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阁老夫人养成记 >

第6章

阁老夫人养成记-第6章

小说: 阁老夫人养成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从怀中摸出一个火折子,将衣裙点着,很快火焰便将绿色的布料吞噬干净,再拾起一根树枝,在地上扒拉几下,用泥土将灰烬掩住,又重新铺上枯叶。

    看着地上的董庆山,她迟疑道,“恩公,此人该如何处置。”

    书生看着她手中的火折子,她干笑道,“还有一小包盐,其它的再也没有,出门在外,此等物品是必备。”

    火折子,盐巴。

    这是行走在外,常年风餐露宿的男人才知道的常识,她一介闺阁女子从何得知。

    他的眼神越发的幽暗,她暗自思量,在恩公面前已经暴露太多,越解释只会越乱,不如索性闭嘴。

    “此事我自会处理,你先行离去。”

    得到他的答复,她略放心,抬头看下日头,时辰不早,想起那小沙弥还倒在地上,心一慌,也管不了许多,提裙跑出树林,见小沙弥还倒在原地,先用手试下小沙弥的鼻息,放下心来。

    深吐一口气,到泉水边照照,理理头发衣裙,见无甚不妥,才起身拍醒小沙弥,小沙弥茫然地睁开眼。

    她满脸的气愤和忧心,手里拿着一块石子,“忘尘师父,你可醒了,也不知是哪个缺德的,朝你丢了这么一大块石子,我左右都看过,并无一人。”

    粉白的雪肌,被日头照得些许红晕,粉唇微嘟着,绿色的衣裙将她的肤色衬得更为白嫩,小沙弥脸红了一下,嘴里念着阿弥陀佛。

    头有些疼,他揉着后脑勺,忆起似乎是被什么砸了一下,然后他就晕倒在地,林中有许多猴子,有时候会闹些恶作剧。

    “女施主不必担心,忘尘无事,山中有猴子,想来又是它们捣的鬼。

    雉娘心道万幸,心中感谢山中的猴子们,略带歉意道,“耽搁小师父这么长的时间,还累得小师父被猴子戏弄,小女实在是过意不去。”

    她低着头,本就长得娇柔,双目盈盈,越发如清晨露水中的花儿一般,又娇又艳。

    小沙弥连说无事,便自己爬起来。

    雉娘抱着装满泉水的陶罐,跟在他的后面。

    眼神不自觉地往林中瞄,林中寂静,不知那书生要如何处理董庆山,她自己身体太弱,不可能拖动一个男人,也只能选择相信他。

    他口口声声要她报恩,却并问她的姓名住址,她也忘记询问恩公的名字,也不知道能不能再遇见。

    进入寺中,她与忘尘互相道别,抱着盛满水的陶罐,走进董氏的房间,董氏见到她,眼神中闪着惊讶,旁边的赵燕娘眼睛如刀子般,在她身上扫来扫去。

    她仿佛无所觉,将陶罐放在桌子上,“母亲,二姐,泉水已经取来,可否需要雉娘将水烧上。”

    “不用,此事曲婆子会做。”

    董氏的眼神中闪过疑惑,明明千叮万嘱地交待过侄子,侄子肖想这丫头也不是一天两天,得知能成就好事,欢天喜地地应承,以侄子的气力,为何雉娘还会完好无损地出现在面前。

    她不死心地将雉娘从头到脚细看,衣服洁净,发髻未乱,除了人有些气弱体虚外,并无任何受辱的迹象,难道侄子未曾前往?

    雉娘似羞赧般,“母亲,您为何这样看着雉娘,可是雉娘有何不妥?”

    “母亲只是担心,见你去了许久,怕是路上被什么事情给耽搁。”

    “雉娘体弱,走得慢些,寻了寺中一位小师父,与他同去,山路难走,路上并无任何不妥。”

    “原来如此。”

    董氏盯着她的头顶,双目淬毒,暗自咬牙,看不出这丫头还是个奸滑的,居然让她给躲过去,等回去后要好好问下庆山,如此大好的机会,不就是多一个小和尚,凭他的力气,对付起来易如反掌;怎么能轻易放过。

    她不耐烦地挥下手,让雉娘下去。

    “等一下。”

    赵燕娘不想就此放过她,将她叫住,“三妹妹,我崴了脚,曲婆子要煮水泡茶,还要侍候母亲,刚才崴倒时,弄脏衣服,有劳三妹妹。”

    雉娘一看,架子上放着赵燕娘换下的衣服。

    她将衣服收起,放在木盆中,端出去,拐个弯,就到水池,池水倒是清澈,应是山中流出的溪水。

    池子旁边有个杏色衣裙的丫环正在洗笔砚,那砚台墨黑润泽,雉娘虽不太懂,却也看出并非凡品。

    丫环瞧清她的长相,再打量她的衣着,装扮,眼睛闪了闪。

    雉娘露出一个微笑,学着丫环的样子,在池边石板上蹲下来,取出盆中的衣物,她的手细白如滑嫩,可洗衣服的动作却并不生疏。

    丫环也对她笑一下,道,“这位妹妹,我叫执墨,不知妹妹如何称呼。”

    雉娘略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们是渡古赵县令的女儿,行三,此次陪我母亲上山来进香,为我在京中的大姐还愿。”

    赵家有个女儿被封为县主,最近都传遍,执墨自然听说过。

    “你是县令家的小姐?”

    她点点头。

    执墨有些不敢置信地道,“刚才奴婢逾越,冒犯小姐,只是你堂堂县令家的小姐,怎么会自己洗衣裳,随行没有带下人吗?”

    “有带的,不过婆子要侍候母亲,我二姐崴了脚,换下的衣服没人洗,索性我闲来无事,倒是不算劳累。”

    执墨闭嘴,看向她的穿着打扮,猜出她定是庶出,若不然,县令夫人哪里舍得让亲生女儿做丫头们的活计。

    接到丫头同情的目光,雉娘低下头去,然后又抬起头,“我在府中也做过这样的活计,倒也不算太难,还能打发日子。”

    执墨对她顿时心生好感,轻声道,“小姐通达,若是我家老夫人见了,必要夸赞小姐心性好。”

    雉娘见她虽是丫头,可却有种说不出的气韵,在说到老夫人三字时,带着极其自傲的神色,不由

    问道,“不知你家老夫人贵姓?”

    “我家老夫人姓胥。”

    胥?

    雉娘露出吃惊的神色,其实根本就不知道这胥姓有何特别之处。

    执墨很满意她的神色,将笔砚装入篮中,指一下不远处花团锦簇的院子,“那就是我们老夫人歇息的地方。”

    顺着她的手指,正对着一间院子,那院子有别于寺中所有的客房,倒像一个独门的小院,如此看来,执墨口中的胥老夫人身份不一般。

    雉娘含笑目送执墨离开。

    她的手漫不经心地搓着手中的衣服,慢慢地眼眸眯起,两手一使劲,将衣裙撕扯出一个大口子,这才拧干放进盆中。

    客房内的母女俩在嘀咕着,埋怨董庆山不成事,又怪雉娘太狡猾,赵燕娘气得躺在床上,天时地利人和,大好的机会,居然让那死丫头给逃脱,她盯着屋梁顶的蜘蛛网,越发的心烦气燥。

    气鼓鼓地穿鞋出去,任由董氏在外面叫喊都不停,逮住一个小沙弥就指责他们做事不经心,客房都没有打扫干净。

    小沙弥听到她说屋顶的蜘蛛,口中直呼阿弥陀佛,“女施主,上天有好生之德,出家人慈悲为怀,不能杀生,蜘蛛虽小,却是生灵,不能妄动杀心,女施主戾气太重,罪过罪过。”

    董氏赶过来,挤着笑,“小师父,小女失礼,望师父见谅。”

    此时,正好雉娘洗好衣物回来,将衣服搭在屋子侧檐的横绳上,撕裂的口子瞬间激起赵燕娘的怒火。

    “你是怎么洗的衣服,怎么会扯得如此大的口子,我看你分明是不怀好心,憎恨于我,才故意毁坏我的衣服。”

    雉娘双手绞在一起,低着头,“二姐姐,是雉娘的错,雉娘不小心,才将衣服弄破。”

    小沙弥正是忘尘,他错谔地看着这一幕,貌美的女施主好可怜,没想到在家如此受欺负。

    董氏恨女儿不知事,急急地喝住赵燕娘,对雉娘道,“你姐姐今日脾气不好,往日里对你最为关心,你可不能与她心生间隙。”

    雉娘泪眼汪汪,不语流泪,忘尘胸有不忿,飞快地走远。

    见无外人,董氏的脸立马沉下来,不善地看着雉娘,厉声道,“跟我进屋。”

    雉娘“扑咚”一声跪下,大声哭喊,“母亲,请您责罚雉娘,雉娘没用,连衣服都洗不好,将二姐的裙子弄坏,您莫要生气,要打要罚雉娘受着就是,求您消消气。”

    赵燕娘一听更气,不管不顾,怒骂道,“你个小贱人,是不是存心将我的衣裳撕烂,那可是新做的,可得费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够平头百姓全家两年的嚼用,董氏本就是农女出生,对银钱看得颇重,听到浪费银子,心都要滴血,脸色更是阴沉。

    不远处的小院,有人在探头探脑。

    雉娘看得分明,是执墨。

    董氏怒火中烧,就要上前拉她,她不起,撕扯间她倒在地上,伏地大哭,“母亲,雉娘愿跪在这里,求二姐消气。”

    小院的门打开,执墨扶着一位老夫人走出来,雉娘勾下嘴角,哭得越发的伤心。(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10|恩公

    (全本小说网,。)

    此时正值当午,日头毒辣,雉娘本就体虚,上山之后,一直没有空歇,不是取水就是洗衣,这般跪在地上,哪能受得住,她身形晃动,绿裙细腰,如杨柳无依,让人见之生怜。

    跋扈的嫡姐,狠心的嫡母,小白花般备受欺凌的庶女,任谁见了,都会在心中指责董氏是个苛待庶女的恶嫡母。

    胥老夫人朝这边走来,她穿得朴素,素葛的褙子,梳着包头髻,髻中一根木簪,别无他物,却保养得极好,发未白,脸上也只有细微的皱纹,双眼透着睿智的光,看到这一幕,轻描淡写地道,“不知这位夫人缘何动怒,想要惩戒庶女,在自己府上即可,何必扰得佛门不得安生,空添污浊之气。”

    赵燕娘见她的穿着,看起来不像是富贵人家出身,顿时不高兴,“这位老夫人,不知内情,就不要瞎说,我这庶妹奸滑,惯会偷懒,我母亲训诫她,也是为她好,佛祖哪会怪罪。”

    胥老夫人淡淡一笑,“这位姑娘口齿不错,你这奸滑的庶妹为你洗衣,你半点不感激,还说她偷懒,不知,她是如何偷的懒,与什么都未做的姑娘相比又如何?佛门净地,若是信口雌黄,颠倒黑白,小心佛祖降罪。”

    董氏也不干了,这老妇人从哪冒出的,怎么掺和别人的家事,她教训庶女,与旁人何干,整个渡古县,谁的身份还能有她高,竟敢当面训斥她的女儿。

    “老夫人,我二女儿不太会说话,却是实情,庶女犯错,我在此教导庶女,也是希望她能改过自新,以后出了门子,也不惹夫家厌弃,打扰老夫人休息,实在是罪过,非礼勿视,请老夫人回避。”

    “她确实不会说话,至少没有夫人这么会说话,你们既然已经打扰到我午后小憩,总不能拦着我老婆子看热闹。”

    董氏气结,有心想痛骂,见她气闲神淡,又拿不准她的身份,不停地对雉娘使眼色,雉娘确实头晕,也就装做根本没有看到的样子。

    这时,忘尘领着天音寺的监寺到来,监寺对着胥老夫人行礼,毕恭毕敬,听到监寺口中的胥老夫人四字,董氏大惊失色,姓胥的老夫人,能让监寺相敬的,只有那闻名天下的胥家。

    阆山书院是胥家所创,历代院长都是胥家嫡系。

    董氏暗自后悔,儿子在书院读书,她想巴结胥老夫人都求见无门,却在寺中相遇,偏还是这样的情况之下。

    她干笑一下,套着近乎,“胥老夫人,我家老爷是渡古的县令,也是我眼拙,有眼不识金镶玉,多有得罪,望老夫人见谅。”

    胥老夫人可不吃这一套,以貌取人,前倨而后恭,这样的人不值得相交。

    监寺的眼神一扫,就明白眼下的状况,别看出家人四大皆空,不沾俗事,可监寺本就掌管寺中的财物,常与各家夫人打交道,对于俗世中的是是非非,清清楚楚。

    他口中说着阿弥陀佛,满目慈悲,其实心中却在比量赵家所捐的香油钱,值不值得就此得罪,忘尘也双手合十,念着罪过罪过,指向赵燕娘,“师叔,就是这位女施主,要在寺中杀生。”

    “都是误会,我这二女儿心最善,怎么会在寺中杀生,许是小师父听岔,实则是我家的三女儿,她平日里最为调皮,瞧见屋梁上的蛛网,非要将它除去,这不,我正在教训她。”

    胥老夫人摇下头,这赵县令的夫人,心太偏,这瞎话说得,谁能信,她口中调皮的庶女正跪在地上,犹如飘浮的水中花儿一般,弱不禁风,摇摇欲坠。

    反倒是心善的二女儿,横眉怒目,看着就不是良善之辈。

    忘尘憋得脸发红,“罪过罪过,出家人不打诳语,女施主这是在说小僧撒慌,佛祖无处不在,施主要慎言。”

    监寺往日里惯会和稀泥,这些上山的夫人们可都是寺中的财主,赵家此次捐的香油钱不少,但忘尘相求,他必要卖个面子。

    “女施主,佛门清静之地,不能喧哗,一虫一鸟,都是生灵,不可犯杀戒,贫僧见施主近日印堂晦暗,与寺中佛气相冲,不如请施主先行下山,以后心平气和之时,再来与佛祖讨经。”

    董氏气得发晕,监寺这是在赶她们走。

    她自从当上县令夫人后,还从未受过如此大辱。

    雉娘垂首含泪,让人见之心疼,看在董氏的眼中却如毒刺一般,不拔不快,燕娘说得对,这死丫头不能再留。

    董氏陪着笑,好话说尽,监寺半分也不通融,让她尽快下山,便带着忘尘离开,忘尘看着雉娘,口中道着阿弥陀佛,雉娘对他感激一笑。

    董氏母女下不来台,只能气冲冲地回屋收拾东西,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将雉娘彻底遗忘。

    雉娘仍旧跪在地上,胥老夫人那双饱含世故的眼,认真地打量着她,半晌,“至刚易折,女子就该软韧些,可人的气节不能断,膝下金贵,不能软了骨头。”

    “老夫人教诲,雉娘铭记,藤蔓攀高枝,野草荫下藏,人生在世,或卑躬屈膝,或忍辱负重,或曲意相迎,皆为生存之念,人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