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妾身由己不由天 >

第139章

妾身由己不由天-第139章

小说: 妾身由己不由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见过小郡主!”

    一时之间,将军府的府门之外,群情激昂。

    就连里头正在商议布兵的定国公等人,都听见了动静,朝外头看来。

    “外头是怎么回事,怎么吵吵闹闹的?”

    詹世城朝外头一问,一个小兵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回将军,是卫家的小郡主来了!”

    卫大将军的女儿,怪不得引起了卫家军的骚动。

    “真的啊?!”

    厅中卫家军的参将们,闻言也十分欢喜。

    定国公无奈地摇了摇头。

    边关苦寒,卫玉陵此番前来,必定是瞒着长公主来的。

    用不了几日,长公主便会派人来追回,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府门之外,轩辕玦看着被众将士簇拥的卫玉陵,同样一脸无奈。

    这些将士这般欢喜,看来卫玉陵是送不走了。

    只能在城中寻一个安全的地方,先将她安置起来,等长公主府的人来接她。

    卫玉陵在人群中,笑得十分自豪。

    她从那些将士看她的目光中,看到了自己的父亲,那伟岸的身躯。

    这种感觉,是她在京城里的时候,从未体会到的。

    那些人敬她怕她,是因为敬畏长公主,也是可怜她自小就丧父。

    而卫家军的人簇拥她,单纯只是因为,对卫大将军的敬仰。

    这种感觉,真好。

    她冲着轩辕玦眨了眨眼睛。

    “晋王哥哥,这下你可不能赶我走了吧?”

    “小郡主,进去里面说话吧,外面风大!走,走!”

    将士们簇拥着她进了府,见里头定国公等人正在议事,便不敢喧哗。

    卫玉陵乖巧地上前,对定国公等人行了礼。

    她是私自逃出来的,必须得到定国公他们的首肯,才能留在玉陵城。

    所以她表现得格外得体,生怕他们会像轩辕玦一样,非要赶她回京去。

    “小郡主此番前来,长公主可知晓?”

    定国公明知故问,卫玉陵微微咬住了下唇。

    “母亲她……不知。是本郡主自己想来看看,看看我父亲战死的地方,是什么模样。”

    她自然不敢说实话,用卫大将军做借口,一众将士果然动容。

    “国公爷,小郡主千金之躯,一路跋涉好不容易到了这里。您就别赶她回去了吧,也算是告慰卫大将军在天之灵了。”

    “是啊,国公爷。就让小郡主在这呆几日吧!楼兰人是不敢打进来的,玉陵城安全得很!等咱们夺回玉面城凯旋回京,再护送小郡主一道回去!”

    卫家军的众将士七嘴八舌,为卫玉陵求情。

    而那些久在京城的天雄军,便没有这番情结。

    他们都知道,这个小郡主在京城飞扬跋扈,这副乖巧模样是装出来的。

    他们也知道,卫玉陵根本不是为了卫大将军而来,而是为了晋王。

    只是看着卫家军的参将们,一个个激动的模样,他们不好意思揭穿。

    就让他们心中保留着,那位卫大将军的神话吧。

    定国公笑了笑,“你们不必如此紧张,老夫也没有说,一定要把小郡主送回京。”

    他这样发话,一众将士立时松了口气。

    卫玉陵期待地看着定国公,希望他能留下自己。

    “这样吧,小郡主只需答应老夫一个要求,就能留下来。”

    “是什么要求?”

    卫玉陵期盼地睁大眼。

    “前方交战的时候,小郡主要老实待在城中,不可犯险。你若能做到,即刻便可命人安排住处。”

    她还以为是什么要求呢,原来就是这样而已。

    卫玉陵松了一口气,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一定会老实在城中待着,绝不给国公爷和将士们添麻烦!”

    有了定国公的首肯,卫玉陵光明正大,在玉陵城住了下来。

    她死活要住在将军府,说那是自己的父亲从前住过的地方。

    卫大将军的女儿,会泄露军中机密吗?

    那是绝不可能的事。

    于是她的住处,就安排在了将军府后院,一个单独的小院子里。

    卫家军中分了一个二十人的小队,负责昼夜保护她的安全。

    又找了两个可靠的婢女,跟彩儿一起,伺候她的生活起居。

    住在玉陵城的第一夜,窗外呼啸的寒风,和她想象之中一模一样。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少女的声音刻意板正严肃,稚气中透着豪情。

    彩儿正弯腰整理床铺,听见卫玉陵的声音,便转头过去。

    “郡主念得真好,这诗里说的,可不是咱们现在的玉陵城吗?”

    若是打开窗子,说不定庭院里也有碎石,被风吹得满院乱滚。

    卫玉陵道:“那是自然。这首诗就是母亲教我读的,父亲同她说,这诗里的情景玉陵城都有。母亲想念父亲的时候,就教我念了这首诗。”

    她从小背到大,直到如今她已及笄,才真正亲身来到玉陵城。

    真正看到了,那首诗里的景象。

    念着那首诗,就好像看见她的父亲,一骑绝尘西出。

    光是卫大将军四个字,就让楼兰人闻风丧胆。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她忽然道:“彩儿,我想到外头试试,这风是否真的锐利如刀。”

    彩儿唬了一跳,连忙劝说。

    “我的好郡主,你在屋子里念念诗就罢了,何必自己去吃这个苦?咱们这是在后院里头,屋宇重重阻挡,这风声都如此紧。要是到了外头,还不被风刮跑了?”

    卫玉陵轻哼一声,“本郡主是学过武的,怎么可能被风刮跑?你若害怕就在屋里待着吧,我自己去!”

    说着打开了屋门,却看到门外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身穿银白狐裘,战袍已卸,发丝只用半旧的发带松松地束着。

    逆着北疆一轮明月,他面容似苍茫天际。

    清越,微凉。

    “晋王哥哥?你什么时候来的?”

    她错愕地看着眼前的之人,不禁欢喜。

    印象中,一直是她在对轩辕玦主动,他从未对她主动过。

    没想到今夜,他竟然会主动来找自己。

    卫玉陵忽然觉得,她这一路的辛苦,都值得了。

    轩辕玦从门外走进来,顺手将门扉合上。

    “走到屋外听见你在念诗,不好打搅,便等了一等。”

    其实是听见她的话,不禁心生怜悯之情。

    说着把一个包袱递给她,“北疆寒冷,这里住的又都是将士,平日很少生火盆。怕你住不惯,那些将士们四处搜寻炭火给你暖屋子。”

    这包袱里面,正是新炭。

    彩儿忙上前接过了那包袱,一面道:“殿下请坐,奴婢这就倒茶来。”

    卫玉陵许是太过兴奋,陷在轩辕玦主动来找她的喜悦之中,一时发傻了起来。

    等她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还没让轩辕玦坐。

    “晋王哥哥,你快坐,快坐下来说话!”

    要是以往,轩辕玦一定会拒绝她,把炭火给她就走。

    但这一回,他只是略一顿,而后坐了下来。

    他的确有话,要对卫玉陵说。

    “前几日风沙大的时候,本王去过山上,那风的确像刀子似的。所以你可以不必再试了,那首诗说得是真的。”

    卫玉陵一听这话,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晋王哥哥,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幼稚,很可笑?吃饱了没事干,竟然想尝试这些?”

    轩辕玦淡淡一笑。

    “本王知道你对卫大将军的心情,自然不会嘲笑你。但是有一件事,你必须好好听着。”

    “你说,你说的每一件事,我都听!”

    卫玉陵嘴快,而后心里默默补了一句——除了让我回京。

    还好,轩辕玦并没有提这话。

    “你看卫家军那些将士,他们对你如此拥护,便觉得玉陵城很安全,是吗?你可知道,那些将士对你多拥护,楼兰人就对你多痛恨。”

    卫玉陵一愣,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

    “我知道,因为我父亲打败了楼兰人许多次,还杀了他们的许多贵族将军!”

    在大周战无不胜的战神,对于楼兰人而言,那就是恐怖的杀神。

    轩辕玦道:“如今两军对垒如此之近,楼兰人自然攻不进玉陵城。但是他们一旦听闻,卫大将军的女儿在这里,你说,他们会不会拼死也要杀了你,一雪楼兰的前耻?”

    卫玉陵被他这么一问,当即愣住了。

    “怎……怎么会呢?玉陵城现在有十万兵马,楼兰人如何杀得了我?”

    “怎么不能?难道你忘了,你那个族兄卫冕,他是怎么死的?”

    卫冕,玉面城的守城将军。

    他是被楼兰人的奸细,里应外合,在夜里被割了人头。

    随后奸细将城门大开,楼兰人几乎是不废一兵一卒,就占领了玉面城。

    卫玉陵想到此处,不禁恐惧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她背脊一阵发寒。

    “所以你应该知道,定国公为什么,要你答应待在城中绝不乱跑。你待在将军府里是最安全的,其余的地方,哪都不要去,明白了吗?”

    按照轩辕玦的本意,直接派人护送她回京,便可省去多少事端。

    可惜,他们还要顾及卫家军将士的心情,不能贸然送卫玉陵回去。

    现在只希望,卫玉陵能够老老实实,不要闯祸。

    也希望长公主的人能尽快赶到,把她带回去。

    长公主亲自派人来接,卫家军的将士就没话可说了。

    卫玉陵点了点头,像个被大人批评的小孩子一样,对着轩辕玦话都不敢说了。

    “晋王哥哥,我真的不会乱跑,你相信我好不好?”

    以她在京城里的斑斑劣迹来看,相信卫玉陵不会乱跑,还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

    若非如此,定国公也不会特意知会他,让他来告诫卫玉陵。

    想来只有他说的话,卫玉陵才肯听。

    “来了玉陵城,就要遵守这里的规矩。你是卫大将军的女儿,切莫违反军令!”

    “是!”

    北疆的第三封家书,传到晋王府时,府中正忙着预备过年。

    年初一就是云旗和龙婉的周岁礼,这可是件大事,着实马虎不得。

    天斓居中张灯结彩,底下人已经把红灯挂了起来。

    一众丫鬟们围炉而坐,手里或是剪着年年有余的窗花,或是绣着分赏金银锞子的荷包。

    沈风斓将轩辕玦的书信抖开,又看见了一样稀奇的事物。

    那是一块精雕的黑色宝石,只有瓜子仁那么大,雕得一个美人的面容。

    栩栩如生,正是沈风斓的模样。

    她细细一看,便觉得不对。

    这好像……就是一个瓜子仁。

    不过是一个比较大的瓜子,还是西瓜子。

    在西瓜子上雕刻她的模样,亏得轩辕玦想得出来。

    沈风斓鼻子一皱,嘴上嫌弃,还是小心地用帕子包了起来。

    “你们殿下又使促狭了,在西瓜子上雕了我的模样。”

    丫鬟们一听也不绣花了,剪子也放到了一旁,争相要上来看。

    沈风斓把帕子递出去,浣纱小心翼翼地捧着,让众人就着她的手来看。

    以免把这个小东西弄没了。

    沈风斓则在众人的啧啧称奇中,抖开了那份信笺。

    信中果然有“此地夏日瓜果飘香,多蜜瓜、西瓜并各色葡萄。本地有能工巧匠,善于在西瓜子上微雕”等语。

    她不禁微笑起来。

    再往下看,面色又是一凝。

    浣纱将那小小的微雕,细细地包裹起来。

    见沈风斓面色不对,便问道:“娘娘,殿下的家书里说了什么吗?”

    她把信笺放回了信封里,照旧让浣纱收了起来。

    “没什么,小郡主去了玉陵城。”

    她说得轻描淡写,丫鬟们却炸开了锅。

    “什么?小郡主去了玉陵城?!”

    红妆瞪大了眼睛,“她一定是去勾引殿下的,娘娘你怎么不着急啊!男人是最禁不起诱惑的,只有陈墨那种木头人,才会天仙在眼前也不知道珍惜……”

    红妆追着陈墨跑,陈墨连衣角都没被她够到一次。

    浣葛噗嗤一下就笑了。

    “你瞎比方什么?晋王殿下才不喜欢小郡主呢,殿下喜欢的只有娘娘一个!”

    小衣犹犹豫豫的,最终开了口。

    “可是……奴婢听说,边关那地方没有女子,军营里全是糙老爷们。去那里待上几个月,看见母猪都觉得俊。殿下现在看到小郡主,会不会也觉得俊?”

    她话音落地,沈风斓都掌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小郡主再俊,能有我们娘娘俊吗?”

    浣葛没心眼地说了一句,被沈风斓白了一眼。

    “你们一个个的,拿母猪比了小郡主,再拿来比我,真是把你们惯坏了。”

    她现在已经,不能直视这个“俊”字了。

    浣葛这才发觉,她方才的话把沈风斓骂进去了,连忙转移话题。

    “可是娘娘,小郡主跑去找殿下了,您要不要也去啊!万一他们日久生情……”

    “对啊!娘娘也可以去,娘娘一去,殿下保证不会再看小郡主一眼!”

    “对对对,红妆说的是,我们陪着娘娘一起去!”

    几个丫鬟七嘴八舌地说着,沈风斓只得无奈一笑。

    好容易消停了下来,她这才道:“我要是去了,云旗和龙婉谁来照顾?这晋王府谁来掌事?宫中贵妃又由谁来襄助?”

    她这一串问题问出来,众人都无法回答。

    她们想得太简单了。

    “你们啊,就和小郡主一样,头脑简单。我上回教她的那些话,她全都当成了耳旁风,一点也没听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