下的善政,却居然被人批驳为恰恰是眼看就要危及国家的毒瘤,都会忍不住勃然大怒,更何况这李曦显然是个无名小辈,却也敢口出狂言,怎不叫人加倍的愤怒?
    只是,仔细思量一下,眼下朝廷共设有九个节度大使,和一个岭南道经略使,而且如那个李曦在奏章中所言,各节度使皆手握重兵,且有着在本道内征收粮赋的权力,而偏偏长安城的武备却极其空虚……这个,倒还真不是说笑的。
    抬头瞧瞧看了玄宗皇帝一眼,眼见他怒气至今不惜,高力士便顿时明白,眼下这皇帝陛下虽是大怒,其实,他却是已经真正看懂了这篇奏章的。
    而且,只怕是这篇奏章已经像一个毒刺一样,一经入眼,便再难拔去。
    眼下玄宗皇帝陛下之所以会大怒至今,只怕……未必只是怒啊。
    只是有些难以释怀吧?
    当下犹豫了片刻,高力士欲言又止。
    玄宗皇帝正好看过来,当下看清他的模样,不由得沛然不悦,当即斥道:“汝乃我老家奴,有何事不可尽言?偏做吞吞吐吐状”
    高力士闻言深思片刻,这才道:“大家,这奏章上说的,并非全无是处啊。边将拥兵太盛,陛下在一日,自可镇得住边将,国家可安晏无事,可若是陛下百年之后,长安武备空虚至此,一旦边将不逊,太子将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祸发……无人能制矣”
    玄宗皇帝闻言大怒,不过当他怒视着高力士的时候,一句话含在口中,却愣是骂不出来,喘息良久,却是颓然地叹了口气。
    “国事如此,朕安能不知”
    他叹了口气,颓然地跌坐在卧榻上,道:“然四夷烽火不靖,契丹、奚、吐蕃之辈皆狼子野心,朕若不设方镇,何以图之?”
    高力士闻言道:“可纳此奏章中收政之言。不假方镇以赋税之权,则方镇只是陛下之爪牙,假方镇以赋税之权,则爪牙难制,尾大不掉矣。”
    玄宗皇帝闻言蹙眉苦思,却是不肯点头,最后犹自愤愤道:“此子妄言国事,该杀”
    高力士默然以对,然后问:“陛下真的准了广平郡公去洛阳?”
    玄宗闻言点点头,“刚才是一时盛怒,失言尔,不过君无戏言,宋璟求去多年,要留也留不得了,正好便借这奏章,送他一程吧你亲自去督一下,赏赐之物,务必丰厚,嗯,李林甫处朕来同他说,务必代朕多加褒奖。”
    高力士闻言躬身称诺。
    良久之后,玄宗皇帝道:“这个李曦,是哪里人,现任何职,平日里都有什么言行,给朕查出来,越仔细越好,朕倒想看看,他是个什么人物,竟敢如此狂妄”
    他话音方落,突然听见珠帘外边有个女子的声音道:“李曦?皇兄竟也知道此人?”
    长安城,广平郡开国公宋府。
    一路上坐着轿子摇摇晃晃地回到自己的府邸,宋璟始终都是一脸的平静,及至到了家中,他却是突然加快了脚步,来到书房门外,更是忍不住一脸得意地出声高呼:“老和尚神机妙算,吾得归洛阳矣”
    书房门打开,里面正捧书在手的,正是已经离开蜀州足有近月的莫言大师。
    当下莫言听到宋璟的欢呼,不由微微一笑,放下书卷,问:“陛下终是肯把你这个碍眼的老头子踢开了?”
    宋璟得意地哈哈大笑,“踢开了,踢开了,这回是真的踢开了。”
    然后又赞,“你那奏章果然是神丹妙药,虽然下得未免狠了些,却也是治世良方,如此既能纳谏言于陛下,又能得自由之身回东都养老,真可谓一举两得也”
    又道:“有此一道奏章,吾可以不为大唐忧矣”
    莫言呵呵一笑,问:“以老大人观之,陛下之意若何?”
    宋璟闻言摸摸胡子,走了一路,这会子却是累了,自己在那胡椅上坐下,这才悠然自得地抚着那一把白须,道:“陛下虽恼羞成怒,却也明白这奏章的一针见血,老和尚尽可不必担心,不暇多日,此子必被招来问对,至于此后结果如何,就恕老夫不得而知了”
    莫言闻之抚掌称善,道:“如此,则事谐矣”
    宋璟闻言点头,又问:“你个老和尚,真的不陪老夫到洛阳去小住几日?”
    莫言闻言摇头,道:“改日定去寻老大人讨杯茶水,只是眼下么,我老和尚却是一定要留在长安的,要等着会一会那个老道士啊”
    宋璟闻言摸摸胡子,“唔,你们两个,呃……斗吧,斗吧嗯,老夫虽然要走,不过一来要派家人提前过去打扫收拾,那宅子许久不曾住过,想必还有些地方需要修缮一二,唔,二来么,这边临走之前,有些个新朋旧友的,总也要应答一番,因此还有些日子的耽搁,说不定还能等到看你们二人的一番恶斗”
    眉飞色舞之间,他想了想,又道:“唔,或许,老夫还能等到你那小友被招到长安,可以见上一面?”
    莫言呵呵一笑,问:“老大人看了这奏章,以为李曦此人如何?”
    宋璟本来还是笑mimi的,闻言却是面色一凛,熟思良久,才道:“此子,国之重器,世之良相也,只是……锐气太盛啊……”
    莫言哈哈大笑。
    “玉真?速速进来”
    听出外边说话的是自己的胞妹玉真公主,玄宗皇帝当即便扭头隔着帘子看过去,且招手唤她,等她进来,便别的也不问,只是道:“吾妹何以听过李曦这个名字?”
    玉真公主闻言一笑,她与玄宗乃是一母所生,自小便关系极好,因此便是玄宗皇帝如此衣衫不整,乃至于赤足,也是从来都不避她的,而她面对这种情况也不觉有异。
    当下闻言,她见高力士正伏身施礼,便一边摆手命他不必多礼,一边笑道:“眼下这长安城中街头巷尾之处尽是关于李曦此人的说法,长安人尽皆知,何故臣妹不可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