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奶爸的田园生活 >

第60章

奶爸的田园生活-第60章

小说: 奶爸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去的一路上,记者已经约莫着问了他一些问题。

    当得知前不久才获得终身成就奖的木雕工艺大师江谦,居然也在桃花村,而且还专程等着节目组时,记者非常高兴。

    她完全没有想到啊!

    节目组虽然早就拟定好了采访文案,但制作好后,效果怎么样,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收视效果,以及观众反馈,这些都是未知数。

    即使他们是一个央视老牌的节目组,已经得心应手,但每期节目,他们依旧当成是第一期来制作,生怕出现一丝纰漏,而引发观众不满。

    同样的,他们也每期都花了很多心思,既想要表达出节目的精髓,文化的浓度,又同样要兼顾好看,让观众看得下去。这些,都着实不容易。

    而有了江谦这个最近风头正盛的木雕艺术家的加入,无疑本身自带了话题,这期的收视,已经保证了一半。

    记者非常激动,问程赫:“您怎么不早告诉我们呢?也让我们先心里有个底,文案方面也好适应调整啊!”

    程赫回答:“是江老艺术家特意不让说的,他说,你们到了的时候,如果能看到惊喜,那就是成功的。如果看不到惊喜,那提前说也没用。”

    记者登时高兴地问:“江老先生还给我们准备了惊喜?”

    “大概是吧。反正江老先生这些天,非常忙碌。我是个门外汉,也看不懂。”程赫回答。

    艺术家的门槛,也不是那么好进的。程赫本来就不懂,也不会想着装懂。

    一行人,一行车队,就这么驶入了桃花村。

    村长程红源带着村民,列队相迎,阵势很大。

    从来没有电视台的车开向桃花村,几乎所有人都出动,见识这百年不遇的阵势。

    看着一个个工作人员下车,再抬下一个个古怪的机器,他们看得非常好奇。

    当然,热烈的欢迎是少不了的。

    采访之前,依着流程,节目组还是跟所有村民又各签了一份合约,表明知情权,以及一些各自的权限和义务。

    像央视这种大平台,宣传力度强,所以一般是不付费给被采访方的;当然,他们也没让桃花村付费。

    采访合约一签,工作就正式开始。

    关于采访什么,要问什么,怎么记录,这些都是电视台早就拟定好的,他们问,村里人回答,这些都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他们本身就是采访手艺制作的节目,对这些方面非常有经验,怎么能突出主题,怎么能突出内涵,怎么能增加节目可看性,都已经了然于胸。

    他们自然也少不了拍摄竹编制作现场了。

    那一条条或粗或细的竹篾,是怎么编织成一个个有趣而又精致的小玩意,在他们的摄像机下,展示无疑。

    最让所有人吃惊的环节终于来了。

    江谦带着他琢磨了好几天的东西,终于出场了。

    他苦思了几天的一件艺术品,将要今天在镜头下展示。

    他要制作一件竹编与木雕相结合的艺术品,实现跨界艺术的结合。

    这既是丰富了木雕的艺术层面,又为竹编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实他已经看出问题来了。竹编是一个古老的手艺,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他们可以编织出绝世精美的艺术品。

    然而如果一门艺术品只知守旧,缺乏了创造性,不懂得求变,不懂得适应时代潮流,就很危险了。

    这样下去,是很难长期扎根在艺术领域的。

    他用他的名气,和他的艺术水平,为竹编艺术牵线搭桥,既是提升木雕的艺术价值,又为竹编艺术带来了新的生命。

    他拿出一截木材,是他自己随身带来的。稍微调整一下,就准备开始工作。

    这些全部在电视台摄像机的记录下完成,与他搭档的,是程实的父母。

    新作品的名字,他都想好了,名叫《哺育》。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名字,既代表着作品的内容,又寄予了他对两种艺术跨界结合的希望。

    如果他的希望变成现实,将可能更大的拓宽了现有的艺术市场,转化为更强的经济。

    代表两样艺术的人都已经开工。

    程实父母要用竹篾编织一个鸟巢。

    起先他们是没有想过的,鸟巢这样的东西,还会有人喜欢?他们不是喜欢一些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比如龙、猫、狗、兔子等这些。

    还会有人喜欢乱糟糟的鸟巢?

    鸟巢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编织过,但他们在山里看到过。

    这构想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过大胆。从老艺术家向他们提出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琢磨,试验了好多天。

    现在,他们已经有了头绪,在镜头下有条不紊地编织着。竹篾在他们手里飞舞着。

    经过煮软,烤色,十几道祖传工艺,一个带着古典艺术气质的古色鸟巢完工了。

    而另一边,江老艺术家也刀具飞舞,酸枣木的刨花在雕刀下翻飞,一只雏鸟也雕刻好了。

    小雏鸟放进了竹编的鸟窝,黄褐色的小雏鸟几乎能看清根根羽毛,活灵活现,仿佛真的一般。

    活灵活现的小鸟一放进鸟巢,那原本古朴的鸟巢似乎立即有了灵气,有了生命力。

    程实妈惊叹:“唉哟,老说我们手巧,这才是真正的手巧啊!那小嘴儿张着,就像是等着老鸟给它喂食一样,就差不会叫出声了。”

    现场的工作人员也惊呆的看着,这一幕,他们是没有想过的。

    原本只是想着采访竹编艺术,没想到,他们还见证了一项跨界艺术的结合。

    艺术世界真是神奇而伟大。

    第二只雏鸟也雕好了,两只形态不一,挤在一起逗趣无边,萌太十足,让人看得心生爱护。

    江谦还别出心裁,雕刻了两只破蛋壳在里面,显示是出壳不久的小雏鸟。

    最后将那只扑腾翅膀、衔着虫子的老鸟放在鸟窝旁边固定住,作品就算完成了。

    《哺育》,老鸟衔着虫子哺育小雏鸟,而他也希望竹编这只目前来说,只能算雏鸟的艺术品,能快速长大,成为一只艺术界的雄鹰。

    他希望跨界艺术能成功。

    这就是他给节目组的惊喜。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挖泥鳅

    《手艺人生》节目组在桃花村呆了三四天,拍摄完整个作品的完成后,又问完和竹编有关的所有问题,才打道回府。

    剩下剪辑、配音、配乐等后期制作也需要时间,但他们自己会安排,播出则要到一个多星期后了。

    播出的时间,也需要按照排片顺序。

    当然,这些都与桃花村无关了。

    送走了节目组,程赫也算是阶段性的闲了下来。

    一大清早的,给程心心洗漱完毕,换好衣服,要带她去挖泥鳅。

    小丫头早上起床有气,程赫放歌给她听,刚好听到一首《捉泥鳅》,便开始吵着他:“爸爸,我们也去捉泥鳅吧……”

    程赫笑笑,欣然同意。

    小时候,跟他差不多大的男孩子,几乎就是山大王,没有哪里不去的。舀鱼,掏鸟窝,挖黄鳝,挖泥鳅,抓蛇,反正到处跑。

    那时候家里穷,却也不知道什么是愁,总是不肯闲下来。

    现在想想,这都是小时候的回忆啊!一晃十几年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听女儿提到捉泥鳅,他的兴致就这么被勾起了。

    拿上一把小铲子,再带一个桶,就可以出发。清早出门还算凉快,要是再晚些出门就天热了。

    程心心很是雀跃,一边蹦蹦跳跳,一边跟着手机音乐里大声唱着:

    “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

    大哥哥好不好,

    咱们去捉泥鳅……”

    看那得瑟的小样儿!

    程赫给她找出一个太阳帽,说道:“来,把这个戴上。”

    程心心赶紧摇头:“不不不,我要戴那个粉色的!”

    呃……帽子也要戴粉色的!程赫只得给她再换一个。

    打扮完毕,程心心臭美的照照镜子,十分满意。父女俩正式出门,往村东头的水塘边去。那里水浅,旁边的泥很稀,容易有泥鳅。

    早上的空气最清新,路边的草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早起的鸟儿已经叽叽喳喳的开始叫着。

    才走出小路,却发现水塘边已经有了一个人。

    这人心情倒是颇好,一大早在树底下,对着水塘打太极。

    满头白发,气质儒雅,正是江谦。

    来采访的节目组走了,他也闲了下来。几天的忙碌过后,现在才算是有了闲暇,可以好好的欣赏山村风景。

    水塘围绕的山村,风景优美如画如诗,田园相衬,树荫葱茏,一派清幽。

    偶有小鸟鸣啾,更增添了一丝自然活力。

    老艺术家缓缓推着太极,心情颇好。

    当然,这也与这几天呕心沥血完成了巨作后的轻松有关。

    在来之前,他压根儿没有想到,自己会产生这样的灵感,会与桃花村的竹编手艺产生出跨界合作的想法。

    而且他又想赶着节目组的拍摄时间,所以还是很着急的。但是没有想到,着急而出来的想法,实践出来却是这么的完美。

    艺术灵感得到了最完美的发挥,这当是人生一大快事。

    这也证明,他的想法是可行的。艺术跨界,也是可以成功的。

    接下来,他仍然没有打算走。他想好好深入研究桃花村的竹编,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这门古老的传承艺术,给注入一些新的东西。

    想到他的余生还能做这些事情,他感觉很兴奋。谁说老年人就没有朝气了?

    看到程赫父女走过来,他心情很好的向他们打了声招呼:“年轻人,早啊!”

    程赫连忙回答:“江老,您也早啊!”

    这么早来打太极,看来他身体还挺好。

    其实,程赫有几次都想问他:江予桐是不是您孙女啊,她现在好吗,她是咱们桃花村的大恩人啊,我们得感谢她,这些之类的。

    但是几次张嘴了也没好意思问。

    江予桐走的时候,什么也没说;哪怕是到了现在,也什么都没有说;如果他现在这么问,是不是有点套近乎的嫌疑?

    既然江予桐没有向她爷爷提起村里的人,他自己也先不提算了。

    他只是问道:“江老,您在桃花村还习惯吗?”

    “习惯,习惯,没什么不习惯的。这里空气真好!”江谦一边耍着太极,一边回答。

    满头白发的儒雅老者,仿佛已自带一股仙气,抬手舞足之间,意境十足。

    程赫不再打搅,和程心心去不远处的软泥地去挖泥鳅。

    挖泥鳅的地方要会选。地不能太干,太干缺少水分,最好是池塘边的黑色淤泥。淤泥太深也不行,陷进去就不好了。

    此时水位比昨天稍稍褪去了些,露出的淤泥晒过一两天太阳后,表面仿佛结了一层皮一般,这样的地方最容易找到泥鳅。

    躲在地里的泥鳅要呼吸,便会在地表留下一个个小洞眼,只要手指顺着小洞眼小心翼翼地挖下去,保准就能挖到一条活蹦乱跳的大泥鳅。

    洞口越大,泥鳅就越大,洞口越小,泥鳅便小。

    有时候运气好,用手指一抠洞,泥鳅就在那等着你;但大多时候它们爬得快,这时候就要在前头一些挖一铲子了。

    看洞眼其实真没多少诀窍,有很多看到洞挖两锄头没有就放弃的,但只要一挖开发现一条,附近的洞基本就都有。

    程赫从小就干这些事,比较有经验,基本上一挖一个准。伸手一掏,泥里就有一条活蹦乱跳的泥鳅。

    程心心拿着一把玩具铲子,也跟着东挖西挖,也不在乎把手和脚都搞得满是泥,甚至溅到脸上都是。

    她连挖了几铲子,便叽叽咕咕的说道:“爸爸,我这里没有挖到啊……这里还是没有啊……”

    等看到程赫从泥里掏出泥鳅时,顿时兴奋得又笑又叫:“爸爸,有泥鳅,有泥鳅……”

    说完在泥里迈着小短腿,去抢程赫手里的泥鳅。

    结果泥鳅太滑了,眼睁睁看着从她双手底下滑走,小丫头只抓了一把泥巴起来。

    “哇……”小丫头一下没忍住,哭了。

    泥鳅怎么能就这么逃了呢?明明按住了啊!

    程赫骗她:“心心,你再看看,你手里还有一条泥鳅啊……”

    小丫头赶紧再在自己手里的泥巴里翻,结果还是没有翻到,哇地又哭了。

    程赫哈哈大笑,说道:“宝贝,别哭了,爸爸再给你挖一条……”

    只是这一片淤泥,被这父女俩几个脚印下去,上面的小洞也看不到了,不想去更远的地方再开发平地,就要靠经验了。

    程赫几铲子下去,基本上都有收获,有好几条比大拇指还粗,分量不小。

    程心心再不敢抢了,只是眼巴巴的看着,看到挖出泥鳅来了,就兴奋得拍掌大叫。

    这下好了,她手上沾满了淤泥,绽得到处都是,程赫脸上、衣服上也是泥星点点。

    程赫一边朝桶里拣泥鳅,一边训她:“心心,别拍了,你看泥巴到处都是的。”

    再一铲子下去,有一条泥鳅尾巴在摆动,程赫伸手去捉,却只捉了个半截起来——刚刚一铲子把泥鳅给挖断了。

    半截泥鳅尾巴在作生命最后的挣扎,在程赫手里跳动着。

    程心心呆呆地看着,又看看泥里的另外半截,小声喃喃道:“小泥鳅好可怜!”

    一旁晨练完毕的江谦,饶有兴致地看着大早晨挖泥鳅的父女俩,自然之乐让他心生向往。

    这就是最朴实而快乐的田园生活啊!

    自己上一次带孩子享受天然之乐,是什么时候?

    久得都快想不起来了,又仿佛就像是在昨天。那时候,小孙女儿好像也是这么大?

    时光啊!

    江谦微笑着走过去,想和程赫聊一聊。

 第一百一十六章 正式经营

    江谦其实一早就对程赫刮目相看的。

    这样一个普通山村人,但眼底流露出来的神采,和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