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妾身由己不由天 >

第140章

妾身由己不由天-第140章

小说: 妾身由己不由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啊,就和小郡主一样,头脑简单。我上回教她的那些话,她全都当成了耳旁风,一点也没听进去。这样巴巴地去找殿下,又有什么用?”

    浣纱惊奇道:“娘娘上次教小郡主的那些,都是真的吗?您为什么要教她,怎么让殿下喜欢她?万一殿下真的喜欢上她了……”

    沈风斓眉梢一挑,从容自若。

    “万一晋王殿下真的喜欢上她了,那我应该很庆幸,尽早看尽了殿下水性杨花的本质。”

    噗。

    水性杨花四个字,用在晋王殿下一个男人身上,总感觉怪怪的。

    不过她们也习惯了,在沈风斓的眼力,似乎从来没有什么男尊女卑。

    “更何况,小郡主这不也没听进去么……”

    沈风斓用手撑了撑脸,面无表情道:“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那日在营帐中旁听的福王妃,都领会了其中真意,把福王管教得妥妥帖帖的。

    反而是卫玉陵这个正主,半点都没听进去。

    反而变本加厉了。

    长公主府这几日,已经把京城翻了个遍,想必现在也派人去了玉陵城了。

    卫玉陵这一番波折,注定是无用功。

    浣葛傻兮兮地,接着沈风斓的话,“这个奴婢知道,朽木不可雕也,后面是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就你懂得多。”

    浣纱啐了她一口,拉着她回去剪窗花。

    在长公主府的人到达前,卫玉陵在北疆,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她喜欢玉陵城,真心喜欢。

    这里的将士们,会用看着自己父亲的崇敬眼神,看着自己。

    他们是真心地尊敬自己,关心自己。

    这种感觉,比在京城里,那些阳奉阴违的对待,要让人舒服许多。

    没有长公主的管束,她终日都能在将军府里,看见轩辕玦。

    这种生活,实在是太幸福了。

    “晋王哥哥,我简直想待在这里,一辈子都不回去了!”

    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她张开双臂,像只小鸟一样活泼。

    轩辕玦的目光,穿过黄沙平地,看向不远处的玉面城。

    那边的城墙上头,同样驻守着一排排的士兵,时刻严阵以待。

    不同的是,那些士兵的头顶高处,飘扬着楼兰的旗帜。

    他淡淡道:“玉陵城多风沙,冬日苦寒,夏日炎热。等你再待上几天,就不会喜欢这里了。”

    她一向如此,就是个孩子心性,被长公主宠坏了。

    卫玉陵却很认真地摇头,轻轻拉着他的衣袖。

    “不会的,我是真的很喜欢这里。如果晋王哥哥也在这里,我真的愿意在这待一辈子。我看得出来,这里的将士们,待我是真诚的好。”

    她说到后头,语气中不免泛出一丝苦涩。

    原来她也知道,京城之中人人敬她怕她,并非发自真心。

    轩辕玦心中一动,忽然觉得她很是可怜。

    高高在上的郡主,父亲是大周的传奇大将军,母亲是尊贵的长公主。

    她看起来飞扬跋扈,其实心里,也有不为人知的隐痛。

    “这些将士们自然是真心待你好,长公主待你更好,你怎么就看不见?你这样偷偷跑出来,她该多伤心。”

    “大不了等我们回京的时候,我再给她磕头请罪嘛。母亲那么疼我,一定会原谅我的……”

    卫玉陵撅起了嘴,撒娇似的带过了这个话题。

    轩辕玦从袖中取出千里目,贴在眼前,观察着玉面城的情况。

    见他看得认真,卫玉陵也想看。

    一个随行的军士笑了笑,递上了一管千里目。

    卫玉陵笑着接过,也贴在了眼睛上,对着玉面城看了起来。

    “晋王哥哥,我们什么时候才派兵出去,攻下玉面城?”

    “就在这几日了。”

    透过千里目管中的琉璃镜片,他忽然面色一凛——

    玉面城的城楼上,竟然也有一个举着千里目的人,正朝他看来。

    那人身着楼兰的战袍,一袭乌青之色,并一把发白的胡须。

    身姿却高大挺拔,丝毫不显老态。

    两个举着千里目的人,隔空相望,谁也不曾先放下。

    良久。

    两人同时放下了千里目,用肉眼遥望,只能看见彼此一个模糊的身影。

    卫玉陵是头一次用千里目,不知道如何操作,看不清远处的情形。

    忽然袖口被人一扯,轩辕玦不由分说,拉着她下了城楼。

    “晋王哥哥,晋王哥哥!你这是干什么啊?”

    “对面有人在窥视我们,你的身份特殊,不可暴露。”

    他拉着卫玉陵下城楼,是不希望楼兰人发现她的身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卫玉陵心里甜丝丝的,只觉得这是轩辕玦关心她,保护她。

    果然,她不远千里来到玉陵城,还是有用的。

    晋王哥哥的态度,分明是比从前好了许多……

    玉面城城楼上,那个乌青战袍的老者,面色肃然。

    “邸老将军,您看见什么了吗?”

    他的身旁,一个年轻的副将询问道。

    被唤作邸老将军之人,在花白胡子的衬托下,显得肌肤黝黑。

    那是一张不苟言笑的脸,让年轻的副将,都不敢轻慢。

    “看见了,我看见了……”

    他黝黑的面上露出笑意,一口白牙森然。

    说罢,转身朝城楼里头走去。

    那年轻的副将小步跟上,压低了声音。

    “叔叔,您看见什么了?”

    邸老将军神秘地看他一眼,又看了看四周。

    除了外头站岗的哨兵外,此地并无他人。

    “若是我所料不错,那个拿着千里目的年轻男子,正是大周圣上的第四子——晋王。”

    “是晋王?”

    那副将欢喜起来,“早就听闻,大周此番率军的副将,就是晋王。晋王和宁王争储,若是我们杀了晋王,那宁王不就能顺利夺位了吗?”

    邸老将军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带着警告之意。

    “铮儿,你已经长大了,想问题不能如此简单。宁王虽然是你姑姑的亲生儿子,但他还是大周圣上的儿子。”

    “别说晋王的命难夺,如果我们轻易夺下了,宁王顺利登基,他会感激我们吗?”

    邸铮不解道:“他为什么不感激我们?我们是他真正的亲人啊,您可是他嫡亲的舅父!上次您给他的书信,他不是回得挺好的吗?”

    楼兰兴兵夺城后,邸老将军命人给宁王送了一封信。

    将宁才人是邸家血脉的事情,告诉了他。

    也将邸家在楼兰的势力和地位,告诉了他。

    楼兰王后是邸家的女儿,也是宁才人的亲姐姐,邸家在楼兰身为外戚,权势滔天。

    他们此番夺城,目的在于将邸王后的亲生女儿,兰公主嫁到大周。

    准确地说,是要嫁给宁王。

    宁王身上流着邸家的血,再和兰公主联姻,那对于楼兰而言便是自己人。

    到那时候,楼兰便会全力支持宁王夺嫡。

    假如大周的皇帝,身上流着一半的楼兰血液。

    那到时候,他们想要大周的什么,都能拿到。

    邸老将军将此意告诉了宁王,而宁王的回函也十分客气,像是默认了他们的提议。

    “愚蠢!如果我们杀了晋王,那宁王顺利成章就会成为大周皇帝。他到时候拒绝娶兰公主,我们如何是好?”

    邸铮红了眼眶,激动道:“为什么一定要把兰公主嫁给他,叔叔您明明知道,孩儿是喜欢兰公主的!”

    “糊涂!”

    邸老将军嫌恶地看他一眼。

    “宁王自幼长在大周,对楼兰,对咱们邸家有什么感情?兰公主不嫁过去,如何把他的心拴住?”

    自古以来,联姻都是维持政治关系,最可靠的手段。

    邸铮想着兰公主,进攻玉面城之前,他还见了兰公主一面。

    她穿着洁白的裙子,头戴绿色的圆帽,在耳朵两边垂下长长的银铃。

    那银铃底下,是她乌黑的辫子,细细地结在脑后。

    她一跑动起来,风吹着她圆帽上的银铃,格外好听。

    那是楼兰,最美的公主啊……

    邸铮不禁想得痴了,想到她要嫁到大周,嫁给宁王从此再也见不到面了。

    他的心里,就是一阵酸楚……

    邸老将军看了邸铮一眼,心中不忍。

    邸家在他们这一代,一共有四个孩子。

    大哥早逝,只留下邸铮这个儿子,一直由身为二哥的邸老将军抚养。

    下面是两个妹妹,三妹嫁给了楼兰国王,成为威风八面的楼兰王后。

    四妹却因为战乱,流落到了大周,生死未卜……

    直到前两年,邸家派到大周的密探,才辗转得知,当年流散的四妹被大周皇帝收用了。

    还带回了京城,成为了大周后宫的嫔妃,被封为宁才人。

    邸老将军和邸王后不禁狂喜,兄妹二人抱头痛哭。

    没想到再派人到大周京城打探时,才知道宁才人,已经死了十几二十年了。

    好在,她还留下了一个儿子——大周皇三子,宁王。

    得知宁王极有可能,成为大周储君,便有了抢占玉面城这一出。

    “眼前不是你儿女情长的时候,玉陵城那边,很快就会派兵来攻。我们必须守住,至少也要守上一个月,才能以战胜国的身份,和大周皇帝谈条件。”

    这个条件,自然就是把兰公主嫁给宁王。

    邸铮低着头,咬着牙。

    他再怎么难过,也不敢违逆自己的亲叔叔。

    只得强忍着伤心,抬起头来,朝邸老将军拱手。

    “是,侄儿必当全力以赴!”

    三日后,大周军队果然攻城。

    离玉陵城最近的,是玉面城的南门。

    这一道城门不仅距离最近,同时因为它是对着玉陵城的,没有对着楼兰的北门坚固。

    所以大周的军队攻击南门,乃是意料之中。

    邸铮指挥士兵顽抗,他们是守城的一方,只要不惜兵力死守便是。

    守过一个月,他们再主动弃城,以示友好之意。

    这就是他的任务。

    远处,定国公带着手下将士,站在城楼上观察战局。

    从千里目中可以看见,楼兰士兵英勇顽抗,个个都像是不怕死一样。

    他们拼了命似的,朝着城下的大周士兵射箭。

    哪怕自己的身上被射中了,也要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把石块投掷下去。

    定国公放下了千里目,朝着众人一笑。

    “原以为此番入侵,楼兰人必是有所依凭。没想到比起二十年前,他们一点长进也没有。”

    还是那些弓箭,还是那些石块。

    轩辕玦道:“天雄军的弓箭手,配的是连发的弩箭。他们射出五发的时间,楼兰士兵只能射出一发。”

    在武器之上,楼兰就已经输了一大截。

    “不错,他们现在唯一能倚仗的,就是这些士兵的血肉之躯。”

    血肉,比什么高端的武器都厉害。

    不怕死的人,很难打得过。

    好在,他们也没指望,能够从南城门正面克敌。

    “不好啦,少将军!”

    玉面城的城楼上,一个灰头土脸的士兵,连滚带爬地跑上城楼。

    “大周士兵绕道北门,在北门快速强攻,我们的人快顶不住了!”

    “什么?!”

    邸铮惊惶,连忙调兵遣将。

    “快!速速带援兵增援北门,决不能被攻破!”

    他发狠地看着城下,那些大周的士兵,正在不断用圆木推击城门。

    厚重的城门和巨大的圆木,碰撞之间,发出沉闷的响声。

    两方的箭矢互射,大周的弩箭速度极快,好在楼兰士兵们占据的地形高。

    只是他们的箭矢,多半都射在大周的甲盾军,高高举起的盾牌之下。

    而城楼上的楼兰士兵,几乎是毫无遮挡,被射中的原地倒下,后头又有一拨新的士兵上来接替……

    眼前一片血肉模糊,士兵们的鲜血,把玉面城的城墙染得鲜红。

    也把邸铮的眼染红了。

    他跟随邸老将军,作战多年。

    对于战争的敏锐嗅觉,让他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大周的士兵,并没有在尽全力。

    与其说他们是在攻城,不如说,他们是在保全性命。

    那不是贪生怕死的保全,更像是一道军令,一道命他们勿须太过拼命的军令。

    他不禁眺望远处的玉陵城。

    大周的将军,到底有什么阴谋诡计……

    “走!我们去北城门看看!”

    北城门靠近楼兰,大周的士兵在此处攻城,是冒着腹背受敌的危险的。

    可邸铮还没赶到北城门,大周的士兵就已经撤退了。

    留给他的,是一地楼兰士兵的鲜血。

    那刺目的猩红,仿佛是在警告他,耍弄他。

    他想要再赶回北城门的时候,只见邸老将军的一个亲随赶来,请他回城。

    “南城门还在战,我还得去……”

    那亲信声音沉稳,“老将军说了,他们今日是不会攻城的。请少将军先回城,老将军有话同你说。”

    邸铮朝南城门那处望了一眼,愤恨地一甩胳膊。

    “走!”

    袭击玉面城北城门的士兵,总共只有一千人。

    他们很快地撤回了玉陵城,那个领兵的参将赶上城楼来,对着定国公复命。

    “按照国公爷所说,我们快速地打了楼兰人,让他们措手不及。可惜国公爷只限了一个时辰,不然我们或许真的能把北城门攻下!”

    定国公不禁哈哈大笑。

    “你以为只有我们不想真打吗?他楼兰人也不想真打,要不然北门那个位置,楼兰边境的城池,随时可以派兵出来增援!”

    若是如此,这一千人的队伍,随时会全军覆没。

    那参将疑惑道:“国公爷怎么知道,他们不想打?”

    出战之前,定国公的军令,便是让众将士做好防护。

    保全军力为上,攻城只是顺便。

    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