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奶爸的田园生活 >

第115章

奶爸的田园生活-第115章

小说: 奶爸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是程细妹的声音。

    小丫头大声说道:“细妹,你过来,我爸爸堆了个雪人,你看看……”

    程细妹跑了过来,立即惊呼:“哇,好大的雪人,好漂亮啊……”

    别人堆的雪人,都是男的。这个雪人是女的,这简直让她长了见识。

    结果她也跑过去,两个小丫头对着雪人说起了话。

    玩了一会儿,程细妹猛然间想起,她是过来找程心心玩的。于是她又说道:“心心,我哥哥他们去那边溜冰了,你去不去?”

    “溜什么冰啊?”程心心眨巴着眼睛问。

    “就是池塘里的冰啊。”程细妹说道。

    然后就拉着程心心往外跑。

    桃花村附近的几个大池塘,都已经结了冰,现在是溜冰的时间。男孩子们都已经去了。

    说是池塘,面积其实也不小,小孩子们去玩那是足够的。

    溜冰没有什么讲究,随便穿的什么鞋子,站在冰上都会滑,一不小心还会站不稳。

    但是孩子们就是那样,越是站不稳,越觉得好玩。

    程赫怕出事情,也跟着去了。

    这次的雪很大,水面的冰也够厚,站在上面不会破。

    几个男孩子已经在上面滑了。一个个就像不倒翁似的站在冰上,东倒西歪的,然后看谁坚持得久。

    要是哪个摔跤了,其余人就会哈哈大笑。

    有时候看着谁站得很稳,就故意跑到他面前做鬼脸,让他坚持不住就开始东倒西歪。

    这不是花钱的游乐场,却也能让他们快乐一阵。

    程赫站在旁边,并没有下去,看到这些天真的孩子们,忍不住有些想笑。

    程细妹的哥哥程知卓玩了一阵,大概是摔疼了,跑到岸边休息,喘口气。

    程赫问他:“小卓,你爸妈还没回来啊?”

    “还没有,他们说还有几天。”程知卓回答。

    他的父母在外面打工,还要过些天才能回来过年。

    感谢【胡汉三胡大老爷】、【天灵山人】、【大海量】、【叶子】、【倪雲】、【当曰明月】、【國峯】、【太极乾坤】的月票支持,感谢朋友们的推荐票支持!非常感谢!另外,对不起,前面稍微修改了一下,给竹编产业在美国打广告的钱,是算借给竹编产业的,到时候美国市场做大、营利时扣还出来。{在第192章。当时写的时候没有考虑周全,可能有些人看到那里,已经放弃支持我了。感谢依旧支持我的你们!我……很感谢!}

 第二百零四章 唏嘘

    到了星期天,程赫要去省城了,江予桐已经告诉了他地址和时间。

    这是一个艺术圈的年会,省里一些老艺术家们齐聚一堂,作一个年度总结吧。

    这样的聚会,在艺术圈子里,几乎经常会有的。

    程赫穿得很正式,开车去省城。

    天气不算好,他没带孩子一起去。孩子就放到程实家,让他妈妈帮着照管一天。

    他开着车去省城。路不是很好走,开车有点颠簸。

    到了南山市的时候,程赫看到开始修路的人们。

    虽然他们腊月也在修路,没有停工,但是进程真的很慢,才修了多长一截?

    算了,吐槽也没用,程赫缓缓开离了南山市,径直往省城方向而去。

    要过年了,各种车明显多了起来,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都开着车回来了。虽然还没到春运,但是车已经比平时多了起来。

    越到省城,过年的标语越浓了,各家商场、超市、门店前面,都开始打起了过年促销的标语,采办年货的人也非常繁忙。

    这就是城里的“年味儿”,与他们在村里杀年猪不一样。

    开车到了江予桐说的酒店,门口有泊车小弟代为泊车,所以他下车后,直接说了今天来参加艺术展会,就有服务员带他去。

    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些网络小说,某男主亿万富翁却穿得邋里邋遢,什么背心人字拖、顶着头发像鸡窝的,进了某星级酒店。

    然后被门卫给拦住,各种被嘲讽赶出之后,男主拿出一个巨恐怖的身价,吓得“门卫目瞪口呆,赶紧自扇耳光道歉”等等。

    程赫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在适当的场合,穿适当的衣服,这不是基本礼仪吗?明明有着显赫的身份,却要穿得跟乞丐一样,被人赶了还要打别人的脸——

    不知道这有什么可爽的。

    到了八楼服务员向程赫指明了会场地点,然后请他自己过去。

    到了门口,江予桐刚好走了出来。

    她笑着说道:“你还挺准时。”

    今天,她穿了一件天蓝色吊带连衣裙,是礼服款式,头发稍微盘了一下,还化了妆,显得今天的会场很正式。

    以前她在桃花村的时候,几乎天天都是衬衣、牛仔裤,程赫从来没有见过她穿裙子,没想到她身材这么好。

    他笑着说道:“今天场合这么大,我怎么能不准时。谢谢你给我邀请卡。”

    今天的会场相对来说,还是很正式的,必须凭着邀请卡才能进入。

    不过,江予桐是江谦的孙女,多要一张邀请卡,根本不是事。

    她笑着说道:“没事。为了我的桃子酒,我能不出力办事吗?”

    先前她就说过,她可以将程赫引荐给卢老等人,但是,她想再要一点桃子酒。

    她的闺蜜们天天缠着她要啊!

    当然,这些都是玩笑的借口,对于桃花村的要求,又是她能做到的,她也不会拒绝。

    桃花村对于她来说,也是一项很有成就的事情。

    毕竟先前将桃花村的竹编带入展会,就是她的主意。而桃花村如今有所进步,都是因为竹编。在这件事情上,她很有参与感。

    如果能让桃花村更进一步,让更多的人能解决一些经济问题,她自然是愿意出力的。

    其实也不用做什么,只是向几位老艺术家引荐一下他而已。

    她轻轻招呼程赫,轻声说道:“走,进去吧。”

    艺术年会办得很正式,除了有木雕大师的作品外,还有很多其它行业的艺术大师参加,各种艺术品四处摆着,墙上也挂着各种书画、摄影作品。

    这真是一个艺术的世界,哪怕再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来到这样的地方,都不自觉的对这些艺术升起一股敬意。

    来参观的人都穿着很正式,场地人不少,但一点都不喧哗,安安静静的。

    这都是被现场艺术气氛所感染的。

    程赫对艺术品没有多少研究,只能凭直观地去看好不好看。

    至于书法、丹青、雕刻等等艺术,它们用了什么技巧、禀承什么派别、某细节有什么突出之处等等,这些都不清楚。

    但是,身处于这种场合,他能感觉出,每一件作品,之所以能呈现出来给人看,那都是艺术家们毕生的心血才制作出来的。

    没有一生的造诣,不可能会有这么些精妙的作品摆放在这里。

    艺术之路是孤寂而辛苦的。在成名之前,要经历长期的无人问津、苦苦钻研、无数次失败的痛苦,才能将这么优秀的作品放在这里。

    眼看着这一副副画、一副副字,但却是凝聚了艺术家一生的研究心血。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台下的苦练,绝不会有人前的辉煌。

    身在这样的地方,程赫内心充满了敬意。

    江予桐站在程赫身旁,有时候会小声地跟他说些什么,介绍一下某位作品的作者,介绍一下作者的现实情况。

    有些作者今天来了,有些没来,作品是别人帮他们带来的。

    大致看了一圈,但是那些老艺术家们都没有在这里,江予桐说,他们在另一间屋子,大概是在开会还是商量什么。

    反正老资格嘛,对行业有责任,也要展望一下未来的规划什么的,年轻的艺术家们,也想趁机去向他们取取经。

    不急,反正今天的展出有一天的时间,慢慢等。

    又逛了一圈,另一个间的门打开,十几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们鱼贯而出,个个神情肃穆,隐隐有着担忧的神色。

    江予桐说道:“看到没有?那个穿着稍长一些毛呢大衣的,就是卢老先生,我们过去吧。”

    程赫跟着她一起走过去。

    走上去了,但并没有说上话,因为这些老者们还在小声聊什么,似乎什么事情不是很顺利。

    别人在说话,他们也不好冒然冲上去打断,所以也就离得稍远些等着。

    等他们谈完后,再跟他们打招呼不迟。

    程赫闲闲地跟着,随意听了几句,他们在聊一个叫“秦金梅”的老太太。

    他不是艺术圈内的人,不知道这“秦金梅”是谁,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一起谈她。

    江予桐看出了程赫的困惑,将他拉到一边,小声地跟他说了一些大致的情况。

    这位秦金梅老太太是南派堆绣的传承人,五六年前就退休了,但是心里还放不下这门快要断掉的传承。

    于是,退休之后,反正没什么事情做,老太太就专门租了一间房子,办起了一个培训南派堆绣的培训班。

    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才知道是那样的难。

    现如今,多少老手艺面临传承问题,为什么?因为人们对这些老手艺已经不需要了。

    有很多曾红火过上千年的老艺术,到现在却无人问津。因为这些老艺术不能赚钱,不能带来经济利益,所以没有人再愿意去学它。

    或许很多人会说,有些应该淘汰下去的东西,就应该让它淘汰下去吧,这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

    但只有身处在某个行业里的人,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从小学徒就开始学起的手艺,曾经轰轰烈烈上千年的手艺,到现在断了层,后继无人,那种心痛是旁人无法理解的。

    同样的,秦金梅老太太的家人也不理解她。

    一个老太太,辛苦干了一辈子,都退休了,好好休息就行了。打打太极不好?遛遛猫狗不好?学点修剪花草不好?为什么要跟自己的老手艺死磕呢?

    几年下来,她把自己的棺材本拿出来租了房子,招徒弟,教技术。偏偏徒弟还招不来,只有极其少的几个人跟着她学。

    别人教徒弟至少还要收学费,可以维持运转,她一分不收,还自己掏房租,一应设施也是自己的。但就是这样,跟她学的徒弟还越来越少。

    以前多的时候,徒弟快上百个,现在剩下不到二三十个,就是现在的这些,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个能坚持下去。

    很快要过年了,只怕过完年后,又会有一些不会来了。

    因为学这个东西,要极强的耐心,非常的毅力,而且要练习的时间还不短,不是速成班。

    很多人初时觉得这门艺术好看,心血来潮想学,但至多坚持半年,就坚持不下去了。

    秦老太太很担心自己死后,她所会的南派堆绣技术,要跟着她一起被烧成灰。

    她以前工作时,有一个开出版社的好友,看到她的情况,便自己出资替她出版了一万套教程方面的书,。

    一万套——对于某些畅销网络小说的几百万册的销量来说,这只是个零头都不到的数字。

    但对于秦老太太来说,这是她朋友替她出的资,如果书卖出后,她是肯定要还掉印刷费用的——她的老朋友也有一大家子人要生活呢,钱都不是飘来的。

    然而,书到现在都没卖掉多少本出去。

    在七八家大型网店上挂售,几乎都是零的销量。

    网店消费,肯定也是要打广告增加知名度,才能带来销量——但广告费本身又是一笔钱。

    自己辛辛苦苦将技术写成书,又是拍照,又是配文字,还得排版,还得讲究,所有的一切辛劳,换成了一堆卖不出去的书,书还要占着租来的地方。

    而且现在房租都开始欠着了,明年培训班还能不能继续,这都是个问题。

    这样的处境,让很多人唏嘘不已。

    秦老太太曾不止一次的向有关部门申请过援助,但除了被踢皮球外,就是无限的等。

    程赫有些心酸,问道:“什么是南派堆绣?”

    江予桐带他走到一副艺术作品面前,说道:“这就是的。”

    这是一幅刺绣作品,四联画,梅兰竹菊四君子,绣得非常精致。

    程赫很是惊艳,这幅作品看起来非常真实而传神,仿佛不是画,而是真的活物一般。

    其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神态逼真、生动活泼。

    江予桐轻轻解说道:“人们提起中国刺绣工艺,一般人至多也就知道四大名绣,像这些小地方的刺绣,根本不出名。但是堆绣也是经历过了几千年的繁衍传承的。五代和唐朝时期曾达到了鼎盛。”

    唐朝的时候,很流行这种工艺。人们逢年过节的时候,用五色的彩绸剪贴成花、鸟形,贴在屏风或戴在头上,装扮了生活。阅读请关注微信号:rd444

 第二百零五章 办得漂亮

    说起刺绣,程赫也略懂一些,四大名绣不就是苏绣、蜀绣、湘绣那些吗?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丝品和刺绣工艺,可是为国家带来不少外汇щ明清时期,家里如果有好的苏绣娘,那养活一大家子人都不用愁了。

    那曾是一个丝绸、刺绣的大时代。

    但是,那个大时代过去了,现在的绣品大多已被机械刺绣所取代,剩下少部分精品流传于艺术品收藏交易市场。

    甚至很多看似“艺术精品”的,其实都是机器大批量伪造制作的,赚取高价而已。

    江予桐无奈地笑道:“现在啊,知道十字绣的人不少,但能说出四大名绣的,估计都不多。何况这种地方绣品?”

    程赫看着眼前这幅栩栩如生的四联绣品,心里着实感慨万千。。。

    说这些作品不好吗?

    不,他一个外行人都看得惊艳不已,真的觉得配得上“巧夺天工”四个字。

    但是,已经快要被淘汰的行业,到底要不要继续传承下去?

    他心里也没有答案,只是有些不忍。

    秦梅老太太把自己后半生的钱都花完了,印了那么多书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