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要做皇帝 >

第919章

我要做皇帝-第919章

小说: 我要做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是核心骨干,每一个都是久经训练的精锐。

    一旦有事,命令一发,征召起民兵,立刻就可以滚雪球。

    轻轻松松将军队扩充好几倍!

    这也是唯有秦汉才能玩的制度!

    因为,秦汉在边境上,执行全民皆兵的制度,所有成年男子,全都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甚至大多数人,都在都尉治所服役过。

    所以一打仗,就可以迅速扩张,在短暂的磨合就可以上阵杀敌!

    匈奴人就常常在这一制度上吃亏——明明战前侦查,汉朝的那个郡不过三五千人马,但现在是怎么回事?我面前这两万大军哪里来的?

    卧槽泥马勒戈壁!

    汉朝人开挂!

    而在这样的制度下,换句话说,都尉所的兵力越少,滚出来的雪球也会越小!

    一个都尉所少一百人,最终可能其扩充出来的兵力,就会少一千甚至两千!

    “臣等知罪!”丞相周亚夫和义纵、郅都,看到刘彻发火,急忙跪下来请罪。

    尤其是周亚夫,因为渔阳郡守是他的人,而且他还是举主!

    连坐制度虽然已经被废黜,但传统的思维,却依旧停留在连坐时代。

    所以汉室经常能看到,倒下一个巨头,就死上一片的大小官吏的情况。

    “陛下请暂息雷霆之怒,容臣等禀报……”周亚夫叩首道:“自元德二年,陛下诏开安东以来,渔阳、右北平,乃至于上郡之治所军力及士官,皆调安东,有的都尉所,甚至是连都尉带士卒,全部被调走……”

    刘彻听了一愣。

    这确实是事实!

    而且,周亚夫说的还算委婉了。

    哪里是调?分明就是挖!

    特别是陈嬌陈须去了之后,这两货为了迅速拉起架子,直接从边塞挖人。

    国舅爷挖人,不需要理由和借口。

    更何况,他们还是拿着高官厚禄引诱。

    不过……

    这并不是上谷郡和渔阳郡以及右北平搞成现在这样的借口。

    三条腿的蛤蟆或许很难找,但两条腿的军官,武苑有的是!

    不过到底是有原因的,这让刘彻也稍微平复了一下,他冷声问道:“为何没有及时补充……”

    周亚夫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最终他却将话咽下去,俯首道:“这是臣的失职,请陛下责罚……”

    其实他是可以解释,这是因为随后的马邑和高阙之战的缘故。

    不止是一个上谷、渔阳如此。

    现在,全天下都是如此!

    只是渔阳等地的情况严重而已。

    因为现在人人都想进入野战军团……

    武苑里的学生,一听说分配到野战兵团,就兴高采烈,一听说分配到郡兵里,就垂头丧气,甚至有人装病不去。

    周亚夫拿他们也没办法。

    难道他还可以拿着刀子架在人家脖子上不成。

    这就使得,当右北平等地的精英被挖走后,补充起来就非常困难。

    于是,只能用些歪瓜裂枣顶上去!

    在有经验的精英被调走,连骨干也被挖空后,新来的军官,素质和能力,都只是中下之姿,这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渔阳郡守张次文就屡次与他写信吐槽过这些事情。

    但作为臣子,周亚夫知道,他不能跟天子顶撞!

    特别是在现在,匈奴大兵压境,而边塞很可能处于危险中的时刻,君臣团结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况且,他都要致仕退休了,也没什么好争的了。

    既然做了刘氏丞相,就要做好背锅的准备!

    刘彻看了看周亚夫,也知道,现在发火无济于事了,关键还是要看怎么亡羊补牢。

    既然各都尉治所,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那就不能再指望他们可以完成在制度下要求他们完成的任务了!

    略略思索之后,刘彻就对汲黯道:“尚书令,为朕制诰,传令燕赵各县,令各县布告其治下豪杰:凡愿上阵杀敌者,有罪皆免!再组织刑徒,随时待命!”

    秦汉以来,刑徒和游侠,其实也可以算作预备役军队。

    特别是刑徒!

    想当年,章邯发骊山刑徒,几乎就扑灭了农民起义军!

    由此可见刑徒的厉害!

    这是因为秦汉的刑徒,写作刑徒,读作劳改犯,全部用的是军事化管理,基本上只要分给武器,就可以成军!

    武帝时期,伐滇国和南越,就屡次派出了刑徒,结果都是无往不利!

    不过,刘彻不喜欢。

    因为,军队是职业化的,刑徒这种业余军队多了,会带坏风气。

    但现在没有办法了,为了保护燕赵,只能关门放刑徒!

    而燕赵刑徒,起码有个几万!

    这是秦汉的法律决定的……

    汉法虽然相较于秦法温和一些,但其实也就是极端不可描述和温和不可描述的差别。

    前者是动不动就要抓人。

    而后者呢,则是考虑一下再抓人。

    其实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刑徒数量很多,全国的刑徒统计总数,常常多达数十万!

    这还是老刘家经常大赦天下才有的数字——不然一百万也是有可能的。

    刘彻一直想改一改,让法律更温柔,但却害怕因此导致地主士绅坐大,所以,投鼠忌器。

    如今,趁着这个机会,解放更多刑徒,释放更多人口,也算是积德吧!

    “诺!”汲黯自然喜欢做这个事情。

    刘彻则转身,对周亚夫等人问道:“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三位爱卿以为匈奴会从何处入寇呢?”

    周亚夫在看了一下地图后道:“臣以为,匈奴若入寇,无非此三地!”

    他指着地图道:“或是造阳,突破造阳防线,匈奴骑兵就可以直抵沮阳,沮阳再下,则可南下威胁燕蓟,或者北上攻击渔阳,或者东下,走马城,入平城,突破参合……”

    “但臣以为,匈奴走此地的可能性只有三成……”周亚夫沉吟了片刻后道:“因造阳地身后的什辟县,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匈奴骑兵难以快速通过……是以,臣觉得,匈奴更大可能会从渔阳破口,沿着滦河顺流而下,走白檀,拿下滑盐塞,居高临下,攻击无终县,从而截断燕赵与安东之联系,并且还可以威胁到蓟城!”

    “而其偏师,则可能走右北平,兵临平刚,牵制自辽西和辽东而来的援军!”

    刘彻看着周亚夫,点了点头。

    因为周亚夫所说的匈奴进军路线,很合理。

    后世明朝的蒙古人和建奴就经常走这两条路线来骚扰和侵略。

    不过……

    刘彻有些地方不太同意。

    他用手重重的在沮阳的上方的一个要塞重重的点了点,道:“朕觉得,我军应该在此驻屯重兵!”

    周亚夫等人定睛看过去,发现,地图上哪里标注着一个名字——居庸关。

    义纵看了,立刻就点头,道:“陛下圣明,臣旧伐卫逆,从此过,确是雄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郅都也道:“《吕氏春秋》说的天下九塞,居庸其一,指的就是此地吧……”

    “然也!”刘彻颇为自豪的点点头,这也算是他为数不多可以在军事上发挥作用的时候。

    毕竟,现在,很多战略要地和要塞,都还没有出现。

    他可以随意指点江山,而不必担心有错。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两百六十二节 激动的军队 【第六更!】

    傍晚的飞狐口,晚霞漫天。

    宽阔的演武场上,三千余名今年刚刚入伍的新兵,正排着整齐的队列,接受教官们的训导。

    飞狐军都尉郭懋,站在塔台上,遥望着这些新兵,微微点点头,道:“还是要加强训练啊……”

    “都尉说的对!这些新兵蛋子,入吾飞狐军都快三个月了,连个京观都撘的不伦不类,实在是耻辱!卑下会继续调教的!”负责训练新兵的校尉立刻就正色的道。

    周围将官听着都笑了起来。

    而此刻的演武场里,赫然堆磊着数个巨型的,用木制头颅堆磊起来的京观。

    在汉家五大野战主力兵团里,作为长城防线的机动预备力量而存在的飞狐军,打从首任将军令勉开始,就是‘艺术家’的代名词。

    民间的建筑艺术和官方的营垒建造技术,再加上古代的京观,合而为一,塑造了这支军队特有的军魂和归属感。

    曾经有人打趣说:“自飞狐军退役,旁的不敢保证,但回乡后,营造房屋,修葺水利,必是好手!”

    对飞狐军来说,不会筑造京观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想得到飞狐军认可,就得会磊京观。

    想当年,郭懋接了在马邑之战立下大功的前任都尉的班,来到这飞狐军中时,他还是一位谦谦君子,号称儒将。

    但两年下来,郭懋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一个‘艺术家’。

    而且手艺还很好!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飞狐军里,哪怕是都尉,京观技术不及格,也难以服众。

    这是飞狐军的传统,无论是新兵还是军官,都得遵守。

    不遵守就会被排斥!

    而且……郭懋最近越来越觉得,这京观,磊着磊着是会上瘾的。

    在飞狐军呆的越久,对京观艺术的研究更深入,郭懋就越发的觉得,这确实是一项极为深奥和难得的学问。

    旁的不说,怎么将京观筑造得高大美观大气上档次,这就是一门永世都无法吃透的学问和技术。

    而靠着军中上下一起磊京观和研究怎么磊京观。

    飞狐军上下,出人意料的,形成了一个虽然等级森严,上下秩序井然,但却是官兵关系最融洽和最和谐的部队。

    而且,上阵杀敌,不落人后!

    郭懋想了很久,才想清楚为何如此。

    因为筑造京观的过程里,需要全军一起动手,任何一个人出了差池,筑出来的京观都会有瑕疵,甚至会崩塌。

    唯有全军一致,才能筑造出一个堆磊数千甚至上万人头的超级京观!

    最重要的是,京观是胜利和勇武的象征,也是文明击败野蛮的证明!

    一座京观,就是一场辉煌的大胜。

    每一个新兵或者新军官,在与同袍相处的过程里,都会动手磊这种模拟京观。

    这样,就自动给新兵们植入了‘飞狐军就是强,就是好,就是无敌’的观念。

    而强军,意味着待遇好,装备好,军饷多,而且上战场的机会多。

    上战场的机会多,就意味着立军功的机会多,军功多则不止个人受益,家族也将随之受益。

    想到这里,郭懋就叹了口气,然后理了理衣冠,与左右将官们继续谈论‘京观的n种筑法’,这也是飞狐军的特色了。

    汉军的每一支野战军团,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休闲方式。

    像细柳营就是特别爱蹴鞠,有空就玩。

    棘门军爱斗鸡,上下成风,而且赌起来特别厉害!

    灞上军则喜欢马球。

    句注军据说最爱的是打猎。

    与这些人比起来,飞狐军的爱好也不算特别奇怪。

    这个时候,忽然,一只雪白色的鸽子,咕咕咕的飞入演武场的上空,然后径直落到了郭懋身边的一个亲兵身上,鸽子的腿上绑着一个小巧的竹筒,竹筒上涂着代表着危险和紧急的红色涂料。

    郭懋与飞狐军上下一看到这个情况,立刻就呼吸急促起来,全都将眼睛凝视着那个亲兵。

    “都尉!”那亲兵将竹筒取下来,递给郭懋道:“这是天子的紧急诏命!”

    郭懋郑重其事的接过来,然后取出竹筒里的一张小纸条,然后将之高高举起,面朝长安方向,行军礼拜道:“臣飞狐军都尉懋谨闻圣命!”

    其他军官则纷纷拜服,道:“陛下万寿无疆!”

    然后郭懋才小心翼翼的看了看那纸条,只看了一眼,他就激动万分的振臂高呼,道:“大纛点兵!马上召集诸校尉及诸司马!”

    飞狐军,虽然只设置都尉官。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超级军!

    汉军的军制,一路将军通常只有三五都尉,总兵力五千左右。

    但飞狐军和句注军这样的边塞重军,一直都是超编的。

    马邑之战后,飞狐军更是扩充了两倍多。

    现在,已经有九个校尉部和数个别部司马的编制,其中甚至包括了两个胸甲校尉部!

    仅仅是战斗兵员,就已经多达一万四千人!

    其余隧营和辅兵,也有四千多!

    不过,它也确实需要这么多兵员!

    原因很简单,飞狐军是目前汉室唯一一支可以快速机动到长城任何一个热点地区的野战主力军团。

    从飞狐口出发,它可以在五天内赶到雁门或者云中,参与防御或者攻击。

    即使是去上谷甚至右北平,它也仅仅需要十天!

    不止如此,马邑之战后,飞狐军的驻地和其的附近的交通道路被重新设计和修葺。

    四通八达的宽敞驰道,从各个方向连接飞狐古道。

    驻扎在此的飞狐军,只要完成了集结和作战准备,立刻就可以出兵,沿着宽敞的驰道,他们在一天内就可以完成野战行军状态的准备。

    这样的速度,使得飞狐军成为了汉室目前最重要的一支军队!

    是以,当郭懋振臂高呼后,其他将官都是高兴坏了,纷纷问道:“都尉,陛下要遣我们出塞吗?”

    郭懋咧嘴一笑,露出自己雪白的牙齿:“不!匈奴人这次自投罗网来了!”

    “天子紧急诏谕飞狐全军:即刻进发至上谷郡待命!”

    “万岁!”校尉们欢呼起来!

    又可以磊京观了!艺术家们的艺术之魂,难以抑制的发散开来!

    上次马邑之战,大家伙可是磊了一个爽快!

    但还不够爽!

    因为,折兰人的脑袋没磊到!

    这一次……谁会来送死呢?

    ……………………………………

    几乎是在差不多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