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51章

甲申天变-第51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四屋外执勤的就是童子军,尤其那个叫镇南的半大孩子,忠诚是不必说的,只是有些心狠手黑。只要有陌生人靠近这里,悄没声儿的上去就捅,活似幽灵一般神出鬼没,委实让人心生恐惧。尤其是在晚上,害的很多人都绕开李四的住所,唯恐被那些眼里只有李四的小鬼误伤。
    “四叔是说镇南和七斤他们吧?和我熟地很了早就。我才不怕他们。”娥子笑嘻嘻地迈步进来:“我每天都过来给四叔送饭、收拾换洗地衣裳啥地。他们不会鬼一样地跳出来吓唬我地。”
    “四叔你忙着哩呗?我……有个事情想给四叔说道说道呢。”
    “不忙。啥事儿你说吧。”
    “那个啥。我都想好了。”娥子稍微停顿了一下。终于鼓足勇气说道:“四叔。你娶了我吧……”
    “哦……什么?”
    石破天惊!
    李四猛然抬头,看小丫头眼睛里都带着水光呢,知道娥子不是在开玩笑,更不是心血来潮的突发奇想。
    老实说,对这丫头不是没有好感,也能理解一点丫头心里的想法。
    只是娥子终究才十五岁,又整天四叔四叔的叫着,怎么也想不到这方面去。
    娥子不敢和李四的目光对视,赶紧低下头去,却慌的手脚都无处安放。
    最尴尬的还是李四,他比娥子还要紧张,一时间僵在那里,脸上挂着僵直的笑容生硬的说道:“你……你这孩子,说的这都是什么疯话?你爹要是知道了还不打你个半死……”
    “我爹知道的呢,”娥子抬起头,目光如火,就那么直勾勾的看着这个四叔,脸上烧的通红,她自己都能感觉到那滚烫的温度。虽然羞的满面红霞,却始终不肯低头,鼓足勇气看着李四:“俺是真心的想嫁给四叔,俺晓得四叔心里装着的东西多,四叔你就直说能不能看上俺吧!”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对娥子有好感那是千真万确,还真没有往男女之情这方面想过,好歹这小丫头也算是个侄女吧,虽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从来是把她当成一个孩子的。
    其实也知道娥子的那点少女怀春的心思,本想着是小孩子家家的青涩,过一阵子有了中意的少年郎也会淡忘,实在想不到这丫头闹了这么一出。
    要是再摆出“四叔”的长辈姿态,也不是个长久的办法,肯定能把孩子伤的很重。
    娥子今天说出的这句话肯定酝酿了许多时日,肯定是鼓起了平生最大的勇气,这些话放在几百年后根本就不算什么,在这个时代却是有破釜沉舟的效果。
    心里放开了,也就自然了许多。
    搬个木凳过来,示意娥子坐下。
    “你这丫头有勇气,这一点值得褒奖。”李四笑呵呵的做在娥子对面,抄壶给娥子倒上热水:“娥子今天能把喜欢四叔的话儿说出来,四叔我这心里头也美滋滋的呢。”
    被别人喜爱的感觉总是不错的。
    娥子的小心肝砰砰乱跳,眼珠儿眨巴了几下,嘴巴微微颤动几下,却没有说话,仰着下巴听李四说。
    “不过呢,你的年岁还小……”
    “不小了,我嫂子和我一样的年岁,娃娃都有了呢。”娥子急忙分辩,为了证明这一点,还站起身子:“四叔你看看,我比我嫂子还高呢。”
    “哦,这个我知道。我是说……你现在喜欢四叔,说不准以后就不喜欢了。过几年以后,你一定会认为今天的想法很幼稚可笑。”
    “没有的事儿,四叔你莫欺负我没有读过书,拿这些没有影子的道理诓哄我,喜欢一个人就是一辈子的事情,怎会改变?”娥子大字不识一个,说不出海枯石烂此情不渝这么华丽的言辞,只是很单纯的认为这么美好的感情永远也不可能改变。
    “世事难料,很多事情都会变的,变成你想也想不到的样子。”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死亡,没有什么是亘古不变的。
    李四最明白这个道理。
    “四叔怕俺变心?那俺这就发个毒誓……”
    看娥子一本正经满脸严肃的要赌咒发誓,李四大笑着阻止:“行了,行了,说的好好的,发的哪门子毒誓。你喜欢四叔没有错,四叔看娥子也是个好丫头,只是……毕竟我是你四叔的嘛,隔着辈分呢。”
    “啥四叔哇,你我哥也大不了几岁呢。”四叔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黑着脸教训人,反而说出“喜欢一个人没有错”这样的话来,娥子也放松了许多,笑嘻嘻的说道:“要不叫四哥吧?”
    “得了吧,得了吧,”李四笑着说道:“只要是你自己愿意,喜欢甚么样的人也没有错。”
    在这个满是深沉灾难的时代,被一个小丫头真心实意的喜爱,其实也是很甜蜜的。
    “四叔就是比俺爹强,俺爹就说不这样的话来。”
    李四大囧,还是孩子气呀。
    “那四叔什么时候娶俺?”娥子想的就是赶紧趁热打铁,把终身大事定下来。
    “娶你?这都没影的事呢。”李四尽量让语气更轻松一些:“在四叔看来,你年岁还是太小,等再过几年吧,三五年之后,你若是还有这样的心思,再说婚嫁不迟。”
    娥子正是少女怀春的年岁,再过三五年的时光,就会经历很多的人和事,到时候再回首想起今天,或许会改变许多,起码不再这么孩子气了。
    “行,那就三年,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成不?”娥子很认真很严肃的说道。
    “三年就三年,时候也不早了,我先送你回去。”
    四叔是天神一般的人物,他说的话比板上钉钉还准,娥子忽然感觉今天晚上这一遭来着了。
    娥子从来没有这么欢喜过,一时被巨大的幸福感包围,老老实实跟在李四身后。
    看着四叔的背影,终于忍耐不住,从后面抱住李四,喃喃的说道:“四叔,让我抱抱你吧。”
    李四没有动,任凭小丫头把自己抱的死死,隔这衣衫就能感觉到对方的体温。
    “哎,娥子终究是太小了。”
    “四叔莫急,娥子也不急,三年很快的,”娥子把脸庞贴在李四的背后,轻轻的摩挲,极是享受的低语着。
    三年!
    这小丫头永远也想不到三年会有多大的变化,到时候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敢说。
    这样天杀的世道,活生生能把人变成野兽,能把英雄变成奴才,只希望在三年之后,自己依然是娥子心中唯一的大英雄。
    在这个被冰冷和绝望包围的时代,这样的温存已经是很奢侈了。
    正文 第八十八章 补铁锅
     更新时间:2009…9…18 9:37:15 本章字数:3027
    霍山县,原属六安州辖下,后划归到庐州。
    虽然这个小县城还是一如既往,没有丝毫的改变,可名义上算是高了一个级别,从县城升级为市级县(是按照现在的理解方式说的,那时候铁定没有市级县这个说法,哈哈)。
    终大明一朝,庐州就属中央直辖,尤其是在靖难之后,距离最近的陪都南京根本就管不到眼皮子底下的庐州。无论是官吏置制还是税负银钱,庐州都是直接和京师对口的。
    按现在的说法,庐州就是大明朝的直辖市,舒城作为直辖市下辖的县城,自觉比普通的小县小城要高贵那么一点。
    军事上归属中都留守司,可大名鼎鼎的中都留守司主要的势力范围是在大明的龙兴之地凤阳,在庐州的势力仅仅是一卫一所而已。
    庐州的大明官军应该有五千人马左右,当然这是纸面上的数字,至于现如今还有几个能战之兵谁也说不清楚。(整个中都留守司的总兵力应该有四万五,但是应该有是一码事,实际上有没有又是一码事——作者按)
    前些年纷扰大半个天下的农民军把老朱家的祖坟都刨了,也没有见几个能打能杀的大明官军。到了今天,中都留守司算是彻彻底底的完蛋了。取代中都留守司的就是黄得功的人马。
    自从福王称帝以来,马士英督凤阳庐州,算是黄得功黄部的顶头上司。
    可黄得功和南京新立的小朝廷不和就是个瞎子也能看出来,市井传言黄大将军经常破口大骂马士英马大督师,就是弘光帝的诏书也敢当着宣旨宫人的面撕扯的粉碎。
    黄得功和弘光朝有什么恩怨,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利益纠葛,平头百姓也说不大清楚,就明白一个道理:现如今这世道,弘光朝的政令也就在南京城之内还算好使,真要想把统兵的大将怎么怎么样,是门儿都没有。
    别说黄得功,江北四镇又有哪一个是把南京朝廷放在眼里的?
    江南有大明官军百万。可谁都知道这一百多万是怎么回事儿。
    江北四镇就不必说了。他们根本就不大理会小朝廷。现在地黄得功正和徐州地高杰闹意见。双方兵马调动频繁。要不是史可法史阁部往来奔走。早就火并了。
    虽然现在高黄两部还没有内讧。看那架势也差不多了。
    湖北地左良玉左部手上有八十万大军。算是绝对地实力派吧。可是左良玉几次表示小朝廷不是大明正统。看那意思说不准哪天就领着他那八十万大兵过来攻打。
    有人说左良玉是要借着这个由头夺权。还有人说是左良玉害怕闯军想要离开湖北。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地说法多了去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老百姓也无从得知。
    大伙都明白一个铁一般地事实:“大明朝地这半壁江山呐。肯定是兔子地尾巴——长不了。就算闯贼和建州奴不过来。他们自己个儿都能打起来。
    还有桂王、鲁王,潞王……这些个龙子凤孙都眼馋福王,都想做皇帝,都等着看热闹呢,说不准这热闹里头就有他们的一份儿。
    住在城里头的老孙头原本是凤阳人,后来凤阳闹闯贼,这才领着老婆孩子到了舒城。因为是外来户没有地产,只能做些零散的小生意养家糊口。
    在舒城的这些日子里,老孙头钉过马蹄掌,熬过驴皮胶,前些日子有**了一套家什,走街串巷的补铁锅。
    “补锅——补铁——锅——”伴随着招财板儿的节奏,老孙头吆喝着走过一条条小巷。
    日头都已经有两竹竿子高了,一个拎着破锅出来的人也没有见到。
    说来也怪了,串游了十好几条巷子,基本就没有瞅见几个人,偶尔有个人影也是行色匆匆。
    “鬼世道,他们的锅都该坏掉。”老孙头嘟囔着走上官街,准备找个便宜的摊子吃俩饼子,却发现官街上人潮汹涌,从一条条小巷中汇集出来的人流正朝南门疾奔。
    这么壮观的场面让老孙头连吃饭的心思都淡下去许多,赶紧拽住一个询问:“大伙儿这是要干啥去?南门有啥好看的热闹?”
    “太子,是去看太子。”
    “什么太子?”
    “崇祯爷的太子呗,太子驾临舒城,这可是百年不遇的大事儿……”
    自闯贼破京师崇祯皇帝煤山殉国以后,关于太子的流言是一个接着一个,有人说太子被李闯软禁起来之后又落入满洲人手中,还有人说太子已经葬身乱军之中,更有些无聊的家伙说太子已经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种种传言不一而足,可无论是哪种流言飞语,都是言之凿凿说的有鼻子有眼儿。说太子葬身乱军者甚至能够描绘出太子临死时被射中了多少飞矢;而持出家论调的家伙则更离谱,甚至说在某某山的某某庙亲眼见过已经剃度的太子……
    崇祯皇帝在位的这些年,除了以雷霆手段铲除魏忠贤之外,还真没有多少值得老百姓们称道的,大火儿在私下里也没少说这个皇帝的不是之处。真到了崇祯殉国之后,大伙儿才念起这位倒霉万岁的好处来。
    要是崇祯爷在位,哪怕是太子还在,哪里还轮得上福王做皇帝?福王根本就是个除了吃喝玩乐之外屁事不干的家伙
    管不住手下的武将,任由那些文官扯皮捣蛋,这些都是朝廷里的大事,老百姓们最多是在嘴上骂几句解解气,这也就罢了。偏偏这个肥的象猪一样的弘光帝穷奢极欲,根本就没有打算理会老百姓的死活。
    弘光帝爱吃鲈鱼,而且是爱吃三两以下的小鲈鱼,最重要还必须是鲜鱼……可他娘的鲈鱼是要到十一月才有的,逼着老百姓下河去淘鱼都逼出好几条人命来了。
    弘光帝爱住豪华宫殿,也不管不顾的就要人们贡献奇石巨木……
    弘光帝爱美色,这才坐上龙椅几天就已经下了两道广征民间秀女的旨意,下到地方上的天使们只要见到稍微有点姿色的姑娘,立刻在姑娘脑门上贴个黄花,这就算是弘光帝的女人了。
    为了避免家里的女儿被选进宫中,有女儿的人家都在急急忙忙的嫁姑娘。可是弘光陛下偏偏爱好广泛,不光好女色更有娈童之癖,这一下家里有俊俏儿子的人家可就遭罪了……
    一到这个时候,人们就想起崇祯爷的好处来。就算这位已经吊死在煤山上的万岁有再多的不是之处,总比弘光帝要好的多吧,起码崇祯爷不会挨门挨户的硬抢老百姓的儿女。
    崇祯爷的死是不能挽回了,可只要有太子在,也轮不到福王这么瞎折腾呐。
    大明朝仅剩下的这半壁江山,指定被南京这小朝廷玩的一点也剩不下。
    人们已经对大明朝失望了。
    偏偏这个时候久未露面、传说中已经死于乱军或者出家为僧的太子出现了。
    这让很多人在漆黑的现实之中看到一丝光亮。
    “崇祯万岁的太子?太子驾临舒城了?我就说嘛,崇祯爷不该是断子绝孙的下场。苍天有眼呐,我也得去看看。”听说崇祯爷的太子来了,肩膀上的家什仿佛也轻了许多,老孙头挑着担子跑的飞快,抢着去南门看大明太子。
    南门处,拥挤着的百姓堵的如墙似壁。
    一面上绣日月图案的血红旗帜正猎猎招展,旗下是一队队杀气腾腾的虎贲强兵……
    正文 第八十九章 这才是扭转乾坤的力量
     更新时间:2009…9…18 9:37:16 本章字数:2671
    舒城县尊姓金名求德,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出身,曾在礼部述职。后在天启年间仕途不顺,屡遭谪罢,直到崇祯十三年才被启用,于舒城任上至今。
    这几年来,舒城虽然小惊小险不断,始终没有太大的波澜,算是比较安稳了。
    直到今天凌晨,随着一个老熟人的到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