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好地主 >

第898章

唐朝好地主-第898章

小说: 唐朝好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81章 强势插入

    早朝结束。

    承乾难得的召房玄龄、马周、长孙无忌、魏征一起谈话。

    宫中的一处偏殿,一张桌子,一个紫铜火锅,备下了各式各样的火锅料,以羊肉片为主。

    开元二年即将结束,眼下已经是岁末年尾,各地的朝集使也陆续抵京。

    想想一年来,朝堂中枢始终不太顺,承乾也想跟几位好好的聊聊。四位大臣,倒是代表了现在朝中的三股势力。

    房玄龄和魏征是中间派,马周自然是张党的主要人物,尤其张超不在京,马周为首,而长孙无忌是保皇派。

    张党势力是最强的,房玄龄和魏征多数情况下,都支持着他们,长孙无忌这边实力较弱。

    他这个皇帝,有的时候也挺无趣。

    不过怒过了,火过了,甚至是强硬过了,现在他也慢慢的多了些思考。就如这一次,他原本想要来个硬拼,结果张超一道奏章,就完全不一样了。

    张超的退让,承乾事后想来,还是比较意外。

    “西海舰队海军攻占了戒日国西出海口古吉拉特港,南海舰队也攻占了阿拉干国的吉大港,控制了恒河的入海口。”

    不管朝堂上君臣怎么斗,可是大唐将士们开疆拓土,还是让他这个皇帝激动高兴的。

    王玄策如钉子一样的扎在了坦尼沙,他成功的在坦尼沙一线,牢牢的占据着许多城池堡垒,建立了一个堡垒防御集群,使得戒日王虽然与遮娄其、阿拉干、迦摩缕波等几国建立联军,但也一样无法西进。

    而唐军依仗着海军的优势,西海与南海两军舰队同时向戒日国的东西海口发动进攻。

    西海舰队成功的攻下了戒日国在西部的出海口古吉拉特港,这里算是戒日国的一个西南突出部,西面是大沙漠,东面是德干高原上的遮娄其国,这个突出部,现在被唐军攻占了最重要的港城,他们失去了西出海口。

    东面,南海舰队绕过了李家坡,穿过海峡,进攻了戒日国的盟友阿拉干国。将恒河入海口附近的吉大港给攻占了。

    这座海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阿拉干人手里也有百余年,可是在南海舰队的进攻下,他们并没能守住。

    如今南海舰队占据吉大港,封锁恒河入海口。

    戒日的东西海口,便都被唐军控制并封锁。

    大唐在印度洋上又获得了两座重要的港口,同时还极大的削弱了戒日国的实力。没了这两大海口,戒日的经济可要损许多。更别提,唐军占据这两海口,戒日国必须要派兵回防,坦尼沙那边压力也就要减轻许多。

    房玄龄感叹着道,“这还是当初文远定下的战略,目光长远啊。如今我们夺下这两港城,戒日国就算是不足为虑了。”

    “朕准备向古吉拉特和吉大增派兵马。”

    长孙无忌笑道,“两港非常重要,是我们在印度地区的重要支撑点,臣请陛下为两港城命名。”

    古吉拉特和吉大这两名字,在唐人看来,太番了一点。对于这新征服之地,自然应当赐个汉名。

    承乾想了想,笑着道,“吉大港赐名永吉,古吉拉特赐名新吉,如何?”

    “非常好。”

    长孙无忌赞扬。

    古来对新征服之地的赐名很多,怀远怀化怀柔怀安也有武安武定或者宁远宁夏等,怀、宁、武、安、镇、归、绥、德、兴、新等等。

    两座新征服的港口,本身都带着吉着,皇帝赐名一个永吉一个新吉都不错。

    承乾的意思,这两座港城都比较重要,不但位置重要,而且周边的土地也好。比如吉大港,扼守着恒河出海口,这附近可是最肥沃的河口平原。

    这两地都是由朝廷的海军舰队打下来的,因此承乾并不打算赐封诸侯做封地,而是有意将这两要地做为朝廷直辖的领地,甚至将来也不打算赐给宗室皇族。

    永吉、新吉两港,设为两个州,依托两港,向周边开拓。

    朝廷调南衙兵马过去驻扎,派刺史县令等过去管理。

    朝廷的分封法,承乾并不是完全的支持。他认为,分封是对的,但不能一刀切。比如阴山、燕山、天山以北,分封诸侯没有问题。但在林邑、扶南甚至是黄金半岛这些地方,不能分封。

    他甚至都反对信度分封。

    这些地方看似远离中原,但极为肥沃,相当有利于发展。这样的地方,应当是握在朝廷手里的。

    现在打下了吉大和古吉拉特,他就反对分封,甚至原来的信度港,承乾也计划着要换封,把这块港口,从诸侯手里换回来,做为朝廷直辖。

    “之前王玄策的犍陀罗领地换到了坦尼沙,现在犍陀罗在朝廷手里,朕打算用犍陀罗的领地加上部份新下来的戒日国领地,从诸侯手里换回信度港和周边的领地,几位以为如何?”

    “朕是这样想的,如信度这样的港口非常重要,若是交给诸侯,只怕也没有能力迅速的发展经营起来。而信度对于大唐,对于整个信度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交给朝廷来经营,那么以朝廷的力量,能够迅速的将港口发展起来,到时对朝廷,对整个信度的诸侯们也是非常有利的。并且,朝廷可以驻军信度港,既能保护海上航线,一旦信度有警,朝廷也能迅速的派兵增援。”

    长孙无忌自然是立即赞成的。

    如信度、吉大、古吉这样的港口很多,比如李家坡也是一个重要的港口。但李家坡张超肯定不会吐出来的。

    黄金半岛整个都封给了镇国公主,李家坡名义上其实也不是张超的,那里是张超与镇国公主的儿子张十一郎张琮的。

    不过能收回一块就一块。

    琉求、李家坡都收不回,但信度、新吉、永吉以后肯定得握在朝廷手里。

    马周一直没说话。

    他往火锅里下菜。

    “马院长,你的意思呢?”

    马周放下筷子,笑了笑。

    “陛下的想法是对的,信度、永吉、新吉这些重要的港口,确实应当由朝廷掌握并经营,海外的领地,虽分封诸侯开拓,但也需要有朝廷的领导主持。陛下的思路,完全正确。”

    大是大非的观念上,马周并不糊涂。

    大家虽然平时跟皇帝争,但也不过是为了限制下皇权,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要把大唐搞衰弱。

    马周相信包括张超在内,所有的大臣们,都希望大唐强大。

    大唐中央朝廷是干,诸侯是枝,强干弱枝,才是对的,如果弱干强枝,那整个体系就要崩塌。

    “调南衙一个军过去,先把阿拉干给灭了再说。”长孙无忌狠狠道。

    阿拉干国其实立国的历史相当悠久,起码有七八百年历史。这个小国,不算印度体系里,而应当是缅甸体系的。

    一直以来,他们在缅甸的那加山脉西南一带,也就是后世缅甸的西部沿海地区,地盘其实挺小,不过在这个时候,算是孟加拉湾一带比较强大的势力了。

    东面是大山,西面是大海,地形限制了阿拉干人的发展,一直被局限在这片狭长的沿海地带上。

    长孙无忌说先干阿拉干国,也是比较有道理的。

    毕竟,西面的恒河河口平原,过去是高达王国控制,后来戒日灭掉高达等国,把势力拓展到了东面的恒河海口。

    戒日国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而且恒河入河口的平原上,也无险可守。唐军远来,倒不好立足。不如先以吉大港为依托,先灭了实力较弱的阿拉干,这样背靠着那加山脉,无后顾之忧,就能攻略恒河河口平原了。

    长孙无忌往火锅里下了半盘鹅肠。

    “陛下,先攻下阿拉干,然后夺取恒河海口平原。然后,我们向东北方向,可以将小婆罗门和大秦婆罗门吞并,则可以通过那加山口,与云南道接境。到时,永吉也不再是一块飞地,而云南道也将获得一个出海口。并且,大唐还可以自南包夹吐蕃,待以后征服吐蕃,则青藏也可直通永吉港入海。”

    虽然说从这边翻越那加山脉到云南,或者翻越大雪山到青藏,都比较困难,但修出一条道路来,通骡马还是可以的。

    哪怕路比较难,甚至每年会有大雪封山期,会有雨季泥石流,可有一个通道直接出海,都一样是非常的重要。

    这不仅是说把云南把青藏的商货运出来,而更在于大唐能够通过海上,迅速的把商品或者是军队快速的运进云南或藏区。

    南北两边同时能够联通云南和青藏,这无疑会让这两块现在大唐还在开拓征服的地区,能够更加迅速的融入大唐之中。

    “永吉、吉大还有信度,各驻一军。”承乾拍着大腿说道。每地驻军两万,若加上海军在三个港,各驻一个分舰队,基本上差不多了。

    “关于云南道,臣以为也应当派驻兵马进驻了。”长孙无忌道。

    云南的南诏本来在六诏中实力只属于中等,但因为比较接受汉文化,并且一直与朝廷关系较好,在护法战争中,又出兵相助,为护法军打通东西,算是立功不小。

    如今南诏王和苏毗女王一样,是大唐的自治领,权力不小。不过长孙无忌始终相信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朝廷腾出手来,当然得加强云南的控制。

    至于理由,就以扫荡那些劫掠云南商路上的不服王化的蛮夷为理由。以此理由,唐军进驻云南,到时大军过去了,再撤出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南诏王可以继续当他的王,但云南可就不再是一块朝廷无法直接干涉的化外之地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382章 改土归流

    气氛很好。

    君臣几个头一次能聊的这么顺畅,承乾高兴的都不由的多喝了几杯。

    “朕听说,云南多银矿、金矿啊。”

    经历了几次货币的变动,如今承乾也算是对货币比较敏感。深知货币天然不是黄金,但黄金却是天然货币。

    朝廷虽然现在说是把纸钞的发行权拿到了手,但马周、褚遂良等人却盯着朝廷,最后弄出了不少的附加条件。

    朝廷计划明年发行一亿贯宝钞,以三千万价值的金银铜做为准备金。但这一亿宝钞发行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按马周说的,一亿宝钞数量很多,哪怕是以三千金做准备金,依然是超发了七千万贯。

    这相当于所有人手里的钱要贬值,贬值七千万。

    为了避免这些宝钞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冲击,马周要求朝廷发新宝钞后,对原有的旧钞全部回收销毁。

    并且,这一亿宝钞以三年为期。

    也就是说,三年内朝廷不得再发新钞,三年后朝廷回收这一亿旧宝钞,投放新钞。

    一亿新钞换一亿旧钞。

    在去年,朝廷其实就是发行的新钞,并把旧钞回收了,因此市面上的宝钞其实不算太多。

    相对于天下庞大的货币量来说,去年发行的钞倒是影响不算太大。

    明年发一亿,数量有些多,但回收旧钞销毁后,则相对经济总量来说,还算在控制之内。

    三年不得发新钞,这让承乾想着靠不断发钞,通过超发赚钱的念头算是不行了。

    而且马周还提出了一个发钞条件,就是这些钞不能直接发。

    而是由朝廷的户部发行债券,然后由央行购买。朝廷卖出债券,拿到钱,用的是朝廷的税收做抵押,拿到的钱也不是直接用来发薪水发赏赐,而必须且在水利设施、道路交通、运河疏通等基建上面。

    这样限制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这些钱能够迅速的流通,进入市场和百姓的手里,另外也能让这些钱用的比较有价值。

    承乾对此不算很理解,但最后还是勉强同意了。

    三年一个亿,以后都是新钞换旧钞,三年一届,也许以后每届发行量能增加个千把万一年,但确实有了很多限制。

    发钞限制多,而且他也意识到,如果没有本金的发钞,确实会造成很多麻烦。毕竟,纸可不是钱。

    钱印多了,货物少了,必然意味着百姓手里的钱不值钱,会跟去年太上皇搞出来的麻烦一样大。

    但金银不同了。

    金银都是天然的货币,甚至本身也算是一种商品。

    长孙无忌家在伊丽发现大金矿,张超家在吕宋发现大金矿,承乾是很羡慕的。这些金矿都是他们的私人领地上,跟他李承乾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大唐的金银产量极低,一年原来不过一两万两金银产量。后来朝廷倒是堪探出了不少金银矿,产量也提升不少,但一年那么一二十万两的产量,对于大唐如此庞大的帝国来说,金银依然是太稀少了。

    缺金缺银缺铜,远远无法满足货币交易需要,所有才会有如今的纸钞。

    大唐现在最大的金产地,是在岭南。

    也是这几年才开发的,在广西的邕州和交州,都发现有不少金矿。朝廷对这些金矿,都是与其它矿产一样的政策,允许私人开采,先取得开采证,然后交承包开采费,最后开采出来的黄金,朝廷要征课,直接课金。课完金后,矿上还要交经营所得税这些。

    反正矿随便你开,只要有证,税还是挺重的。

    不过大唐自产的金银量还是太少,主要还是通过外贸流入黄金和白银。朝廷一方面对金银铜采取比较严厉的管制措施,比如禁止金银铜器下葬,对金银铜制造器具有严格的限制,对此类产品征收重税。

    以使得朝廷能够得到更多的金银铜来铸造钱币。

    现在朝廷不禁私人铸币了,只管理不禁止。

    不论是朝廷还是私人,谁有本事弄到金银铜,谁就能铸更多的币,自然也能赚更多利润。

    承乾早听说,云南、黔中、剑南等地也有不少金银,尤其是云南,据说发现了不少银矿,储量还很大。

    “云南金沙江流域发现不少金矿,而在南诏发现许多银矿,另外,辽北也发现有金矿!”

    不过这些金矿,都比不过在伊丽和吕宋发现的金矿。两地的金矿储量既高,而且开采也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