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臣世家 >

第311章

奸臣世家-第311章

小说: 奸臣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蔡道并不在意,有孟太后在,小赵伴年纪还小,自己还能帮着这个‘儿子’梳理大宋朝十几年,故此,他接着说道:“苏大先生已经年事已高,故此,微臣的意思,等苏大先生百年之后,就让我父亲接任杭州知府。他毕竟是南方人,还是习惯南方的水土。”

    “嗯!不错,这个安排不错。”太皇太后满意地点头回答道。

    老实说,相比于大奸臣蔡京,太皇太后对蔡卞的印象并不好,三个嫡子和嫡女,除了蔡道这个天生天养的孩子已经成才之外,蔡梧和蔡兰儿都成了京中的恶霸。

    没错,以前的曹凤儿虽然胡闹,顶多也就被人称为娘子军、河东狮、或者女侠之类的外号,其实并没有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情。

    可蔡兰儿却不同,其恶名已经传遍了整个汴梁城了。

    养不教,父之过。

    蔡卞这个父亲对儿女的教育,反倒是不如蔡道这个一直没有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会教育几个弟弟。

    同时,蔡道还举荐他的二舅王旁出山,担任洛阳太守,京东西路转运使。

    这样做,蔡道也直言,他是想请自己的舅舅将洛阳城真正修建成大宋第二座都城。

    汴梁城这座城市实在是太不安全,即便没有敌人进攻,她也随时都会遭受到黄河的威胁。

    光靠黄河上游保持水土流失,没有百余年的时间,根本没有可能彻底解决黄河中原段地上悬河,这个要命的问题。

    对于这件事,太皇太后却非常支持,倒是出乎了蔡道的预料。

    接下来,蔡道举荐的人,虽然都是他一系的官员,可因为他自己都年轻,所举荐的人也多是不超过三十岁的年轻人,故此,担任的职位都比较低,可是,却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位。

    杨继忠和他的儿子杨怀文虽然救了孟皇后的驾有功,可是,他们因为私自扣下章惇和刑恕,并且没有诏命便带兵围了刘皇后的家。虽然这都是蔡道的命令,可也算是逾矩。

    因此,杨继忠被解除了兵部的差事,左迁泉州,担任泉州市舶司使。这属于明降暗地里却受到了重用。如今谁不知道市舶司是个油水极大的官职,而且,尤其以泉州市舶司为最。

    整个大宋海船的建造,仙游县蔡家造船厂占据了七成以上,而泉州市舶司则占据了二层,剩下的不足一成,这才有大宋境内的其他市舶司瓜分。

    杨继忠承担了所有罪责,那么,杨怀文就得到了不少赏赐,而且,他奉了蔡道的命令,到察院担任监察御史。而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改变整个御史的风气,不再是风闻奏事,而是实事求是地去追究那些做错了事的官员。

    剩下的官员,基本上都是蔡道亲戚了。

    首先,蔡攸继续掌管军器监。

    以前,军器监虽然是管理和制造军队兵器的重要部门,可是,蔡道准备将这里变成大宋朝工业的。

    为此,蔡道已经制定好了一整套的大宋经济振兴计划。

    因此,军器监就是蔡道治国计划之中的重中之重。

    蔡攸在另外一个时空虽然是个大奸臣,也没有什么大的本事,可他却有一个好的有点,非常地听话,况且,他也没有他父亲蔡京那么贪婪。

    军器监就应该交到这么一个既听话,又熟悉其中事物的自己人去监管。

    至于底下人会不会合起来,想要蒙骗蔡攸,蔡道自会派人暗中监察,并且,会时时提醒蔡攸。

    其次,就是蔡道的庶弟蔡杉了。

    这小子至今也只是一个驸马都尉而已,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的官职,也没有从政的经验,管理人大概也就是在太行寨上,和苏轼的小儿子苏遁一起当过孩子王。

    因此,蔡道便让蔡杉在京城中择地建造大宋皇家小学,其实,与同当初的蔡氏学堂的性质一样,只招收穷人和禁军的子弟。

    那几位公主也没有闲着,蔡道禀报过太皇太后之后,她们也可以设立朱氏女子学堂,只招收穷人的女孩子,学堂里只教一些女训、女诫之类的书籍,而教给她们谋生的手段才是这间学堂的重中之重。

    这件事可把几位公主高兴坏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00 新官上任三把火3 第8更

    (全本小说网,。)

    不过,蔡道的另外两个庶弟蔡松和蔡柏如今仍然在国子监读书。这一次,他倒是没有徇私,毕竟,这两个弟弟还年轻,又没有蔡杉那样的灵性,天资太差,骤然给予他们官职,并不是什么好事。

    至此之后,蔡道便没有在插手三司使以外的任何事情,他的第二把火就烧在了自家人的头上。

    三司使,后唐长兴元年设立的官职,监管全国的盐铁﹑户部﹑度支,实际上,就相当于古代的盐铁使和户部尚书这两个官职的总和。

    三司使又被成为计相,主官全国的财政大权,其权势仅次于丞相和枢密使。在大宋立国一百多年中,这个官职屡次被废,屡次又重新被设立。元丰改制的时候,三司使的职权被分到户部尚书等官职当中。

    赵煦为了彻底让丞相失去权柄,用重新任命章惇为三司使。

    因此,章惇在任的时候,虽然名为三司使,可实际上就是朝廷里的独相。

    所谓的盐铁司,并不是只管盐铁,更明确的说法,应该是官方专卖品司。

    大宋的酒业,官方控制酒曲,私人不得制造酒曲。籍此,每一年大宋朝光是收到的酒税,最高时就能够达到数百万贯。当然,这个高峰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

    以司马光等人为首的朔党,如同硕鼠一般,早就伙同汴梁城中另外两股势力开国武将世家和宗室,私下里把酒税私吞了不少。

    蔡道进献给宋神宗的烈酒方子,更是如此。

    因此,他上任后首要打击的就是酒税。

    就如同打击私盐贩子一样,想要打击私酒商,就必须从源头开始打击这些人。

    酒曲并不能够控制那些根基深厚的私酒商,而粮食才是他们的软肋。

    一方面,蔡道扩大了三司使内部人员的数目,他私下里在各地招募了很多三司使的暗探,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行,紧盯着朝廷的仓库和常平仓。一旦,地方官员和私酒商人私下里勾结,倒卖官粮,绝大多数都逃不过蔡道的耳目。

    而另外一方面,蔡道开始让今年从太学毕业的学子开始到北方各州府县内担任主簿一职,除了主簿原有的职责之外,他还另外加了一条,暗中铲除地方上的地主。

    蔡道知道,他如果从这些地上土豪劣绅手中使用硬刀子杀人夺地的话,肯定会引起全国大部分文官的反对。

    既然硬的不行,蔡道可以来软的。

    蔡道给这些年轻人出得计策就是彻底让各地的佃户这个职业消失。

    如今,蔡道在北方有大把的土地在手,况且,随着初级工业的兴起,洛阳城里也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相比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工厂里的工人得到工资比较有保障,而且,不用再继续受风吹雨淋之苦,这对于那些终年都吃不饱肚子的佃户而言,拥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第一步,先让那些有手艺的农民彻底摆脱土地的束缚,而空出来的土地则交给那些年纪较大,没什么进取心的各地佃户。

    第二步,一旦工业形成了规模,蔡道便开始派人在各地加大宣传力度。

    相信,以他送财童子的名声,肯定会吸引更多的百姓前来。

    失去了佃户这个群体的地主们,除了自己家人耕种之外,以后只能看着他们手中的土地大部分都闲着。当然,那些中小地主,或者地方上大家族,人数众多。蔡道也就任其继续发展。

    这些组合拳打出来,整个北方大部分的粮食就会被蔡道这三司使控制起来。

    而结果,那些私自酿酒的商人便会很快自动消亡的。

    至于那些地方上的大家族,既拥有大量的土地,又私自酿酒的话,蔡道会一直养着他们。一旦辽宋战争的大幕拉开,他们就是第一批被蔡道宰杀的肥羊。

    而且,也不用担心师出无名,单是私自酿酒一条,就足够诛灭他们整个家族了。

    盐,自然是盐铁司的主业,也就是大宋的盐业。

    除了巴蜀之外,可以说,已经被蔡道的势力全部垄断了。既然如今自己当真,他就设立了海盐集团,将其中的利润上交二成给宫中的内库,皇室一成,六位丞相和枢密使们各一城,至于地方上的高级文官和高级武官们,他们只能在海盐的原价上每斤各加一文钱。

    至此,整个海盐集团彻底打垮了淮盐和西夏的青盐,甚至已经向大辽国边境地区开始渗透。两国不少私盐贩子从海盐集团大量购进海盐,在贩卖给辽国的盐商。

    即便是倒了一次手以后,辽国这些胆大包天的盐商也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

    铁器,这个好办,一方面,严格监管各地的铁矿,以后不管任何矿上的矿工,都不得雇佣宋人,蔡道所引领的大宋朝大航海时代,正在把南方各个岛屿上的土著源源不断地运回大宋朝境内。这些当地的土著就是以后各地矿工的主力。

    而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对各个边境上国家之间的互市,进行严格的监控,凡是倒卖铁器到外国的,一律抄家灭门。这是铁律,任何人不得违反。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茶叶。

    从唐朝才逐渐兴盛起来的饮品,北方游牧民族已经渐渐发现了其妙用。说它是同钢铁和马匹同等重要的战略物资,一点也不夸张。八闽和江浙一代靠近沿海,多山,非常适于大力发展这个产业。

    而仙游县在这一项上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前列。每一年,蔡道部下用海船将之运送到辽东,都能够从当地的部落获取不少马匹和辽东三宝。

    而同大食国的交易,也不再由那些大食国的商人所垄断,蔡道的船队已经彻底剿灭了南海群岛往来的海盗和商船,占据了蒲罗中这个战略要地,也就是后世的星加坡。

    以后,但凡是通过这里的商船,除了大宋朝以外,其他不管什么国家的,都要缴纳非常重的赋税。(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601 新官上任三把火4 第9更

    (全本小说网,。)

    当然,其中也有特例,比如从大食国运送马匹贩卖到大宋国的,不但可以免税,还可以优先得到他们想要的大宋国货物。

    蔡道这是在用钱财和丰厚的利润回报来鼓励大食国商人大力开展马匹交易,虽然海上运输肯定会让一些马匹死在海上,可他们带回去的货物所产生的利润也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了。

    蔡道正是利用这一点,开始慢慢冲破西夏国和大辽国对大宋朝马匹交易的限制。

    当然,在面见大力推广养殖马匹的技术,让饲养马匹的牧人有利可图,也是蔡道接下来要花大力气去做的一件事。

    王安石变法中,保马法和后来的民牧,都不是什么良法制度。

    想要改善大宋朝缺马的现状,不单单是要增加马匹的数量,还要像汉武帝那样,想方设法的提高战马的质量。

    汉武帝当年从西域,甚至更远的中亚,交易来了乌孙马和大宛国的汗血宝马,大大提升了大汉朝战马的品质,这才在历次的征讨匈奴的战争中渐渐取得了上风。

    如果战马的质量太差,单凭卫青和霍去病两个天才将领,恐怕是不够的。

    如今,蔡道手中品质优良的种马很多,而且,阿拉伯马和河西马经过杂交之后,其种群已经形成了数量。如今,这些马还都被饲养在耽罗岛上。

    蔡道打算过一段时间就将他们全部运到洛阳那里。

    整个洛阳府,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山区面积占接近五成,丘陵面积占四成,而平原面积却只有一成多一点。故此,洛阳府周边还是比较适合放牧的。

    在北方大范围的消灭地主阶级,这就是蔡道最想做的一件事。

    第三把火,消化冗官,而不是消除冗官。

    皇权不下县。

    对于这么命题,争论有很多。

    在蔡道的认知当中,这现象应该起源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的后汉。

    这位被后世称颂的皇帝,其实,派出他的身份和姓氏,他的出身比他先祖刘邦还低,也就比后梁朱全忠和大明太祖朱元璋高了一些。

    说穿了,刘秀就是一个顶着汉室宗亲,在家里种地的半农半读的农夫而已。

    正是在东汉,世家实力逐渐兴起,地方政务被各地的世家豪姓所把持。而刘邦得以起家的亭长这个地方蚊子官职居然在东汉中后期消失了。

    从此,县以下的那些里长,保长或者村长全都是地方上的土豪劣绅担任,或者是大家族里的族长担任。

    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

    这么串联下来,到了大宋朝更是变本加厉,乡村之中,私刑泛滥。

    蔡道会同六位丞相经过商议,一致决定现在北方开始事实,皇权下县的政令。

    第一步,县以下的官员正是纳入吏部管辖的范畴,并且恢复亭长这一异常重要的蚊子官。

    里长,乡长都由知府和知州任命,而这些人并不是当地人,而是由每一年的从太学或者国子监毕业的学子担任。而亭长则由退役的禁军士兵担任。

    这下子,既能让冗官们有事做,不至于白白浪费薪俸,又能让朝廷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时刻保持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平稳状态。

    仅仅是北方地区,就一下子消化了朝中的冗官,就这样,还有不少缺额暂时无法补上。

    蔡道和六位丞相进一步固化了文官和武官们磨勘和升官的标准和年限。

    文官从里长乡长,最短需要六年的时间,而干得长的,最长也不得超过十二年,也即一任里长任期是三年,不得超过两任,如果连续两个任期内,同时得到上官和御史的差评,任期结束,这样的人即便再年轻,也只能辞官归了。当然,蔡道也给了这样的人申述的机会,毕竟,谁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