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918章

我要做皇帝-第918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多最多,从燕赵地区只能调出五十万石粮食!

    再多,就会危及统治根基!

    是以刘彻现在真是有些头大!

    要知道,一旦匈奴入侵,要与匈奴作战,这粮食需求,恐怕就是数以百万石了!

    而战后抚慰百姓,同时重建家园,需要的粮食恐怕也是数百万石!

    这加起来,所需粮食数目,最终可能达到千万石的级别!

    而刘彻现在就算把关中和雒阳的敖仓搬空,整个战略粮食储备,也仅有五百万石!

    “那如何是好……”义纵闻言,也是难免有些惊讶。

    没有粮食,军队就无法作战!

    义纵虽然不懂民政,但他也知道,一个士兵在作战状态下,每日要消耗多少粮食。

    郅都更是清清楚楚。

    以高阙之战为例,他的军队,一天下来人吃马嚼,消耗的粮草总数就是上千石!

    “朕已经下令让楼船将军徐悍立刻紧急动员所有楼船,日夜兼程,从齐鲁、江都、南越转运粮食,北上支援了!”刘彻也是拍着小心肝,心有余悸的道:“应该可以满足军需……”

    这话,虽然他自己也有些不太相信。

    但,现在,汉室确实需要楼船上下的努力!

    而且,很可能楼船的效率,将决定此次战争的胜负!

    若楼船衙门能在一个月内,将总数多达三百万,甚至更多的粮食,从齐鲁、江都甚至南越运抵燕蓟一带,那么这场战争,汉家就稳操胜券了!

    但问题是——如今,正是海上飓风和风暴频发的季节。

    而且,齐鲁、江都和南越,一个比一个远。

    楼船能完成他们的使命吗?

    刘彻不知道!

    但无论如何,既然匈奴人出招了,那汉军就必须应招!

    那右北平、渔阳以及上谷郡和其身后,数百万的臣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系于汉军的速度和效率。

    “陛下,是否已经下令给飞狐军以及楼烦军?”丞相周亚夫却是冷静的问道。

    刘彻闻言也是一愣。

    他也是忙昏头了,忘记了这个事情。

    匈奴主力东移,距离东方长城边境最近的汉军主力,就是驻扎在飞狐口,可以迅速机动到长城任何一个热点地区的飞狐军和驻扎在造阳地和什辟县的楼烦军了。

    “丞相提醒的对!”刘彻立刻点头说道:“立刻给飞狐军都尉郭懋以及楼烦军将军灌何下令:即刻动员,进入作战状态!”

    说道这里,刘彻就进一步补充,道:“立刻发赵国骑兵五千人,机动至上谷郡治所沮阳;命令燕王立刻动员郡兵;再命令蒙王刘非,暂停迁国事……”

    刘非倘若依然按照原计划准备去河间地就国。

    那他的行动,就很可能给军队的行动带来阻碍。

    刘彻可不像看到军队受阻的情况!

    “诺!”立刻就有数名尚书领命而去。

    “那陛下准备以何人为将?”义纵迫切的问道。

    刘彻看了看义纵,再看了看郅都,这两人的想法,刘彻很清楚。

    讲道理的话,也确实该用这两个人之一。

    但是……

    如今军情紧急,等义纵或者郅都,带着长安的军队抵达前线的时候,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刘彻道:“朕已经命令安东都护府都督薄世统帅护濊军主力,立刻从安东乘船,前往蓟城,朕将受命薄世为左将军!”

    “另外,朕已经命令轻车将军李广,星野启程,自北地直趋渔阳,为渔阳郡守用燕国中尉事!”

    薄世去年在安东逼降了且之,这很好,也证明了他的能力。

    而且,护濊军的作战能力并不弱。

    况且,从地理上来看,护濊军可能是最合适的军队了!

    急切之间,长安或者北方的重兵,都不可能飞跃几千里,跑去造襄地区。

    况且,国家不能依靠一两个大将或者一两支军队来打天下。

    刘彻可不希望重演历史上某些王朝,只靠那么几只部队打天下的事情。

    而这话一出,义纵和郅都都掩失望之色。

    不过……

    刘彻也知道,其实还是得从这两个人里选一个出来,作为此番对决匈奴的大将。

    因为,仅凭护濊军,不过一万多人,是不大可能抵挡住匈奴人的,更别说击败了!

    而,汉家的郡兵,防守可以,攻击能力却是严重不足!派出去的李广,能够稳住渔阳,让匈奴人无法从渔阳长驱直入,直面燕蓟腹地甚至突入赵国境内,刘彻就谢天谢地了。

    是以,其实还是需要调动汉家的主力野战兵团北上支援。

    派谁呢?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首先从军队上来说,羽林卫和虎贲卫,强是强,但胸甲骑兵的机动问题一直是老大难!

    而且,羽林卫和虎贲卫,是围绕胸甲骑兵而打造的军队。

    没有了胸甲骑兵,就跟没有牙齿的老虎一样。

    刘彻可不希望,白白葬送了自己的精锐。

    所以,这两者自动被pass!

    至于棘门军和灞上军,在高阙受创严重,没有个一两年是没有办法恢复战斗力的。

    同样也被pass掉。

    剩下的,也就是句注军、飞狐军和忠勇军、细柳营。

    句注军要防御雁门,肯定也动不得!

    忠勇军在高阙之后,一直屯驻在太原附近,接受洗脑,同时洗脑那数以十万计的战俘和降臣。

    也被pass掉。

    飞狐军倒是可以动,但一个飞狐军肯定扛不住匈奴这样的狂猛攻击——假如雁门的情报属实,那么,匈奴这次南侵,就是全家老小一波流了。

    就像星际里,人族8bb,神族野水晶三bg带农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飞狐军尽管经过修整和扩编,如今总兵力已经接近了两万,其中骑兵一万!

    但是,还是不足以在野战中与匈奴人对a。

    刘彻看着郅都和义纵,道:“朕打算以细柳营为主,自南军与北军,各抽调三千骑,编为两万骑,两位爱卿,谁可以保证,带此两万骑,在二十日之内,全员抵达上郡?”

    这就是要郅都和义纵竞争上岗了。

    从长安到上郡,超过了一千三百里。

    单人匹马,自然可以在十日内就抵达。

    但,一支两万人的大军,就不是这么好控制的了。

    军队的行军速度,以高阙之战的案例来看,一天行军四十里还能保持队形不乱,组织完整,就很不容易了——这还是经过了充分准备和计划的例子。

    而如今,却是忽然行事。

    军队要时间集结,要时间准备出征的干粮和各种生活用品,还得带上各种各样的辎重,哪怕是在内线,有着沿途的城市和百姓帮忙补充补给,有地方休息和睡觉。

    想要在二十天内,带着这两万人,奔袭千里,转战数郡,按时抵达上郡。

    这太困难了!

    义纵和郅都听了,都是有些犹豫。

    汉室可没有什么五年平辽的存在基础,君前说话,那是要说话算话的。

    说了却没有做到,肯定要掉脑袋,不仅仅要掉脑袋,还会丧尽一世英名!

    “臣或许可以试一试……”义纵弱弱的道。

    “臣也可以一试……”郅都也跟着道。

    刘彻摇摇头,道:“朕要的是保证,而不是尝试……并且必须拿出确切可行的计划!”

    “朕给你们一天时间,明日夜幕之前,你们将方案递到朕前,谁的更好,朕就用谁为将!”

    义纵与郅都对视一眼,然后各自拜道:“诺!”

    两人在内心深处,都不约而同的想道:“回去后,吾当召集群贤,立刻计划!”

    这可是关系着天大功劳的机会,甚至足以决定,谁才是今日汉军扛把子地位的时刻!

    刘彻却是看着这两人,在心里叹了口气。

    其实,此番出兵,最适合的人选应该是霍去病啊!

    若现在霍去病在,刘彻相信,这位名将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立下军令状,而且,他肯定有那个能力!

    可惜,如今霍去病还连精子状态都不是……

    卫青也不过是一个十岁小屁孩……

    …………………………………………

    我又跑赢了月票,哦呵呵~~~~~~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两百六十一节 居庸关 【4000票加更】

    哈哈哈哈~又跑赢了~好爽!

    威信公中号:要离刺荆轲,求关注

    ……………………………………

    这个时候,正好,汲黯带着人,抬着一副巨大的地图,来到了殿中,然后展开。

    刘彻立刻对周亚夫等人道:“诸卿,还是先来商量一下,匈奴可能会从何处入侵吧?”

    现在,匈奴人连雁门郡都没有打。

    而是继续东移,其主力要攻击的地方,其实已经不多了。

    无非就是上郡或者上谷至右北平这一带。

    而上郡,匈奴人肯定不会去打!

    开什么玩笑?十万骑兵,突入上郡……然后吃土?

    上郡也不足以让匈奴人花这么大力气和代价来打!

    所以,唯一的可能也是上谷郡…右北平这一带。

    至于安东,完全不可能!

    原因很简单,匈奴人从雁门关外的草原,跋涉几千里,跑去安东?

    不是军臣疯了,就是匈奴人自己脑子有问题!

    上谷郡到右北平这一带,虽然从地图上看着只是一条狭长弯曲的防线。

    但实际上,从右北平到上谷郡,起码有几百公里!

    因为右北平大约在后世在天津河北一带,而造阳则应该是在后世的张家口一带,即使有误差,也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你就算开车,从天津出发,到张家口,也得好几个小时吧!

    这还是后世高速公路网络发达的缘故。

    至于如今,就算是轻骑,也无法在两三天内,就完成对造襄防线的巡查。

    “自造阳至右北平,有多少个烽燧台和屯堡?”刘彻看着地图,对着汲黯问道。

    “回禀陛下,根据丞相府的数据来看,自上谷郡直至右北平,总计有烽燧台一百余个,屯堡约三十个……”汲黯答道。

    烽燧台和屯堡,就是长城上的眼睛!

    汉室的烽燧台上,一般只有一个伍,最多一个队的兵力。

    他们把守在长城各处,作为守望远方的鹰眼。

    一旦发现敌人踪迹,立刻就会点燃烽燧台,通知身后的守军和城市。

    最最重要的是通知广大乡村的百姓——赶紧躲进城市或者进入山林避险!

    这很重要!

    匈奴人每次入侵,都会大肆杀掠,无恶不作!

    有了这些眼睛,就会及时为百姓提供预警,使他们可以迅速逃入城市,受到军队的保护!

    或者进入山林,避开匈奴的兵锋!

    而这些烽燧台的守军,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就可以撤退了。

    刘彻点点头,接着问道:“上谷到右北平之间,有多少个都尉所?”

    都尉所是汉军郡兵的集结地。

    在史书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某郡东部都尉、西部都尉这样的称呼。

    通常来说,一个郡内,至少会有一个都尉所。

    而长城沿线的郡,会有多个都尉所。

    一般来说,这些都尉所都紧邻长城,扼守险关,治所之内,兵甲齐备,粮水充足。

    按照当年晁错设计的边塞防御体系,这些都尉所里,都应该至少储备可供一个月食用的粮食与饮水,并且备齐箭矢、滚石、檑木。

    “回禀陛下,自右北平至上谷郡,共有八个都尉治所……它们分别是上谷郡西部都尉及东部都尉、中部都尉……”汲黯在看了一下数据后报告:“从去年上计的情况来看,上谷郡西部都尉治所,兵力不足,渔阳郡南部及北部都尉,皆治兵不力,甲兵不齐,右北平三都尉情况好一些,但士卒的训练量,是一个问题……”

    刘彻听了眉头微微一皱。

    汉家兵制,是两伍成什,五什为队,两队为司马,五司马为校尉,两校尉为一都尉的部曲仕伍制度。

    换句话说,正常情况下,一都尉下辖兵力应该是满编的一千战力。

    历史上,武帝的期门军和羽林卫,都是按照这一制度编组的。

    但这只是战斗兵源而已!

    事实上,军队出征,都会膨胀。

    一都尉出征,走到半路,拉起五千以上的兵力,稀松寻常。

    至于边塞的都尉治所,在正常情况下,该都尉应该至少拥有千五百人以上的作战兵力(各种别部司马,就是用在这个时候的)

    但在现在,汲黯却说,甚至有治所兵力不足?

    这立刻就让刘彻满头问号!

    怎么可能兵力不足?

    为什么会兵力不足?

    一个都尉,连正常情况下的一千人作战力量都不能维持,这个都尉在干什么?吃翔的吗?

    “上谷郡郡守,朕记得是煮枣候棘武,棘武是干什么吃的?”刘彻立刻就发怒了:“还有渔阳郡郡守张次文,朕记得是丞相举荐的吧?为何出现这样的乱子?右北平的季班又在搞什么?”

    也难怪他要发飙!

    殷人就已经说过: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军事不整,武备松弛,肯定会亡国!

    刘彻即位以来,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连后妃都没几个,皇宫也没修,钱都拿出来去养军队了。

    结果,地方上的渣滓们,却无动于衷,连正常的军队编制都维持不了。

    这怎能让他不怒?

    尤其是现在,大敌当前,匈奴人随时可能入侵。

    但各个都尉所,却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要不是要顾忌一点皇帝的面子,刘彻都想摔东西了!

    要知道,秦汉以来,地方军队,尤其是边塞都尉制度,其实就是老毛子曾经玩过的第二师,隐藏军制度。

    别看平时,一个都尉所才一千多兵力。

    但是,这是核心骨干,每一个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

    一旦有事,命令一发,征召起民兵,立刻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