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梁山终结者 >

第61章

梁山终结者-第61章

小说: 梁山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二满地打滚,只顾哭,嚎叫道:“苍天啊,大地啊,宋首领啊,你招的甚安啊……”

    “又用贼头吓我!”虎营大怒,喝道:“左右,与我打!”

    随行白丁得令,举起水火棍便抡,直打的孟二声息全无才罢手。

    虎营呸了一口,道:“去,田地里立上木桩,划为公有!”

    至此,孟二耕种了许多年的田地,便归于了公田。

    办完这桩事情,虎营又喝道:“走,去下一家,今天务必把那些滩涂租佃出去。”

    租佃,说的是把滩涂荒地租佃给百姓耕种。

    看似善政,其实酷逼。

    滩涂未曾开垦,要耕种须得打理整齐,非得一季功夫难以耕种。

    然而,租佃确定即行收税,税额皆按照上等田确定。

    谁种的起?

    是故,百姓都不愿意承担。

    但是,法令下来,如何由得百姓说不?要么租佃,要么坐牢,或者,背井离乡逃亡去吧。

    所以,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不得不逃亡他乡。

    说起来,都怪方腊。

    因为东南被占,特别是淮盐生产中断,赵宋上下穷的要吃土了。

    所以,为了替赵佶分忧,大宦官杨戬制定法令,求取老百姓的田契,若无田契,便把田地收归国有。

    有田契的,从甲到乙,从乙到丙,辗转追究,直到没有证据,就推测土地的产量,增加租赋。

    同时,搜求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塞的地方,都勒令百姓租佃。

    皆按上等田地确定租额,土地虽被河水冲荡,不能耕种时,租额也不减免。

    为此,他特别成立了一个机构,号称“西城所”,专门负责此项事物,以搜刮钱财。

    虎营收了十亩公田,心情愉悦,哼着小曲向着湖边走去。

    十亩公田,他有提成二贯钱,美滋滋啊。

    走不多远,有白丁叫道:“虎爷,有人乘船!”

    虎营一看,果真有一艘小船摇到了岸边。

    “抓起来,检查税票!”

    白丁们得令,立刻蜂拥而上。

    船夫石大看到衙役奔来,也来不及撑船了,噗通一声跳进水里,游远去了。

    虎营看向左右,问道:“会划船不?”

    左右摇头。

    检视一翻,船上也无东西。

    虎营喝道:“来啊,把这船给我砸了!”

    噼里叭啦,不一刻,小船被砸了个稀烂。

    新律,凡摇船的,打鱼的,按船定租税,违犯不纳税的,以盗窃论处治罪。

    石大浮在水中,看到虎营耀武扬威地走远了,游到岸上来,看到船只被砸的稀烂,不禁苦了脸。

    本来是打算去摸几只鸟蛋给娃儿加点营养,结果鸟蛋没摸到,倒是撞上了贼厮鸟,吃饭的家伙也没了。

    “也不知那宋公明招甚鸟安,直让这帮泼贼得意洋洋,罢了,唯今之计,只有出海去了。”

    出海,是是在破产人家中广为流传的消息。

    据传,明国有船沿海出没,可以拉着百姓南下,定然妥善安置。

    有田有房,赋税又低,不是一般的快活。

    树挪死,人挪活,此处活不下去,当然要挣扎出条生路来。

    沉思中,石大回了村,看到孟二一家哭哭啼啼的,南下之心更甚。

    只是没有门路,不好走路。

    观望间,只见一陌生人走进村来,径往孟二家走来。

    只是这人也不进门,只在外边观望。

    石大见这人来的蹊跷,不禁暗暗留心。

    等了片刻,安慰孟二一家的乡邻散去,这人推门进了屋。

    犹豫片刻,石大潜到窗户下,贴耳听去。

    “孟二哥,赵宋苦逼至此,你还是不愿意走么?”

    听得孟二回道:“哎,田地尽失,衣食无着,如何不想走?只是……”

    “但有顾虑,尽说无妨。”

    “你上次给我说分田分房,实在难以相信有这等好事。”

    “实不相瞒,我等奉太子殿下命令,接应众人南下,一是为了给大家求条活路,二是为了开发流求大岛,这是两便的事情,并无疑虑。”

    “我听说这岛孤悬海外,终年炎热,还有疟疾横行,只怕……”

    “我给你说,流求热是热,却可以一年三熟,温饱绝对无虞,疟疾也有药物治疗。

    当然,水土不服也是有的,一二百人中总有那么三五个,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不过,若不冒险,留在此地,狗官酷逼日紧,可有活路?”

    “即如此,还请兄长救我一家。”

    “好说,你且将养两日,等到身体能动,去郓城县找我,定然安排的妥当。”

    “多谢兄长。”

    “不必谢我,都是太子殿下高瞻远瞩,怜悯百姓。”

    听到屋内对话将止,石大连忙起身,回到院子外。

    看到陌生人出来,石大连忙拜下,道:“还请先生救命则个。”

    陌生人连退两步,道:“在下只是无名小卒,不敢当先生称呼。”

    石大道:“实不相瞒,小人刚刚听了先生与孟二的话,知道先生是南面的人。

    求先生怜悯,带我一家老小南下。”

    情知瞒不过去,又看石大情真意切,陌生人道:“我乃太子麾下闻风司探目古田,奉太子令,接应山东百姓由海路南下。”

    古田又道:“若是想走,后日与郓城县内南巷酒店取齐,一同上路。”

    石大磕头道谢,欢天喜地地回家去了。

    太子府内,方天定环顾左右,道:“各位,赵宋大扩公田,致使民不聊生,正是我等招揽流民,开发流求的好机会。”

    刘子翼道:“太子放心,八万人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尽量招揽十万人。”

    开发新地盘,人口是首要。

    只有足够的人口,才能发展经济,稳固统治。

    赵宋自己把墙头搞得摇摇欲坠,就不要怪方天定把锄头舞得飞起了。

    毕竟,绝望的人群最好勾引。

    江南之地,明国所属,哪怕开出了极其优惠的条件,也没多少人愿去。

    方天定颌首,道:“流求之作用,现在不显,然为子孙后代计,不容轻忽。

    退一步讲,那里也可作为我等后路。”

    流求,便是后世的湾湾,作为大陆门户,战略地位不用多说。

    开发流求,是南下的序曲,等到全国统一,才是大举行动的时候。

    方天定道:“各部须得通力配合,必须把移民死亡率控制在百分之一以下。”

    “是!”众人应下。

    看向被包成木乃伊的严勇,方天定道:“伤可好些了?”

    严勇笑道:“无妨,是我大意了。”

    “的确大意了,谁想到无风之时,海船无法使用呢。”叹了一句,方天定又道:“海船建造放缓,车船楼船抓紧建造,以为守淮之用。”

    严勇点头。

    方天定站起来,看向北方,道:“算算时间,海军也该打下沙门岛了。”梁山终结者

    zj190128g

 九十八 沙门岛

    太阳照在海面上,波浪泛着点点磷光,颇为壮美。全本小说网https://。

    只是对于登州水军来说,这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懒得多看一眼。

    睡眼惺忪的水兵们出了营帐,各自上船,磨磨唧唧地解开缆绳,升起船帆。

    又是列行巡航的日子,好无聊。

    当然,大家也不会不愿意出海。

    出海有油水,前提是能够遇到私商。

    若是私商有来头,或者关系打点好了的,随便敲一笔就可以放行,若是无名之辈嘛,嘿嘿,说不得全部留下。

    哪怕是交了税登记在册的,也要孝敬一二。

    不然海上这么危险,被风浪打沉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熙熙攘攘中,军卒们终于收拾妥当,船只缓缓动了起来。

    航线都是熟的。

    先去沙门岛转一圈,送点粮食过去,再去金辽那边看看有没有秋风可以打。

    以金辽的水军水平,宋军完全可以吊打。

    这么多年来,虽然没怎么刚过正面,但水军可不像陆军,大多都怂辽夏,水军可厉害的很。

    不一刻,船只进了大海,登州城已经消失不见。

    大海中,十艘新福船,十艘老式大福船排成两列,正劈波斩浪向着沙门岛行去。

    没有明显旗号,只有一面骷髅旗迎风飘扬。

    领头船的船台内,李玉和费保拿着望远镜不断扫视着。

    船台肯定不如桅杆上的了望手看的远,然而,这是习惯,没法改变。

    没看到船只,李玉道:“还是大海上来的痛快,不想在江河里,憋屈的很。”

    “是啊,真痛快!”费保又道:“应天来信,严勇他们正是因为没风,惨重偷袭,损伤甚重。”

    李玉道:“哼,一直以为梁山多豪杰,却也只会干些偷鸡摸狗的事,不是好汉。”

    “两军交战,无所不用其极嘛,倒也正常。”费保倒是没什么感觉。

    本该如此,只要能胜,管它手段好不好。

    铛铛铛~听到桅杆上的锣声,两人连忙拿起望远镜四处扫描。

    “东南偏北四十五度,有宋军海船五艘!”

    李玉立刻下令,道:“升战斗、指挥旗,八九十号三船保护运输船队,其余船跟我走,干掉登州水军!”

    费保摩拳擦掌,笑道:“这可是真正的海战,我的大船已经饥渴难耐了。”

    随着信号旗舞动,三艘战船护着运输船,稍微偏转了方向。

    其余七艘战船调转方向,径直向着宋军行去。

    不把登州水军打没,怎么能确保转运百姓时的安全呢。

    不一刻,宋军旗帜出现在视野里。

    “大人,有船队出现!”

    听到水手呼喝,登州水军指挥使魏琪倏地弹了起来,喝道:“床弩投石机准备,把火箭都搬出来,准备登船检查!”

    声音中,不惊反喜。

    往常,都是这样的套路。

    遇到海船后,水军会以检查为名喝令对方降帆减速。

    识相的嘛,送上足够过路费,不识相的嘛,送到海里喂鱼。

    不过,一般能组成船队的,肯定是有来头的,送到海里喂鱼不可能,过路费却不能少的。

    “大人,一共七艘船,不知来路。”

    魏琪喝道:“可能看清旗号?”

    “只有骷髅旗,没有明显标识。”

    “不好,可能是海盗!”魏琪心中一紧,急忙寻思对策。

    海盗可不是好相与的,胆子大,本领强,水军还真不一定能干的赢。

    只是就这样回去,也太怂了。

    魏琪喝令道:“靠上去看看,若是风头不好,便回去。”

    旗帜飞舞中,两只船队迅速靠近。

    “宋军距离三里,两条战列线,准备接战!”

    李玉一声令下,七艘船分成了两队,各自排成一列,向着宋军行去。

    船舷下,炮窗依次打开,炮手们给弩炮上弦,安装雷击箭。

    魏琪看到对方一左一右包夹而来,那还不明白对方不怀好意,连忙喝令准备接战。

    五艘船内的宋兵各持刀枪弓箭上了甲板,准备开干。

    海盗虽然厉害,然而宋军船上有床弩、投石机和拍杆,这可都是水战利器。

    虽然可能会有伤亡,也没有多少油水,却也有把握干翻他们。

    不一刻,双方距离不过一里,却还在迅速靠近。

    靠近了,魏琪才发现对方风帆不似己方的硬帆,而是软帆,速度要更快一些。

    只是来不及思考太多,双方已经接近。

    魏琪喝道:“发射!”

    咻咻咻~

    十块大石,二十根胳膊粗的长矛,恶狠狠地打向海盗船只。

    哆哆哆,旗舰吃了七八根弩箭。

    只是都为船壁所挡,无人受伤。

    砰,一阵巨响中,主桅杆上的望斗落了下来,里面的了望手自然也是凶多吉少。

    李玉喝道:“开火!一个不留!”

    了望手培养可不容易,却没想到能在大海中被投石机砸中,真是点背。

    咻咻咻~数百根弩箭拖着淡淡的白烟,射向宋军海船。

    哆哆哆,五艘海船立刻变成刺猬。

    还没来得及惊讶海盗有床弩,魏琪只听得轰隆隆的巨响,便被震倒在甲板上。

    火药……这是魏琪的最后的念头。

    三轮齐射,宋军海船全没。

    两艘船直接被炸的解体了,三艘船正在沉没。

    船上还活着的水手,在水中扑腾着。

    “土鸡瓦狗,不堪一击!”李玉意犹未尽地说道。

    费保笑道:“这就是技术、训练和战法带来的优势!”

    技术不用多说,轻松碾压,战法也不必多说,训练也不容小觑。

    每个优秀的弩炮手,都消耗了数百根雷击箭用来训练。

    “都是太子英明,使我等领先于世界!”夸了一句,李玉说道:“打捞宋兵上船,通知运输船队赶来汇合,准备抢占沙门岛!”

    沙门岛是渤海胶州湾的咽喉,赵宋却不甚重视,只是作为囚徒的流放之地。

    但是,明军占据这里,可以作为北伐基地之一,战略意义重大。

    当然,现在只是流民南下的中转站。

    傍晚时分,船队到了沙门岛附近。

    岛上兵丁看到不明船队到来,都慌了。

    这里除了流放犯人,只有百十个宋军,如何敢抵挡?

    看到岛上情况,李玉下令,道:“直接靠港登陆!”

    十艘运输船,一共有两千士兵。

    接管过程全无阻碍。

    见到李玉,囚犯们纷纷磕头,叫道:“老爷救命,老爷救命!”

    粗略一数,只有二百多人。

    李玉问道:“何故如此之少?”

    守军都头战战兢兢地回道:“好教大王知晓,岛上粮食匮乏,囚徒大多饿死。”

    随船登岛的陆军都头孙长官走来,道:“将军,发现万人坑。”

    李玉费保走进一看,真是气炸了肺。

    无数尸骨层层叠叠,最上面的尸体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