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奶爸的田园生活 >

第61章

奶爸的田园生活-第61章

小说: 奶爸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一十六章 正式经营

    江谦其实一早就对程赫刮目相看的。

    这样一个普通山村人,但眼底流露出来的神采,和其余的人不一样。

    他不是村长,但似乎比村长还有号召力。村里人有事情,都商量他;节目组有事情,也是商量他;就算是自己,有事了也是找他。

    当村长的倒也想出风头,总在节目组和自己面前蹿,可很多东西他都不懂,比如网络销售这方面的,最终还是要把程赫推出来说。

    有时候,节目组不通方言,也是程赫在一边当翻译。

    所以江谦就看出来了,桃花村这个竹编产业,如果不是程赫在,八成起不来。

    就是这样一个山村人,却对桃花村的竹编产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走了过去,看到桶里十几条活蹦乱跳的泥鳅,啧啧说道:“这个下酒不错!”

    程赫又扔了两条进去,说道:“江老,您要是不嫌弃的话,中午去我们家喝点酒,尝尝这野味?”

    程心心仰起脸说道:“老爷爷,我爸爸还会钓鱼,钓很大的鱼……”

    稚嫩的嗓音惹得江谦童心大起,也学着她的腔调说道:“很大的鱼吗?一定很好吃,那老爷爷可得尝尝了。”

    程心心被逗得不好意思起来,转过脸偷偷的笑。

    江谦看着桶里的泥鳅,感叹着自然生活的美好。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说,艺术源于生活。

    什么是生活?这样才叫生活。亲近泥土,亲近自然。

    老艺术家似乎犯了职业病一般,又开始思索。

    灵动的泥鳅正在给他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

    程赫差不多挖了一盘泥鳅,才就在水塘边洗洗手,给女儿也洗干净,又邀请江谦一道去自己家。

    江谦反正此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干,正想与村民多聊聊,深究一下桃花村的竹编史等等,也就没有推辞。

    进了小院,又看到了那天载他来的那辆车,感慨真是无巧不成书。

    他笑着说道:“小伙子,我看一般人都是先建房子,再买车,你倒是反其道而行之啊!”

    程赫如实说道:“江老啊,其实我也想修房子,早就想修了。但是您也知道,山村的工匠观念很老气,我又想把房子修得稍微现代一点,一时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程队,这一阵又特别忙,所以,也就只好先这样了!”

    原来是这样。江谦点了点头。

    他说道:“其实我倒觉得,你们村里这些老房子,倒是很有特色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很有地方民居气息。这很好啊,你为什么不喜欢呢?”

    程赫摇摇头:“我不是不喜欢这些,我是觉得啊,外观肯定是没问题的,有历史的气息,但就是在实用方面,不够现代,不那么方便……”

    比如水槽,比如厕所,比如厨房设计等等。

    江谦再次点点头。

    老的东西,如果不适当增加时代元素,注定是不被接受的。各行各业都一样。

    他想起了什么,说道:“要不这样,我介绍个建筑设计师给你,他或许可以帮上你的忙。”

    然后拿出他的手机,翻着号码。

    程赫吓了一大跳,说道:“江老,您也太看得起我了吧?我就是起一个民居,哪用得着大设计师!这不是杀猪用牛刀吗?”

    江谦翻出一个手机号,说道:“来,记下这个号。什么牛刀不牛刀的?设计师就不设计民居了?设计师吃的也是五谷杂粮,没有那么踩在云端。他要是问你怎么有他的手机号,你可以报我的名字,保证没二话!”

    其实再看看这院子,破是破了点,但还是挺惬意的。

    要说建筑设计的话,只要保持原来的风格,在这个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现代的设施,那就完美了。

    现在很多别墅,为了增加文艺气息,都喜欢来个乡村风格,其实那些风格都是硬凑出来的,没有历史底蕴,哪有这里的原始?

    程赫挺不好意思的,也就记下了手机号,寻思着是不是真打。

    江谦这样级别的老艺术家,他认识的建筑设计师,能是普通设计师?让那样级别的人来给自己设计民居,他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这又不是什么名家居所,又不是市区地标,值得让人家大建筑设计师出手?

    谁知江老艺术家行事也是有趣,把手机号给了程赫后,又直接拔了出去。

    只听得他说道:“……嗯,是我是我,我现在在山村里啊……对了,这里的乡村建筑风保持得不错,你要不来采采风?有一户人家正想建新房子,你来给看看?嗯……好的,行,那你忙完手头的就过来,地址我一会儿问了再发给你……好的……”

    老人家挂了电话。

    然后对着程赫一笑:“妥了,过几天他就来。到时候你接待他一下。放心吧,我介绍的人,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老人家说话真实诚,他亲自介绍的,还担心别人嫌差……

    程赫心里简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房子的事情,看来是要超预想完成了。

    住上大建筑设计师设计的房子,以前可没有想过!

    得了,给老人家弄点好吃的吧!

    一盘子泥鳅先用淡盐水泡着,袪袪泥腥味,然后再去钓条鱼。

    小丫头早就向人献宝了,不去弄岂不是掉了她的面子?

    江谦一听,真去钓鱼,而且看程赫只拿着个竹竿钓,也来了兴致,要求加入。

    老艺术家心眼里也不能全是艺术,自然也是要会享受生活的。

    自然山水钓鱼,那不比钓场里有意思多了?

    ……

    两天后,程赫开车把俞菲接过来了。

    从此,桃花村竹编产业开始了真正的正式经营。

    经营生意有亏有赚,但还像原来那样的散兵游勇,是肯定不能成功的。

    最新的办公地点,就在桃花村小学分出一间教室来就可以了。

    小学修缮后,教室比原来还多,而现实是,根本没有那么多孩子来上学,目前肯定会空出一些教室来。

    里面各种设备都有,所以也用不着再花钱去起办公室什么的。

    住宿也是小学老师的宿舍,现代化的条件,不比城市里租的房子差。

    俞菲对新的工作环境表示满意。其实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办公条件也不错,除了不在市区外,几乎找不到什么缺点。

    这里,将是她的人生新征程。

    听说前几天村里来了央视节目组采访,这让她激动又欣喜。

    营销策划是她的工作,但有了这些客观因素的助力,她的工作便相应容易多了。

    桃花村竹编工作办公点正式成立,村里人都来看热闹,并激动地燃放鞭炮表示庆祝。

    多少年了?

    桃花村穷了这么多年,世代靠不多的人均田地生活。他们不能说不勤劳,但“富裕”这个词总是和他们无缘。

    今天,他们看到了希望!

    站在崭新的办公室大门前,程赫也陷入了思考。

    他从一无所有回到桃花村,从来没有想过村里会有这么一天。

    那么,以后村里的路怎么走,自己的路又怎么走?

    村民们把村里的竹编产业交给他管理,他要怎么将这个责任继续担下去?

    他感到了自己的责任之大,但说也奇怪,他同时也充满了信心,觉得没有什么难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人气就是财气

    《手艺人生》正式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

    科教频道不可能像新闻联播那么大的收视率,但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电视节目,剪辑后加上广告、片头片尾什么的,有一个小时。

    这样的节目,在前几年几乎没有什么收视率,都是些老年人或者相关人员看一下,年轻人都去看综艺节目了。

    但是近几年来,似乎是由《舌尖》开始,国内的高质量纪录片突然开始受年轻人关注。人们似乎这时候才发觉,咱们也是能拍出好纪录片的。

    《舌尖》看得人津津有味,后来的《国宝》看得让人热血沸腾,为祖国感到自豪,再然后一些《航拍》等等节目,也都越来越多人看。

    画面清晰,内容精美,讲解朴实,让人更加全方面的了解了这个国家。

    而《手艺人生》这样的老牌节目,却是正儿八经的讲解各地的老手艺史。

    让人很遗憾的是,一些诸如皮影戏等之类的国粹,流传过几千年的经典文化艺术,也几乎到了无人传承的边缘。

    这档节目,大概会是留给后世最大的念想吧。

    桃花村的竹编艺术,自从在经过新闻联播突然播出后,极大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再到后来江谦的各地参加艺术展,让他们注意到了这项工艺技术。

    这也就是他们来采访桃花村的原因。

    比其它手艺幸运的是,很多老手艺几乎已经找不到传承者,而桃花村的竹编手艺,大概似乎已经找到了传承它的办法。

    目前,已经有一部分人对这项艺术产生了关注,并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未来可期。

    这是让人欣慰的一面,而节目如果能其它手艺也产生一些启迪,一些思考,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尤其是江谦与桃花村跨界合作的那件作品,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人们首先欣赏到了一幅美仑美奂、意境十足的艺术作品,而后得知,居然是由大雕刻艺术家,与民间艺术合作的结晶时,都感到不可思议。

    民间艺术,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土气得拿不出手的。然而经过稍稍艺术式的处理后,立即变得这么高大上了。

    艺术的魅力真是无穷无尽的。

    有了江谦老艺术家的加入,这件作品将不再是原来竹编那种几百一件的身价。它已经跻身入了艺术的殿堂。

    江谦老艺术家在采访中,也说得很好,艺术是可以跨界互补的,他之所以在节目中制作了这件作品,也是想给更多手艺行业一个借鉴。

    很多艺术品为什么被时代淘汰了?是它不够美、不够好吗?当然不是!

    它是适应不了时代的需求。

    老艺术要传承,当然也要想办法适当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重现艺术的生命力,才能更好的得到传承。

    这期节目非常精彩,很多人都受到了触动。

    木雕与民间竹编艺术的结合,无疑是美的,也给了更多人拓展了思维。

    桃花村所有人都围在电视机前,看央视台的首播,一个个看得热泪盈眶,不知道桃花村上了电视后,居然是那样的美。

    现在的节目制作,都达到了航拍的标准,以前从来没有人以天空俯瞰的角度,从头顶上空去看整个桃花村,甚至附近的小莲山。

    节目组把桃花村说得很好,把桃花村的竹编艺术也说得很好,画面制作精美,对老手艺的解读也说得深入人心。

    整期节目基本上围绕着一个主题,将这来之不易的老手艺给传承下去,既要靠桃花村的人,也要靠所有人对这一手艺的支持。

    节目效果非常好。

    俞菲抓住了这次机会。

    前两天听说电视台来采访,节目过几天会播出手,她就立即做出了第一手方案。

    网店除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外,还在销售网的首页做了广告。

    会花一些钱,但是起码要抓住这波电视台带来的流量。

    如果可以,她甚至还想在网站搜索引擎上买关键字呢!不过那个太贵,目前暂时不考虑。

    她是策划营销的,不是来单单欣赏艺术的。艺术再美,但她的使命是接到更多的单,为她老板的网店带来更多的利润。

    现在,网店里所有的图片,都换成了真正摄影师高清相机拍出来的艺术图片,再由专业的美工修饰,配上文案等,不再是程赫原先自己拍摄的那些。

    一切都做到最专业,不能让人觉得这是民间艺术,就显得马马虎虎的。

    程赫打心里承认,俞菲过来后,网店已经变得高大上起来,真正有了高级艺术感。

    现在,办公室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

    桃花村竹编生意还行,在家里就能赚到钱,去外地打工的人中,有一些已经回来。

    哪怕他们年轻一辈的,对竹编不在行,但是老人做竹编,他们可以把田地负责起来。

    另外,有懂电脑的,跟着俞菲招聘过来的人学当客服,或者负责打包装,帮着核对订单等。

    他们现在也不是帮忙性质,而是成了网店的雇员,是要领工资的。正是因为村里有了工作的机会,才吸引他们回来的。

    在自己村里工作,哪怕工资低些,但能每天回家照顾家人,他们也愿意。

    这就是程赫先前同村里人商量过的,正式经营后,专业的运营人员,还有专业的客服、售后、包装快递、统筹管理、品牌化的宣传等等。

    只有将这件事情,当作真正的产业来正视它,才能走得更远。

    可喜的是,随着桃花村竹编订单的增量,已有两家快递公司表示,会在桃花村开一个分点,专门为桃花村服务。

    也就是说,桃花村的快递不用再拉到镇上寄了,直接村里就有分点。

    这省去了他们很多时间,也方便了村里其他人。

    这些对他们来说的新生事物,正慢慢流向桃花村,慢慢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村里人看到现在的网店办公室阵势后,都觉得这件事情不容易。如果不是像这样规模化统一经营,他们会面临更大的麻烦。

    他们自家又不懂电脑,也不懂网店,更不懂宣传经营,如果不是程赫替大家想出了这样的办法,谁能凭自己的手艺赚钱?

    眼前的局面,所有人都很高兴。

    而因为网店办公室的正式成立,人员到位,程赫也算是从忙碌中解脱出来,不用每天盯着电脑了。

    赵思在这个支教老师,也终于不用再当客服,而有时间处理她学校的事情了。

    小学现在的招生情况不错,除了桃花村所有的孩子都上学外,附近村的孩子也大部分来报名了,除了镇上有亲戚可以借住的外。

    招的学生多,就需要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