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臣世家 >

第310章

奸臣世家-第310章

小说: 奸臣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举一动。不过,她们的行动也仅此而已。(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97 平稳交接 第5更

    (全本小说网,。)

    蔡兰陵和蔡樱花这么做,就是在防备赵煦。

    万一有那么一天,这位年轻气盛的官家再也无法容忍蔡家,甚至是相对蔡道不利的话,他们就可以提前一步得到消息。

    没想到,这一次宫中巨变中,这些女密探居然能够起到了意想不到却又是决定性的作用。

    赵煦既然已经驾崩,而刘皇后也已经自fen而死。那么,宫中再无任何危险,蔡兰陵和蔡樱花就将两位外邦婕妤,以及郑梨儿身边的女密探撤了回来。

    不过,他们还是在宫里面其他地方留下了不少这样的女密探。

    这些女密探跟的人不是公主,就是皇子,连孟氏身边也有一个,没有任何女暗探再跟着赵煦的嫔妃。而朱太后一直以来用得都是自己身边用惯的人。故此,蔡兰陵和蔡樱花一直都没有找到机会。

    不对,如今朱太后却是已经换了称呼,朱太后进位为太皇太后,而孟氏也被太皇太后恢复了身份,进位为太后。毕竟,孟氏是新皇的生母,当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在大殿中所有的文武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谁都没有敢在这件事情上说三道四。

    要知道,当初赵煦废后的时候,大部分官员都是响应章惇和刑恕这两个王八蛋,贸然参与到废后一事当中。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真蠢啊!

    想想当初的向太后,和那个自己作死的刘皇后,不就是因为没有为皇帝生下儿子,或是养大儿子,这才落得如此凄凉可悲的下场。

    这个时候,谁如果乱说话的话,万一惹怒了孟太后,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有一件事,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感到奇怪,新皇登基,这么重要的一件事,可财相章惇和御史中丞刑恕居然自始至终都未露过面。

    难道,他们二人真得像传闻中那样,参与刘皇后发起的那件不可闻之事吗?

    如果是真的,那么章大人一定是被刑恕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给坑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家伙每次筹谋什么事情,也许当初进行的比较顺利,可是,事情本身总有非常大的后遗症。

    而新皇登基仪式结束后,太后太后在自己慈宁殿亲自接见了章惇一个人,两位人具体说了什么,外人都不知。

    不过,在第二天,章惇主动递上了请求致仕的奏折,小赵伴当然不可能立刻允准,连续三次之后,太皇太后下旨,章惇被任命为山陵使。

    而刑恕直接被罢免还乡,永不叙用。

    至于另外一个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勾管皇城司、赵煦身边的大太监梁师成直接被赐死在皇城司的大牢。

    他死得地方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可宫中的大部分太监却并没有兔死狐悲的感觉,因为,他们都知道,梁师成身处高位,却没有一点警觉性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断事能力,在刘皇后这件事情上,接连犯下了大错。何况,先皇能够以那样的方式驾崩,其中未尝没有梁师成在一旁教唆。

    故此,蔡道并没有为这位老相识求情。

    赵煦英年早逝,年仅五岁的赵伴就得继位,天下震动。

    可是,西夏国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却没有一个人有丝毫的意图,趁机起兵进攻大宋朝。

    章惇被任命为山陵使,肯定已经失势,故此,其堂弟环庆路经略使章楶也一定会受到猜忌。大宋西军的实力肯定会受损。可是,一个人人事任命就让四方宵小之辈主动退却了。

    这个人正是蔡道。

    蔡道在慈宁殿被拔去了道袍,以布衣的身份就任三司使,这件事迅速传遍了天下。

    而他的长子,也就是小迷糊陆芒所生的长子蔡海被加封为侯爵的爵位,具体封号要等到他成年的时候,才予以确认。

    这是蔡道的意思,既然要封侯,那还不如直接就把爵位给他的儿子,而太皇太后也允准了这件事。

    蔡道在大宋朝内没有亲自领兵打过一场仗,可世人都知道,郭逵率领三十万禁军都没有能够彻底击败的大越国,却被他招募的不到三万人的岭南民兵一举灭国,剐了当年屠城的李常杰,大越国国主更是被献祭给了宋神宗。这样的战绩,西夏国皇帝李乾顺光是想想就后怕不已。

    他可不想被蔡道抓到汴梁城给阉割或者活剐了。

    李乾顺明白,既然西夏国已经和赵煦签下了和平条约,只要他们自己不作死,蔡道便没有任何借口出兵攻打西夏。毕竟,大宋新君还年幼,主少臣疑,作为重臣,肯定不会在新皇亲政之前,便妄动刀兵的。

    凶名赫赫,就是对蔡道的大名的完美诠释。他早就已经传遍了大宋的四境。

    因此,这一次大宋朝政权更迭,权利交接非常顺利,比前几任皇帝继位还要稳妥、安定。

    一时之间,四方来朝,就是大辽国派来致祭和庆贺新皇继位的使者也没有了往日的倨傲。

    而汴梁城城中农工商三个阶层的百姓更是心中安定,他们在新皇登基的第二天便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

    不过,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却猜错了一件事。

    蔡道还真得就想在赵伴亲政之前,替大宋国彻底解决其后顾之忧——夺回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这是后晋之后,中原皇朝永远的痛。

    第二天,蔡道便进宫,当着太皇太后,孟太后,以及小赵伴提了几项人事任命,而且,这些人都和蔡道自己的有关,说得更直白些,这些人都是蔡道的私人。

    首先,是有关军事的。

    军事任命的头两个人,却是潘雄和曹虎。

    蔡道建议,由他们二人分别就任了三衙的另外两个军事主官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而狄安的职位不便,则继续留任殿前都指挥使。

    对于这个任命,蔡道并不是十分坚持。

    毕竟,这两人,都和蔡道有关系。一个人是如今是蔡道的妾兄,而另外一个人南征大越国的时候就是蔡道直系下属。(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98 新官上任三把火1 第6更

    (全本小说网,。)

    况且,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个潘家的庶子对蔡道比大宋的皇帝更加得死心塌地。

    故此,如果太皇太后和孟皇后都安于现状,不想在赵伴亲政前,大动干戈的话,不管是人事变动,还是既定的政策变化,蔡道就不会轻易改变禁军的现状。

    因为,绍圣变法已经极大地改善了如今汴梁城内八十万新禁军的风貌和战斗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蔡道刚刚出任三司使,这第一把火就要烧到禁军的头上了。

    “道儿,如此说来!你是觉得有机会,一举剿灭西夏国啦!”在太皇太后的印象中,大宋的敌人就只有西夏,故此才会这么问。

    孟皇后并没有说话,她眼光一直都放在小赵伴的身上,而小赵伴则瞪着大眼睛,看着蔡道。

    别以为小赵伴年纪小,听不懂这些话题。他自小就被蔡道调教地非常聪明,这一点,连蔡道这个半个老师都感到非常惊讶。

    如今就连蔡道也不知道小皇帝心中想着什么。

    “不,太皇太后,您这一次可猜错了。贫……微臣所说的不是西夏,而是辽国,微臣有把握在五年之内夺回幽云十六州。”蔡道摇了摇头,说出了这番惊天动地的话。

    “什么?这……道儿,你可要慎重啊!”太皇太后一听就有些怕了,如果蔡道说能够覆灭西夏,她是绝对信任蔡道的。

    可是,如果面对的敌人是大辽国的话,即便太皇太后再怎么信任蔡道,对辽国铁骑的恐惧也会战胜对蔡道的信任。

    “三司使,你怎么这么有把握呢?”没想到,小赵伴突然奶声奶气地问道。

    “陛下,微臣问您两个问题?

    第一,耶律洪基从登基继位,到今天,已经多少年了?

    第二,您觉得耶律洪基是一位明君,还是昏君,亦或是守成之君?”蔡道并没有直接回答赵伴的问题,而是先问了两个问题。

    “嗯!三司使,耶律洪基已经继位四十五年了。那个大胡子肯定是个昏君。”小赵伴扳着指头仔细算了算,这才回答道。

    蔡道耐心地解释道:“陛下算得非常准确,既然耶律洪基是个昏君,而且,还当政了整整四十五年,他在位期间,不但冤杀了自己的皇后和太子,还让自己的叔叔耶律重元羽翼丰满,虽然已经剿灭了耶律重元的叛乱,可也因此虚耗了本就衰弱的大辽国国力。况且,这个耶律洪基已经昏聩到了极点,他每年都要到更北方去狩猎,却无心治理朝政。如今,他年岁已大,离他驾崩已经剩不了几年了。那么,这就是我大宋国收回幽云十六州的机会。”

    “可是,三司使,老先生不是说,诸夏之礼,不伐丧吊之邦吗?”这几日,太皇太后已经招募了几个鸿儒进宫给小赵伴授课了。

    “陛下天资聪明,刚学几天,就已经能够引经据典,是我大宋的幸事啊!”蔡道先小小地称赞了一把小赵伴,接着说道:“不过,陛下,微臣并不是要在耶律洪基死后立即出兵。大辽国继位的皇帝如今已经肯定是先太子的儿子耶律延禧。陛下,您想,昏君死了之后,大辽国王万民肯定企盼这位皇储殿下是位明君,他毕竟是萧观音的孙子。可是,如果这个耶律延禧并不是位明君,而是比耶律洪基更加昏庸的皇帝呢?”

    “三司使,那还用说,直接出兵,灭了大辽国!”也许是小赵伴从蔡道那里将评书和演义听多了,说出来的话,都是一套一套的。

    蔡道只好更加耐心地说道:“呃!这一点,陛下可就难为微臣了。陛下,恐怕到现在耶律洪基和耶律延禧这祖孙两个还不知道,在大辽国北方已经悄然兴起了一个新的部落——女真人完颜部。契丹人一直以奴隶的待遇役使女真人,因此,女真人以及其周边的其他部落都非常仇视契丹人。

    据微臣所知,完颜部的首领完颜阿骨打可是一位能够比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大枭雄,心腹之地养成了心腹大患,而那两位昏君却犹自不知。陛下,现在的情况,不是我大宋抢先出手,就是女真人会抢下出手。真到了那个时候,南北夹击之下,辽国必定覆亡。

    当地人有这么一个说法,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不过是些山林里的野人,他们也真敢自夸啊!对了,三司使,说道枭雄,你是不是一个枭雄呢?”突然,小赵伴天真地问了蔡道这么一个问题。

    太皇太后和孟太后听完,心中都是一惊,这话可不是一个不到六岁孩子的口中就能够说出来的话,中间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教唆。而这个人肯定不是伺候赵伴的宫女和太监,因为在宫中的时候,不是孟太后,就是太皇太后陪在他的身边,两位娘娘从未同时离开过。

    除了,那些太皇太后刚刚替赵伴招募,传授他儒学的老夫子。

    可究竟是哪个师傅教的呢?

    太皇太后不动生色地向自己亲信朱公公点了点头,他就立刻轻轻走出去暗查这件事去了。朱公公如今正是勾管皇城司的总管。

    蔡道迟疑了一会儿,想了想,试探着问道:“陛下,您知不知道,枭雄二字是什么意思呢?”

    “不就是英雄吗?”

    “陛下,严格来说,枭雄和英雄不是同一个含义,就像微臣以前跟你讲过的三国演义故事。您说,曹操、刘备、孙策和孙权,谁是英雄,谁是枭雄呢?”蔡道问道。

    “曹操和孙氏兄弟自然都是枭雄,刘备是英雄。”这就是小赵伴的观点,说完,他还洋洋自得地看着蔡道。

    “陛下,对于刘备,您却是说错了。刘备也同样是枭雄,而英雄和枭雄究竟有什么区别呢?枭雄和英雄都是身处乱世,起兵平定叛乱,可是,英雄是忠于皇帝的,前唐郭子仪就是英雄的典范,而枭雄却是包藏祸心,不忠于他们的皇帝,曹操、司马懿就是枭雄。”蔡道说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99 新官上任三把火2 第7更

    (全本小说网,。)

    “哦!那三司使,照你这么说,太祖也是枭雄啦?”这孩子,蔡道觉得跟他没办法好好讲话了。

    这个话题没有办法接下去,太皇太后连忙打断了小赵伴的话,停止了蔡道这次失败的授课,也点头允准了他刚才提出的请求,道:“好了,道儿,他们两个就按你说得做吧!还有吗?”

    “诺!太皇太后,太后,陛下,微臣还有贤臣举荐。”蔡道心中大喜道。

    接下来,却是河北两路的人事安排,蔡道举荐张叔夜为河北西路经略使,宗泽为河北东路经略使,而他又举荐了自己的伯父——蔡京为河北两路转运使,大名府知府一职。

    对于这点,太皇太后倒是并没有多想什么,毕竟,张叔夜和宗泽在神宗的时候,就已经是闻名天下的能臣,却一直被压着,在宋辽边境就任一个小小的知州,这里面既有蔡道特意安排,又何尝没有章惇嫉贤妒能的小心思在作祟。他们二人才没有能够进入中枢。

    只不过,太皇太后不明白的是,蔡道居然没有将自己的父亲和伯父都调入汴梁城的意图。

    “道儿,这次,你不将你父亲调入京城吗?”太皇太后问道。

    “启禀太皇太后,微臣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一直在西北吃风沙。故此,微臣厚颜,想为我父亲先预定上一个官职。”说到这里,蔡道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他迅速瞄了面前三位一眼,太皇太后和孟太后还好,小赵伴听完蔡道这句话,居然皱了一下小眉头,又迅速舒展了开来。

    蔡道现在已经可以肯定,的确是已经有人在暗中向小赵伴进谗言,说了他自己不少的坏话。小孩子藏不住心事,能有这样的表情,小赵伴已经是个小天才了。

    不过,蔡道并不在意,有孟太后在,小赵伴年纪还小,自己还能帮着这个‘儿子’梳理大宋朝十几年,故此,他接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